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新聞
A. 一則校園新聞播報(100字以內)
今天,抄我看了「新聞大求真」的電視節目我懂得了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看到裡面有一個游戲叫保護氣球。如果碰到不安全的時候,要護住自己的胸部、在摔跤的時候,要護住頭部。
特別是魯貝貝的故事,給我們講到,不要闖紅燈,不要吞吃硬物,不要跳上跳下,造成墜樓傷害。
(1)小學校園新聞擴展閱讀
(1) 准確無誤―――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都不許出現事實上的差錯,只有認真才能准確。
(2) 層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導語、主體、結尾構成的,層次之間要留出停頓的時間,以避免播成一片。
(3) 節奏明快―――什麼樣的稿子就有什麼樣的形式,播的是新聞,就得像新聞。節奏不完全是快慢的問題,但它有快慢的問題,句子與句子之間緊湊,句段之間要明白曉暢。
(4) 朴實大氣―――以第三人稱敘述事件,沒有任何誇張、渲染。正確傳達,看接面陳。舉手投足、言談舉止讓考官看到的是一種內心的真實流露。
B. 小學三年級校園正能量新聞稿100字
一看到「身邊的正能量」這個題目,我就不由得想起辛勤的勞動者——我的爺爺奶奶,我覺得他們就是我身邊的正能量。
爺爺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平時和我們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每天天不亮,他們就已經開始「工作」了。早晨,我一起床,就會看到爺爺奶奶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等我洗漱完畢,熱氣騰騰的早飯就已經端上桌了。
在我上學的時間里,爺爺就會去菜市場買菜,奶奶留在家裡洗衣服打掃衛生。下午,我一放學回家,就會看見家裡煥然一新:地板干凈得能照出人影,陽台上晾著很多剛洗過的衣服,茶幾上擺著我愛吃的水果和鮮榨的果汁。爺爺不是在修理馬桶、門窗,就是在檢查插座、電器,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就像一首快樂的歌兒在迎接我。
到了晚上,一頓豐盛的大餐就會在奶奶的手裡誕生,我和在單位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媽媽都能夠大飽口福。晚飯後,在我寫作業的時候,爺爺奶奶才開始「下班」休息。他們會把電視音量調得很小,很放鬆地坐在沙發上喝茶、看報紙。
爺爺奶奶用辛勤的勞動給我們換來舒適的生活,他們也用行動教育我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上,我也要做一個勤奮的人,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來回報祖國,報答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
勞動最光榮,勤勞的爺爺奶奶就是我身邊的正能量。
C. 校園新聞怎麼寫
一、把握新聞報道的特點
1.要吸引讀者的眼球。新聞報道的題目非常重要,要突出報道最重要的內容,讓讀者從題目就可以了解到報道的主要內容,因此,題目要提煉新聞事件的「精華」,把最吸引讀者的地方表現出來,同時語言要簡潔。有時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標題往往寫得富有詩意、富有韻味、富有強烈的感染力,但對報道的主要內容體現得還不夠,這就需要在標題下面再加上一條副標題,交代所報道的主要內容。如:例文2的主標題是「讓愛灑滿校園」,提煉並升華了該篇新聞報道的主旨,副標題是「全校師生獻愛心捐助患病學生」,則點明了報道的主要內容,讓讀者一目瞭然。
2.要交代事情的結果。新聞報道的開頭要交代事情的結果,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開頭簡明扼要地概括出來,這樣,讓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了解所報道事情的情況,捕捉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產生進一步了解事情經過的興趣。如:例文1《古樸宜人的精神家園》的開頭:「從剛剛結束的贛榆縣『十佳校園』評選活動中傳來捷報——實驗小學榮登小學部榜首。」作者在文章的開頭便交代了事情的結果,讓讀者大致了解了報道的主要內容,從而進一步關注事情的過程,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期待。
3.要寫清事情的經過。新聞報道的主體部分要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故事」講下來。一般說來,新聞報道要交代清楚六個「何」:何人,新聞的主要人物是誰;何事,發生了什麼事情;何地,事情發生在什麼地方;何時,事情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何故,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事情的進展是怎樣的,結果是怎樣的。如:例文4《不能讓一個同學落下》,新聞的主要人物是班級的同學們,事情是徐樂同學放學時下樓梯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了小腿骨折並住院治療,同學們為了不讓徐樂落下功課,成立了一個輔導小組,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徐樂同學變成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班級也獲得了那張鮮紅的獎狀。整個報道清楚地交代了六個「何」,讓讀者全面了解了事情的情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要富有鮮明的個性。新聞報道的語言要簡潔凝練,內容要真實可信,敘述要流暢自然。新聞報道實際上還是一種很富有個性化的行為,表達要富有鮮明的個性。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形式去寫,都要以最快、最簡潔、最能滿足讀者需要的方式去完成,這是新聞報道的「真理」。如:例文3《師生共奏和諧曲,校園處處見真情》,小作者擷取了班級生活中的兩個片斷詮釋了報道的主題,把師愛生、生愛師的動人畫面展示在讀者的眼前,該篇報道無論是從行文的結構上還是語言的表達上都具有鮮明的個性。
二、捕捉和諧校園的典型
1.環境的和諧。當我們走進校園時所看到的一切,到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校園環境里,我們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美麗的自然環境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和諧校園風景線。我們可以從學校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方面進行報道,把讀者帶到那美麗、和諧的校園中去。
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包括我們創造的人文環境。一張張學習標兵的照片,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一排排內容豐富的畫廊,一塊塊精心設計的板報,一句句富有人性化的提示語,一條條催人奮進的校訓……尤其當校園環境浸透著我們的汗水,凝聚著我們的智慧時,就更能激發起我們的自豪感和對校園的熱愛之情。我們還可以從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方面進行報道,讓讀者感受到和諧校園散發出的那種濃濃的人文情懷。
2.關系的和諧。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給了我們心靈的啟迪,給了我們知識的甘霖,我們要全身心地去感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包括師生關系,還包括同學關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保持良好的心態,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我們可以捕捉校園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那感人的事跡作為報道的內容。
3.文化的和諧。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有那千姿百態、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里贏得陣陣掌聲,所有的同學都能在「讀書節」中品嘗閱讀的快樂……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它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深處並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從這個獨特的視角進行報道,來展示我們校園的和諧。
三、注重表現和諧的細節
無論我們從上述的哪個方面入手,都要注重細節。並不是說要進行新聞報道,就一定要報道那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報道那些催人淚下的事情。我們要善於發現細節,從小事談起,以小見大;注重細節,從細節入手,於細微處見真諦。細節,就是身體不適時,一句暖人的問候;細節,就是同學之間的真誠相處和無私幫助;細節,就是低年級同學犯了錯誤後老師的寬容;細節,就是我們鞋帶散了後,老師伸出的雙手;細節,就是我們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老師那鼓勵的目光……而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正是和諧的真正含義,報道出來才更加真實可信,更加感人至深。
D. 請給我一些有關於小學生的新聞
小學生進校要被「搜身」 校長稱是為監督
2012-02-22 10:40:34來源: 新華網
17日,學生進入教學區,在門口需要接受值日高年級學生的「搜身」檢查
每天進入教學區前,安康果園小學一至五年級千餘名學生都要先過這一關——搜身,由值周學生檢查是否有人帶著零食或者小玩具。
反映
孩子進學校要被「搜身」
近日,李女士向本報反映,今年開學以來,在安康市漢濱區果園小學上三年級的兒子,每天下午上學進校園時,總遇到高年級學生搜身。「孩子說是為了不讓他們帶零食或玩具,但我覺得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和尊嚴是一種傷害。他是去上學,又不是幹了什麼壞事,為什麼要搜身呢?」李女士有些想不通,可兒子告訴她,搜身是老師規定的,每個人都要遵守。
2月17日中午1時許,記者來到果園小學,盡管還不是到校時間,學校門口已來了不少學生。在商店裡買東西的一個男孩說,他是六年級學生,進學校前老師都會站在學校門口,「裡面還有一道門是去教學樓,那個門口有學生輪流值周,對進來的學生搜身,就是不允許帶玩具和零食。」該同學說,六年級的學生不值周也不被「搜身」,「一般值周的都是四五年級的學生」。
對於搜身的說法,送孫子上學的胡奶奶認為,小孩子的辨別能力差,「有時候愛買一些不幹凈的零食,要是有人檢查的話,他就不敢帶進去了」。胡奶奶認為,小孩子拿著玩具上課搗蛋就不好了。記者又隨機詢問了一些家長,他們有的反對,有的對學校的做法表示理解。
現場
想「闖關」會被拉回細搜
17日下午1時20分,記者進入校園發現,校園里的確還有一道鐵門,門裡面是操場和教學樓。一名斜披著紅色條幅的男孩打開鐵門,旁邊來了一名同樣披著條幅的女孩和一名沒披條幅的男孩。從學校外面進來的學生陸續朝鐵門口擁去。一開始學生較少,門口的兩名男孩逐一檢查,有自覺的學生還會主動張開雙臂,但當有學生試圖矇混過關跑進校園時,就會被拉回來全身搜一遍。不一會兒,隨著學生越來越多,門口兩個男孩似乎有點檢查不過來,便快速地在學生的衣兜或者褲兜拍一下就過關了,而且很多學生並沒有「被檢查」。記者注意到,有的學生則會被仔細在書包里尋找一番。身上斜披著條幅的男孩稱,他們是五年級的,這周輪他們值日。而鐵門一旁的水泥台上擺放著兩盒被叫做「拉麵」的小玩具,就是他們搜身的「成果」。該學生說,搜身檢查是老師安排的,不讓同學們把零食或者玩具帶進教室。
校長
家長覺得不合適,我們會改進
下午1時40分許,作為值日領導的校長汪成建仍站在學校門口。汪成建表示,出於教學環境和學生安全考慮,的確安排了學生值日制度,「搜身的說法不準確,就是為了讓學生監督學生,不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帶進校園。」汪成建說,不排除有的學生對老師的話語有了錯誤的理解。
汪成建說,時值安康市開展「雙創」(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採取這一做法後,校園的環境衛生的確改善了不少,「而且能把一些垃圾食品擋在校園之外,保證了學生的健康安全」。汪成建說,學校畢竟是學習的地方,此舉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為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果有的家長認為不合適,我們會商量採取更好的辦法」。
專家
學校可說服教育來引導學生
昨日,記者了解到,該校讓學生搜身的做法還在繼續。記者就此事致電漢濱區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已獲悉此事,並派人進行調查,一旦查明屬實,會立即進行整改。
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中國青少年心靈成長十百千萬工程特聘專家呂明認為,搜身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行為,是針對被懷疑對象而言,發生在小學生身上,是對自尊心的一種傷害,同時,也是一種軟暴力,會對學生的幼小心靈造成不良的影響。呂明說,盡管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會在無形之中讓學生之間產生隔閡或矛盾。呂明建議,學校的宗旨是教書育人,可以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和習慣。
E. 關於學校內發生的小事寫一篇新聞,200~300字
我校舉行唐詩朗誦比賽
本報訊(記者 吳平)3月15日下午在我校報告廳,市主辦的回唐詩朗誦比答賽准時拉開了帷幕,這是我市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唐詩朗誦大賽!
為弘揚中國文化,豐富同學們的小學生活,市教育部門和實驗小學聯合舉辦了這次詩歌朗誦比賽。我市多家優秀學校的選手參加了比賽。小選手們選擇的的唐詩主題包羅萬象,有李白那豪情壯志的《將進酒》,有那令人盪氣回腸的《行路難》!有的朗誦慷慨激昂,真可謂盪氣回腸。有的朗誦古典柔美,真可謂撩人心懸。有的朗誦清新甜美,可謂暖人心田!同學們隨著自的理解領悟著這唐詩中的千百種感情.... .
選手們的精彩朗誦,評委的也認真負責,公平公正。最後評選出一等獎三名,二等獎六名,三等獎十名。
最後,唐朗朗誦大賽在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
F. 小學校園新聞稿範文
——XX中學開學典禮新聞報道
200X年X月X日,XX中學彩旗迎風招展,8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的整齊匯聚於學校操場。隨著鼓號隊熱情洋溢的樂曲演奏,XX中學200X年第X學期開學典禮拉開了帷幕。
首先,XXX校長代表學校黨政為新學期典禮致辭,她在講話中高度贊揚了XX中學全體師生上一學期中表現出的甘於奉獻、勇於拼搏的精神,並強調XX中學新的一年要夯實基礎、求實發展。接著她用精妙的譬喻詮釋了文化立校與科研興校內涵意義。她說中國文化尤如參天大樹,民族傳統文化則是它的根。「溯」與「尋」的過程則是科研實踐的過程,她希望全體XX教師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積極參與、認真投入,明確理解「科研興校,文化立校」的學校辦學思路,尋求教學新突破口,為學生、為自己、為學校的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之後年級組長代表與學生代表講話充滿了對學期的憧憬。
整個典禮過程熱烈、莊重,掌聲不斷,最後典禮在全體師生排山倒海般的校訓「我行,我能行;你行,我更行」的宣誓聲中結束。從退場時XX中學全體師生那閃亮的眼光里,我們看到了他們新學期昂揚鬥志的火焰,看到了一幅「乘風破浪濟滄海」的思源未來圖景
樓主可以根據自己情況改動
G. 小學生怎麼寫新聞
10月
26
日下午,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在學校操場集合,向師生進行
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講座。在講座中,向學生講述了道路交通的重
要性;如何有效預防;展示了交通標志的各類圖片;講述了近年來發
生在涼州區的一些重特大交通事故。
通過這次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
性,增強了安全意識,了解了一些安全知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1
月
6
日下午,我校開展了「校園是我家,我們愛護它」的主題
教育活動,號召同學們自覺維護校園的干凈整潔;不損毀班級、校園
內的設施
;發現有破壞校園設施的人和事及時向老師報告。會後,
各班認真打掃了各自區域內的環境衛生,清除了死角衛生,排查了教
室內的玻璃、門窗、電線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通過這次活動,使同
學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了校園的干凈,清潔。
12
月
11
日下午,我校開展了「誦讀經典詩詞,弘揚中華文化」
的主題教育活動。活動分為兩個組:一、二、三年級為一組;四、五、
六年級為一組,各班由四名同學參加。在活動中,台上的同學激情誦
讀,台下的同學認真聆聽。活動現場掌聲如潮,氣氛熱烈。活動結束
後,對
6
名優秀選手進行了表彰獎勵。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普通話的水平,也培養了學生對
中華古典文化的熱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H. 關於 小學生校園新聞稿 要不就國內的新聞
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
本報通訊員 劉柱石 3月12日下午3點,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在湖南省吉首市政府五樓會議室舉行。能容納500多人的會議室里,端坐著全市49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他們將通過閉卷考試獲得任職「科技資格」。 主考官:分管農業的市委副書記宋友達和副市長胡德敏。 主監考:市委組織部長。 考試時間:120分鍾。 考試題目《農業綜合技術測驗題》,涉及本地主要農作物、林果業及養殖業等方面的實用技術。 擔任考務工作的高級農藝師郭老師對筆者說:「試題雖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但大部分是培訓過的知識。」 3點15分,考生開始答卷。考場上格外肅靜,只聽見沙沙的答卷聲。擔任監考員的市委組織部兩位副部長,目光不停地掃視著,有兩名考生剛一交頭接耳,便被提出警告。4點過後,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師瀏覽幾份試卷後告訴筆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試結束後,筆者在考場采訪了宋副書記和胡副市長,他們說,市委、市政府採取考「科技資格」的辦法,「逼」鄉鎮領導帶頭學農業技術,以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和帶領群眾科技致富的實際本領。市委組織部長告訴筆者:「市委、市政府將張榜公布這次考試成績,並獎勵成績優秀者;對考試成績不及格的,限期補考,再不及格者,將採取一定的組織措施。沒有『科技資格』,就不能勝任鄉鎮領導。這樣的考試,今後我們每年都要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