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大學校園經濟

大學校園經濟

發布時間: 2021-06-11 09:27:51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成為新媒體網路的競相掘金焦點

幾年來,蓬勃發展的教育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校園經濟,龐大的大學生數量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依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底,中國高校大學生總數高達2500萬,比上一年度增長8%;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高校人數將達到3000萬。按照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2006年底的調查結果,大學生平均每人每年支出達15850元,其中非學費、非食宿消費支出佔50%,達8000元。按照這個數字估計,全國2500萬大學生消費市場總額幾乎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大學生群體有著巨大的現實消費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把目光鎖定這一市場,從服裝到飲料,從電腦到手機,還有MP3等各種數碼產品……大學校園已成為了眾商家的必爭之地。如此龐大的市場,無論是對於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新興產業都是一個商機,那麼企業應該如何找尋商業價值、如何能夠撬動2000億市場、掀起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的「校園經濟」等一系列問題,的確值得人們思考。 在新媒體網路時代下,用戶對內容互動性的需求越來越高,以社區為代表的人際交互需求將成為用戶對互聯網服務更核心的需求。人際互動,不僅能夠深化原創內容的挖掘、開拓互聯網的信息來源,並且更加密切了用戶之間的聯系,由此形成的線上互聯網服務社區化以及新的線下服務模式,將成為各種服務創造新商業模式的關鍵要素。同時,以寬頻為基礎的互聯網服務將獲得高速發展,互聯網服務不僅承載了互聯網本身孵化出的數字產品,以及傳統產品在數字化後的銷售和服務的功能,而且正在成為營銷終端主要的實現方式,從而提供成本更低、方式更靈活的渠道,以及和商家、消費者、廠家之間溝通的解決方案。
從互聯網網民的職業分布來看,使用互聯網的人群中27%是學生。2500萬大學生是其中的主體。大學生由於上網普及率最高、規模龐大,且最活躍,成為了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體,也是推廣互聯網業務應用的最佳群體。
專家指出,基於互聯網的增值業務是必然的產業方向。以通信、媒體、互聯網產業融合成為了數字新媒體(TMT)產業。互聯網技術和業務發展模式在向寬頻、IPv6、Web2.0/3.0及多媒體方向發展。因此,結合當前的校園經濟發展潛力,以互聯網新媒體為基礎,建立起全國性、具備新一代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的增值服務平台,是完全符合產業趨勢和服務需求的。 校園經濟日益活躍,校園學生群體成為社會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已經成為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同時,校園師生的購買力日益增強。以IT產品為例,電腦普及率是70%,手機普及率為90%。這正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價值客戶群體,也是社會上ASP(服務提供商)及電子商務覬覦的市場。
據賽爾新概念公司CEO匡鵬分析,當前高校師生群體的消費習慣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高校師生人數眾多,相對集中。大學生的上網普及率最高,他們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需求特別強烈。這使得起到溝通作用和具有社區化效應的互聯網服務尤其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歡。第二,高校師生擁有一定的即期購買力。由於大學生已步入獨生子女時代,加上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大為上升。據中國高等教育網大學生消費調查表明,2007年,大學生的月平均消費更是上升到了1071元,是消費者行列里的「新貴」。第三,高校學生群體容易建立品牌的長期效應。正是因為高校學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幾年後,他們都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如果能夠擁有這一人群市場,也就擁有了未來競爭優勢。第四,大學生受購買能力限制。大學生群體受到現有購買能力的限制,因此價格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營銷工具;大學生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購買行為易受廣告影響;注重追求潮流時尚以及重視購買的便利性。
可以說,如果一個企業的品牌能讓學生普遍接受,那麼不僅會佔領現實的校園市場,對企業未來發展也同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誰掌握了校園市場,誰就掌握了中國未來的中高端消費市場。 據艾瑞市場調查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底,全國網路廣告經營額達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億元,增長率達48.9%。DCCI預計,2007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整體規模(不包含搜索引擎)達76.23億元,較2006年增長53.07%。到2008年,網路廣告市場的營收規模將達到125億元左右,2009年達到170億元。
當前,高校師生市場越來越多受到廠商的關注,廠商們十分願意在高校市場投放廣告、進行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由於高校市場的受眾集中、網路信息到達率高,廣告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在拓展這一細分市場廠商的期望值保持了高度一致。例如作為中國最大的校園門戶和校園渠道——校園夢網,其業務就是通過向2500萬高校師生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特別是其四大核心業務之一的夢網觀察,就是服務於校園夢網的市場營銷和廣告客戶,通過主動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提高流量的針對性,逐漸實現營銷的個性化,提高營銷服務的效率。夢網觀察向客戶提供實時的觀察,幫助客戶發現、定義和跟蹤學生群體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將學生群體需要的產品和信息傳達到需要這些信息和產品的客戶手中,有效提高了廣告和市場宣傳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其實,新媒體網路校園平台的目標廣告主可以是IT、數碼產品、通信服務、快速消費品、時尚、食品飲料、培訓、體育健身類、汽車房產企業以及金融業等等。專家舉例表明,以IT及數碼行業市場為例,高校大學生對IT及數碼產品的消費能力很高。在高校的2500萬大學生中,有50%的學生新購置了電腦,如果按照每台電腦4000元的平均每人消費標准,那麼就產生了大約500億元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而像Mp3、MP4、數碼相機等,在高校2500萬大學生中,除了少數貧困學生人均一台來計算,按綜合600元標准,這也會產生45億元的消費市場。再以通訊行業高校市場為例,高校2500萬學生的90%擁有手機,以1000元/人為標准,高校大學生市場就有225億元的消費市場,而通話費按每人每月50元為標准,每年將有135億的消費市場。
大學生,在社會上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他們有形或者無形中影響著周邊的消費者,是新時尚和新品牌的傳播者。畢業後,他們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是未來市場的主力消費群。在校期間,大學生形成的消費觀、品牌觀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人生。今天的大學生是中國明天的希望。「校園經濟」的背後不僅承載了中國的未來,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和助推器。
校園經濟如何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
「如何將校園經濟辦成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勞動實踐基地,」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科研課題。校園經濟作為學校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陣地,已經被教育工作者所認識。無數實踐證明,只有抓好校園經濟這個既能創收,又能育人的陣地,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腳踏實地地走下去。

❷ 大學校園里的貧富差距有多大

八十年代末上大學,我每個月的生活費75元,家裡已經很吃力了,四年大學,我只有一套衣服一雙鞋,畢業後,皮鞋穿成皮涼鞋!我的室友,每月生活費1500元 ,每天咖啡、牛奶加生雞蛋,沒法比啊!

❸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的類型

最主要的還是按經營方式進行劃分。因為,經營方式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校園經濟的舉辦宗旨、服務對象、發展水平等。
(1)校內獨立經營型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它一般由學校獨立出資舉辦,經營場所也在校內,消費群體主要是本校師生,經營目的主要是為教學服務和生活服務,規模較小,檔次較低,並且帶有一定的服務性和福利性。
(2)對外租賃承包型隨著學校後勤制度的改革,這種形式也逐漸多起來。它通常由學校提供場地和大型設備,由租賃承包方注入流動資金從事經營,並定期向學校繳納租金或承包費。
(3)校外獨立經營型這是校園經濟的校外延伸。相對校內經營來講,其服務性和福利性大大減弱,除作為校辦企業可享受一定稅收優惠外,基本要於其他經濟組織一樣接受市場洗禮。
(4)校外合作經營型這是校園經濟的高層次、高水平發展。其具體方式,既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合作制。對於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市場,有著其他方式難以比擬的優越性。尚主要集中在高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中。

❹ 校園經濟是什麼

校園經濟是面向學生、依託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經濟。其主體是大學生內,發展領容域也主要來自於校園。校園經濟作為一種產業經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可否認,校園經濟存在著種種不足和弊端,但只要積極地加以管理和引導,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可以完善學校的一些缺陷,真正的為學生提供實惠,取得學生、學校、主辦方三贏的良好結果。

❺ 校園經濟是什麼意思呢

校園經濟是面向學生、依託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經濟。比如公元匯,一街之隔就是電子科技大學,依附龐大的校園經濟,可以想像未來能帶來多少的價值。

❻ 大學校園周圍做什麼生意比較賺錢

現在在大學校園周圍做外賣跑腿配送的人比較多,同時也是一個低投入,高回報的項目。

很多高校都有學生在校做外賣平台,但是有的同學做得好,有的同學卻怎麼也做不起來,是怎麼回事呢?糾其原因還是出在宣傳平台那一步上。很多同學因為沒有經驗,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結果平台還是宣傳不出去,下單用戶少,只能花費大量的金錢來維持,最後還是逃不掉倒閉的命運。

那麼對於想創業賺錢的同學來說,有沒有適合的可操作的項目呢?當然有了,而且還超級簡單的。具體是什麼項目,怎麼操作,跟著我來看看:

所以這種情況下,只要和商家去談都是很容易就能談下來的。


三、業務延伸,不只是局限於外賣配送


後期不僅僅是做外賣配送,還可以開展代買、代辦、代取快遞等服務,特別是每年的618、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訂單量大。在宣傳方面更不需要費什麼大力氣,只需要印製一批卡片,發給每個兼職的同學,讓他們在送外賣的時候,隨手放一張在外賣裡面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花費大力氣來宣傳了。


如果後期覺得有能力了,想做外賣平台的話,畢竟有經驗、有沉澱了,那麼這個時候做的話,失敗率會明顯地降低的。

❼ 大學校園里是否也是中秋經濟

大學校園兼的中秋經濟其實也是很多的,比如到了中秋的時候很多的學校食堂都會給學生發月餅,這就就很多的餅商們紛紛來搶這塊大的蛋糕了,還有到了中秋節那天校園周邊的餐飲及娛樂場所,也將會集滿了沒有回家過節的大學生,各店的老闆也一定會在這之前就想盡各種方式來吸引客源了。更有聰明的商家硬是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戀愛中的情侶,中秋賞月,燭光晚餐,還有情侶月餅,這些都是奔著大學校園里的中秋而來的了。

ps一下:樓主冒似打錯了字了,問題應該是"大學校園里是否也有中秋經濟",而不是「也是中秋經濟」吧?還有"所以你所理解"應該是「說說你所理解」吧?呵呵。

❽ 校園經濟的校園經濟產業化

校園經濟是教育部門從事的經濟行業,因此具有雙重身份,綜合效益的提高是校園經濟產業化的重要內在因素。綜合效益指經濟效益、育人功能和社會影響,社會效益包括科技的傳播、對土地利用的減少等。
產業化是校園經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唯一途徑
市場經濟不同於計劃經濟,很重要的一點,是經營方式的放開。換言之,就是減少行政因素對企業或產業的影響,市場不再以政策或其他人為的因素為導向,轉而以市場中潛在的經濟規律為杠桿。這樣一來,用於保護校園經濟發展的政策依據將會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而大大減弱。如校園經濟土地使用優惠制度將不復存在。校園經濟的主要門類是農業,因此土地是校園經濟的命脈。但是,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後,因國家對土地管理將更加嚴格,尤其是耕地逐年減少和城鎮化加劇的情況下,耕地使用單位將會變得越來越單一。根據國家「合理利用、保護開發」的土地使用原則,雖然不限制校園經濟用地,但也會把校園經濟和其它產業門類放在同一標准線上。離開了這種國家保護,校園經濟將以與其它產業門類平等的地位參與市場競爭,這種發展極具挑戰意味,要在這種競爭中不被「淘汰出局」,唯一的出路就是產業化。也就是說,只有加快產業化進程,才會使校園經濟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❾ 大學開學能夠帶動校園周邊的經濟發展嗎為什麼

大學開學可以帶動校園周邊的經濟發展,而至於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是巨大的消費群體,假如大學開學,那大學周邊的諸多產業都會得到發展,比如美食業、遊玩業等,二是人員和技術的供應,對於一所好的大學而言,它主要注重於各種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假如校園周圍有各種新型產業,它們與學校達成一定的合作之後,不光可以促進學校周圍的經濟發展,還能夠帶動學校的進步與創新,此外,學校開學之後,有許多人都會做兼職,從而提供了一定的人員供應。

事實上,不光學校能夠帶動周圍經濟的發展,學校周圍經濟在逐漸發展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學校的進步,兩者是互相作用的。

熱點內容
九上語文第一單元字詞 發布:2025-07-27 03:26:51 瀏覽:38
高三物理電場 發布:2025-07-27 02:02:37 瀏覽:568
王佳麗老師 發布:2025-07-27 01:42:31 瀏覽:800
百辰化學 發布:2025-07-27 01:40:53 瀏覽:160
戶外教育招聘 發布:2025-07-27 01:01:30 瀏覽:284
2017高考數學1答案 發布:2025-07-26 23:41:51 瀏覽:285
三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26 22:02:55 瀏覽:709
口紅歷史 發布:2025-07-26 18:12:03 瀏覽:263
老師漫畫邪漫大全 發布:2025-07-26 16:57:43 瀏覽:923
教師主要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6 16:48:28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