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欺凌

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欺凌

發布時間: 2021-06-07 06:11:28

如何正確應對校園暴力

1.加強關注不可少
各位家長,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下的異常情況時,可不能掉以輕心。
比如:害怕、拒絕去學校,或突然改變上學、放學路線;開始逃學;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消極應對家庭作業;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願意與別人交流;突然變得脾氣暴躁或低落、沮喪,甚至有自殺傾向;突然厭食、失眠等;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傷痕、印跡;隨身物品被損壞或丟失等等。
這些細節都表明孩子的狀態不太正常,孩子很可能遭受了校園暴力(欺凌)。而孩子一旦遭遇校園暴力,家長也不要著急,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交流,並找機會與孩子的同學朋友接觸,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及其與他人的相處情況,並去觀察學校周圍安全狀況。在與自己孩子交流了解情況時,千萬要調整好情緒,避免因自己的情緒而影響孩子,導致孩子不願意告知家長實情。
2. 積極應對避危險
作為家長,漠不關心或要求孩子以暴制暴都不是應對校園暴力的好方式,這樣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認知偏差。
應當告訴被欺凌的孩子,要直視那些欺凌者,用平靜清晰的語言告知欺凌者停止行為,過於軟弱更容易被欺負,過於強勢也可能激怒對方。如果用語言制止沒有用,則需要趕緊跑離現場。跑不開也別驚慌,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機會求救或藉助環境來擺脫危險。同時,要告訴孩子平時在校活動或上下學盡量結伴而行,遠離偏僻的地方和場所等。家長要引導孩子遭受欺凌應及時告知父母或老師,家長還應及時制止孩子被實施暴力的相關影像的流出和傳播,並注意保護和收集證據,及時與校方溝通並報案。
而對於有欺凌行為的孩子,家長也應心平氣和地向孩子了解原因,千萬別打罵孩子,這樣無濟於事,還會讓孩子更難以分辨是非和樹立權利意識,應當讓孩子知道行為的准則和邊界,一旦逾越必將受到懲罰。可以用情境模擬的方式讓孩子想想如果是自己受到傷害心情如何,讓孩子意識到在校園里橫行霸道欺負別人一點兒也不酷。
3. 引導防範更重要
不要等到孩子捲入校園暴力中後,才去想解決辦法。
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權利意識和法治觀念,預防校園暴力的發生更為重要。
家長可多與孩子觀看法治節目,共同探討社會熱點違法犯罪事件及身邊發生的小沖突,告知孩子遠離傷害的方法和技巧,還應當以身作則做出表率,以自己的言行引導孩子對待規則和權利的態度,讓孩子知道遇到事情不能用暴力去解決。
平時,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獲取孩子的信任,讓孩子能夠無所顧忌地向家長表達和溝通,並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也就是要與孩子產生共情,這樣不僅能夠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也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權利、行使權利的有效方式。
同時,引導孩子結交益友、遠離損友,加強對孩子閑暇時間的監管,多帶孩子參加有益的活動,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幫助孩子融入群體。

㈡ 當遇到校園暴力時該如何正確對待呢

校園暴力我相信大部分上過學的人都遇到過,而校園暴力多集中在初中,人性本惡,又處於最暴躁的年齡,發生校園暴力不可避免。

我來說說我自己吧,剛上初中時,我住一個大宿舍,一個初一的小混混總欺負我,那時候不敢告訴老師,也不敢告訴家長,不知為什麼我感覺似乎膽子都被他們嚇破了。近一年後,我覺得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我竭盡所能的向那些高年級的混混討好,最後,我成了一個人的小弟,原來欺負我的那個人也對我稱兄道弟了,但是我心裡還是恨他。在隨後的幾年中,我打過人,也和那些狐朋狗友欺凌過弱者,每當想起這些事我很是後悔,後悔自己曾經的卑劣。到了臨近畢業的時候,我發現班裡的同學們似乎都很團結友愛了,可能是我們都變成熟了吧,原來那個欺負我的人我也不再恨他了,散夥飯的時候我們還提到此事並一笑而過。

有點跑題了,面對校園暴力的時候,告訴老師不一定有用,但是一定要告訴家長,他們才是你堅實的後盾,他們會確保你不被欺負。如果你夠狠,可以在身上藏把刀,當某天再有人欺負你時,你就沖他亮刀子,被嚇住了就不會再找你麻煩,或者你也可以找一個高年級的親戚,幫你震懾一下小混混。最後,希望大家不要學我,因為那些狐朋狗友,我差點沒上完初中,而且給我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逃脫校園暴力,不等於為虎作倀。

被欺凌時不敢反抗是可以理解的,欺凌時往往的多人欺凌一人,被欺凌者往往又是身體不壯實而又膽小的孩子,沒有力量對抗比自己強得多的團伙。但是,這些被欺凌者被欺凌後,往往不告訴老師,也不告訴家長,這有點讓人不解。

其實,很多時候,正是被欺凌者的忍氣吞聲,導致欺凌者認為其軟弱可欺,從而一次比一次放肆。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正是被欺凌者的懦弱,縱容了欺凌一次比一次嚴重,最後導致嚴重的後果。

我在處理一起校園欺凌事件時,我特別注意到,被欺凌者小A的同桌小B,他比小A的個子還略微瘦弱一點。而且,從班主任那裡知道,欺凌者就是同班的三個大個子學生。早些時候,三個人瞄上的是小B,當時是放學後在校外的路上,小B拚命反抗嚎啕大哭,引來了路人制止了這場欺凌。回家後立即告訴了家長,家長第二天就來到了學校,跟班主任商量解決辦法。

後來,三個大個子就再也沒有欺凌小B。小A的情況跟小B差不多,但是,被欺負時只會隱忍著哭泣,過後又沒有告訴家長和老師,連續發生幾次,都是這樣。三個大個子或是一個人,或是兩個,或是三個,隨時都欺負他一下。

從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態度,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的。所以,家長和老師必須讓孩子明確,遭遇他人欺負時,能反抗必須反抗,必須呼救。事後必須立即告訴家長和老師,讓各方面聯合採取措施,這樣是可以制止校園欺凌的發生的。

要讓孩子知道,忍氣吞聲只會換來更多暴力,只會助長欺凌者的囂張氣焰。遭遇暴力欺凌時,絕不忍氣吞聲,而是應該堅決打回去,無力打回去時,必須第一時間大聲喊出來!

如果說對方不管你怎麼道歉就想打你一頓,那就不能示弱了。對方人多打起來你一定吃虧,但是你也不能乾等著挨打,要學會還手。敵眾我寡的形勢下,你不用管其他人,就抓住一個往死里打就行。別人打你三拳你會疼,但你打他們一拳也疼,下次再欺負你的時候,就要考慮清楚了。通常被欺負的同學有個共同點,見對方人多就慫了,其實你越是這樣他們就越欺負你。

有個故事你聽一下,有個痞子仗著人高馬大,天天欺負我,只要一見到我,就非要打我一頓才行。有一日,我手裡拿著一塊板磚,死死的盯著他,就在他還早動手打我的時候,我一板磚砸在他的頭上,從此以後,他見了我都要繞開走。當然,我不崇尚暴力,可真要是被逼無奈,就不要以軟弱示人,勇敢一些,挨他們十拳只要打回去一拳,下次他們就不敢輕易欺負你。在遭受校園暴力前,你一定知道誰會欺負你,你也可以找老師說清楚,實在不行就讓家長出面,不要讓悲劇發展下去。

如果你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一定要勇敢的及時告訴老師、警察或者家長。要通過正確的途道保護好自己,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如果你是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希望你能就此停止自己的所作所為。這世上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打人,這樣肆無忌憚的攻擊別人。也不要以為自己年齡小可以胡作非為。壞人終究是要食惡果的。也希望學院和有關部門能加大力度防範和制止校園暴力,給學生們一個安全和諧有愛的校園環境。

㈢ 如何防範和應對校園欺凌

1、首先學校必須重視,規范校園管理、對學生打架斗毆事件嚴肅處理,對涉嫌校園欺凌的主要學生要進行監督教育,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或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跟進解決,防止事態惡化。
2、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同學放學回家可以結伴同行。

3、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過後向家長班主任學校反映。
4、你有勇氣的話就去打他,打怕了自然他會退縮。如果實在不敢,有朋友是最好的,叫上朋友一起,朋友越多越好,打怕他了,就從此不敢了。還有就是被欺負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只要你肯在他們面前說實話,相信那些不良的學生不會再來找你的。

㈣ 面對校園欺凌如何應對

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尋求辦法,實在不行就報警。記下他們的相貌,事後報警,並告知學校和家長。上學放學盡量選擇和同學同行,不要獨自一人。
故意造成對方傷害的行為,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主要看傷害的程度,如果是輕微傷的,那麼,不構成犯罪;如果是輕傷的,被害人和檢察院都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如果是重傷以上的,就需要由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根據《刑法》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人故意殺人,傷害致人重傷或者,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4周歲不予刑事責任的,責令他的家長或其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時也可由政府收容教養。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的死刑包括死緩。

㈤ 遇到校園欺凌該如何應對

當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應該如何應對?

1、和施暴者談判拖延時間,然後瞅准機會逃跑或者經過談判取得合理信任

一旦你碰到了校園暴力,幾個女孩或者幾個男孩圍著你,你要盡量和他們談談,聊聊這樣對待你的原因或者是准備對你怎樣,一旦對方放鬆警惕,你可以趁機逃跑;如果你有把握打動他們,那就盡你的所能去取得他們的信任,盡量不發生暴力事件。

2、看見有人經過要大聲呼救或者報警

遇到正好有人經過你們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或者是如果你攜帶手機的話,一定要及時撥通電話報警。小編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路過的時候,有孩子向你呼救的話一定要及時伸出援手,那是他們的希望!另外,報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給對方發現。

3、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對施暴者的處分

真的被施暴了之後,一定要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由學校來針對施暴者進行處分,千萬不能想著以暴制暴,那樣的做法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受害人以後也學著對方進行暴力事件,那和施暴者又有什麼區別?

4、攜帶防身用品、報警器以防施暴者打擊報復

等他們被處罰之後,也不要想太多,但是為了防止他們會對你進行報復或者是在班級孤立你等等,但請不要在意。成功的人本來就是孤獨的。

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放學結伴而行,不走小路

避免校園暴力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至少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那麼放學之後要和同學們結伴而行,有校車的盡量坐校車,有家長接送的就家長接送。結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類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潛在的危險地帶。

2、不單獨和同學外出,有事盡量在班級解決

課間或者放學,有不是很熟悉的同學找你外出的話,盡量不去,有什麼事情就在教室里解決好之後再出去,畢竟社會那麼亂,誰知道找你的是好人還是壞人,將可能性降低到最低,不可能在班級教室里對你怎樣的。

3、穿著普通,不爭強好勝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性格上都很自我,自私,以自己為中心的有很多,穿著打扮上面更是有自己的心得。好在現在的學校基本都是要求穿校服很大程度上有所避免,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學校都穿校服的,那麼這些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穿著太高調,和同學相處不要爭強好勝,要給自己給別人都留點面子。

4、家長教育要到位

發生校園暴力,家庭教育是很大的內因。不能全盤否定家長的教育,但至少他們的教育上是有缺失的。很多家長都是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對待孩子也許小時候還比較關心,等孩子上小學,上初中,重點關注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可否認,孩子的學習好了基本上其他的行為也不會差,但是一味的關注孩子的學習,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心理教育,這樣真的好么?

5、學校教育、監督要給力

學校開設的心理教育課程和心理聊天室,很少有真正用到的,學校要做的就是將心理教育貫徹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讓他們有個傾訴發泄的地方。另外學校既然成立的校園110,就一定要將監督檢查落實到實處,學校管理好了,就應該輻射到學校的周邊地區。

中學生應該如何面對處理校園欺凌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版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權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

6、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7、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8、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9、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㈦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國新提出「設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等三點建議,以便有效預防和依法處置此類問題。

其次,設置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分為兩級,一為校級,二為縣區級或市級。校級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由校長代表、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社區居民代表、社會專業人士(法律、教育、心理等)和政法機關代表等組成,並由有關部門確認,以增強其權威性。該委員會要明確議事規則,負責學生欺凌事件的調查、申訴、懲戒。若相關人員不服處理結果,可向上級委員會申訴,上級委員會組織學校代表、家長代表和校外專家等組成調查小組啟動復查。第三,通過立法把懲戒權還給學校和教師。

熱點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英語上冊下載 發布:2025-08-06 06:52:47 瀏覽:429
翰林教育培訓 發布:2025-08-06 05:49:27 瀏覽:266
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發布:2025-08-06 04:37:28 瀏覽:380
如何申請發明專利 發布:2025-08-06 01:19:17 瀏覽:370
司法教育 發布:2025-08-06 00:13:59 瀏覽:921
拼音jqx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05 23:45:44 瀏覽:97
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8-05 22:30:17 瀏覽:579
全國語文能力競賽 發布:2025-08-05 22:08:58 瀏覽:58
一什麼年 發布:2025-08-05 19:33:49 瀏覽:843
母娘家庭教師無修 發布:2025-08-05 19:19:22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