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雲中學
『壹』 有誰能告訴我2011年央視春晚徵集對聯的投稿地址
手機編輯好含節目名或演員名的內容後,於初十前發送至. 「10669999「
網上發送 www.CCTV.COM
『貳』 莘縣古雲鎮有匯通快遞嗎
地址在古雲中學東鄰路北第二間門市,中通快遞
『叄』 古雲此日足可惜 全文
逆水行舟用力撐,
一篙松勁退千尋.
古雲此日足可惜,
吾輩更應惜秒陰.
—— 董必武:《題贈〈中學生〉》
尋,古代長度單位.千尋,用來形容很遠的距離.
指逆水行舟的時候,用竹篙撐船,稍微一松勁,就會後退很遠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撐船.
也就是指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千萬不能鬆懈.
『肆』 請問有:古雲中學:的學生嗎
至少我不是
『伍』 古雲說: _____________。 」小學、中學部把基礎打好,將來怎麼深造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將來上大學,考博士,找個好點的工作,多掙點錢孝敬父母.
『陸』 水調歌頭 蘇軾 教案
《水調歌頭》教案 古雲中學 岳勝利一、 引領情境在學生進入教室時就播放王菲的《但願人長久》,引領學生進入古典文學的情境。二、 情趣導入2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從小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了許多有關月亮的詩歌,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二生答是啊,在中秋佳節,遙望明月,人們會浮想聯翩,李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靜夜思》,那麼宋代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留給了我們寫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欣賞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 ( 出示學習目標 )三、 走近蘇軾2首先讓學生談談對蘇軾的了解,啟發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來談,既可談所查的資料,也可以談自已的感受,最後再由師出示蘇軾的資料。1、學生匯報收集的材料。2、教師補充介紹。四、賞讀詩歌10第一步、聽配樂誦讀,這個環節讓學生閉上眼睛細心品味。第二步、自由散讀詞作,猜測一下當時蘇軾的心情。(師做適當的朗讀指導)第三步、學生單人配樂朗讀,展示朗讀技巧。(配《春江花月夜》古箏曲)第四步、男生配樂朗讀上闕,女生配樂朗讀下闕。五、 品味詩歌10問題一:如果時空倒流,你化身為蘇軾本人,試將詞中的文句變成平實的語言表述出來。出示每個詩句的畫面,同學描述,教師總結。(教師圖畫激趣,學生分小組自主、合作完成)讀完了課文,我們就初步理解了課文的意思。要想讀得聲情並茂,我們還要學習課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根據課文注釋,發揮想像,再現這首詞描繪的情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宮中的宮殿,今晚該是哪一年?
分析:詩人問月問年,發揮了奇特的想像。表達了對天上宮闕的嚮往。為什麼嚮往呢?因為作者政治失意,內心激烈的矛盾。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我想駕著長風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經不起那月中宮殿的高寒。
分析:詩人為什麼想要乘風歸去?想要離開現實,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託。但「又恐」,說明他又有所顧慮,未能忘情於現實。這里,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兩方面都吸引著他,使他處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哪比得上人間?
分析:月下起舞令詞人陶醉,這里沒有天上的高寒,卻有人間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現實。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從朱紅色樓閣的一面轉到另一面,低低地掛在雕花窗戶上,照著不眠之人。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亮對人不應該有什麼怨恨,可是為什麼它老是在人們離別時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間有離別的痛苦、團聚的歡欣,月亮也會有陰藏晴出,團圓殘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得圓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問題二:在這首詞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喜歡的理由。 自由發言,領會詞意,詞人的感情。同學們可以據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麼?
(出示話題: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郁悶,想去月中宮殿,但終因害怕那兒的寒舍,所以打消念頭。酒醉後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賞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並祝願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生3:我會這樣問東坡大師:既然政治生活讓你感到愁苦郁悶,你為什麼不像陶淵明那樣辭去官職,回歸田園,過著快樂的隱居生活呢?
師:你的提問很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為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百姓們尊稱他為「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於,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我們都應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句寫出了他對著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說明當時沒有別人,表達他當時孤獨心情,何似在人間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間,表現詩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因為當時作者被貶官了,所以認為這里「何似在人間」,還有對現今的生活的滿足,安於現狀。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是表現作者對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對與弟弟天各一方的遺憾和無奈。所以他用的悲歡離合,月的陰晴圓缺這一自然的普通規律來自我安慰,自我釋懷。這種胸懷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是表現詩人在中秋節飲酒時的發問,這句話的意思是明月是什麼時候就有的,我端起酒杯來問蒼天。在這里作者把天想像成能與之對話的對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於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聖,應該說表現蘇軾的豪放與浪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一句表現作者的一種美好的祝願。祝願兄弟倆的情誼開長地久,同時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弟弟的思念之情。這句話不僅表示對弟弟的思念之情,而且能推而廣之,表示對天下所有與自己有類似情況的人一種良好祝願。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一句,因為這句話是寫景句,表現作者因為思念而心緒不寧,輾轉難眠的情景。
師:好。大家剛剛很積極參與到了我們的課堂討論中,我想通過討論,大家一定對這首詞有了更深的理解。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
問題三:上下闕主要寫什麼?怎樣聯系起來的?(提示:古代詩詞常常先寫景,後抒情)
上闕:望月(寫景) 下闕:懷人(抒情)
聯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六、 探究學習5在文學史上,還有很多優秀的詠月詩詞,有的優美動人,有的沉鬱深刻。說說你收集的詠月名句,並說說喜歡的原因。分析:說說喜歡某首詩的道理,可以從分析其思想,鑒賞其藝術著手。師:這首詞的想像與抒情都是圍繞著什麼來進行的?
生:明月。
師:「月下」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不知觸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你能聯想一下,課文以外,還有哪些詠月抒懷的古詩文名句,你能對它們進行簡要的評析嗎?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遠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
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寫得很平實。
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生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誇張的手法描寫滄海的壯美,表現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生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月下登樓所見表達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生5:……
師:讓我們從古人筆下的優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中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與苦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或你將怎樣面對?
生1:我失敗時,大多是靠老師和父母幫我從苦悶中解脫出來,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師:相信今天的學習以後,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會逐漸多起來的。
生2:我以後遇到挫折,我會有苦悶,但不會消沉。因為人生很難一帆風順,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會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從頭再來,努力去爭取成功。
生3:……
師:同學們的發言讓老師深受啟發。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後,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里,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為:「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
生:同意!七、能力訓練5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語段,請同學們根據語境,填入《水調歌頭》中的詞句,並思考概括這樣的詞句可用於怎樣的語境中。(發下講義,學生讀讀議議,開始練習)
語段一:
李意民還是那樣,極度的表現欲,史見他將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
「哥們,來,幹了它,雖說我們已經五六年沒見了,但我仍時常懷念當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與浪漫。」
說完他咕咚咕咚三口並作二口地將一杯啤酒喝了下去。……
(摘自李曉羊《友情》)
語段二:
我將去送姚燁,三年來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將被她帶到美國去,雖然三年前我已經知道終會有這么一天的,但覺得不會來得這么快,走進侯機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別在即,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淚最終還是背叛了我自己。……
語段三:
今天是農歷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湛藍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輪」。白天發生的事仍然歷歷在目,一個人躺在床上,只要閉上眼睛,眼前就會展現她那蒼老蹣跚的身影,月光從東窗移向了前窗,復而又移向西窗,此時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蘇軾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輾轉反側……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語段一中我認為應填「把酒問青天」,因為語境中提示豪情與浪漫,所以這句最合適,我認為這句可用於表現極有豪情與氣概性格的人物身上。
生:語段二中填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因為這里姚燁將與我分別,我認為這句話還可用於人物失意時、分別時自我安慰。
生:我在語段三中填入了「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因為這里的我顯然為白天的事輾轉反側睡不著,說明我內心有矛盾、有斗爭,所以填上這句。
八、音樂欣賞5先播放古人吟讀的詞作,再播放今人王菲演唱《明月幾時有》的FLASH,一首詞作讓古今時空得以溝通。通過「音樂欣賞「來加強記憶。 詞是可以唱的,至於古人是怎麼唱的,我們不得而知,下面請欣賞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會唱的跟著一起唱,背誦這首詞 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重點之一,讓我們通過「音樂欣賞「來加強記憶。
(1)播放鄧麗君的《明月幾時有》。
(2)第二次播放,讓學生輕聲跟唱。(提醒:歌詞的「何事長向別時圓「有別於課本的「何事偏向別時圓」是因為採用了不同版本的緣故。) 聽音樂可放聲跟唱。加強背誦。聽完一遍,回到首頁齊讀課文。(或背誦)
九、歸納小結 1人文素養的提升和文化內涵的積淀關鍵在於平時不斷積累,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關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歡的古詩文加以積累,同時學以致用,培養自己運用自身已積累古詩詞的能力。
十、作業布置 課後繼續收集中秋詠月詩詞,准備朗誦會。1下面我們在王菲《但願人長久》的良好祝願中結束本節課學習。
(播放剩下的歌曲)
(板書) 水調歌頭 蘇軾 上闋----望月(寫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
下闋----懷人(抒情)
主題: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曠達胸襟和對親人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