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性教育

中學生性教育

發布時間: 2021-06-07 19:29:11

如何處理中學生的性教育問題

一、青少年學生性教育的缺失及原因
1.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性心理的形成起啟蒙作用,而現實中這樣的導師往往是『缺席』的。有調查顯示,從未接受過家庭性教育的學生達33.6%,而接受過家庭性教育的學生僅有10.5%接受過來自父母雙方的性教育。
相對來說,父母們成長受到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他們對於「性」的話題是含蓄、保守的,同孩子談論性話題覺得難以啟齒;甚至他們認為「性本能」是與生俱來的,「性知識」會是無師自通的,這就決定了他們缺乏對孩子主動進行性教育的積極性和覺悟。由於父母性羞恥心作祟、本身對性知之甚少且缺乏適當的講說方式,當孩子主動學習性知識的時候,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予以搪塞、迴避甚至責罵。
2.學校的教育。學校教育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知識獲得途徑,然而現實中,中小學教育普遍忽視性教育,大學教育雖然意識到性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對性教育重要性的評估、性教育的推行力度等方面顯得極為不足。
關於大學的性教育,首都師范大學早在1990年即開展了積極的探索性實驗,其於1990年面向全校師生開設了「性健康教育」選修課,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了「性健康專業」。但是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由於各高校對於性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同,開展『性教育』課程並未「蔚然成風」。筆者所在高校福建師范大學是福州地區高校性教育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江劍平老師就開設了《性健康教育》課程,直至今日這門課程仍然是福州地區唯一一門專門進行性教育的課程。而這門福建師范大學精品課程仍然是一門選修課程,雖每年選修者普遍達千餘人,但是人相對於全校人數,依舊是極少的。福州地區其他高校未開設專門的性教育課程,僅在相關課程中有少量涉及。
3.自我教育。青少年學生自我學習性知識的途徑主要有:同他人交流、報刊雜志、醫學書籍、電視廣播、網路等方式。
(1)同他人交流。學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主要能夠交流性知識的對象為同齡人,而同齡人之間成長與相同或類似的環境,對性的認識程度往往是相似的,談論的內容缺乏公允的指導意義。
(2)報刊雜志、書籍、電視廣播、網路。通過各種媒體,青少年可以方便迅捷的了解到想要的知識,然而學生由於性知識的貧乏,對於充斥於書籍、網路上的各種性知識往往缺乏辨識能力,網路上不少性知識是缺乏系統性、全面性的,含有曲解和錯誤,甚至是有害的,學生們通盤接受,或僅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學習,盲目性和片面性不言而喻。
二、性教育缺失問題的解決方向
對於性教育缺失問題的解決,並不是單純的解決好學校的問題就可以了,而是一個繁雜的工程,本文就各級政府及學校、家長、學生幾方面主體應當在這個問題解決方面如何做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各級政府以及學校
在應對性教育缺失的問題上,政府應當起到主導和推動的作用,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各級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在充分調研評估的基礎上,對性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的指導性原則等提出原則性的建議和意見,指導性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避免性教育工作的盲目性。
(2)在性教育工作目的和原則的指導下,出台相關的政策、法規,建立起完善的性教育體制,建立起一套囊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大學後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社會教育的多層次教育系統。
(3)出台相應配套實施措施,促使性教育在各個地區各個高校、中小學校、社會機構等有計劃、按步驟地開展實施。具體過程中,要保持適當的靈活性,確保政策法規能同各地現實情況相結合,建立監督制度,實施後對各地性教育實效予以監督,確保制度能夠落到實處並取得實效。
(4)各學校應當在思想上充分重視性教育的重要性,並在實踐中積極穩步推進性教育課程在各校的開展,對於已經開支性教育的,要進一步深化加強,還未開展性教育的,要逐步開展實施,不可流於形式。
(二)家長
1.家長們要告別傳統的羞澀觀念,性教育從娃娃抓起,科學地、大膽地向孩子解釋一些生理疑問和身理變化現象。這就要求家長們要主動的涉取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從書籍、互聯網或經過專業的培訓課程中了解到正確的教育方式。
2.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根據孩子的心理變化和身理變化,進行不同程度的教育,並鼓勵孩子有自己獨立自學的空間,保護孩子的隱私,避免過多的干涉。
(三)青少年學生自身
1.對性知識的需求,性心理的困惑,要積極的尋找排解的方法。要明白隨著身理的發育,對性產生好奇是正常的現象,不必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順其自然為上策。
2.遵守性道德和性法律。心理和身理已成熟的大學生要格外注意自身行為的合情、合理與合法。在全面、正面的性教育之外,還應該讓他們知道性的約束性和莊重性,從而讓他們在性這個方面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以來的教育缺失導致青少年在性方面的觀點有失偏頗,但是筆者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當各項性教育事業能夠合理的對祖國的花朵進行教育的時候,情況會大有好轉的。

② 中學性教育:對方提出性要求怎麼

愛情教育,最好這樣講 要先明確「愛情」的定義。我們這里的「愛情」,並不專指異性戀,也包括同性戀。雖然異性戀佔多數,但並不能成為我們迴避同性戀的理由。我們認為,異性戀與同性戀並不存在本質的差別,都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情,處理與面對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所以,我們這里討論的「愛情」、「戀愛」等概念,均同樣適合於異性戀和同性戀,並不需要區分對待。 經常有教師問及關於學生同性戀的問題,我們的回答是:「像對待異性戀一樣就可以。」 雖然本書在舉例時,更多是異性戀的教學例子,但在這里需特別強調:這並不等於我們是「異性戀中心主義者」。相反,教師應該結合本校實踐,開發針對同性戀的戀愛教學的課程。 在中學課堂的具體實踐中,許多老師的經驗是:同性戀問題不容迴避。但老師們更多覺得可以通過觀影、討論等形式討論同性戀話題,而不是通過講課。在大學階段,關於同性戀的教學則不應該有任何禁忌了。 我們這里使用「愛情」,而非「早戀」,或「戀愛」這樣的詞,就已經體現出我們的價值觀:不要輕易給中學生的感情扣上「早戀」這樣一個已經被污名化的詞。 我們要講的「愛情主題課程」,不是要批判「早戀」,也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們如何「戀愛」,而是要讓學生們充分、全面地理解愛情。 讓進入了青春萌動期的青少年了解和理解愛情,我想任何人都不會反對。因為這是他們成長中必須了解的。 了解和理解愛情,涉及許多方面。筆者覺得與其講「如何區分友情與愛情」、「什麼是愛情」、「什麼樣的愛情更美好」這些常出現在中學課堂上的,且顯得有些空洞的題目,難以給學生實際指導的東西,不如講一些他們在面對情愛關系時必然會遇到的情況及處理方式。 比如:我喜歡一個人應該怎麼表白?如何判斷我喜歡的他(她)是否也喜歡我?如果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怎麼辦?別人追求我,我該如何應對?能夠做到學習、愛情兩不誤嗎?怎麼才能做到戀愛不影響學習?如何同家長[微博]、老師說明或解釋戀愛的問題?該如何與自己喜歡的人相處?對方提出性要求,怎麼辦?失戀了,怎麼辦?等等。 反對者也許會說,這些聽起來不是在教中學生戀愛嗎?但這些確實是許多中學生面對的問題,如果迴避,將是不負責任的。如果說我們要在男孩子遺精之前,女孩子來月經之前,把有關遺精和月經的知識告訴他們,那麼也應該在他們開始戀愛之前,讓他們做好關於愛情的盡可能多的准備。 這其中,筆者特別反對進行浪漫主義的、愛情至上的愛情教育,因為那種教育在強調愛情美好的同時,也使許多青少年無法面對現實生活中愛情的脆弱與易變,使得許多人無法承受失戀的痛苦;而且,這樣的愛情教育也是將女性推向私領域,強調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是愛情、婚姻的教育,這對於她們社會性別角色的定位,對於她們的人生自主選擇,都可能是有害的。 針對一些愛情中必會涉及的主題,筆者提煉出一些基本的教學指導思路。 我喜歡一個人應該怎麼表白?如何判斷我喜歡的他(她)是否也喜歡我? 建議:教師應該向學生明確表達這樣的觀點:有很多種方式示愛,依據你的個性來選擇,可以是很直接的,也可以是試探的。這個過程中,也要考慮對方的個性。重要的是尊重對方,不要讓對方感到難堪或反感。所以建議先試探一下,如果對方反應冷漠,就知難而退。在教學中,建議教師讓學生們來想像、創造、表演不同的求愛方式。因為時代不同了,青少年喜歡的交往方式也不同,求愛的方式也有差異,讓他們自己創造和表演,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只是引導,引導的原則如前所述。 如果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怎麼辦?別人追求我,我該如何應對? 建議: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也有拒絕被愛的權利。拒絕一個人的示愛,並不等於求愛者不優秀,而可能只是每個人對優秀、愛這些問題的理解不同。所以,被拒絕不必沮喪。愛本身就是需要尊重他人,同時也自我尊重的,所以面對不喜歡自己的人,不要糾纏,也不要怨恨,一定要相信:「天涯何處無芳草。」同理,如果是別人追求自己,而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想談戀愛,那也應該很坦然、客氣、禮貌地告訴對方。這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有人在拒絕對方追求的時候,會和別人談論,甚至嘲笑對方,這都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能夠做到學習、愛情兩不誤嗎?怎麼才能做到戀愛不影響學習?如何同家長、老師說明或解釋戀愛關系? 建議:是否可以學習、愛情兩不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筆者的看法是:可以。據說,2011年北京理工科高考[微博]的狀元和榜眼,就是一對戀人。但是,無疑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這需要情侶雙方對愛情有更深的理解,有更好的自製力。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這可能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另外,筆者覺得要做到這一點,還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的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關系採取一個不反對的態度。否則,小戀人面對外界壓力,想做到學習不分心,就實在太難了。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家長、老師對中學生談戀愛最大的擔心不外乎會影響學習,過早的親密接觸易會使身心受傷。所以,應該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家長和老師消除這樣的擔心。在教學中,也建議採取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們說出可能對學生影響的因素,以及是否能夠避免,如何避免。 對方提出性要求,怎麼辦? 建議:這是戀愛關系中常見的問題,不只中學生戀愛要面對,大學生戀愛也要面對,已經工作的人談戀愛的時候也會面對這種糾結。老師應該清楚地告訴學生:性是你的身體自主權,沒有想好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如果為了愛情做,或受到威脅做,你想得到的仍然無法得到,而且還一定會悔恨。教學中,仍然建議採取表演的方法,一方表演提出性要求的人,一方表演不想發生性關系的人。 這個過程中,可以讓觀看錶演的同學各抒己見,在這個表演與討論的過程中,引導青少年進一步懂得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這不僅是同伴教育的過程,也是青少年自我教育的過程。 失戀了,怎麼辦? 建議:講愛情的時候,一定要講失戀。筆者和中學老師接觸的一個感覺是,許多老師會把愛情講得非常美好,唯獨不提失戀。受這樣教育的中學生,將來戀愛了,失戀了,個別人選擇自殺,就不足為怪了。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愛情太美好了,而且對女性來說更重要,當愛情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這個理想一旦被打碎,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活下去確實比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氣。所以,中學教師一定不要把愛情捧得太高,一定不要塑造「愛情至上」的價值觀,而要面對社會現實。社會現實是什麼?就是愛情很脆弱,失戀、離婚的現象比比皆是。要把這個真相告訴學生們,讓他們有思想准備,真正理解愛情。同時告訴他們:這並不等於說我們不需要去追求美好的愛情了,而是愛情需要磨練,需要投入更多努力。一旦失戀,也要把它看成人生的收藏。因為失戀可以讓我們真正了解戀愛,了解自己和他人,下次就可以更好地避免錯誤,更好地享受愛情了。當然,和中學生講愛情,還會面臨很多問題。 本文摘自方剛《學校性教育的新理念與新方法》(出版社:東方出版社)一書,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③ 怎麼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

「避孕套是什麼東西?」「我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對於孩子提出的這些性問題,中國的父母大都羞於啟齒,而美國的父母怎樣回答呢?近日,在中國紅十字總會主辦的「大學生心理咨詢及突發事件的心理干預國際研討會」上,記者采訪了美國的幾位公共健康專家。

本文受訪專家:帕特麗夏·芳德巴克·維爾———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部長特別助理。黛安娜·萊特福———美國司法部國家顧問委員會委員、美國國家醫生家庭資源中心總裁。安吉拉·諾麗絲·格里費思———美國公共健康政策專家。李黃綉娟———美國加州公共健康部母嬰護理培訓系統監督官員。

性教育

④ 怎樣對初中生進行性教育請指導!

對於中學生的性教育,重點應在性道德教育方面,應教育他們學會男女之間在的正確交往,使之符合社會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的內容,要正確處理少男少女之間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健康人格。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是中學生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國長期的封建傳統意識的影響和束縛,至今還存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們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男尊女卑的偏見。這種錯誤觀念使不少男性盲目地產生性的優越感,更使不少女性自卑心理發展,也認為自己天生低男性一籌,從而甘敗下風,降低了對自己的發展要求。男女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主要表現在生理和心理上,在智力和才能上的任何厚男薄女的思想都是沒有根據的。對待女性的態度是衡量一個男子文明的尺度,我們應該樹立尊重女性的良好社會風尚。人類的母性是人類社會及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它把女孩培養成未來的妻子和母親,把男孩培養成未來的丈夫和父親。母親不僅為自身生產、種族繁衍無私地奉獻著自己,而且也為社會財富的生產作出了極大貢獻。所以尊重女性的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要自尊自愛,使中學生男女之間保持正常的交往。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是陳腐的,將青少年男女隔開,限制他們的正常交往,使彼此的內心世界處於封閉狀態,這是對青少年純潔心靈的玷污和人性的扭曲。對於少男少女間的交往和戀愛,相當多的國家都持開放的態度,其性教育的重點主要是放在生理保健和道德教育方面。在男女學生交往中,要教育他們不僅自尊自愛,而且互相尊重,言談舉止、文明禮貌、儀態大方。異性間的交往有別於同性,尤其在交往的時間、地點、方式的透明度上要符合我國自己的風俗習慣與民族特點,即落落大方,又要避免引起旁人的誤解,將雙方的交往限制在同學式的友誼水平。一旦感到有超越友誼的情感時,不要輕易流露,要有遠大抱負,多想想未來社會對青年的要求,想想目前自身的各方面均不具備真正戀愛的條件,無力承擔由此而產生的種種責任等。夏天的事情,不要春天裡去做。尤其在當今社會黃潮光涌、性信息泛濫的情況下,要教育中學生批判西方社會的"性自由"、"性解放",充分認識這種思潮給當今社會帶來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婚前性行為、婚外性行為、未婚母親和非婚生子女以及性病泛濫的嚴重現象等。把男女交往視為罪孽,宣揚禁慾主義是腐朽的觀念,但把性生活視為人生享樂的最高形式,妄圖使人類的性活動擺脫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規范,同樣是錯誤的。在我國,與此同時還應進行破除性神秘觀念和所謂貞操觀念的教育。破除性神秘的根本方法就是進行性教育,大力普及性知識。要正確地對待貞操,封建社會鼓吹的貞操只是針對婦女的,對男子無任何約束力。在兩性關繫上,最根本的問題是實行男女平等,即男女雙方享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片面要求女性的貞操是不平等的。女子失貞,男性有責任,有一女性失貞便同時也有一男性失貞,因此對失貞女性不應歧視。我們應強調愛情的嚴肅性和責任感,珍視自己的童貞,把自己的童貞奉獻給自己心愛的人是一種莊重而美好的行為。但貞操不是一切,應該不斷鞏固男女結合的愛情基石,不斷強化雙方的性愛感表,不斷增強愛情結合的社會責任感。人進入青春期以後,在生理上已開始具備了成人的體態形貌和生殖能力,然而在心理上和社會方面卻因為要學習復雜的文化、推遲了接近成人的地位。兩性相吸是自然屬性,而人類兩性的結合是一種社會性行為。在我國,成年人的性慾要求必須通過合法的婚姻來滿足,然而從性萌發到性成熟以至合法婚姻的建立,必須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即性慾延緩滿足的過程,這個過程則需要進行性的健康培養。首先要建設一個文明的、科學的性文化學習環境,創造一個健康的,寬松的男女交往環境。事實證明,男女孩子之間缺乏正常的交往,將會進一步強化他們對異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在學校和社會開展男女學生共同參加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客觀上為中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正常的交往機會。這樣,他們可以逐步認識到男女之間的正常交往是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可以破除那種男女交往必然發展到性交的錯誤觀念,使得男女交往一開始就避免出現性敏感等異常心理。異性交往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發育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友誼相處的需要,其好處很多:增加對異性的了解,獲得安全感和穩定感;性格變得活潑開朗;會對什麼事都感到美好;學會自尊和尊重夥伴;舉止行為必須符合自己的性身分;學習克制不應該流露情感;無話不談,得到新的信息;困難挫折面前會得到幫助和力量;學習上能互相幫助,變得更加聰明;傾聽到在同性夥伴中聽不到的事情和意見;掌握社交的技巧,等等。其次,提高性器官的感覺刺激閾。從人的感官刺激來說,同樣一件事,在不同人的身上反映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一幅逼真的少女彩色裸體畫,對於有藝術素養的人來說,它是一件很美的藝術品;而對於沒有這種藝術素養的人或許會浮想聯翩。形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就是視覺刺激與性慾之間的閾值問題,前者是"見怪不怪",後者是"少見多怪"。對於青春期少年,在理解的前提下,進行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衛生和性道德的教育,可以使他們經過自身的努力而養成一種良好的適應能力和性抑制能力。這樣,可以在兩性吸引和性慾沖動時,或者在偶然誘因的影響下,防止越軌行為。第三,要明確權利和責任的關系。青春期中學生正處於性意識覺醒、性機能成熟的階段,他們對社會的認識還是模糊的。誠然,任何一個性成熟的人,都有滿足性慾的權利,但往往有一些人卻忘記了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少女的性行為意味著要做一個妻子和母親,少男的性行為意味著要做一個丈夫和父親。事實上,中學生們是承擔不了這些義務和責任的。這種"有孩子的孩子"的身份,無疑會嚴重妨礙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須引導中學生們運用意志和調節的作用,剋制性慾和延緩性慾的滿足。第四,要不斷升華性的觀念。人的感情不同於別的東西,用壓制、禁止等方法都是無濟於事的。升華學說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佔有顯著的地位。它是指被壓抑於無意識中的性本能沖動,轉向社會所許可的或所要求的各種活動中去求得變相的、象徵性的滿足。升華作用實踐證明是積極有效的,一個學校、班級,學習風氣濃厚、文體科技活動豐富,男女同學友愛,他們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的釋放,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發展。一個學生,如果他的生活充實,成才意識強烈,興趣廣泛,性興趣就自然而然地被分散或遷移到成才、嚮往的興趣上去了;初戀的幼芽在他的心靈深處雖有萌動,但不佔有多少位置,甚至連他自己也很少察覺。我們要幫助中學生們,指導他們掌握住青春的閘門、學會適時適當地表達愛的情感。

性教育
性教育是關於人類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為的教育。
一般將創造繼起之生命的過程分階段敘述,包括受孕、胚胎與胎盤的發展,妊娠和分娩。經常也包括如性交傳染疾病(性病)和預防,以及避孕。

⑤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

從家庭和學校等:

家長示範性別認同法:由父(母)對同性別孩子進行言語、穿著、生活習慣、行為舉止等方面的示範教育。

夥伴模仿法:讓小孩與同齡的同性和異性廣泛接觸,家長、教師可通過觀察孩子對其他(她)夥伴的態度與交友言行、穿著模仿,指導其性別角色的社會化過程。

故事暗示法:家長、教師都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故事中主人翁的性別角色行為模式向受教育者進行暗示。

生物模型講解法:教師和家長可利用植物、動物或模型,深入淺出形象地講解生物性的行為和生理過程。

案例剖析法:教師和家長可充分利用報刊雜志上介紹的有關性罪錯的案例和周圍發生的事例,對學生和子女進行有關性道德、性罪錯防治的教育。

課堂講授或專題報告法:請有關性學專家或醫師來舉行辦課堂專題講座,系統講授有關性生理知識和性衛生知識。

個別咨詢法:醫院和學校均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對有關疑慮、困惑和性障礙的來訪者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閱讀通俗性教育書刊:可利用通俗的性科學書刊和圖片、錄像對各年齡層次的人進行群體的和個體的普及教育。

舉辦性教育展覽:可通過舉辦人類生殖、優生、優育、性知識教育展覽,對社會人群進行直觀教育。

興辦新婚學校:對凡來登記結婚的男女青年進行優生優育、性交行為、避孕、計劃生育的專題教育。

⑥ 我兒子要上初中了,初中有性教育課嗎

50%吧
中考考得不好沒什麼,又不是高考。我見過很多初中成績拔尖的到了高中墮落的。至於銜接性,除了英語
語文其他沒多大聯系。只要在高中認真學,考個好大學沒問題。

⑦ 初中對女生的性教育

正常的生理教育以外,主要是培養她們不為金錢影響性行為取捨就行,其他的正常的男女交往是正常規律沒必要太介意。

⑧ 家長如何對初中生進行性教育

初中會有關於這個課程的培訓的

熱點內容
教育系統師德教育月活動總結 發布:2025-08-05 07:54:40 瀏覽:632
為什麼視頻是黑的 發布:2025-08-05 07:05:02 瀏覽:957
數學六年級上冊小狀元答案 發布:2025-08-05 06:31:13 瀏覽:281
火鍋雞的歷史 發布:2025-08-05 06:06:24 瀏覽:605
教育咨詢經營范圍 發布:2025-08-05 03:05:28 瀏覽:580
教師言行 發布:2025-08-05 01:31:21 瀏覽:436
男主班主任 發布:2025-08-05 00:21:52 瀏覽:17
很帥老師 發布:2025-08-04 22:43:17 瀏覽:523
生物必修一知識點填空 發布:2025-08-04 21:25:07 瀏覽:603
山東教師資格證考點 發布:2025-08-04 20:05:03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