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際中學
A. 可以去英國留學的國際學校有哪些
上海哪些國際學校可以留學英國
1、上實劍橋國際高中
課程體系:AP課程、Alevel課程
招生對象:全國初三、高一、高二學生
2、上海國王國際高中
課程體系:英美國際高中課程、藝術課程
招生對象:全國初三、高一、高二學生
3、上海交通大學A-Level國際課程中心
課程體系:A-Level
招生對象:全國初三、高一、高二學生
4、孔裔國際公學
課程體系:A-Level、英美國際高中課程
招生對象:全國初二、初三、高一學生
5、上外立泰A-Level
課程體系:A-Level
招生對象:全國初三、高一、高二學生
1. 教學質量牢靠,名校升學率高
英國教育以其高教育質量聞名,高中教育中以私立寄宿高中尤為突出。私立寄宿制高中一直保持極高升學率,英國正規的寄宿中學基本都有95%以上的大學升學率,多數畢業生進入英國排名前20的大學,其中一半學生進入排名前10位的大學,包括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
2. 課程安排靈活,學生更易把握
英國的高中沒有必修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並且最有把握獲得好成績的課程,這不僅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認識自身情況,而且對於學生今後報考大學時選擇專業也做好了早期的鋪墊,更是為今後的擇業奠定基礎。
3. 多次考試機會,不再一考定位
英國的教育制度允許學生從12年級開始參加A-Level考試,每年兩次,學生可以選擇成績較好的一次作為保留記錄,到13年級結束時一共有四次考試機會,因此,學生不會因一次考試失利而與志願學校失之交臂。
C. 英國的中學分為哪幾種
英國的中學出現的較早,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的中學有三種:文法中學是從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文法中學的教學以古典語言和文法知識為主,教學使用拉丁文。畢業生一般進入牛津或劍橋大學,或者成為官吏、醫師、法官和教師等。資產階級執政後,文法學校的培養對象由原來的貴族、教士子弟擴展到大工業家、大商人、鄉紳等階層子弟,收費較高。雖然文法學校為貧寒學生設有免費名額,但數額極少。
公學事實上是一種私立的寄宿學校。它興起於14世紀左右。這類學校因是由公眾團體集資興辦,培養目標以「公職」人員為主故而得名「公學」,公學的設備條件異常優越,師資水平也很高,學費也很昂貴。到17世紀初僅有9所,19世紀也不過20所~30所。公學的在校學生人數也很少,一般僅100人~120人左右。英國高級統治者大多出於公學。因此,公學對學生的身份要求很嚴,多為貴族與富有的大資產階級子弟。公學招收預備學校畢業生,經嚴格考試才得以入學,一般學習5年~6年。教學內容原以古典文科知識為主,19世紀初,增加自然科學和數學的內容。此外,公學還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紳士風度。公學一直保留至今,被視為英國人的驕傲。
阿卡德米是17世紀英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中等教育機構。這類學校重視自然科學及現代外語課程,應用英語教學。由於這種學校接近生活實際,具有實科傾向,適應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的潮流,受到社會歡迎,中層社會的平民子弟入學者居多。18世紀後期,由於實科中學的興起,這種學校才消失。
產業革命後,原有的中等教育已不能滿足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了,1861年國家組織了「王立公學調查委員會」對九大公學進行調查,並提出了改革建議。1864年又組織了「中學調查委員會」,在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按社會層次開設三類中學的建議,因其表現出露骨的不平等性未被議會通過。但對以後英國中學形式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D. 英國中學名校有哪些
英國高中的詳細情況,包括院校信息,申請要求,費用以及獎學金費用,申請案例等,可以看一下高中院校庫https://site.douban.com/292800/room/39758071/
E. 英國 國際學校好還是本土中學好
要看你自己的情況和學校的入學要求,比如你要入學的年級、你的性格、學費、學校的地點、教學情況等。
在英國本土中學上學,要繼續上大學深造,得在初中過了2年的GCSE,高中過了2年的A-Level。對於一個國際學生來說,你可以11歲的時候進入英國的初中開始學習,也可以在13歲開始進入英國的初中,讀完一年之後,也就是14歲,開始學習2年制的GCSE。
而且本土中學還分私立、公立,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可能公立的會更接近英國的一般生活,因為同學基本都是當地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更好的融入。私立的在課程和管教嚴格程度上,會更加突出一些。
在國際學校通常是學A-Level。
融入的程度肯定是本土中學好,但是國際學校學費會便宜很多。
F. 英國的「國際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
個人覺得私立學校比較好
國際學校優點1:大部分國際學校重視成績。2:教師授課方式,語音語速照顧國際學生。3:大家都是國際學生,誰也不是東道主,都是留學生,情感上容易接近。
英國的本土私立學校只有排名好成績高的學校重視成績,抓學習成績。而一般的私立學校都秉承快樂學習自主學習,學生自由發展的路線辦學。
望採納,謝謝
G. 英國中學與美國中學的比較
01
「私立公學」與「政府公校」
私立學校在美國叫「Private School」,但在英國卻叫做「Public School公學」。
但有些私校,不按英國傳統習慣叫做「Public Schools」,而沿用美國叫法為「Private Schools」或「Independent Schools」(獨立學校)。
伊頓公學正是英國最著名的私立學校之一,它於1440年創辦,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軍事化的嚴格管理著稱,學生成績大都優異,被公認是英國最好的中學,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訓之地。
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了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埃迪·雷德梅恩、休·勞瑞,《1984》作者喬治·奧威爾,還有「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里爾斯。也是英國王位第二號繼承人、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母校。伊頓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
大多數英國政府公立學校,都是綜合性中學。意味著他們接受各水平階段的學生。
但在某些地區,還存續著另一種系統,以「Secondary Modern」(現代中學)和「Grammar School」(文法學校)區分。這種系統中,學生們會在11歲時進行考試,來決定他們之後就讀哪一類學校。
文法學校相對於英國私校,它們整體學校氛圍較為嚴格。因為是公立的重點學校,學校整體學風嚴格,競爭激烈。
文法學校更學術,現代中學更偏向職業技術培養。
聖布蘭登六級學院(St.Brendan』s Sisth Form College),正是一所建立於1896年的公立混合院校。學校位於歷史名城布里斯托,是此地區唯一的六級學院。該校設有70多門高中(A-level)、BTEC證書課程以及一年制初中(GCSE)英語、數學和生物課程。
該學院在2016年的A-level通過率為97%,其中A*-B的比例有40%,並且大部分學生成功進入大學就讀,其中2016年有5名畢業生成功升入牛津、劍橋大學,有391名畢業生進入包括羅素集團大學在內的高等學府就讀。學院還專門設有Advanced Graate Programme(優秀畢業生計劃)為有志願進入頂級名校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免費指導。
02
教會學校
英國並沒有實行政教分離,所以大部分公立和私立學校都算是教會學校。
奇怪的是,雖然教會學校很多,但並不意味著去教堂禱告的人就多。
就好比很多人在18歲以後,就再也不用代數知識一樣。
03
校服
大部分學校都有好幾款校服,從平時穿的運動服到伊頓公學常見到的白領結+燕尾服的正裝校服。
校服的目的是創造身份認同感和學校榮譽感。校服的背後無一例外都透露著每一個學校的歷史氣息,讓人心生敬仰。
04
級長
英國中學里,每個學生都可以被選為級長。
當級長聽起來很酷,但事實上級長的工作就是維持午飯時的紀律、防止低年級學生打架,不過你能有一個很酷的級長徽章,這是非常棒的。
大部分學校也會有一男一女兩個學生主席,參加學校會議,在年末頒獎禮上演講。而這個頒獎禮就好比美國的畢業典禮。
05
考試
國家考試是英國中學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
16歲的時候參加GCSEs,18歲的時候考A-levels,就像是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
在蘇格蘭,會採用「Scottish Higher」考試,而非A-levels,而初中會考以前的舊稱是「O-levels」。
而A-levels中,還下分一種叫做AS-levels的考試。通常國際AS Level課程是一年制的,國際A-levels課程是兩年制的。某些課程可以在國際AS Level階段選擇,然後再國際A-level階段繼續學習。
06
「初級學校—小學」和「高級學校—中學」
英國不像美國的教育傳統,劃分為小學和初中等等。
大部分英國中小學校只分為初級和高級,初級學校也就是小學,主要是4-11歲的學生,高級學校是11-18歲的中學生。
有些英國私校,也會有不同的劃分,4-7歲上學前班,7-13歲上預備課程,13-18歲的學生就是高年級。
07
六年級(最高年級)
在中學的最後兩年時間被稱為「Sixth form」,分為第一和第二學年。
這個名字來自多年前一個復雜的年級劃分系統。
甚至英國的部分學校,就叫做Sixth form school,它們只教授A-level的學生。
在很多學校里,最高年級的學生們享有更多的自由。比如可以穿自己的衣服而不用穿校服。
08
大學
在英國,申請大學只能申請一個專業,入學後也只學這個專業,沒有數學和語言的要求或者其他一些美國高校的要求。本科學業,英國大多隻要三年,美國通常是四年。
H. 誰給我介紹幾個英國的好中學
你好!!!
這個,英國我沒有去過,更不要說去上中學了。。。。
我現在高中了,只了解大學,我太了解中學。。。
推薦幾所英國較好的中學!!!
我是從資料上看到的,列幾個供你參考一下啊:
1.凱特汗姆學校(Caterham School)
網址:http://www.caterhamschool.co.uk
該校位於英格蘭東南部,學校距倫敦市中心約30分鍾火車車程。
學校始建於1811年,校園面積達80英畝。教授GCSE和A-level課程。學費:寄宿生每學期6000英鎊左右
2.海鼎頓中學(Headington School)
網址:http://www.headington.org/intro.htm
該校距離牛津中心1英里,從Heathrow Airport到學校只需一個半小時。距離倫敦56英里。交通方便。
建於1915年,寄宿生年度費用6000英鎊左右。學校排名很好。
3.陶頓中學(Taunton School)
網址:http://www.tauntonschool.co.uk/
該校北鄰陶頓和商業中心,離倫敦和伯明翰機場不到兩小時的車程。
該校是已有150年歷史,以寄宿制為主的學校。全寄宿每學期近6000英鎊。
4.米爾.希爾中學(Mill Hill School)
網址:http://www.millhill.org.uk/home.html
該校距離倫敦中心只有10英里,佔地120英畝。該校建於1807年,原為男子中學,現已發展成為男女混合制寄宿學校。全寄宿費用約19000英鎊/學期
先列這么多吧,它們都是私立的,在英國只有私立中學招收海外學生,並且私立中學的教育質量要稍好一些,不過費用較高。
如果你還想知道其他的學校,可以給我回復,我再幫你問問我在英國的朋友,他們比我了解得多得多,呵呵!
呵呵,很高興我的回答能對你有用。
後來我幫你問了在英國的朋友,他們說英國有許多好學校,但有的是男校或女校,或者混合的,有的學校不招收17歲以上的學生了,也就是說各個學校對學生有一些具體的要求。而我對你的情況完全不了解,回答就沒有針對性了,可能推薦的學校不適合你,這樣就沒多大意義了,不是嗎?
如果你想知道更具體的,可以給我回復,我會經常來看的。呵呵!祝好運!:)
謝謝!!!
I. 有人知道英國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reative Arts這所學校的嗎
這個學校在英國白金漢郡, 離倫敦西斯羅機場大概30分鍾車程, 離倫敦市中心一個小時的距離.
如果你要學純粹的時裝設計A-level課程的話, 這個應該是倫敦地區唯一的選擇(看清楚, 是純粹, 不是指有開設Fashion A-level這門課的學校. 確實其他中學也有開設, 但要看是否教學重心在Fashion上), 他們家一開始是跟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合作開辦的, 有點附屬中學的意思, 後來獨立出來的, 但是所有來申請的學生都是奔著倫敦藝術大學去的, 學校內的競爭比較激烈, 學生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時裝設計, 比傳統的A-level要輕松一些, 但是各有各的優勢劣勢吧. 學生也相對其他學校的, 更加個性.
他們有開設2年制的A-level與一年制的本科預科課程, 都是純Fashion的.
這所學校2016年9月升入倫敦藝術大學30人, 升學率65%; 升入中央聖馬丁14人, 升學率高達30%.
每年只招收50個學生, 其中中國學生佔25%左右.
我個人感覺這個學校的升學率比倫敦藝術大學自己的預科的升學率高很多, 倫藝自己的預科幾乎是升不上去的, 一年招100多個中國學生, 最後升上去的寥寥無幾, 然後去了才發現是中國班, 全是中國學生. 畢竟不敢亮升學數據的學校都是耍流氓! ISCA在升學方面目前對接倫敦藝術大學是全英第一的. 這個是實打實的數據放在那裡.
如果想要申請的話, 直接去微博搜索 ISCA英國國際創造藝術學校 通過他們直接遞交申請就可以了, 沒有任何的費用. 他們會直接給申請的建議, 如何准備作品集, 如果准備面試, 都是免費的.
望採納!
J. 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馬上要初三了,能轉過去嗎如果能轉過去那怎麼進呢,難進嗎回答滿意加分!!
我女兒是在英國學校的,不過在幼兒園,當初我也報名了德威,但是有了機會專可以先進英國學校,所以就屬直接去了英國學校。德威英國學校我一些朋友的小孩子在上幼兒園和小學,或者中學,我不是很清楚哪裡的學費,不過聽說差不多和英國學校,所以應該是一個月在19000左右的,不含班車,住宿,和校服,和中餐,零食的費用,應該沒有住宿的這項。
不過暫且先不說學費,就戶口我感覺很奇怪,因為一般是不收中國國籍,所以和戶口沒有關系,其次是如果想去需要提前預約報名,等他們通知你去學校面試和參觀,不過國際學校一般需要收面試費用(英國學校是收6000),至於能不能錄取就是另外的事情了。還有德威是拿了英國德威私利學校的名義開的,至於教育的學歷是不是在國內認可,就需要樓主考慮清楚。還有如果你日後要搬家或者換城市和國家生活,那麼所需要去的地方認可孩子的學習還是不認可,那麼是另外的事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