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心理
① 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應特別關注高中生心理發展的如下特徵:智力的迅速發展。高中生的感覺、知覺靈敏度、記憶力、思維能力不斷增強,邏輯抽象思維能力逐步佔主導地位,他們開始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有獨到見解,喜歡質疑和爭論。
這個時期他們開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許多有關「人生目的」、「人生意義」、「生活理想」等一類的問題。由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所以他們常常會為此感到苦惱、迷茫、沮喪與不安。自我意識增強。隨著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以及獨立安排生活道路這一客觀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識日漸成熟,他們傾心於認識自己的身心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獨立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逐漸克服評價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教育。情緒、情感趨向成熟。高中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已逐漸趨向於成熟和穩定,但與成人相比又顯得動盪不穩,這個時期的學生辦事積極、富於熱情、情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為奔放、果斷。
但由於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學生的情感、情緒容易過於激動,隨著智力的不斷增長和社會需要,學生慢慢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如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顯提高,由於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學生的情感逐漸走向穩定。
意志發展迅速。高中學生遇到困難時,往往樂於獨立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不像兒童那樣輕易求助於別人。同時,高中學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也逐漸增強,當然有時也表現出沖動。此外,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尤其是內抑制功能的發達,以及動機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堅韌性。他們勇於求成,凡事不肯輕易認輸,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② 如何對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
在咨詢高中生案例的時候,多數是由於學習壓力大,或是出國留學前後的反差(由於環境、語言不同)造成的厭學情緒,成績突然下降很多,或是沒有處理好同學和老師的關系,產生厭學,不想上學,一般需要專業咨詢師對孩子有個大致的了解,和他建立好關系,慢慢讓他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老師溝通,老師會給他和家長一個解決方案,慢慢建立起自信心,當他有了自信心和自我同一性,才會對以後的成長有幫助,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如何和同學老師相處,很多咨詢的同學都比以前更努力了,要讓他自己有心理輔導的意識,如果他自己沒有咨詢動力,咨詢師也很難辦,只能面詢時試一試。
③ 高三學生心理分析
學習效果欠佳,心理壓力增大
這一心理問題是比較嚴重的,雖然對考試成績有一個美好的期望是應該具有,也是應該鼓勵的,但當這一期望成為心理壓力的時候,其作用可能會是負面的,甚或會出現惡性循環(學習焦慮——效率低下——成績下滑——焦慮加劇),使學習成績越來越不理想。出現這種心理現象的學生應該考慮採用以下措施,使自己早日擺脫心理「負載」狀態。
學習認識模糊,自我放縱和絕望
這一類學生普遍在進入高中前有相對較為滿意的學習成績,進入高中時對自己的高中生活充滿信心,但因為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會逐漸下滑,與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會自暴自棄,將學習看做一種任務來完成,甚至生活行為習慣方面也發生較大的改變,做什麼都是敷衍了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學生,應該盡快、盡早採取相應措施,懸崖勒馬。
學習驕傲自負,行事任性潦草
這類學生普遍比較自負,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的水平很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缺少踏實認真,缺乏細心,不能靜心學習,淺嘗輒止,普遍比較浮躁懶惰,粗心馬虎,喜歡研究和討論思路方法,但不深入實踐。從而導致這類學生知識掌握不扎實,基本功較差,對知識的理解不透徹、不深入,缺少系統性,因為過多沒有實踐的討論造成有效學習時間相對減少。做事毛毛躁躁,不能沉氣靜心。正所謂「滿桶水不響,半桶水咕嗆!」
④ 高中生心理有問題的表現症狀
一、當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表現
大多數人現在已經明確了健康的含義,那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不體弱,更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所以,高中生健康不僅僅是指生理、軀體方面的,還應包括心理方面的。
近幾年以來,各種調查研究都發現,青少年中的心理問題正在呈上升趨勢,高中生存在著各種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就當前而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
問題一:學習困難
高中生的學習有了很大的主動性,但在目前情況下,高中生中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主要問題有:
1、高中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其精神上的負擔過重,從而導致吃飯少、鍛煉少、失眠多、神經衰弱多、記憶效果下降、思維反應遲緩等一系列影響學習的問題。
2、厭學、逃學也是目前高中生學習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就連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出現厭學情緒。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學生厭學可能已經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了。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學生焦慮和恐懼感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恐懼流行現象。
⑤ 高中生心裡
高中階段是人一生中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不僅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又是增長知識和才乾的重要時期。經研究發現高中生具有以下心理特點:
1、獨立性。高中生不論是在個人生活的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活動的空間。如做事情不願意讓家長參與,不願意讓家長進入自己的房間。這一階段高中生智力發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正從「經驗型」向「理論型」急劇轉化,情感日益深厚、穩定、帶有閉鎖性。如不願意與家長、老師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將其隱藏在內心世界或記載到特殊的筆記本中。
2、平衡性。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發展卻相對滯後於生理發展,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較大的不平衡性。他們缺乏理智、易沖動,在情感方面,他們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擊,一回失敗,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不能正確面對,造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從而一發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與盲目崇拜並存,青少年時代是學生個性形成的時期,也是身體發育趨向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心態發展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就是逆反心理。他們對小時候所形成的權威觀念予以強烈否定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對現存的一切,對已成定論的事實都要投以疑問的目光。另一方面他們又顯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態。他們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園里形成一群為數眾多的追星族。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並存說明青少年學生心理還處在成長期,心理狀態起伏大。
4、攀比心理。不掙錢卻亂花錢,有的學生有個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幾塊錢才舒服,特別在男、女學生之間花錢,來顯示自己。沒賺錢時就已經養成了花錢的習慣,這是獨生子女教養方式造成的消費特徵。如:手機、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學之間過生日下飯店,講排場,互送貴重禮物,小到幾元大到幾十元,出手不凡,認為不算啥,只要需用錢就伸手與家長要。學生不了解家長的錢掙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
總之,高中階段是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其心理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和過渡性。這一階段隨著課業負擔的加重,競爭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維意識的發展,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當特別注重考慮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特徵,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作用,引導高中生的心理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王海倫)
高中生心理發展特點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狀態。
注意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能較長時間地注意與自己興趣有關的事物,並能分配注意。 觀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但欠精確。初步完成從具體思維為主到抽象思維為主的過渡,開始理智地思考問題,但時常需直觀的、感性經驗的支持。
思維活躍,經常提出問題,能獨立地判斷是非善惡,不輕信別人的結論,愛評論和爭論,希望獨立地解決問題,但往往會以點概面,比較偏激。
2 、情緒體驗較初中階段強烈,情緒內容廣泛,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形成各種心境。憧憬未來,常對活動充滿熱情,易振奮、易波動,也會感情用事,有時會出現盲目的狂熱和急躁,以致不計後果的沖動;遇到挫折會有種種消極情緒。由於思維的獨立性和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其感情具有文飾性,內心世界活躍,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現常與內心體驗不一致。
3、意志動機的主動性、目的性增強,能掌握自己的行為。在處事的信心度、果斷性、自製性方面有發展,調節力較初中有提高。
4、興趣范圍進一步擴大,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性格特徵趨向穩定、成熟,外顯與內向類型明顯。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較大,舊的不良性格特徵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徵可能還會產生。
5、動機層次提高,對社會各方面的關心程度增強,有一定的評價能力並逐漸轉化為決定自己的行為的動機,體現了各自的價值取向。但對權利的需求多於對自身的義務、責任和實際行動的需求。
6、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要求別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評價比初中充實、客觀,有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要求。但也會出現自我與社會的沖突,有的學生自尊心過強,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會轉化為自卑。
7、交友熱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參加不同類型的群體活動,隨著不同群體性質的影響,高中學生的個性出現不同的發展方向。
8、對異性性關註上升,在公開場合轉向文飾、內隱,但又有顯示欲,希望引起異性好感。在一定條件下,少數學生出現對異性較為隱定的情感,進而發展到戀愛。如處理不好,影響學習和個性發展。
9、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初中增強,但由於社會結驗和認識的局限,辨別力不如成人,出現求知慾強與識別力有限之間的矛盾。
10、對職業的選擇出現較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進入預備期,能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社會價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選擇具體職業和層次,並對畢業前夕的學習動機、態度、行為和學習水平產生影響。
⑥ 高中生心理
這個問題一目瞭然,你是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的,你應該做的不僅僅是面對,更應該做的是去改變,用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而不是患得患失,你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處境,但是並沒有真正地為提升自己去努力過,成績差是一個原因,導致本身極大的不自信,因為在學校,成績基本代表什麼一個學生的價值分。當你捋順自己的問題,一一地去糾正,做一個計劃表,自律,執行,克服自身的惰性,而不是想的多做的少,相信你的狀態會一天天好轉的。當有一天,你的成績通過你的努力上來了,無形中會增強你的自信,讓你更有動力去往好的方面發展,一切會趨於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所以,如果你做到了,你會越來越好的
⑦ 高中學生心理
如何解決高中生面臨的四種心理問題
【源自網路】
高中生的常見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人際關系、青春期心理、挫折適應等幾個方面。具體表現有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說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
一、學習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一是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等;二是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三是厭學,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
二、青春期心理
一是情緒化心理嚴重。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期,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情緒不穩定,情感既豐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現為愛哭、愛笑喜怒無常;易急躁、易沖動自我失控;過度焦慮緊張、自私、狹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差,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二是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徵兆。三是早戀。這是時下最為麻煩的問題。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高中生自身的生理發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出現「早戀」問題,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由於走進了戀愛的誤區,心理沖突加劇,會產生種種心理的病態反應。
三、人際關系
這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與教師的關系問題。由於一些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甚至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二是同學間的關系問題。由於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系,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三是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四、挫折適應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⑧ 高中生十個常見心理問題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獨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獨尊心理、厭學心理、早戀問題、迷戀網路問題、追星問題、考試焦慮、情緒方面的問題、學業不良問題、考試作弊問題等;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學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主要有注意中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平衡;增進自我了解,培養中學生自我接受的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中學生健全的情緒生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環境;開設主題講座;保持書信的交流;轉變教育觀念,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模式;優化社會環境,為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舉辦家長學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家長教育素質;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和素質;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課程結構等等。
11歲到18歲的年齡階段,一般是中學階段,這是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發育最為劇烈的時期,是最充滿激情、浪漫,最有創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這是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度時期,也是對人生、社會和未來充滿幻想與好奇的「多夢季節」。國外有學者形容這一階段是「騷動的、矛盾的、動盪的、暴風雨式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中學生正處在個體發展的特殊時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發期和多發期,伴隨者成長的欣喜、生活的苦惱、學習的壓力、情感的吸引,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年輕的心變的十分敏感和沖動,花季少年既有綻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憂傷。
⑨ 高中生容易得的心理疾病
(一)郁悶:發病率----80%
症狀----精神委糜不振,少言少語,但卻偏偏愛發嘮騷,面色深沉,心情壓抑。病理----為眾多瑣事(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網事無聊等)所困擾,導致心情煩燥,心理產生不明的壓力,看什麼事都會覺得不順心。
葯理、葯方----用平常心去看待你周身的一切,人的一生豈能平安無事,不論發生了什麼,那又都算什麼呢,你應該放開心思,理智的去解決好問題,如果你覺得做什麼事無聊,使你感到郁悶,那麼你就不該繼續做,比如說上網。
(二)寂寞:發病率------60%
症狀----表現為少言語,強歡笑,想要做些事情,卻又理不出頭緒,一副不知所雲的樣子。
病理----本應充實的心理並不充實,缺少了某一種製造快樂的東西,而倒致了你的心裡極度空虛。
葯理、葯方----找到快樂的方向,去追求快樂,不必為小事做一些沒有意義的計較,多出去走走,散散心,當心情舒展開時,你應該適當的把握好時機,讓自己感受一切,接受你所能接受的。你認為對的事,把握好了,就去做,但不要很過分,相信不久以後,你將恢復正常。
(三)頹廢:發病率----30%
症狀----精神委糜不振,一副不死不活的模樣。
病理----不論事情發展到什麼程度,他都願意接受,任其任意往下發展,不管不問的任自己頹廢下去。
葯理、葯方----應採取積極進取的方式令自己走出頹廢的圈套,做為人,你應該學會把自己裝飾的有精神些,更美麗些。
(四)墮落:發病率----30%
症狀----看似一切前衛,超前,又似是敢做敢當,其實正是相反。
病理----墮落屬於一種慢性自殺,一種令你隨時走向崩潰邊緣的精神,它左右著你的思想,使你放縱自己,從而慢慢殺掉自己,而當你真的開始時,已是無可救葯了,但並非是無葯可救。
葯理、葯方----如果你還懂得珍惜生命,珍愛自己,那麼就請你理智的離某些人,某些場所遠一點,不去做某些違背自己真正意願的事情。
(五)煩燥:發病率----70%
症狀----心情極不穩定,不知自己該幹些什麼,見什麼煩什麼。
病理----由於某一時或某一事,包括沒有理由的莫名因素引發的情緒不安。
葯理、葯方----讓自己能夠靜下心來,理清事情,心情的頭緒,否則你只能越來越煩,越來越麻煩,畢竟煩燥不會困擾你一輩子,所以盡快找出問題的根源是最重要的。
(六)深沉:發病率----40%
症狀----比較雅觀一些,深沉好了別人會覺得你比較成熟,而帶有幾分魅力,要是玩不好深沉,那隻會給自己丟面子,深沉不是那麼好裝的。
病理----主觀上講 深沉的主要來源是出自其本人自身的個性,一般為性格內向居多,成熟點的男人居多,性格孤辟的人居多,客觀上講深沉便是某些人故作出來的,想耍酷,裝老成,想要裝,你首先應該清楚做什麼都不是那麼容易的。
葯理、葯方----最佳的辦法便是做回你自己,一切刻意做出的事都不會合乎情理的,做好了也只是普通,做不好自己就會跟著栽進去,相信做回自己不會很難。
(七)無聊:發病率---- 90%
症狀---- 無精打彩卻又顯悠閑,悠閑之中又存在有一絲的無奈,那副病容看起來並不是很順眼,但是卻是現在大部分人的通病。
病理---- 產生無聊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它自覺無聊的原因,或者說無聊根本就是生活空虛,而無根無由,無聊的只能無聊。
葯理、葯方---- 唯一的辦法就是找事情做,如果你忙起來,那麼你就會忘記無聊,而如果你找不到事做,那麼就請你繼續你的無聊事業吧,無葯可救。
(八)神精質:發病率----50%
症狀----這是一種青春期常見神經病類,時而開心,時而痛苦,喜怒無常,常說些不著邊際的話,有著不合乎情理的想法,做著莫名其妙的事情。
病理----有時神經質可以令你顯得十分可愛,而有時會令你變成人見人煩,眼中盯肉中刺一般。
葯理、葯方----盡量控制住自己的所有不正常情緒 ,收斂一下自己稍顯過分的行為,不要讓人以為你真的是神經病,如果你願意讓自己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使自己輕松下來,那麼發發神經也不會是件壞事,只是你應該注意場合。
(九)心理變態:發病率:5%
症狀----一切行為都不是很正常,而令人感到渾身不舒服,不自在,他的行為舉動,言語,屬變態而無二類。
病理----從小受到了某種刺激,而後開始排拒正常的世事,再或者與他(她)自身體內分泌的激素有關,沒做過研究,單憑感覺。
葯理、葯方----此病無葯可救 也無可救葯,任其自生自滅去吧,正常人最好遠離此類人,當然,除非你願意,沒有人可以制止的。
(十)鑽牛角尖:發病率:30%
症狀----看其面便知其為人固執,艮性,死咬一個理不放,也許部分人還會帶有蠻哼不講理的成分存在。
病理----此類人性格應屬極端,相處起來也許不會很容易,而要想發生爭執也許
也不會很容易。
葯理、葯方----鑽牛角尖,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它都會令他人離你遠去,排拒你的固執與艮性,所以沒有道理可言的事你就不要死鑽,有一天你鑽進去再也出不來時,那你也就災在那了。
(十一)多情:發病率----80%
症狀----表現為花痴類型,表面沒有什麼特別,但無形中他會發出一種令異性無
法 抗拒的毒液。
病理----隨著社會的一點點進步,青少年的思想也愈加開放,而直到最後,又還原為了一夫多妻制(各朝各代的皇帝),一妻多夫制(武則天),所有問題可歸納為:處了我就黃,我就這么狂,黃了我再處,我就這么酷。
葯理、葯方----如果你還想正常那麼就請你多一些自尊自愛之心,少去傷害別人,
也少讓自己受傷,人的感情不應該是大眾化的,你畢竟不是畜生。
(十二)寡義:發病率:30%
症狀----表現為冷酷,無情,無意,不仁。
病理----患此病的人心理有些不正常,只想佔便宜,而不想負責任,只想尋求一
時的快樂而不想後果,這樣的人早晚有一天會不得好死的。
葯理、葯方----如果你不想被受害者糾纏一輩子,如果你不想死的很慘,那麼你就應該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對不起人的事,少做。
建議
健康心理的維護是現代人所必須注重的一種心理教育內容。維護好心理健康,能使人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而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發展的社會與自然環境,從而實現延年益壽,幸福生活的目標。那麼,如何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識 為了保持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愛,要正確認識和評論自我價值,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進取,不卑不亢,充滿信心的良好狀態,去面對現實。
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要順應社會和環境的變化,提高自己的生活適應能力,做到對社會適應自如,能改造環境以適應個體需要,同時也能改造自身以適應環境的要求。
做情緒的主人 遇事不急不怒,善於擺脫消極情緒的糾纏,保持積極樂觀、愉快和悅的心境,能自我控制情緒,充分體驗生活的樂趣。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增強人際交往,多與社會接觸,在與人交往中,消除孤獨感和封閉心理,從中獲得安全感和友誼感,並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情趣。
積極參加勞動實踐 要保持與現實的聯系,爭取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和充分顯示自我存在的社會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做到上述幾條,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