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學生古詩文大賽
❶ 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大賽
筆試 有初賽復賽 今年剛過
❷ 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大賽要背什麼
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綮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惟九月,序屬三秋。潦(lǎo)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cān)騑(fēi)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情,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被綉闥(tà),俯雕甍(méng),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xū)其駭矚。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逸興遄(chuán)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dì)眄(miǎn)於中天,極娛游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hūn)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què)之長風。舍簪笏(hù)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奉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朱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❸ 上海第十一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決賽試卷答案,初中組
第七屆上海中學生讀詩書大賽
最終參考答案(初中組開始)
一個選擇題(30分,每題1分)
9 BR /> 10
乙
e
e
B D
17
> 18
19
20
乙
乙
乙
一個
乙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D
D BR p>乙
乙
D
二,填空題(20分,每題1分)
31。寒鴉飛水喲32誰買不起家鄉愛33。行人臨發開放34。君看六南事情
35。如車輛的水馬如龍36。桃花流水窅然37。 Yisuoyanyu溫任平盛38。懷舊空笛殷文富
39。無敵國外患者出40。日暮鄉關何處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隨著我的身體
43。任何情況下,牘勞形44。博客45。小人甘若醴46。喪偶道德的人
47。名詞作狀語48賣柑者言49。父子(貶義)50。梅花落
三,閱讀理解題(30分)
(一)(14分)
51。 (2分)如夢
52。 (6分)顏色(2分)鮮花盛開,雙色燕(4分)
53。 (6分)五菱(2分)高貴的心,超凡脫俗(4分)
(二)(16分)
54。 (4分)(1)攀岩(2)非常,非常(3)慢慢地,慢慢地(4)結尾
55。 (4分)(1)虎頭皮發癢,它是讓猴子爬不斷從頭開始。
(2)我偶爾得到一點葷腥,獨自享受,把它獻給左右(吃)。
56。 (2分)的猴腦,取虎觀看癢,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但也保持麻木的老虎所用的修辭。
57。 (6分)想聽到的好東西,但粗心的(一)(2)一個人要誠實,要警惕那些逢迎拍馬小人
四,鑒賞評價題(20分)
a>
58。 (10分)重要注意事項:第一聯盟第二句「傷心」,即設置的詩的情感基調。領聯盟風光,景感情,透著淡淡的旅客清晨上路時那種凄涼,孤獨的,猥瑣的情緒。昨晚結束聯合書面回味夢想,呈現出節日的氣氛,對比遊子思鄉傷心外面住。
59。 (10分)重要提示:頭是一個學者袁靖,雖然暈倒在路上,他們寧可了比盜吃的食物的土堆,為了信守義,原來是更重要的生活視覺的完整性聰明的紳士。
五,創意題(10分)
60。略
❹ 中學生古詩文大賽是個什麼樣的賽事
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帶動,滬上學生學習詩詞的熱情高漲。2月26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舉行了高中組團體決賽。最終,上海中學獲得團體金獎,上外附中和七寶中學獲得團體銀獎,團體銅獎則被上海市實驗學校、復旦附中和松江二中獲得。
「粉色封面、便攜皮套、小開本、輕型紙……某微信公眾號日前推出的青春版《紅樓夢》號稱是『《紅樓夢》225年出版史上的最優質版本』,卻在出版圈和讀者中引起軒然大波,豆瓣網友甚至對該書發出『一星』集體差評……請談談你們對此事的看法。」
2月26日的賽題不僅貼近現實生活,甚至還將蘇軾與「霸道總裁」等網路詞語相連,引得學生一片歡笑。據悉,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15屆,總計參加初賽人數超過200萬名中學生,覆蓋全市所有中學。據介紹,過去學生們對詩歌更多強調的是記憶和背誦,2010年後,大家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訴求不斷增多,也更注重經典典籍的欣賞和傳統文化的推廣,這也是這一賽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❺ 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如何准備
你是初中組的嗎? 我以前參加的經驗是:基礎篇的都要掌握,每篇文章的注釋、翻譯、專中心要貫通,詩詞的題屬目、答案最好背下來(看熟也可以),因為考題里會有賞析題,這個時候題目里的賞析就需要寫。提高篇要背,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文學常識是靠平時積累的。祝你得獎*^_^* 【復習時間要充足】
❻ 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大賽 得獎算不算單科競賽
古詩文大賽算的,但看中考加分那要看你得幾等獎了,向區裡面的123等獎是沒有用,市裡面和全國的除非是一等獎,別的基本沒有用。
❼ 上海市古詩文大獎賽
好像都是學校統一報名的,而且老師都選好學生才會讓你參賽的.... 外面課外輔導機構沒有報名的! 因為最後的結果是以學校為單位、然後再涉及到個人,而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
❽ 上海市第七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高一高二組復賽試卷答案
第七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復賽試卷(高一高二組)參考答案與評分標准
(滿分110分)
一、選擇題(20分,每題1分)
1.C 2.C 3.C 4.C 5.B 6.A 7.B 8.C 9.D 10.B 1 1.B 12.C 13.C 14.D 15.A 16.C 17.B 18.C 19.D 20.A
二、填空題(20分,每空1分)
21.玩賞、欣賞 22.臨川 牡丹亭 23.杜甫 柳宗元 24.建安七子 建安風骨 25.香山居士 歌詩合為事而作 26.鄭光祖 白樸 27.論語 孟子 28.兄長 29.疏 表 30.任萊州知府 31.主持、掌管 32.古詩十九首 疊字
三、閱讀理解題(30分)
(一)(8分)33.(2分)鷗鳥(或:群鷗) 因客至而歡欣 34.(1分) 對比 35.(2分)客至 待客 36.(3分)縱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舊醅」之外,其餘詩句都近似口語,尤其是尾聯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足當「戲效元白體"之評。另外,詩用第一人稱,表達質朴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迥別,難怪劉克庄說它是「戲效元白體"。(意近即可)
(二)(14分) 37.(3分)法 道 墨 38.(4分)(1)磨 (2)穿過 (3)暗中 痛恨 39.(2分)你想讓寡人噎著嗎?為什麼在烤肉上繞著毛發? 40.(2分)朝堂里嫉恨宰臣的人 41.(3分)宰臣正話反說,處處證明烤肉上的頭發是肉烤熟後別人繞的,他無罪。
(三)(8分)42.(2分)(1)懇切,誠懇 (2)苦惱 43.(2分)求學問 做官 44.(2分)只是自己已在官府,便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 45.(2分)作者感慨於為仕途瑣事忙碌而無暇讀書交友;作者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意近即可)
四、鑒賞評析題(30分)
46.(15分)提示:可從內容或形式等方面比較其異同;答題時須從相同與不同兩方面人手,比較的角度要清楚,要結合原文展開;以下八個要點能選答四點則不扣分。
相同之處:
一、兩首詞都抒發了漂泊他鄉而思戀故鄉和親人的濃濃愁情。「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照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是《八聲甘州》流露的濃濃憂愁;這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中的「愁」是一致的。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這兩首詞共同的表現手法。《八聲甘州》先描寫景象:雨後江天,澄澈如洗。當時,天色已晚,暮雨瀟瀟,灑遍江天,千里無垠。加上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紅衰翠減,使人頓覺涼風忽至,其氣凄然而道勁,直令衣單之遊子,有不可禁當之勢。這幅圖景何等凄切,不正是漂泊他鄉思戀故鄉和親人的孤寂和憂愁?這與《蝶戀花》「危樓風細細"、「草色煙光殘照里」的手法是一致的。
三、共同的婉約派風格。
四、先描寫景物,後直抒胸臆:二者都從登樓遠眺開始,到直書感情結篇。
不同之處:
一、前者重在傷感與哀嘆,思戀而無歸,徒耗青春:「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誤幾回、天際識歸舟」。而後者則愁而無悔,憂而有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善人憔悴。」
二、感情抒寫的路子不同:《八聲甘州》是作者先讓自己的滿腹鄉愁在清爽的清秋中暫得釋放與舒緩,其中「雨」字,「灑」字和「洗」字,三個上聲,循聲高誦,定覺素秋清爽;但接著那一個「漸」字,領起全宇宙之悲秋一起襲來,將凄悲傷感一層層推向極致。而《蝶戀花》則是一上來就點出了愁:「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可是,下片寫主入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雖然強顏為歡,終覺「無味」。但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至詞的末尾則以「衣帶誓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三、情感基調不同:《八聲甘州》是傷感低沉的,最後是揮之不去的濃愁;《蝶戀花》則是由低沉漸漸高昂、清朗而堅定。
四、《八聲甘州》是虛實結合:先是實寫自己登樓生愁而傷嘆,後是設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以佳人急急盼「我」而誤認歸舟的想像,拓展了詩詞的時空,耐入尋味;《蝶戀花》則是具體實寫,主人公由登樓遠望生愁進而喝酒至醉,後來堅定不悔,其形貌神情,栩栩如生,如在目前,呼之欲出,感人至深。
47.(15分)提示:可就下面任選一個角度作賞析。
【文章主旨】:黃州雖然是宋代貶官任職的窮鄉僻壤,但它南臨奔騰的長江,西接起伏的丘陵,從這里人江的滔滔巴水氣象萬千,境內名勝赤壁遊人如織。作者卻無視江山勝景,也不發思古幽情,偏偏著眼於平平常常的竹子,對竹樓這一描寫對象進行了深入開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竹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實在不是一種平凡的植物,它常常作為一種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徵。蘇軾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於潛僧綠筠軒》)鄭板橋說:「蓋竹之體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氣凌雲,不為俗屈。」(《鄭板橋集補遺》)千古以來文人雅士,多樂以竹為對象吟詩作文作曲繪畫,表現狷介人格,展露隱逸意趣。王禹偁被貶黃州,而其地多竹,這就自然地使他借竹來抒發自己的身世之嘆。作者沒有正面描寫竹、贊美竹,而是描寫以竹所構建的竹樓,實際上是他的「心靈宅宇」。
【寫作思路】:本文不厭其煩地寫竹樓非同尋常的特徵:第1自然段略寫黃岡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處,並為下文詳寫竹樓作鋪墊。第2自然段寫登樓遠眺和「樓中六宜」,詳寫了在樓中可以領略到種種別處無法領略到的清韻雅趣。第3自然段寫樓的主人由於居住此樓而產生的「謫居之勝概。第4自然段舉出歷史上的四大名樓來與竹樓作比,襯出竹樓的不俗。最後一段述作者年年奔走的坎坷遭遇和眷戀竹樓的思想感情,並交代了寫作時間。
【寫法賞析】:1.象徵手法。和四大名樓的豪高富麗相比,竹樓實在寒傖至極,然而高華富麗中藏污納垢,有說不盡的浮華庸俗,為「吾所不取」;小小的竹樓卻有干般雅趣,萬種風情。這里用了象徵手法,四樓之高華象徵著朝廷的腐敗;而竹樓卻是當下自身地位的寫照:地位雖如竹樓一樣卑小,但擁有竹的高潔、狷介、昂然自信和恬然自安。 2.通篇寫黃州之竹樓,處處瀉自我之心潮。在敘述竹樓存留時間的一段中,首先引用竹工的話,緊接著用一「噫"字以抒自己的人生之嘆,敘述自己頻繁遷徙的經歷:「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豈懼竹樓之易朽乎!」這里的敘寫構成了一對情感矛盾:通篇皆謂摯愛竹樓,此處卻說「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其實這是憤極之語,前後四年間,馬不停蹄,奔走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將在什麼地方,哪裡用得著去擔心小竹樓容易毀壞和倒塌呢!表露了對世事無憑的哀傷。但畢竟竹樓為作者親手所建,還寄託著作者的理想和情操,因此最後又說:「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這寄託了作者殷殷厚望,從表面看,他希望後之與己同道者,能繼續修葺竹樓,使其至於不朽;而實際上,是希望後之「同志」理解自己的心志,即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官位名利皆可朽,唯有意志不可朽。 3.對比與烘托手法的運用,也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