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南渡高級中學
㈠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的介紹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位於溧陽市南渡鎮。創建於1946年,起初為溧陽私立農業初級中學,1947年,學校更名為溧陽私立金淵初級中學,1956年改為公辦學校,並更名為溧陽縣南渡初級中」,1958年,增設高中,成為完全中學。1998年學校啟動初、高中分設工程,同年6月6日高中部開始易地興建,2000年9月建成,初、高中開始分設,2001年完全分設,各自獨立,高中部正式改名為「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江蘇省重點中學評估驗收,2001年5月,學校成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8年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㈡ 南渡鎮的教育文化
南渡鎮共有小學五所,初中四所,高中一所。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位於溧陽市南渡鎮。創建於1946年,起初為溧陽私立農業初級中學,1947年,學校更名為溧陽私立金淵初級中學,1956年改為公辦學校,並更名為溧陽縣南渡初級中」,1958年,增設高中,成為完全中學。1998年學校啟動初、高中分設工程,同年6月6日高中部開始易地興建,2000年9月建成,初、高中開始分設,2001年完全分設,各自獨立,高中部正式改名為「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江蘇省重點中學評估驗收,2001年5月,學校成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3年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8年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㈢ 南渡高中全名叫什麼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
㈣ 2011溧陽中考高中分數線
溧陽市2011年普通高級中學招生
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根據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計劃和考生志願,劃定我市省溧中等普通高級中學招生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如下:
江蘇省溧陽中學
統招621,擇校602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
統招601,擇校592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
統招590,擇校579
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
統招554,擇校539
溧陽市埭頭中學
統招570,擇校557
溧陽市竹簀中學
統招546,擇校535
溧陽市第三中學
統招562,擇校552
藝術
美術
統招
505/專業合格
音樂
統招492/專業合格
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490分
溧陽市高校招生辦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㈤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與南渡中學那個好
自覺性強去光華,沒自覺性去南度,目前兩所學校差不多
㈥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的網址
查看高一新生分班情況
㈦ 2017年溧陽南渡高中寒假幾號開始
各地開學時間不一 北京中小學:9月1日開學 上海中小學:2016年9月1日開學 成都中小學:2016年9月1日辦理入學手續,2月8日正式行課 福州中小學:小學9月1日開學;中學9月1日開學;中等職業學校9月1日開學。
㈧ 復讀到溧陽南渡高中好不好
學校很嚴格,如果沒有吃苦的勁,就別去。但是我保證你進去了,肯定能一門心思學習,沒有雜念,所以復讀成功的希望很大。但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有一所嚴的學校管是錦上添花!本人就是南渡畢業,2009屆的。
㈨ 溧陽市南渡高級中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佔地107.2畝,建築面積35152平方米。學校設施齊全,建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七幢高標准學生公寓、體藝樓、圖書館、400米標准塑膠田徑運動場以及能夠同時容納2000人就餐的食堂等一應俱全。綠化面積占校園面積40%以上,整個校園布局合理、氣勢恢宏、環境優美。校園內芳草如茵、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景色宜人。
學校設備先進。建有現代化的信息中心,建有覆蓋教學區的閉路電視系統及VOD視頻點播系統,按校校通第三層次要求改造了學校的校園網路系統,並被評為「常州市一級校園網」和「常州市首批信息技術特色學校」;學校有多媒體教室46個;多媒體報告廳2個。學校為每個教師配備了台式電腦,建有3個學生機房以及60座的電子閱覽室。學校按省頒標准裝備了理、化、生實驗室計13個,其中數字實驗室2個,實驗設備先進;圖書館藏書達10萬余冊(含電子圖書);體藝器材充足,生活、文化設施先進。
學校現有教學班36個,在讀學生總數2058人,教職工160人,專任教師146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100%,中、高級職稱教師人數佔62.3%,8人具有教育碩士學歷,另有52名教師在讀在職研究生。我校現有特級教師1人,常州市、溧陽市「四類」優秀教師25人。
學校弘揚優良傳統,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遵循「以國為根,以人為本,以塑造師生人格為核心,促進師生和學校的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培養走向世界的人」為辦學宗旨,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德育、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嚴格規范的管理為保證,整合各方資源,調動各方積極性,整體推進學校發展,培植學校特色,努力使學校成為師生的利益共同體、學習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
學校十分重視師德建設和業務培訓,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較強的師資隊伍,一大批青年教師正茁壯成長,在教育教學中嶄露頭角,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堅。
學校積極進行教育改革,開展教育科研,努力探索教育、教學以及管理新的模式。形成國家、省、市以及校級課題研究體系,成為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的實驗學校,教師每年有近百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和獲獎,成為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和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在教學實踐中,全體教師努力探索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全市農村中學第一,歷年來高考上線人數在同類學校中遙遙領先。
學校重視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努力為師生發展搭建平台。建有省「一級圖書館」和省「標准化實驗室」,現代教學手段在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得到充分利用,成為全市第一批「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