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漢華中學

漢華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6-15 20:42:31

❶ 香港漢華中學怎樣是band幾的

漢華中學(Hon Wah College),2006年9月遷校之前稱為Hon Wah Middle School,是香港一所著名的全日制直資中學(附設小學部),由漢華教育機構主辦,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西環青蓮台,於1945年創校。舊校舍位於香港西環青蓮台10號。現址為香港小西灣富欣道3號,為自行設計全新校舍。

特色
以香港課程為主,並發展校本課程,及加入國際課程元素,例如機械人,初中通識,藝術課,思維訓練等
中國語文科以普通話教授
設英文班,地理,數學,歷史,地理以英語教學語言
校風嚴,重德育及公民教育
提供內地,台灣交流機會,包括全級內地學科考察活動,領袖生團及服務學習團
提供國際交流機會,包括英國,澳大利亞,阿根庭,丹麥等
重視體育及藝術發展,取得多項學界賽獎項
提供多項領袖訓練活動及計劃,培育同學領導才能及關懷社區,國家及世界事務的責任心

設施
G樓:校務處、醫療室、小賣部、男更衣室、女更衣室及球場
1樓:圖書館、電腦輔助學習室、電腦室、演講廳、社工室
2樓:課室、2個教師辦公室、會議室、美術室、學習輔助教學室
3樓:課室、禮堂、學生會室、音樂室、2個教師辦公室、學習輔助教學室
4樓:課室、教師辦公室、學習輔助教學室、禮堂雅座
5樓:餐廳、教師休息室、地理室、學習輔助教學室,空中花園及有機種植
6樓:綜合科學實驗室、校園電視台、生物科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及天檯球場
7樓:表演場、天氣監視儀器及空中花園

校隊組織
游泳隊,籃球隊,排球隊,田徑隊,足球隊等

學生對外成就
學業高增值學校,成績連續多年上升學校
綠色學校獎
香港環保卓越計劃學界銀獎
學界籃球比賽亞軍
朗誦冠軍
學界領袖生獎
舞蹈比賽冠軍
攀石比賽冠軍
四格漫畫比賽冠軍
學界游泳比賽冠軍
學界田徑比賽季軍

❷ 蒼天有淚中的演員陳紹榮個人資料

出生日期 1947年
職 業 攝影家
畢業院校 香港漢華中學
主要成就 五星級攝影家的稱號
代表作品 《木棉花開報春來》、《黃山日出》

❸ 請問港島區、九龍有咩Band 2 中學

港島區(band
2):排名不分先後劉永生李潤田金文泰慈幼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福建衛理寶血顯理

❹ 近日焦點訪談的主要內容和評判

始終有你

——紫荊花開滿香江(一)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十年裡,香港在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齊心協力,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書寫了香港輝煌的十年。

1997年10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開始席捲香港,香港經濟一時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危機時刻,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堅定的態度,使得特區政府有力量在關鍵時刻入市維護港幣,最終擊退國際金融炒家。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香港各行業一直處於轉型調整階段。但是,2003年年初,"非典"來襲,香港經濟又一次面臨困境。在內地與香港守望相助、攜手抗擊SARS的過程中,中央政府對香港給予了全力支持。

為了幫助香港迅速恢復經濟,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協議,由此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得以加速和升級;2003年7月,中央政府開通"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這項措施不僅為香港的旅遊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機,也為香港市民開通了新的就業途徑。之後,又實施內地大型優質國企來港上市、粵港合作等一系列措施。香港的經濟連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呈均衡發展態勢。

香港回歸十年來,"一國兩制"取得了巨大成功,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明顯增強,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均創歷史新高,香港正在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今天距離香港回歸祖國10年紀念日還有兩天的時間,今天剛剛抵達香港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香港國際機場發表講話時說,香港回歸10年既是香港的大喜事也是國家的大喜事,向香港同胞表達了美好祝福。

從1997年到2007年回歸這10年間香港經歷了風風雨雨,走過的是一條不平坦的路,但每遇風浪香港都得到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了日益強大的祖國做後盾,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齊心協力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正如香港人愛唱的一首所表達的那樣《香港始終有你》。

1997年7月1日,註定要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這一天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終於實現,香港從此走進一個新的時代。10年之後的今天,一個更加繁榮的香港正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曾憲梓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這是中國政府的一個政策,那麼首先一點,就是在歷史上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實行兩種制度的,只有在我們中國有這個胸懷、有這個膽識,在香港的10年可以講是非常成功的10年。

黃潔 記者:我現在所在這個地方是香港九龍的尖沙咀,這里是觀看香港市容最佳的角度之一,如果您10年前來過香港,那麼站在這里您一定能發現香港的變化,不過這個變化來得並不容易。

1997年10月,回歸才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開始席捲香港,國際炒家多次兇猛的向香港匯市、股市、期市同時發難,香港經濟一時受到強烈的沖擊。

香港市民:經濟不太好,好多裁員。

危機時刻香港市民期盼著政府以強有力的措施穩定局勢,他們的期盼很快成為現實,為保證新成立的特區政府有充足的財政儲備應對危機,早在回歸前十幾年中央就成立了專門機構代表未來的特區政府經營與港英政府均分的新批土地租金,到金融危機發生這筆錢已從當初的7億多港元增值到1700億。在香港遭遇金融危機時中央政府明確表態,如果香港有需要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香港,正因為有了這筆財政儲備和中央政府的態度,使得特區政府有力量在關鍵時刻入市維護港幣,最終擊退了國際金融炒家。

曾蔭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我們對中央政府無私的對香港的政策感受很深,有很正面的評價。

香港市民:現在回歸以後我覺得很直接感覺到一個龐大的國力的支撐給香港,雖然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但是如果你沒有一個大的體系作為它的背景、靠山,我覺得從實體資金方面的支撐,跟後面的智囊的支撐,到氣勢上的支撐,對外國的金融,像索羅斯這些量子資金,直接產生綜合的抗衡。

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香港各行各業一直處於轉型調整階段,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統計,到2002年香港的GDP中有85%來自於服務業,旅遊業在其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2003年初非典襲擊了香港,香港經濟又一次面臨困境。

田北俊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在2003年年初沒有SARS的時候,我們每個月的旅客大致上是一百萬人次,但是在SARS的幾個月,就是2003年4月、5月份到6月10多號每個月跌到只有5萬人,從100萬跌到5萬人,很多我們的酒店裡面的住客只開幾個房間,最出名的半島酒店有一天是一個客人都沒有的。

當非典襲擊香港時內地也同樣面對著這場可怕的疫情,在內地與香港守望相助攜手與非典抗爭的過程中,中央政府對香港給予了全力的支持,時任香港醫院管理局總監的高永文先生對此記憶猶新。

高永文 香港醫院管理局原總監:那時候我們要用上一些高規格的防護的一些裝備,比如說N95的面罩,或者一些全身的保護的衣物,這些東西都是一些外國的一些公司它的專利的一些產品,甚至於是一些公司或者是一些國家的國防工業一些產品,他們不會很容易就大量地給你提供。

陳佐洱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那時候醫生用的眼罩香港就開出要這種型號的,全世界只有德國一家工廠生產,一個月生產一萬個,單子上面要求5000個,我們要在一個星期以內完成。我記得當時到德國、到日本、到美國市場采購,全部滿足香港的需要。

今年當我們再次回首4年前這段往事會從中讀出許多精彩的內容,中央政府的支持、特區政府的勇氣、白衣天使的奉獻,這些力量結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2003年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1月後,董建華來到曾是非典重災區的淘大花園,向市民宣布了世界衛生組織將香港從非典疫區名單中除名的消息。

記者:香港戰勝了非典,但不可否認香港的經濟為此承受了不小的沖擊,為了迅速幫助香港恢復經濟,2003年中央政府給香港送來了兩份特殊的大禮,這就是CEPA和自由行。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與是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聯系的安排協議,這項後來被稱為CEPA的協議,目標是消除兩地的關稅壁壘,促進投資便利化,由此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得以加速和升級。

曾憲梓:中央CEPA的支撐,香港從過去三年來到現在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的大發展。

2003年7月,中央政府開通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允許部分城市的內地居民以個人游的方式赴港觀光旅遊,這項措施不僅為香港的旅遊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機,也為香港市民開拓了新的就業途徑。

田北俊:從數字上來說,1997年到香港的旅客大致是1300萬,1000萬是外國來的,只有200多萬是國內來的。回歸10年了,國外來的遊客只不過從1000萬加到1300萬,增長了只有30%,經過10年的階段,但是國內的旅客從200多萬加到1300萬,所以你可以看見我們這10年來旅客數字的增長80%多是國內來的,這也是要感謝中央政府對香港旅遊的支持。

在CEPA、自由行、港澳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實施之後,香港的經濟年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而在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的同時,香港也在為內地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今香港與內地正日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梁振英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這是一個雙向的關系,香港的經濟發展跟全國的經濟已經分不開了。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挑戰一個接著一個,但是回歸祖國後的香港不再漂泊,在日益強大祖國懷抱中香港煥發了新的活力,在各種困難和挑戰中實現了經濟的強勁復甦和快速發展,在《始終有你》這首歌里香港人是這樣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情懷的:「獅子山觸到長城,血脈里感應,和諧靠你,賦予生命。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心的回歸

——紫荊花開滿香江(二)

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隨著五星紅旗一起升起的,是香港人民創造美好明天的信心與希望。十年來,香港市民對祖國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增強,已經成為香港回歸後最大的變化和成就之一。

1997年之前,一些香港市民因為對回歸後的前景心存疑慮,紛紛辦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當看到回歸的香港並未出現他們所擔心的事情,而是依託祖國更加繁榮,再加上持有特區護照有諸多的便利,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辦理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特區護照不僅更方便,而且在特殊情況下還能及時得到救助。據了解,回歸10年中,我國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特區政府處理了4000多起涉港領事案件。

如今,祖國已成為香港強有力的後盾,香港市民對祖國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現在,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開始喜歡唱國歌看升國旗;駐港部隊也漸漸成為香港市民心中的明星;香港人學習普通話的熱情日益高漲;而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內地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申奧成功,中華體育健兒在國際賽場上摘金奪銀,這一切都激發著香港市民的愛國熱情。

回歸後,越來越多的香港社會團體、政府機構、學校組織香港年輕人到內地交流、考察、學習,更有一些香港市民看好祖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勢,紛紛前往內地投資置業。

經過十年發展,現在香港與內地日益融合,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深深感受到了心靈的回歸。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不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可以說凡是中國人都熟悉這樣一位中葯——當歸,在1997年7月1號香港回歸的時候,「當歸」這兩個字很能表達人們的心情,政權當歸、人心當歸。但是百年滄桑留下的痕跡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過去的。當時有人說,政權的回歸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難的是心理上的回歸。10年以後,我們的記者在香港感受到了什麼呢?

記者 黃潔:這里是位於香港灣仔的香港入境事務大樓,在香港回歸前夕,一些香港市民曾經在這里排隊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據說排隊人數最多的時候一天達到了5萬多人。而香港回歸後,來這里申請護照的人依然是絡繹不絕,所不同的是,大家來申領的是不再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記者:辦理這個特區護照的手續復雜嗎?

香港市民:其實不復雜,就直接排隊,等差不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弄好了。

記者:那麼你為什麼要現在申請特區護照呢?

香港市民:我覺得特區護照用起來非常方便,還感覺到我們祖國很強大,所以覺得拿著這護照非常自豪。

解說:1997年之前,一些香港市民因為對回歸後的前景心存疑慮,紛紛辦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當看到回歸的香港並未出現他們所擔心的事情,而是依託祖國更加繁榮,再加上持有特區護照有諸多的便利,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辦理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黎棟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處長:有134個國家和地區給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免簽,香港居民拿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的人數已經有420萬人。

香港市民:那我覺得特區護照相比較而言甚至是更好用、更方便,既然有了這么好用的特區護照給我身份,還有人身的保護,那我何必再去要另外一個國家給我身份的證明和保護呢。

記者: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護照不僅是方便,而且在特殊的情況下還會得到及時的救助。據了解,在香港回歸10年以來,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特區政府共同處理了4000多起涉港刑事案件。

黎棟國: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事件,當時有很多香港人在泰國,事件發生以後,第一個到現場的是駐泰國宋卡的總領事和他們的同事。

解說:中央政府所做的這一切,大大增強了香港市民對中國公民身份的認同感,對國家的歸屬感,這使得許多回歸前離開的人們又回到了香港。香港市民郭少明在90年代初期和太太去了加拿大,但在回歸前夕,他們卻又回到了香港。

郭少明:當時我們移民去加拿大,發現那裡沒有家的感覺,感覺自己是二等公民這種想法。再說那邊的生活太休閑,也都不適合我,感覺香港挺好,回歸之後發展也非常之好,所以我們決定留在香港發展。

解說:郭少明回到香港後,繼續經營他已經經營了10多年的化妝品生意,回歸後的香港穩定繁榮的發展,讓他的生意不僅在平穩中度過了亞洲金融風暴、SARS等等沖擊,而且他的生意還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香港市民: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香港市民:我覺得好像國歌裡面有很激昂的,一種團結、向前的力量是很適合現在的香港,我們香港人應該是團結起來,一起去前進。

解說:現在,每天清晨在香港的一些重要場所都會舉行升國旗儀式,香港的電視台還在晚間專門播放國歌,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開始喜歡唱國歌,看升國旗。應該說,主權的回歸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線,而心靈的回歸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今,祖國已經成為香港強有力的後盾,香港市民對祖國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加深。

記者:我現在所在的這個地方是駐港部隊軍營,回歸之初,這里對於香港市民來說可是一個既神秘又陌生的地方,而短短幾個月之後,這里開始定期對香港市民開放,從此成為香港市民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重要窗口。

香港市民:應該說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吧,對軍隊想了解多一些了。

香港市民:小朋友也很開心了。

解說:10年來,駐港部隊共開放軍營14次,有20多萬人次的香港市民走進了軍營。同時,駐港部隊還積極參加義務植樹、義務獻血等社會各種公益活動。據香港多家調研機構最新公布的數字,香港民眾對駐軍的認同率已經由進港初期的37%上升到現在的93.7%,滿意率達71%,他們已經成為香港市民心目中的明星。

香港市民:外形比較帥,而且很專業的感覺,很有一種保護力跟紀律性。

香港市民:我覺得他們應該很正面,很喜愛的。

記者:我身後的這個建築是香港大球場,2003年11月1號這一天,4萬多香港市民涌到這里,爭相目睹他們心中又一位閃亮的明星。香港一家媒體以《清晨迎英雄》為標題,報道了當時的盛況。他們是這樣描述的,香港人瘋狂了,全城陷入一片激情之中。

香港市民: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光榮。

香港市民:感慨萬千,高興的不得了。

解說:航天事業的騰飛標志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同時,內地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申奧成功,中華體育健兒在國際賽場上摘金奪銀,這一切都激發著香港市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

香港市民:以前人家問我你是什麼人,我說我是香港人,現在別人問我你是什麼人,我基本說我是中國人,我是香港出生的中國人。

香港小學生:有人說不讀書,長大就沒有好工作,可是什麼是好的工作呢?

解說:香港回歸祖國後,隨著與內地文化、經貿交往的日益頻繁,香港人學習普通話的熱情也日益高漲,過去在香港普及程度不高的普通話現在持續升溫。

李冰薇 香港普通話專科學校教師:伴著回歸,我們的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現在這個情況真的是很踴躍的,很多學生來報名。現在有學生差不多兩到三萬,現在我們學校已經有八間分校了。

香港市民:我的公司裡面的老闆,他們從2000年開始,就已經開始請內地到香港的人士或者中文大學的一些老師,教他們普通話。

解說:從香港市民對特區護照的信賴到移民回潮,從對國籍、國歌感情的逐步加深,到學習普通話熱潮,這點點滴滴反映出香港市民對我們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增強,已經成為香港回歸後最大的變化和成就之一。

曾蔭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人了解國家的進步,不停地發展,對於國家不停進步的驕傲,對於「一國」的認同,一天比一天增強。對於「兩制」,不但是維持我們原來的原貌,還有是會保持香港將來的增長,這樣的價值觀會繼續增長,也是香港會貢獻國家的一份力量。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香港回歸後的這些年,內地的人們都注意到,香港離人們近了,接觸香港人的機會多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政府機構和學校,組織香港的年輕人到內地交流、考察、學習,更有一些香港市民看好祖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勢,分別前往內地投資置業。香港和內地的日漸融合,讓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感受到心靈的回歸,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樣一句話:香港是我家,祖國是我家。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喝彩香港

——紫荊花開滿香江(三)

今天,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的各項活動達到了高潮。這幾天每一個香港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參加各種慶祝活動,感受著歡慶的氣氛。

今天中午,「香港特別行政區十周年回歸杯」足球賽在香港大球場開賽,第一場是由香港明星足球隊對內地明星足球隊。參加比賽的球員都是來自香港和內地的體育明星和演藝明星。何家勁是電視劇《包青天》中飾演展昭的香港演員,他也參加了今天的香港明星足球隊比賽。何家勁告訴記者,回歸十年,香港和內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從 1997年到今年,每年他都要在內地參加兩個以上電視劇的拍攝。

6月29號下午,記者來到香港元朗洪錦棠先生家中時,正好趕上洪先生一家在收看胡錦濤主席抵達香港的新聞。由於身體的原因,洪錦棠夫婦只能通過電視屏幕感受歡慶回歸氛圍。但洪太太告訴記者,香港回歸讓她的她的四個孩子中,老大早在幾年前就前往內地發展,看到哥哥在內地事業有成,從美國留學回歸來的老四也動了去內地發展的念頭。

香港漢華中學校通過舉行校友聚會的方式歡慶回歸。參加聚會的校友都會得到一份特殊的紀念品——回歸紀念尺。從回歸紀念尺上可以看到香港回歸大事記和中國歷史大事。在6月29日晚,由香港漢華中學校友組織的「歡慶回歸十年情」文藝晚會也正式開始。幾百名觀眾共同分享了歡慶回歸的快樂心情。在晚會上,漢華中學校友們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國》。

香港回歸十年來,保持了它的繁榮穩定,這是不爭的事實。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的香港,必定會給世人帶來更多驚喜,東方之珠將更為璀璨!

[詳細內容]:

香港的喜事,國家的喜事,這幾天香港回歸10周年的各種紀念活動在香港和內地舉行。十年風雨,十年輝煌,十年經歷的困難、挑戰,十年收獲的進步、勝利,積累而成的感慨和喜悅,在這一刻被盡情的釋放。幾天來我們的記者在香港和普通市民一起一次又一次的分享著這喜悅。

解說:今天中午香港特別行政區10周年回歸杯足球賽在香港大球場舉行,作為回歸杯三場比賽的第一場,由奧運冠軍、演義明星等組成的內地足明星足球隊對陣香港明星足球隊。

陳百祥 香港演員: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三比三。

解說:足球比賽是慶祝回歸10年的一種方式,而每一個香港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慶祝。6月29號下午,記者來到了家住香港元朗的洪錦棠先生家,他說,收看電視報道是他們老兩口慶祝回歸10年的方式。

洪錦棠 香港市民:胡錦濤總書記跟中央的幾個首長來到了香港,來到了老百姓家裡面探訪,這體現了中央對香港人民的關懷。

記者:這幾天的香港是不是很熱鬧啊?

林愛珍 洪錦棠先生的妻子:這幾天不止了,再早十天前已經開始了,各種活動都有了。

解說:洪太太說,這段時間各種大大小的慶祝活動遍布香港的各個角落,她也很想去參加。

林愛珍:如果我是年輕的,我現在就應該出發了,坐車起碼你要半個小時、一小時去等,我們要霸位子,要觀看,要霸一個好位子,所以要早一點出去。

解說:

洪錦棠夫婦通過電視屏幕感受到了歡慶回歸10年的氛圍,而香港漢華中學的校友聚會則是他們歡慶回歸的方式,參加這次聚會的每個校友都將會得到一份特殊的禮品。

邱瑞芬 香港漢華中學校友會副會長、秘書長:這個就是回歸的紀念尺,這個尺很有意思的,我給你看看。這個回歸紀念尺就是有看到回歸的大事,這邊是中國的歷史,這面就是回歸的大事情。

解說:校友聚會慶祝回歸,為了共同回味這不平凡的10年,漢華中學校友會還特意為這次聯歡會精心布置了一個10多長的展板。

記者: 我看到還有一塊,這塊專門是與內地融合。

邱瑞芬:對,回歸以後,我們不論是政府或者是民間,都組織了很多交流團到內地去,因為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解說:何家勁是在電視劇《包青天》中飾演展昭的香港演員,他是香港明星足球隊的隊員。在回歸杯明星表演賽開始之前,記者在香港灣仔球場看到他正在訓練。

何家勁 香港演員:我今天在這兒練球是有目的的。

記者:有什麼目的?

何家勁:因為在7月1號回歸(紀念日)的那天,在香港政府大球場有一場比賽,就是我們香港明星隊對內地明星隊,友誼比賽慶回歸的。

記者:你們那天的比賽,你們這邊有誰參加啊?

何家勁:厲害了,我們的中堅分子譚詠麟、陳百祥、曾志偉、黃日華、苗僑偉,我負責後衛,最後一個。

解說:回歸10年香港人共同經歷著精彩,何家勁說,香港和內地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他個人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何家勁:九七之後,我們很多時候去內地拍戲也比較容易,多機會接觸大家才能融會貫通地交流經驗。我1997年之後到今年是2007年,這10年裡面我幾乎一年都在中國大陸最起碼拍兩個電視劇這個樣子。

解說:回歸10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都像何家勁這樣有了更多內地發展的機會。洪太太告訴記者,她的4個孩子中老大早在幾年前就前往內地發展,看到哥哥在內地事業有成,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老四也動了去內地發展的念頭。

洪浪 洪錦棠先生的兒子:這10年香港發展不錯,對未來也有信心,打算在香港繼續在電腦行業大顯身手。可能在未來也去內地繼續發展,內地機會也很多。

林愛珍:老大到內地去了,去工作,工作的話收入就多了 ,收入多了我們老人家也有收入了,比較多了。

洪錦棠:我現在是退休了,所以有空就到香港各地走走,到深圳走走。

解說:看到孩子們都能找到很好的發展機會,老兩口很高興,而香港這些年的發展也讓他們很開心。

洪錦棠:機場的建設,青馬大橋,還有西鐵,公路建設也很多,城市方面、市政方面各個方面都很好。

解說:漢學中學校友會的邱瑞芬告訴記者,校友們參加慶回歸聚會的熱情很高漲,很多校友都提前趕到了學校。

邱瑞芬:都是香港的校友,他們平常就在香港各個地區工作。

記者:為什麼這次大家這么遠都跑來做這件事情呢?

邱瑞芬:因為慶祝回歸。他問我們為什麼這么遠大家都來這里參加這個活動?

高蕙畹 香港漢華中學校友會成員:因為我們都愛國、愛香港,我們都是老同學,借著這個大機會我們也可以團聚,好開心,大家來高興高興。

鍾坤治 香港漢華中學校友會成員:喜逢今年是回歸10周年,所以心情當然是不一樣了。

葉國謙 香港漢華中學校友會成員:所以懷著非常興奮的、高興的心情來慶祝我們香港回歸10周年。

解說:漢華中學校友會籌備了一台名為「歡慶回歸10年情」的文藝晚會,還特意從雲南請來了文藝團體參加演出,並邀請周邊居民前來分享。

邱瑞芬:因為香港對少數民族不是太熟悉,我們請他們來讓大家認識中國就是有這樣56個民族,這個好大的家庭。

解說:6月29號晚上8點「歡慶回歸10年情」的文藝晚會正式開始,幾百名觀眾共同分享了歡慶回歸的快樂心情,在晚會上漢華中學校友會華英合唱團演出了女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洪錦棠:10年畢竟是歷史的短暫瞬間,我感到了主要是中央提出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個創造性的思想將給將來香港指導香港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林愛珍:10年回歸對我們的孩子也好,大人也好,對祖國很信任、很贊揚。今天是七一回歸(紀念日),我們知道胡總書記到香港看我們來了,希望在胡總書記的支持和鼓勵之下,我們香港會越來越好,香港好中國一定會非常非常好,謝謝。

說起香港有人會想到國際金融中心、最開放的自由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也有人會想到茶餐廳、賽馬場、旅遊購物天堂,還有會想到動感之都、時尚之都。香港回歸10年來保持了它的繁榮穩定,這是不爭的事實。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有著的得天獨厚區位優勢的香港必定會給世人帶來更多的驚喜,東方之珠將更為璀璨。

❺ 吳俊明的人物生平

吳俊明
1935年7月生,祖籍肇慶高要,幼承庭訓,學歷中文系本科。青少年時受教於香港母校漢華中學。1950年由香港回內地參加兩廣縱隊,任一級文書,與翰墨結緣,勤研詩詞書法,師宗文徵明、米芾諸家,擅行草書,兼攻各體。書風婉逸酒脫,剛中見柔,雄渾豪放,大氣磅礴。曾出版書法集《毛筆書法指南》,《吳俊明書法作品集》,《硯邊薈萃》,《吳俊明書法選集》等。1984年至今舉辦書法展覽25次。1990年獲全國馬年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1993年獲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並連續8年獲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頒發優秀貢獻獎。2010年4月獲全國楹聯書法賽[聯墨創意獎]。
吳俊明夫人及子女受其影響,均酷愛書法。1997年冬、1998年春赴日本東京、橫濱舉辦家庭書法展,吳俊明並應邀在東京後樂園中日友好會館展示書藝,受到當地中日媒體的重視和介紹。書法作品展出遍及新、馬、泰、加等地。
2009年11月應邀再次赴東京江東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吳氏一族九人書道展」,書畫作品《櫻花之歌》備受贊譽。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為最高顧問的全日本中國水墨藝術家聯盟給吳俊明書法作品頒發金獎。

❻ 我准備在香港讀中學生,我想了解一下漢華中學和觀塘的那間福建中學哪間好

1.需有香港身份證,才可報考漢華或觀塘的那間福建,內地生是不可以 , 2, 綜合各方面兩校比較,漢華較好,請...

❼ 我想知道香港中西去,北區的band2中學

中西區我不是很清楚(我不是這區的)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漢華中學,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
北區有
FRCSS(我讀這間學校)
救恩書院
馬錦明中學
聖方濟
廖萬石
陳朱素華。。。

❽ 漢華中學的著名校友

王如登: 全國人大代表、中聯辦主任助理兼港島工作部部長
葉國謙: 香港立法局讒員、 全國人大代表
貝鈞奇: 香港足總董事、公民體育會及愉園體育會主席
林金璽: 中國銀行(香港)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
林潮: 博士,天體物理學家
李金鍾: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2005)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主席
邵衛國: 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施滄海: 亨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
胡軍: 香港舞蹈團首席演員
翁金驊: 亞洲籃球三分神射手
陳鳳英: 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特邀顧問
楊祖坤: 大公報顧問、前總編輯
黎永錦: 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法律商務部副總經理
潘嘉德: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節目分部監制
潘耀明: 著名作家,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 及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作家協會執行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香港大學金庸基金會委員會委員
鄭偉容女士 星榆舞蹈學校校長
顏家謨博士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前副院長
戴明興博士 原香港科學館總館長
麥曉帆 青年作家, 2005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得主
陳克勤 特首辦特別助理 (中學第45屆、預科第15屆)

❾ 香港哪些中學收內地學生阿,《最好是側魚涌附近的》

側魚涌附近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有很多學校,北角寶馬山有培橋中學呀,我就是那的學生。還有閩喬、蘇浙也收,但這幾個不是很好的學校。有點亂了。小溪灣有小溪灣福建中學、漢華中學、你要是新來港的就最好去北角的福建中學適應環境最好不過了,但是那最高是中3.但會幫你找很多學校。蠻好的。

熱點內容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
師德閱讀答案孫春平 發布:2025-07-12 17:44:03 瀏覽:999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