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華僑中學地址
福州華僑中學
開放分類: 學校、中學
福州華僑中學是公辦僑助的市屬中學,是福建省普通完全中學二級達標校、福州市文明學校、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評價實驗項目試驗校。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永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名譽主席賴慶輝為名譽校長、董事長。特級教師王希賢任校長、黨總支書記。
校舍坐落:學校坐落於白馬南路白馬河畔的寧化支路,毗鄰雄偉的三縣洲大橋,962.4.702.724.813.821.947路公交車由此經過,交通方便。
校園環境:校園佔地32畝,總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校內綠樹蔥蘢、芳草茵茵,樓宇錯落有致,環境幽雅宜人。
辦學規模:學校設初、高中部共4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18班,初中28班,在校生約2500人,教職員工188人。
師資概況:專任教師145人。高中教師全部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生5人。全校共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6人,中級教師58人。
設施概況:設施先進,除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美術、音樂專用教室外,還設有一座體育館、五間多媒體演示教室、兩間語言實驗室、三間計算機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及學生電子閱覽室等,圖書館藏書6萬余冊。
辦學質量: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四有」新人,辦學成果顯著。初中「三率」逼近二級達標水平。學生參加國家級、省、市級各項競賽,成績可喜。兩年來,先後獲得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決賽一等獎;全國華羅庚數學競賽二等獎;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福建賽區一、二等獎;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福州賽區二等獎;全國初中化學競賽二等獎等20多人次。
高考概況:近三年普高畢業生上高招錄取線比率分別是:2000—84%、2001—89%、2002-78%。全國著名學府——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幾十所高校都有僑中畢業的莘莘學子。
招生計劃:市教育局下達僑中2007年高中招生計劃數為10個班,520人。
獎學措施:華僑董事會為學校設以下兩項獎勵:①賴慶輝高考獎學金:對每年高中第一名獎1500元,高考前10名錄取於本科大學者獎人民幣1000元;錄取重點大學者獎人民幣1200元;優秀生入學獎勵:凡中考第一志願報僑中,且以高於當年中招第一條投擋線錄取者,給予三年免學費獎勵。
校 史 簡 介
福州華僑中學創辦於一九五五年,現為市屬公立普通中學。坐落在台江區寧化支路,校園佔地3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6300平方米。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202人。高級教師許聰任校長。
學校創建之初,系由林珠光、俞昌檀、楊銀仙、郭瑞人,陳仰曾、葉鴻寶等六位愛國華僑聯合籌資興辦。是一所僑辦公助的私立中學。至六十年代初,學校已初具規模(初中每年級4個班,高中每年級2個班)。當時,學校除在國內招生外,還接收海外僑生,在校僑生數曾多達二百餘人。
學校經「文革」沖擊,至一九六八年全國復課時,華僑董事會已潰散,由政府出資扶持重新開學。此後,學校轉制為公立中學。曾先後易名「東方紅中學」,福州二十六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統戰、僑務政策逐步落實。在華僑校友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十月,學校恢復了「福州華僑中學」的校名。此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在財政撥款、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愛國華僑也積極捐資興學。自一九八三年至今,賴慶輝等一批愛國華僑共捐贈辦學經費300餘萬元,為加速學校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復名後,校「董事會」作為捐資助學的機構恢復了活動。初由林珠光任董事長,楊銀仙、賴慶輝任副董事長。一九九五年換屆改選後,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省僑聯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名譽主席,香港永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慶輝先生任董事長。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市人民政府授予賴慶輝先生「福州華僑中學名譽校長」榮譽稱號。
一九八四年,為滿足社會需求,學校曾開辦計算機職高班。二○○○年,為規范辦學模式,該班停止招生,最後一屆學生於2002年畢業。
一九九五年,學校經市教委批准,在初中部開辦英語特色班,採取小班教學模式強化英語口語能力。特色班畢業生歷屆中考優秀率均在75%以上。
學校現有初中18個班,高中30個班。教學設施方面,除田徑場一項尚在建設之中外,其餘樣樣齊備。師資隊伍年富力強,169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高級職稱者佔66%,具有碩士學位者佔3%。近年來,學生思想品德優良率和體質健康合格率均穩定保持在96%以上,高中會考合格率平均99.5%,優良率達93%,高考成績上錄取線的比率達97%。
學校於二○○○、二○○二年連續兩屆評為福州市文明學校,二○○○年十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三級達標學校,二○○二年十二月,福建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學校「先進教工之家」榮譽稱號。二○○五年五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二○○五年六月,學校評為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二○○七年十一月評為市平安校園。
校長徐聰
校訓:篤學上進,勵志報國。
校風:團結 文明 勤奮 進取
教風:敬業奉獻 嚴謹治學 為人師表
學風:勤學 好問 善思
福州華僑中學創辦於一九五五年,現為市屬公立普通中學。坐落在台江區寧化支路,校園佔地3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6300平方米。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202人。高級教師許聰任校長。
學校創建之初,系由林珠光、俞昌檀、楊銀仙、郭瑞人,陳仰曾、葉鴻寶等六位愛國華僑聯合籌資興辦。是一所僑辦公助的私立中學。至六十年代初,學校已初具規模(初中每年級4個班,高中每年級2個班)。當時,學校除在國內招生外,還接收海外僑生,在校僑生數曾多達二百餘人。
學校經「文革」沖擊,至一九六八年全國復課時,華僑董事會已潰散,由政府出資扶持重新開學。此後,學校轉制為公立中學。曾先後易名「東方紅中學」,福州二十六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統戰、僑務政策逐步落實。在華僑校友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十月,學校恢復了「福州華僑中學」的校名。此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在財政撥款、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愛國華僑也積極捐資興學。自一九八三年至今,賴慶輝等一批愛國華僑共捐贈辦學經費300餘萬元,為加速學校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復名後,校「董事會」作為捐資助學的機構恢復了活動。初由林珠光任董事長,楊銀仙、賴慶輝任副董事長。一九九五年換屆改選後,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省僑聯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名譽主席,香港永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慶輝先生任董事長。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市人民政府授予賴慶輝先生「福州華僑中學名譽校長」榮譽稱號。
一九八四年,為滿足社會需求,學校曾開辦計算機職高班。二○○○年,為規范辦學模式,該班停止招生,最後一屆學生於2002年畢業。
一九九五年,學校經市教委批准,在初中部開辦英語特色班,採取小班教學模式強化英語口語能力。特色班畢業生歷屆中考優秀率均在75%以上。
學校現有初中21個班,高中28個班,將在兩年內過渡到初中18個班,高中30個班的規模。教學設施方面,除田徑場一項在尚在建設之中外,其餘樣樣齊備。師資隊伍年富力強,169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高級職稱者佔66%,具有碩士學位者佔3%。近年來,學生思想品德優良率和體質健康合格率均穩定保持在96%以上,高中會考合格率平均99.5%,優良率達93%,高考成績上錄取線的比率達97%。
學校於二○○○、二○○二年連續兩屆評為福州市文明學校,二○○○年十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三級達標學校,二○○二年十二月,福建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學校「先進教工之家」榮譽稱號。二○○五年五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二○○五年六月,學校評為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Ⅱ 福州華僑中學是高中還是初中
是高中,二級達標學校,不過今年中招大爆冷門
Ⅲ 福州華僑中學好嗎
福州華僑中學創辦於一九五五年,現為市屬公立普通中學。坐落在台江區寧化支路,校園佔地3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6300平方米。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202人。高級教師許聰任校長。
學校創建之初,系由林珠光、俞昌檀、楊銀仙、郭瑞人,陳仰曾、葉鴻寶等六位愛國華僑聯合籌資興辦。是一所僑辦公助的私立中學。至六十年代初,學校已初具規模(初中每年級4個班,高中每年級2個班)。當時,學校除在國內招生外,還接收海外僑生,在校僑生數曾多達二百餘人。
學校經「文革」沖擊,至一九六八年全國復課時,華僑董事會已潰散,由政府出資扶持重新開學。此後,學校轉制為公立中學。曾先後易名「東方紅中學」,福州二十六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統戰、僑務政策逐步落實。在華僑校友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十月,學校恢復了「福州華僑中學」的校名。此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在財政撥款、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愛國華僑也積極捐資興學。自一九八三年至今,賴慶輝等一批愛國華僑共捐贈辦學經費300餘萬元,為加速學校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復名後,校「董事會」作為捐資助學的機構恢復了活動。初由林珠光任董事長,楊銀仙、賴慶輝任副董事長。一九九五年換屆改選後,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省僑聯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名譽主席,香港永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慶輝先生任董事長。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市人民政府授予賴慶輝先生「福州華僑中學名譽校長」榮譽稱號。
一九八四年,為滿足社會需求,學校曾開辦計算機職高班。二○○○年,為規范辦學模式,該班停止招生,最後一屆學生於2002年畢業。
一九九五年,學校經市教委批准,在初中部開辦英語特色班,採取小班教學模式強化英語口語能力。特色班畢業生歷屆中考優秀率均在75%以上。
學校現有初中21個班,高中28個班,將在兩年內過渡到初中18個班,高中30個班的規模。教學設施方面,除田徑場一項在尚在建設之中外,其餘樣樣齊備。師資隊伍年富力強,169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高級職稱者佔66%,具有碩士學位者佔3%。近年來,學生思想品德優良率和體質健康合格率均穩定保持在96%以上,高中會考合格率平均99.5%,優良率達93%,高考成績上錄取線的比率達97%。
學校於二○○○、二○○二年連續兩屆評為福州市文明學校,二○○○年十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三級達標學校,二○○二年十二月,福建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學校「先進教工之家」榮譽稱號。二○○五年五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二○○五年六月,學校評為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看你自己決定了,
願採納為答案!!!
Ⅳ 福州華僑中學高中部怎麼走
進了大門·左轉·看見大多數人進的那個教學樓·就是高中的·(有一部份初中的也在那裡上課·)
Ⅳ 福州市華僑中學在哪裡
福建省福州華僑中學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寧化路19號郵編:350004
Ⅵ 福州華僑中學今年有搬校區嗎
沒有拉。都是說說而已
Ⅶ 福州華僑中學在哪裡
那邊有4路 813 724 821... 華僑中學車站
Ⅷ 乘幾路車可以到福州華僑中學
先815,7等到大名城,接著轉962。終點站就在華僑正對面了。
Ⅸ 福州華僑中學
福州華僑中學創辦於一九五五年,現為市屬公立普通中學。坐落在台江區寧化支路,校園佔地3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6300平方米。學校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202人。高級教師許聰任校長。
學校創建之初,系由林珠光、俞昌檀、楊銀仙、郭瑞人,陳仰曾、葉鴻寶等六位愛國華僑聯合籌資興辦。是一所僑辦公助的私立中學。至六十年代初,學校已初具規模(初中每年級4個班,高中每年級2個班)。當時,學校除在國內招生外,還接收海外僑生,在校僑生數曾多達二百餘人。
學校經「文革」沖擊,至一九六八年全國復課時,華僑董事會已潰散,由政府出資扶持重新開學。此後,學校轉制為公立中學。曾先後易名「東方紅中學」,福州二十六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統戰、僑務政策逐步落實。在華僑校友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一九八三年十月,學校恢復了「福州華僑中學」的校名。此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在財政撥款、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照顧;愛國華僑也積極捐資興學。自一九八三年至今,賴慶輝等一批愛國華僑共捐贈辦學經費300餘萬元,為加速學校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學校復名後,校「董事會」作為捐資助學的機構恢復了活動。初由林珠光任董事長,楊銀仙、賴慶輝任副董事長。一九九五年換屆改選後,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省僑聯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福州十邑旅港同鄉會名譽主席,香港永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慶輝先生任董事長。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市人民政府授予賴慶輝先生「福州華僑中學名譽校長」榮譽稱號。
一九八四年,為滿足社會需求,學校曾開辦計算機職高班。二○○○年,為規范辦學模式,該班停止招生,最後一屆學生於2002年畢業。
一九九五年,學校經市教委批准,在初中部開辦英語特色班,採取小班教學模式強化英語口語能力。特色班畢業生歷屆中考優秀率均在75%以上。
學校現有初中21個班,高中28個班,將在兩年內過渡到初中18個班,高中30個班的規模。教學設施方面,除田徑場一項在尚在建設之中外,其餘樣樣齊備。師資隊伍年富力強,169名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具有中、高級職稱者佔66%,具有碩士學位者佔3%。近年來,學生思想品德優良率和體質健康合格率均穩定保持在96%以上,高中會考合格率平均99.5%,優良率達93%,高考成績上錄取線的比率達97%。
學校於二○○○、二○○二年連續兩屆評為福州市文明學校,二○○○年十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三級達標學校,二○○二年十二月,福建省教育廳,教育工會授予學校「先進教工之家」榮譽稱號。二○○五年五月,省教育廳確認福州華僑中學為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二○○五年六月,學校評為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Ⅹ 福州華僑中學 福州第十三中學 福州第二十三中學 福州第十五中學 福州第十四中
選華僑吧 學姐告訴你一定不會後悔
華僑的第一名比四中第一名還高 每屆的高考分數都呈現上升趨勢
而且老師很負責任
特別是華僑的重點班 只要是進了 考上本科基本不是問題
華僑一共十個班 四個重點班 重點班只要努力還是很好進的
特別是文科重點班 而且文科重點班的上線率不必理科班低
我們這屆畢業生都考了不錯的成績 也去了自己理想的學校
華僑的氛圍很好
老師都很不錯 離開了還是會很想念那裡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