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潑水節

中學潑水節

發布時間: 2021-06-15 00:04:12

① 寫一篇介紹傣族潑水節的英語作文(初中水平

中國的傣族是一隻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散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
潑水節是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一個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麼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後來,七位姑娘發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只有惡魔的頭發才可置於死地。一天夜裡,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沖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後來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China Dai is a long cultural tradition of the nation, a population of nearly a million.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Yunnan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stern Dai-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well as in Gengma and other autonomous county.

Water splash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Every year lunar calendar April, generally for a period of three to four days. So far the Dai people in is also a popular myth: in ancient times, the region has a demon, he do all kinds of evil, people hate him, but nothing can't deal with the devil. Later, the seven girls found the devil's fatal weakness, only the devil hair can kill. One night, the girls brave killed the demon. But the head of the demon touched the ground, he caught fire. At this time, the girls immediately turns up. Every year for a time, when the change. People have to hold head girl splashing water, to flush the blood and tired. Later formed the most important feast --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In the" Michael 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festival. People in the morning to gather flowers green leaves to temple worship, but to water" Buddha" -- the Buddha of welcome. " Bath " end, collective water began. A group of young men and women with water gushing, high streets and back lanes, everyone can throw. "Water release, Dai Wang,"" a body splash, happy life" after another auspicious. Happy healthy water blooming in the sky.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most exciting one of the programs, often in 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wheat pat later Ma" ( third day ) is held. On that day people wear traditional costumes gathered in the Lancang River, Ruili, to watch the Dragon Boat races. The river at diversiform dragon boat, boat, dozens of strong players, command rang, dragon is like an arrow to fly. Everywhere is the gong. Drums. Songs sound. The sound of applause, the festive atmosphere here reached a climax.

" High" is Songkran another program. Is the Dai people a homemade fireworks, will add to the bottom of bamboo powder and other ingredients, in the bamboo tower, the street lead, often at night fireworks. In the air emit brilliant fireworks, like flowers Kam Group, its brightness dazzles the eyes., is very beautiful. 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is the Dai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culture crystallization, is a happy holiday.

② 對於傣族潑水節的體會。 注意、是體會。

傣族給我的最初印象就是小學課本中學過的,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記得配畫是美麗苗條的傣族女孩穿著漂亮的衣服,身體彎出優美的曲線,端著水罐潑水。後來,因為孔雀舞喜歡上了楊麗萍,雖然舞者不是傣族而是白族姑娘,但舞姿是傣族的,從此傣族在我的心裡就與美麗的女孩劃上了等號,從此也就深深喜歡上了這個民族。 這次去雲南,了解到一些傣族的習俗,才知道潑水節原來是慶祝新年的一種方式。傣族過年一般是3-4天,第一天是除夕,經常有劃龍舟等傳統活動。中間的1或者2天既不屬於舊的一年,也不屬於新年,這一天人們可以自由安排活動。最後一天就是傣歷新年的第一天,人們要用潑水活動來慶祝。所以傣歷的元旦就是潑水節,這也是傣歷最熱鬧的一天。 今年是傣歷1369年,從4月13日—15日三天的時間是傣族人民過年的日子,而15日就是潑水節了。西雙版納的傣族人口佔30%多,是個傣族自治州,潑水節是最重要的節日。 我們的隊伍中,有的已經到過西雙版納多次,卻從沒有遇到潑水節,而我第一次到雲南,就趕上了潑水節,好幸運。 我們抵達版納首府所在地景洪時已是4月13日夜,也算趕上了舊年的尾巴。陪同人員在車上向我們簡單介紹了當地的風俗,當地傣語稱年輕漂亮的女子為「騷多力(音譯)」,年輕男子為「毛多力」。有趣的稱呼。於是,入鄉隨俗,不論長幼,我們所有的女同志被稱作「騷多力」,而男同志成了「毛多力」。大家馬上感覺年輕了幾歲,個個容光煥發起來。 14日,公務安排,我們來到景洪市郊的勐養鎮,在一個傣族寨子里訪問了一個農戶,在他家的吊腳樓上,一個穿著桔黃色傣裙、頭上插著大朵花、身材苗條的傣族女子為我們倒茶,倒好後就坐到角落裡,臉上一直帶著羞澀的微笑。早就聽說過「水一樣的傣族姑娘」的說法,這個女子溫柔的表情舉止更讓我憐愛。我忍不住坐到她身邊和她聊起天來。她輕聲細語地告訴我,她是這家人的鄰居,來幫忙招呼客人,一會她還要和這家的女主人一起去「趕擺」。原來,因為這一天是新舊年之間的空白日,可以自由安排活動,鎮子里就特意安排了「趕擺」——類似於我們的「趕集」。雖然我們沒有時間去「趕擺」,但我想像成百上千個身穿節日盛裝的、美麗的傣族女子聚在集市上,或各自或三五成群,挑選著自己喜愛的物品,該是多麼美的一種景色! 第二天就是潑水節了,當地人告訴我們,這里有「潑濕一身,幸福一生」的說法,所以大家都要做好「失身(濕身)」的准備。大家哄然大笑,心裡卻都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15日終於到了,陰雨了幾天的天空突然放晴了,預報的最高氣溫超過30度,真是天公作美啊。 10點要先在景洪市的中心廣場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之後潑水活動正式開始,我們計劃參加完開幕儀式後,從廣場一路潑著走回酒店。由於早上我們又開了個短會,快10點時才端上小水盆從賓館出來。這時馬路上已經有些急性子開始潑上了,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成了幾個小夥子的目標,我們的陪同說「越是漂亮的女孩子就越容易被潑。」可不是嗎,只有在這個日子,小夥子們可以無所顧忌地用這個方式來接近美麗的女孩。 急匆匆驅車前往中心廣場附近的街道,因為實行了交通管制,車輛很少,間或緩慢地開過一輛卡車,也是一些單位組織的「潑水專業隊」,他們在車斗里鋪上塑料布,裝滿水,有5、6個人拿著盆子從車上舀水潑向路邊的行人。路上,已經有不少人濕淋淋的了,還有不少人端著水盆或水搶正在尋找目標。 我們一行人中,我的年紀最小,心中早就象揣了一隻小兔子,按捺不住地想跳下車加入潑水的隊伍,但看別人都氣定神閑的樣子,不好表現出來,只好乖乖在車上坐著。 好容易到了廣場附近,行人太多,車子再也開不進去,只好停下讓我們下車。走在最前面的一個女孩剛下車,就尖叫了一聲,原來,不知何時車門口圍上來了幾個「毛多力」沖我們潑水,她沒有提防被水槍射中了。我跟在她的後面,還沒有來得及邁到地面上,一盆水已經兜頭澆了下來。我本能地往後退了一步,想藏到車里,可是更密集的水槍又射到了車里。這時,路邊維持秩序的武警過來制止住那幾個「毛多力」,我們幾人才安全下了車。雖說氣溫超過了30度,這突如其來的一盆子水澆下來,還是立即冷得縮起脖子發抖,但是,也立即被這節日的氣氛包圍,心裡又是新奇,又是興奮。 廣場上搭起了個大舞台,地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儀式已經開始,我們擠不到前邊去,既看不清,又聽不到,遠遠地只看到先是一排僧侶在台上,然後又是一排身穿傣裙的女子,大舞台的一側,搭了一個小檯子,兩個電視台主持人站在上面。好幾架攝像機對著兩個檯子,攝像機都密密實實地包裹著塑料布,只留下一個玻璃鏡頭暴露在空氣中。由於我們怕相機被水澆壞,都沒有帶相機,雖然沒有留下影像是個遺憾,但沒有了相機、手機這類的累贅,會玩的更開心。 站了好半天,剛剛頭上身上被潑的水已經完全乾透了,儀式終於結束了,隨著主持人的一聲口令,大舞台旁邊的幾個碗口粗的水槍同時打開,噴向人群。人們叫著笑著躲閃,然後紛紛端起了自己的水盆、水缸、水槍,把象徵著幸福吉祥的清水潑向身邊的人。 整座城市立即成為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我們按照事先的計劃,開始向賓館方向走,邊走邊潑。 路邊間隔不遠就有幾個水龍頭,供人們取水,大約這也是傣族自治地方特有的公共設施吧。於是馬路上有的在接水,有的在潑水,有的在躲水。 果然如陪同人員所說,「騷多力」經常成為靶子。美麗的女孩子們躲著、跳著、叫著、笑著。她們的衣服在水的浸潤下,緊貼在身上,玲瓏的身體曲線一覽無余,不用說「毛多力」大飽了眼福,就連我也覺得美不勝收。她們輕盈躲閃的身姿和清脆悅耳的笑聲無疑是此刻最美麗的風景。 我們一行人是從30出頭到50多歲年齡的人組成,年紀大點的人大概是擔心破壞了身為領導的莊重形象,開始時似乎有所顧忌,可是沒過一會,也被熱烈的氣氛所感染,忍不住加入了潑水的隊伍,並且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別人的慷慨饋贈——濕了身。 由於一行人中我最年輕,所以就成了重點保護對象,被「圍潑」脫不了身時,他們就沖進來「解救」。有幾次,水潑進我的耳朵里,好容易把水控了出來,不一會又被潑了更多進去。也有幾次我試圖擠進接水的人群,多接點水以便「自衛」和「反擊」,但每每是還沒有接到水,就被幾盆不知來自何方的水著實地潑中,眼睛都睜不開,只好快速逃離。 可是如果只是留意提防馬路上的潑水者,還是不夠的。因為不時地會有一盆水從天而降,抬頭看,會發現路邊樓房的窗戶露出幾張得意的笑臉。 只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的我雖然樣子十分狼狽,心裡卻頗為得意。原來我還是很受「毛多力」青睞的,彷佛滿身的水令自己平添了許多自信。 不知道傣族最初的潑水節是否這樣熱烈?我想,這些年越來越多的遊客的到來,還有水槍這樣專門工具的使用,大概讓傣族的潑水節變了味道,更象是一年一度的狂歡了。 回賓館不到2公里的路程,竟走了近兩個小時。 在賓館的大廳,有不少遊客已經收拾好行囊要去趕飛機,看著他們乾爽的頭發和衣服,知道他們沒能親自體驗潑水活動。他們望我們的眼神中,流露出羨慕和遺憾。濕淋淋的我們驕傲地走過他們身邊時,還沉浸在水的喜悅中,回到房間,我才發現,雙腿已經累軟,站都站不穩了。

③ 5月16日雲南省宣威市文興鄉初中生上課嗎

親愛的同學,早上好!
你的提問是:
5月16日雲南省宣威市文興鄉初中生上課嗎?
那就讓我來溫馨的回復你。
因為5月16日是我們的小數民族傣族人的節日~~潑水節!
為了慶祝這個濃重的節日,雲南省宣傳部,雲南省旅遊局,雲南省統戰部,雲南省民政局等多部門聯合舉行盛大的「慶祝潑水節聯歡會」,這一天為讓我們的傣族人過好自己的節日,宣威市所有學校,事業單位一律放假!
希望你和你的家人踴躍參加聯歡會,積極投入到潑水節的各項活動中去,過一個幸福快樂的節日!
最後祝福你全家幸福安康!👍👍👍👌👌👌💪💪💪🙏🙏🙏

④ 關於初中生春節手抄報的資料

1.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天被視為最吉祥的日子。
2. 少數民族習俗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藏族 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 侗族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土家族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朴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傳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打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1.正月十五的元宵滾進仲春二龍昂首的鑼鼓聲中。人們唱戲跳舞迎祥龍,為的是盼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然後就是布穀催種,小雨兒綿綿的季節了。這時的鄉村一身才氣,大雁飛翔成標題,禾苗伸展成字句,小河延伸成花邊,蜂兒蝶兒飛進去,飛進去便成了新春專版的題花……

2.貼春聯

聽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創立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按照《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巨著記錄,春聯的原始情勢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神州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子樹,樹枝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早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浪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子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要是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工作,神荼、郁壘就會當即發明並將它抓住,用芒葦做的繩索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故而全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製印刷板畫成她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兒,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類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於聯,一則不掉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本身美好願望,三則扮飾流派,以求美不雅。又在象徵喜氣吉利的紅紙上寫對於聯,新春之際貼在戶牖雙方,用以表達人們蘄求來年福運的美好願望。

3.門神

為了蘄求一家的福壽健康安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氣。聽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妖怪怪城市望而卻步。在民間,門神是正氣以及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邊幅出奇的人往往具有非常奇妙的稟性以及非凡的本事。她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她們的天性以及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瞋目圓睜,邊幅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勇於上門來的鬼怪戰斗。因為我國民居的大門,凡是都是兩扇對於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於

滿意請答復

⑤ 初中政治:面對西雙版納潑水節與旱情的矛盾,請你為西雙版納政府建言獻策

闡述一下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發生矛盾改怎麼辦,
再說一下為什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然後在建言獻策,比如說可以到海邊潑水啊,或者就不潑了,反正以公共利益為主就對了。建言獻策呢,要合理就行。

⑥ 七月初七是海南保亭的潑水節還是嬉水節

保亭嬉水節(農歷七月初七)——主要是為促進海南旅遊的發展。我之前是參加第一屆的嬉水屆代表團,我們代表隊表演了竹竿舞,那時候地點是在保亭七仙嶺溫泉。
現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都會舉辦,地點在保亭中學對面的保亭七仙嶺廣場,廣場周圍有7根柱子,水車,吊橋,小亭。保亭是一個環境很好的小縣城。
如果是外地朋友要去玩,你們要多備幾件衣服。要不到時候滿街潑水,弄的很狼狽哦。還可以去泡溫泉,爬七仙嶺,去檳榔園。
保亭是海南省中部的一個小縣,縣城位於著名的七仙嶺腳下,這里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都要舉行一系列的慶祝「七夕」活動,內容包括評選七仙女、當地少數民族服飾、織錦、民俗運動比賽等等。

⑦ 誰知道怎樣用英文說元宵節、潑水節等節日的名稱及習俗(我要交作業的,很急的啦!)

2 、中華民族的喜慶節日(Chinese Festivial)

國慶節 National Day

中秋節 Mia-Autumn Festival

春節 Spring Festival

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兒童節 Children』s Day

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婦女節 Women』s Day

潑水節 Water-Splashing Day

教師節 Teachers』 Day

五四青年節 Youth Day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俗傳統禁忌甚多,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說「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發、不說不吉利的話。全家起床後,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著。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這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

⑧ 隴川的民族中學潑水節放假嗎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歷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 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 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邪火就蔓延到 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 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 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 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 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 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 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 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 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 雲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釒芒)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 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 迎面的水,背後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後,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釒芒)鑼和象腳鼓 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翩翩起舞 。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 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痴,通宵達旦。

⑨ 小學和中學關於周總理的課文有哪些

1、難忘的潑水節:

《難忘的潑水節》講述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總理到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故事。共和國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敬愛的周總理。

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悅與熱情,體現了周總理親民、愛民、和人民心連心的情懷。

2、周總理的睡衣:

《周總理的睡衣》一文通過鄧穎超奶奶一針一線仔仔細細的給周總理補睡衣,體現了周總理艱苦樸素的作風。該文選入1993年人教版小學語文第5冊第16課。作者是孫鈞政。

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寫的是少年周恩來耳聞目睹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周圍的人都敢怒不敢言,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文中通過對人物語言、神態等描寫,細致地刻畫了人物。

4、十里長街送總理:

《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記敘的是1976年1月11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靈車經過北京長安街時,首都人民群眾向周總理永別的感人情景,表達了億萬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深切懷念和依依惜別的深厚感情。

5、一夜的工作:

《一夜的工作》主要講的是作者在陪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時,目睹周總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頌了周總理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朴的生活作風,抒發了崇敬、愛戴周總理的思想感情。

⑩ 初中英語感嘆句

感嘆句代詞後跟名詞用what, 跟形容詞用how。
fun做名詞用, 而delicious 是形容詞。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