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新聞線索

校園新聞線索

發布時間: 2021-06-15 00:04:51

1. 關於單招的校園新聞稿標題,誰能幫忙寫一下關於校園單招的這么個新聞稿,謝謝

柯南在得到黑衣人線索後,就把情況告訴了大家。而蘭也原諒了他。
這時,和葉,平次登門造訪。平次:「你終於找到他們了?」新一:「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平次:「太好了,你終於要見到光明了!」
新一長嘆一聲:「我錯了,我從一開始就錯了,我從一開始就不該跟蹤他們,如果不跟蹤他們就不會被灌葯,如果不被灌葯就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傷心的地方。」
平次:「沒事,子曾經曰過:禍兮,福之所伏嘛!」
和葉:「You are right!」
平次:「話說回來,你不怕凶險?」
新一:「再累再苦,只當自己是二百五;再凶再險,只當自己是二皮臉,與君共勉!」
平次:「吃再多苦,也不在乎;受再多累,也總是要面對。這就是我,一個工藤好友的心聲。」
這時,蘭端茶出來了。和葉喊道:「放著我來!」就接過去了。
平次:「那工藤,下一步。。。。」
新一:「我報警了。高木警官去米花公園巡視了。因為灰原說GIN要和一個人在那交易。」
平次:「好!」
蘭忍不住說:」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我相信會解決的。「
新一:「具體做戰方案,熱情實施中。。。。。。。。。」
當晚,米花公園。
柯南所有人都來了,躲在樹後。
高木發現有兩人很鬼,就上去:「你們姓嘛,叫嘛,從哪來,打哪去?家裡幾畝地,地里幾頭牛,家裡幾口人,說。。。。。。。。。」
二人問:「你是誰?」
高木:「我是米花鎮唯一的警官巡視,高木涉!」
二人拔槍。
高木也拔槍:「幫我照顧好我七舅老爺他。。。」
新一:「看,高木警官恐有不利!」
眾人:「快沖出去!」
於是眾人跳出來了,喊:「住手!」
新一指一人:「你就是GIN嘛!」
GIN:「我不認識你!」
新一:「我,工藤新一,不認識?」
蘭:「少廢話,我若不把他打得腦袋開花,他就不知道花兒為誰開!」
新一:「他有槍!」
GIN:「對,我先殺你好了!」
新一:「殺我可以,但我想知道,我死在誰的手裡?」
GIN:「廢話,我呀!」
新一:「我是誰?」
GIN:「你不就是工。。。。。。」
新一:「不對!問題來了吧。這要從人和宇宙的本原講起了。長期以來,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你:你是誰?gin嗎?不,你不是,你是嗎?我也可以叫gin,他也可以叫gin,我們大家都可以叫gin,把這個代號拿掉呢?你又是誰?」
GIN:「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新一:「好,你回答我另一個問題:我是誰?」
GIN:「你已經問過了。」
新一:「不,我剛才問的是本我,現在問的是自我,也就是,把代號拿掉之後的那個我。此時,我就是你,而你也就是我。」
GIN:「這個問題沒什麽意義嘛!」
新一:「好,那就問幾個有意義的:我生從何來,死往何處?我的出現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麽?」
GIN:「夠了!」
新一:「我為何降生在這個世界上?時間是否有長短,宇宙是否有盡頭?過去的時刻從哪刻開始,未來的一刻又在何處停止?我現在問你的這個問題,還會是剛才的那個問題嗎?」
GIN:「我殺了你!」
新一:「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GIN:「是。。。我殺了我!」
新一:「回答正確,動手吧!」
GIN開槍自殺。而另一個已被說昏了,被上了手拷。
新一:「看到了吧,知識就是力量!」
眾人鼓掌。
高木:「我的神呀!多行不義必自斃,必有一款適合你!」
解葯得到了,新一和哀都變回去了。
哀和秀一去了美國。
秀一:「你放棄他了?」
哀:「愛情是條單行道,強扭的瓜不甜。我發現,你也很不錯,我會幸福的。」
秀一笑了。
新一幾天後得到了目暮「關東大俠」的證件
而基德,父仇已報,他就不再做小偷了。並且,青子也原諒了他,還幫忙弄到塊免罪金牌。
幾天後,蘭問新一:「你還會離開嗎?」
新一握住她的手:「不會了,我愛你!蘭,嫁給我吧!」
蘭笑著點點頭。
這時,平次,和葉又因為啥事吵架了。和葉打他,他說:「世界如此美妙,你卻如此暴燥,這樣不好,不好!」和葉:「放著我來!看招!」
新一和蘭同時流下了汗。

幾天後,有記者采訪新一。
新一:「這個。。。你可別亂寫。」
記者:「我是個自律的撰稿人!我有我的職業道德!」
眾人大汗。新一無語,說:「子啊,救救我吧!」
蘭笑道:「看來,新一要成大名人了!」
眾人聽後都笑了。
此後,大家一直過著美滿的生活。

完 (新蘭永恆)

2. 大學校園新聞采訪作業!急求!

到期了,不注冊可以匿名問啊。

3. 校園通訊怎麼

.校園通訊的寫法:
通訊的概念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台、通訊社常用的文體。

2.通訊的特點
一般來說,通訊有四大特點:
(1)嚴格的真實性。
(2)報道的客觀性。
(3)較強的時間性。
(4)描寫的形象性。
3.通訊的種類
(1)按內容分,通訊一般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
(2)按形式分,通訊分為一般記事通訊、訪問記(專訪、人物專訪)、小故事、集納、巡禮、紀實、見聞、特寫、速寫、側記、散記、采訪札記。
4.通訊的寫作

第一,主題要明確。

有了明確的主題,取捨材料才有標准,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

第二,材料要精當。

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
第三,寫人離不開事,寫事為了寫人。

寫人物通訊固然要寫人,就是寫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也不能忘記寫人。當然,寫人離不開寫事。離開事例、細節、情節去寫人,勢必寫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穎。

寫作方法要靈活多樣,除敘述外,可以描寫、議論,也可以穿插人物對話、自敘和作者的體會、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稱的報道形式,也可以寫成第一人稱的訪問記、印象記或書信體、日記體等。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諸如正面、反面、側面、鳥瞰、平視、仰望、遠眺、近看、俯首、細察……角度不同,印象各異。若能精心選取最佳角度去寫,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寫得別具一格,引人入勝。

5.常見通訊簡介與實例
(1)人物通訊
所謂人物通訊,就是以報道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為主的通訊。它著重揭示先進人物的精神境界,通過寫人物的先進事跡,反映出人物的先進思想,使之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同時,也報道轉變中的人物和某些有爭議的人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寫作時切不可把先進人物寫成從來沒有過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寫人敘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訊
所謂事件通訊,就是報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聞事件。寫事當然離不開事件有關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訊那樣著力刻劃人,而是以事件為中心,在事件的總畫面中,為了寫好事來寫人。它既可以反映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重大的、振奮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從某一新聞事件截取一個或若干個片斷,進行細致詳盡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義;還可以是若幹事件的綜述。
(3)工作通訊
所謂工作通訊,就是反映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的成績,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或者探討有爭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的報道。它是報紙上經常運用指導工作的重要報道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有四條:一是把介紹工作經驗和分析問題作為主旨;二是憑借事實,深入分析;三是生動活潑,講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樣。隨筆、散記、側記、札記、記事可

(4)概貌通訊
概貌通訊又稱風貌通訊。它是以反映社會生活、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和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為主的報道。尤其是改革、開放、搞活所帶來的變化,又為這類通訊增加了新的內容。概貌通訊與事件通訊不同,它不是圍繞一個人物或一個中心事件來寫,也不要求寫一件事發生、發展的完整過程,而是圍繞主題集中各方面的風貌和特色。在表達方式上,往往運用點上具體事例來敘述和描寫一個地區、一條戰線、一個單位、一個點、一個方面的風貌變化,展現時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變化。一般採取「巡禮」、「紀行」、「散記」、「側記」等形式,向讀者介紹。
(5)小故事(小通訊)
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片斷,通常表現一人一事,線索單一而有故事情節,短小精悍,生動活潑。不能寫得人物繁多,場面太大,枝節橫生,否則就失去「小」的特點。

4. 校園媒體的記者如何獲取新聞線索,增強新聞敏感

新聞敏感是校園記者發現新聞線索、拍攝出好新聞的先決條件,也是衡量一個校園記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我們常說,校園記者要有高度的新聞敏感,就是指他要善於在日常生活中,敏感而熟練地發現問題,隨時觀察到具有新聞價值的事物,拍攝出深受群眾喜歡的好新聞。那麼,怎樣培養和增強新聞敏感呢?筆者認為,要想增強新聞敏感,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

新聞的作用和力量,就在於它能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雖然每個時期、每條新聞所報道的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它們卻有著共同的目的,就是正確向人民群眾闡明黨的政策。因此,在任何時候,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都是新聞報道工作的重心。記者只有熟悉黨的政策,才能夠用政策的尺度去衡量他所觀察到的一切事物,或者當他發現一件新鮮事物時才能提到政策的高度去認識和判斷它,從而確定它的新聞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和掌握政策就是產生新聞敏感的基礎。例如,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曾連續報道農民土地承包30年不變這一事情。就是因為這件事既關繫到千百萬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又最能說明黨的有關政策的威力。我們新聞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宣傳黨在新時期的各項方針政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鼓與呼。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和深刻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政策對於一個新聞記者來說,就如同人離不開空氣和水一樣,在其全部工作過程中都是離不開的。通過對政策的消化理解,來衡量哪些素材有價值,哪些素材沒價值,從而使報道真正富有新意。

二、要深入社會,仔細觀察生活。

一個新聞記者,要善於深刻地反映人民群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豐富多彩的沸騰生活。對群眾生活越了解、越熟悉,對基層的情況看得越透徹,就越能抓住新聞線索;抓的問題越深刻,也就越具有較高的新聞敏感性。大量的新聞線索就存在於人民群眾的生活之中。有時,由於我們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觀察得不夠,一些看似平淡無奇、而實際上富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新聞素材,就不知不覺地從自己身邊溜過去了。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組織,注意從有關部門中得到新聞線索,並和群眾廣交朋友,發揮群眾的耳目作用,這樣才能活動廣、鑽得深、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做到耳朵靈、眼睛明,也才能不斷增強新聞敏感。

三、獲取了新聞素材,要善於思索。

培養和提高新聞敏感,善於思索是很重要的。新聞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而客觀事物本身是紛繁復雜的,只有多動腦筋,反復研究,才能從大量客觀事物的現象中認清其本質,也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報道才有思想性,有說服力。這就是說,我們既要深入生活,還要正確地認識生活,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要時刻注意把自己所見所聞在腦子里過濾一下,加以分析、聯想、思考,把一般人往往不大注意的平常現象、偶然遇到的細節,與現實政策聯系起來,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從而挖掘出深刻的主題和新穎的材料來。這就要求我們不是一般地深入生活、觀察生活,而是要時時刻刻做一個「有心人」。
「認真思索,不但要貫穿在我們日常深入群眾生活的過程中,也要貫穿在每一次采訪活動中。在采訪過程中,如果我們留心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加思索,常常可以在完成一個采訪任務的同時,又會發現新的報道線索,或者以更能引人入勝的采寫題目取代原定的題目。例如,我們曾拍攝一個題為「青春之歌」的專題片,原計劃要拍攝「淘氣包」變成優秀生的王魯同學。到學校一了解,才發現班主任劉純老師對王魯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在做過細的思想工作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具有獨創性。因此,經過認真思考,並徵得領導同意,我們改變了原定采拍計劃,集中采拍了劉純老師,並且把王魯的進步作為劉老師工作取得成績的一個事例,熱情歌頌了辛勤的園丁,播出後引起較大反響。如果在采訪過程中不加思索,那就不知道要流失掉多少寶貴的新聞線索

5. 報刊實習記者如何尋找新聞線索 前輩指教 主編讓自己去跑 沒有頭緒啊 線索如何發現有什麼渠道 請前輩指點

選題來源 : 1、來自上級的布置 2、來自其他媒介 3、來自生活中的發現 4、來自觀眾 5、來自共同策劃

6. 教師資格證最後一次省考算不算校園新聞線索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當然算是了,你可以通過最後一次這個話題延伸報道,希望能夠幫到您。

7. 校園采訪可以有什麼主題 例如。。。話題 主題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說:「我發現,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鍾,彷彿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1)選擇正確的視角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個視角可能是指宏觀的,把握事物相互關聯的全局視角;也可能是指記者個人情感、思想的視角;還可能是指在現場觀察時的微觀視角。總之,正確的視角加上細致的觀察,會讓記者獲得准確的、直接的、富有特徵的資料。
(2)做一個有心的聽眾,鄺雲妙在《當代新聞采訪學》中提出:一名記者,特別是一名老練的記者,應該是最善於傾聽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確,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更容易有豐厚的收獲,也更容易與采訪對象溝通。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都會因為你的有心傾聽而被發掘,對新聞事實的領悟或許就會更接近其本來面目。

采訪具體要求:

1.時間、地址的預約;

2.如有變動,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准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

5.事前對中大歷史(包括康樂園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對於是否可錄音和照相要事先詢問被采訪者;

7.采訪進行時對主題的把握(盡量不要離題)、時間的控制;

8.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

9.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11.采訪後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12.贈送一定的禮品表示感謝;

13.將完成的采訪稿寄回給被采訪人,請其過目並可適當讓其修改;

14.將最終出版物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用色卡或白平衡色譜。

8. 校園采訪什麼話題比較好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它適用於采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銳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采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采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系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說:「我發現,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鍾,彷彿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
(1)選擇正確的視角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這個視角可能是指宏觀的,把握事物相互關聯的全局視角;也可能是指記者個人情感、思想的視角;還可能是指在現場觀察時的微觀視角。總之,正確的視角加上細致的觀察,會讓記者獲得准確的、直接的、富有特徵的資料。
(2)做一個有心的聽眾,鄺雲妙在《當代新聞采訪學》中提出:一名記者,特別是一名老練的記者,應該是最善於傾聽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確,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更容易有豐厚的收獲,也更容易與采訪對象溝通。稍縱即逝的新聞線索,談話對象的弦外之音,都會因為你的有心傾聽而被發掘,對新聞事實的領悟或許就會更接近其本來面目。

采訪具體要求:

1.時間、的預約;

2.如有變動,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訪內容的擬定,包括問題的准備;

4.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了解和資料收集;

5.事前對中大歷史(包括康樂園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對於是否可錄音和照相要事先詢問被采訪者;

7.采訪進行時對主題的把握(盡量不要離題)、時間的控制;

8.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

9.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11.采訪後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12.贈送一定的禮品表示感謝;

13.將完成的采訪稿寄回給被采訪人,請其過目並可適當讓其修改;

14.將最終出版物寄送一份給被采訪人並再次表示感謝 用色卡或白平衡色譜。

9. 十篇中學生的新聞

香港中學生對國際新聞淡漠
--------------------------------------------------------------------------------

東方網1月22日消息:全香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昨日(1.21)揭盅,智障兒童庾文翰失蹤事件得票最多,學能測驗被取消、政府實施基準試等關乎學生「切身」問題的事件,亦榜上有名。主辦機構表示,選舉結果反映學生對新聞的看法較以往成熟,且受傳媒影響甚深。

由學友社、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新界青年聯會及香港學生新聞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暨新聞評述及時事漫畫比賽頒獎禮昨日舉行。今屆活動共有一百九十一間學校參與,合資格選票達十一萬○六千一十五份,新聞評述文章九百五十八篇,時事漫畫參賽作品五百○二份,創歷屆新高。

庾文翰事件以八萬一千六百多票,成為中學生眼中二○○○年十大新聞之首,其次是香港申辦二○○六年亞運失敗,有約六萬八千票,以及學能測試被取消,有六萬七千七百多票。政治事件中程介南辭退立法會議員職務及鍾庭耀民調風波亦榜上有名。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席黃志明表示,今年有兩則政治新聞獲選,估計是有關新聞被傳媒廣泛報道所致,可見學生對新聞的看法,深被傳媒影響。同時,以往幾屆的選舉中,每屆都有四、五項有關血腥、暴力的新聞上榜,而今屆卻不多見,反映中學生對新聞的看法較以往成熟。但他補充說,香港學生對國際新聞的興趣仍然淡薄,情況叫人關注。

新聞評述比賽由中七理科生蔡思穎奪得冠軍,她評述的新聞是教師基準試,評擊反對基準試的人士,提出的理由含糊。時事漫畫比賽冠軍由金文泰的區慧懿奪得。

大洋網
香港學生上網多

--------------------------------------------------------------------------------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受香港電台委託,香港嶺南大學近來進行了一項關於香港中學生使用電腦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被訪中學生使用電腦,其中67%的學生會用電腦上網。而有42%的中學生表示,若正版軟體非常昂貴,則購買盜版軟體並非是不道德的。負責這項調查的研究員潘永宗說,調查是以隨機抽樣選出中學生訪問對象,成功收回了1039份完成的問卷。學生上網最常瀏覽的網站依次為音樂、明星、報刊等。調查又發現,學生在網上聊天室幾乎全是閑聊,相談的對象近70%是香港的朋友。被訪學生表示在聊天室里會說真話及全說真話的佔43%,更有35%的被訪者曾約會在聊天室里認識的不知名的人。另外,有兩成受訪者曾瀏覽色情網頁,其中一半以上的人認為色情網站有壞影響。15%受訪者曾瀏覽賭博網頁,其中20%曾試過網上賭博,60%認為賭博網站有壞影響。參與這項調查活動的香港青少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家祥表示,青少年在評價色情、賭博方面的價值觀與成年人差不多,這可以令成年人有信心,繼續支持他們使用電腦。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陳錦祥則建議軟體商可以提供優惠給學生,使中學生可以購買正版軟體。他擔心目前中學生網上賭博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因為網上賭博方便而且沒有顧忌,境內境外都可以進行,所以政府應關注網上賭博的發展。

(中國青年報)
13歲的初一男生害了鄰家9歲女孩

案發後,他竟混在人群里看現場

本報訊(記者黃士峰 張明泉)9歲小女孩獨自在家,被害身亡。記者昨日獲悉,經青山警方連日偵破,終於揪出殺人兇手,一名住在死者樓上的13歲初中生。

10月3日晚7時許,租住在青山三弓路下段一棟私宅的黃先生夫婦回家開門時,幾欲暈倒:9歲的女兒渾身是血倒在床邊,氣息已無。

青山警方經現場勘查,認定這是一起惡性殺人案,殘忍的兇手持菜刀將小女孩活活砍死,並對死者進行性侵害。經對嫌疑人初步畫像,確定兇手應為案發現場附近的熟人。

循此線索摸排走訪,疑點匯集在與死者同住一棟樓內的一名13歲男少年褚某身上。9日晚,褚某被帶至派出所,經過警方攻心鬥智,他終於交待殺害鄰居女孩的事實。

13歲的褚某是一名初一學生,隨父母租住在案發樓內第三層。據其交待,3日上午10時許,他從外面回家經過一樓時,見黃家門未上鎖,家中只有小女孩一人在家,就溜進去想實施盜竊,被女孩發現後惱羞成怒,找到一把菜刀將其殺害。

記者昨日再訪案發地,見到被害女孩的父親黃先生,痛失愛女的打擊深深地折磨著他。黃先生沒想到,一個13歲的伢會如此殘忍,「案發那天晚上,警察勘查現場時,他也混在人群中看,對警方的盤查竟然鎮定自若。」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提出這一做法的是現任171中學高一年級的一位班主任張琳老師,她的這一做法已經持續了三年,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據悉,被老師調到一起坐的同學情侶們,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各方面都表現優秀。

這一打破傳統而又帶著人性化的做法,一時間引來了教育者的廣泛討論,有人理解,有人支持,有人質疑,也有人反對。

張琳老師介紹說,產生這一想法是由於她帶的上一屆學生中,一名愛笑的女生和班上的某男生談朋友,張琳沒有採取傳統的措施拆開他們,而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編排座位時,將那名女生和那個男生調成了同桌,同時還將班上其他關系要好的男女生安排成左右或前後的位置。同時告訴他們,老師認為他們長大了,成熟了。老師信任他們才將他們調到一起,只為他們能在成長的體驗中學會如何處理學習與情感的關系,學會如何對自己的感情負責任。

據了解,學校對張琳老師的做法沒有明確表態,目前其他班主任還沒有採取類似的做法,但大多數老師對校園里男女生的「親密」交往開始採取寬容態度,不像以前那樣嚴加阻攔了。但在采訪中,多數人還是對這一做法表示了懷疑和反對。同為高一年級班主任的李老師說:「老師面對『關系好』的男女同學,應當具體『關系』具體分析,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合理指導或引導,而不是一律採取『尊重』和『成全』的態度,讓其隨意發展。」

張先生是一名高二學生的家長,對於張琳老師的做法,他表示反對。他說:「我的孩子在前一段時間也有了早戀的傾向,而且他本來就屬於不愛學習的類型,和那個女生接觸頻繁之後,學習成績更加不好了。對於那種學習好又自我約束能力強的孩子,這樣的方法也許可以,但大多數孩子沒有這個能力,坐在一起只會影響學習,沒有什麼好處。」

記者在采訪中,被采訪的學生一致表示支持張琳老師的做法。很多學生感慨,如果自己的班主任也像張琳老師那樣就好了。(孫青)

本報訊 昨天廣渠門中學宏志班的178名中學生領到了999緊急聯絡救助卡。卡里不僅有學生的個人資料,還有將近2萬元的保險費。 是北京紅十字會999緊急救援中心與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聯合推出的個性化的會員卡,持卡人的姓名、血型、既往病史、親友的聯系電話等個人信息將被錄入999急救中心和平安的後援平台。
人民網香港3月21日電 最新的調查發現,香港高達3成的中學生的憂鬱症狀指針高於國際標准,經常出現擔憂情況。

調查更發現,有1成學生作出自殘行為,包括割手和自毆,當中只有極少數會尋求協助。該調查是由香港中西區區議會委託香港大學社會醫學系於2002年底至2003年四月完成,訪問了14所中小學,共2911個學生。(劉韜)來源:人民網

10. 學校腐敗問題應該找哪個新聞媒體

可以去當地紀委舉報,找媒體不一定靠譜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