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怎麼看待校園暴力

怎麼看待校園暴力

發布時間: 2021-06-07 08:20:26

『壹』 怎麼看待校園暴力這件事

一、校園暴力事件發生的根源
校園暴力事件看似個別的、簡單的社會現象,其實有著復雜的社會心理背景,它是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的失誤及社會的不良影響所造成的。

『貳』 怎麼看待校園暴力事件!

自己不去做 莫與人討論
別人做不看 遠離暴力事件
我們應該做到的,希望你可以.晚安

『叄』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

關於校園暴力,常在網路上看到,小至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到大學校園的大學生,無論是偏遠農村,還是發達城市,輕則傷身,重則致命,那我們究竟怎樣正確看待校園暴力呢?筆者來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和一些防治辦法。
首先學校要加強管理,合理預防。
學校要把此類事件的預防列入日常管理中,老師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防治,告訴學生遇到此類事件如何正確面對;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學生的情緒和思想動向,防患於未然;住宿制學校豐富課餘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釋放他們過盛的精力;開展理想教育,利用名人事跡和故事進行正確引導。
第二,被暴力者要勇敢面對,機智自保。
在暴力和威脅面前,沉著冷靜,要相信邪不壓正,施暴同學內心大多焦慮不安,和他們平靜交流,不要激怒對方,談話時多描述事實,談感受,盡量不貼標簽。更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惹不起躲得起」也是明智之選。
第三,學校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課。
負面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洩是產生施暴者的原因之一,開展心理健康課,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宣洩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內心壓抑,就去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大聲的喊出來,喊出來所有讓你不快的事情;做拳擊運動,內心煩悶不能殃及無辜,拳擊運動用拳頭發泄你的不快;哭出來。可以藉助慢歌和悲傷的歌讓自己的情緒通過淚水流出來;買自己喜歡的零食,通過咀嚼舒緩情緒壓力;吃巧克力,買那種比較好的巧克力,入嘴即化,讓心情變美麗。
第四,家庭、學校、社會要齊心協力,創造一個有利於成長的環境。
學校要加強法制教育,將法律學習列入教學計劃,讓學生從小知法、懂法,學會用法,心中要有所畏懼;最好和社會上法制部門結合,對家長對社會普及法制教育,通過立法來加強對校園暴力行為的預防和懲罰,青少年暴力犯罪不僅要讓家長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施暴未成年人也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讓施暴者體會到法律懲戒所帶來的震懾。
第五,家長要率先垂範,做好溝通交流。
現在留守兒童增多,家長過多注重孩子的物質需要,忽視了親情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孩子的問題,所以,家長要與孩子親溝通,與時俱進,學習積極教養方法 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另外不能忽視社會環境的影響,要加強對網路游戲、影視作品等的過濾審查,減少暴力影視劇、網路游戲對未成年的影響。

『肆』 你怎麼看待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一定要扼殺在搖籃里。因為校園暴力對孩子來說不僅僅只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是心靈上的。而心靈上的傷害是最為嚴重看不見摸不著的。

校園暴力是堅決不應該出現在校園里的,學校本來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地方,這里本該是一片凈土,不應該被那些烏煙瘴氣的校園暴力所污染。讓校園暴力遠離校園,還學校一片寧靜,還孩子們一片安全的成長環境。

『伍』 如何去看待校園暴力以及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該如何應對和防範?

1、告訴孩子遇到校園,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其言語中找出可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同時獲取信任,為自己爭取時間。
5、教育孩子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
6、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7、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8、上下學、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9、學校定期開展心理、思想道德課程教育;適當組織同學間的協作活動,加強團隊互助意識。
怎樣讓遠離校園?
1、學校要切實肩負起教育管理的責任,採取有效措施防範校園。
2、經常對學生進行青少年保護相關法律知識教育。
3、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處世經驗和能力。
4、家長要承擔起預防校園的責任。
5、看管好孩子遠離游戲、性動畫片及電視劇。不要沉迷於網路。
6、給予孩子更多家庭關愛、注重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尤其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應付出更多關愛在孩子身上,避免產生自卑、孤僻性格。
7、平日教育孩子時,不要採用打罵等極端行為。否則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8、對孩子愛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滿足其要求,言聽計從。適當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孩子堅強品格。
9、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視起校園問題。加強打擊力度。

『陸』 怎麼看待校園暴力

都是一個學校的孩子,會產生這樣的校園暴力。是做家長的失職,對於欺負同學的孩子,作為家長應該好好教育。

『柒』 你怎樣看待校園暴力

面對校園暴力,向老師求助是最好的方法。老師是學校的監護人,他有權利與義務管理校園中的違法時間,如果老師不予理會,那我們有權利控告學校的不作為。如果由於面子等問題自己無法向老師表明,就應該找家長求助,要知道沒有哪個父母會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是否享受到應有的權利。

『捌』 怎樣看待校園暴力事件

(一)人的潛在本能——攻擊性是校園暴力的淵源

在校園暴力中,我們會發現產生校園暴力的主要誘因之一是青少年的個體攻擊性太強。根據心理專家的研究,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沖動和憤怒,因而產生對一定的對象報復和攻擊的行為。各種導致挫折感的動因,如受欺辱、遺棄、排擠、自卑等都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據1996年、1997年對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的調查發現,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擊性行為。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於家長的寵愛,極易染上心胸狹隘、自私、任性、萬事以我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學校學習和日常生活中,一遇沖突就會把這種不良的心理帶出來,釀成校園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與家庭的教育很有關系。如果家庭成員文化素質低下、道德品質敗壞;父母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於溺愛或者父母疏於管教;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使孩子缺少關愛和安全感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值得強調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也極其重要。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父母在社會經濟文化轉軌中自身產生的社會心理疾病,例如緊張、恐懼、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潛移默化地傳染給了孩子,使他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人格障礙,這也是校園暴力的誘因之一。

(三)學校因素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偏重於知識教育。教師被沉重的教學任務以及升學率壓著,學生也被老師布置的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來。師生間處於一種緊張的關系中,很少有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由於他們學習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別人貼上「壞學生」或「差學生」的標簽,時時處處地受到別人的歧視。在這種情景下,這些所謂「壞孩子」、「差學生」從內心經常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他們認為,老師和同學這樣對待他們是不公平的,這樣做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從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站到老師和同學的對立面,尤其在老師對他們進行批評時,行動上易出現攻擊性。校園里師生間的暴力行為的發生,即學生打老師的情節大多發生在學習不好的學生與老師之間。此外,個別素質低下的老師對待學生不是以身作則,而是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學生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情形下,由於老師的打罵,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擊,校園暴力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四)社會因素

青少年生活在社會轉軌的變化時期,市場經濟帶來的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也使他們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例如,越來越多的游戲場所,歌廳、舞廳和游戲機室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有的學生為了滿足玩游戲機的願望,不顧一切地勒索低年級學生的錢財,如果得不到錢,就實施暴力行為。另外,帶有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書刊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形成影響很大。

『玖』 怎樣看待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由老師、同學和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實施的,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1.本校或其他學校高年級學生毆打低年級學生;

2.校外青年毆打在校學生;

3.某些學生的家長因為學生之間的糾紛而到學校毆打其他學生;

4.老師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

5.老師侮辱學生的人格尊嚴,如要求學生當眾做出一些有損人格尊嚴的動作、辱罵學生等;

6.校內外高年級學生以及社會青年搶劫、勒索學生錢財,使學生不但損失錢財,而且心理受到極大傷害;

7.老師以及校內管理人員針對女學生的性侵害;

8.同年級甚至同班同學之間的斗毆。

校園暴力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原因也是多層次的: 首先,校園暴力從根本上說是社會暴力病態在向校園延伸的現象。社會暴力文化引發了更多的校園暴力行為。近幾年來社會暴力文化的泛濫顯然成為引發青少年實施校園暴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多電視節目不但宣揚哥兒們義氣,而且有過多的毆斗場面,這些場面刺激了青少年爭強好勝、動輒暴力的心理,給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從而使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沉溺於通過侵害在校學生來顯示自身力量的錯誤觀念當中。

其次,剖析眾多的校園暴力案例,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園暴力的根源之一。家庭暴力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顯性的,即「棍棒式的強制」;另一種是隱性的,即「溫柔的強制」。它們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此時如果再遭遇父母離異、家庭戰爭、極度貧困等負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種「攻擊性人格」。為此他們往往通過欺凌弱小來釋放壓抑,獲取一種心理上的平衡。

校園暴力具有非常嚴重的社會危害,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幾點:

1.使弱小的中小學生從小接受以強凌弱的暴力意識。
2.對受害中小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嚴重傷害。

3.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正常學習。

4.破壞了社會秩序,使人們對法律失去信心。

熱點內容
翰林教育培訓 發布:2025-08-06 05:49:27 瀏覽:266
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發布:2025-08-06 04:37:28 瀏覽:380
如何申請發明專利 發布:2025-08-06 01:19:17 瀏覽:370
司法教育 發布:2025-08-06 00:13:59 瀏覽:921
拼音jqx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05 23:45:44 瀏覽:97
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8-05 22:30:17 瀏覽:579
全國語文能力競賽 發布:2025-08-05 22:08:58 瀏覽:58
一什麼年 發布:2025-08-05 19:33:49 瀏覽:843
母娘家庭教師無修 發布:2025-08-05 19:19:22 瀏覽:440
v是什麼 發布:2025-08-05 19:13:20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