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深圳校園暴力

深圳校園暴力

發布時間: 2021-06-16 16:05:05

『壹』 為什麼在深圳或者廣東那邊經常出現校園暴力事件呢!我看到過很多這樣的視頻,尤其是女生之間的爭執!

廣州我不是很曉得.
但是深圳我曉得呢
像深圳這種比較年輕\經濟能力又較強的城市呢
自然也就比較追求時尚
時尚嘛,就是隨著潮流走
眾所皆知,年輕人嗎,打架是難免的
大家難免校園暴力也就難免
所以就經常發生了唄

『貳』 深圳某中學的七八個學生就這樣毒打一個

看來校園暴力越演越烈
老師沒有有效的手段
因為現在教育文件規定
老師是不準打不準罵學生的
甚至稍微懲罰下也不行

『叄』 校園暴力事件

ruguo是未成年人 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會批評教育 監護人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年滿16歲 且造成當事人輕傷 會承擔刑事責任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了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輕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了緩刑的條件。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法律援助中心 400-000-9164
3,因此,故意傷害案件致人輕傷,理論上是可以判處緩刑的,幾率比較大,關鍵是看犯罪情節。(其他不便多說)深圳律師4級2009-03-24深圳律師:如果是致人輕傷,那麼也就構成犯罪了,但是對方可以對你不起訴,可以調解,但是那要看受害人是不是同意,如果不同意,人家就要自己起訴到法院了,要判刑的,

『肆』 請告訴我幾個校園暴力的實例 有加分

來自同學

·深圳中學生斗毆視頻震驚網民

4月4日,深圳新聞網視頻的兩條新聞:深圳寶安沙井職業中學成人高中的高二的一名男生,將另一名男生打倒在地,用手中的木棒對著倒地男生的頭部等部位猛打,其動作極為粗暴……針對這些學生打架事件,在校的學生都反應平平,學校方面也稱「深圳新聞網上的兩則視頻新聞,從圖片上看很惡劣,實際上是小事情」…[全文][評論]

現象:校園暴力時刻威脅讀書郎?
追問:誰給了「校園江湖」的滋長空間
案例:
四名小學生打死初中生 年齡小不能立案
北外女生不滿被舉報留宿男生刺死同學
「少年幫」瘋狂作案 校方為何捂著不報
西安女生遭裸體毆打 被仙人球扎胸部
新生拒絕老生勒索 學生會幹部將其打死
女大學生逼女同學當眾手淫
馬加爵殘忍殺害四名同學

來自教師

·湖南一教師砍死4名學童砍傷16人

2004年9月30日,湖南一學校新調入的男教師攜帶菜刀沖上該校一、二年級的教室,在不到10分鍾的時間里製造了又一起校園慘案:4名學生被砍死,另有12名學生和4名教師被砍傷,其中多人重傷。該教師曾在精神病醫院接受過治療,醫生曾警告不能讓他受刺激。「如果他有精神病,為什麼他還可以做老師?」…[全文][評論]

現象:究竟是誰在「妖魔化」教師?
追問:「禽獸教師」為何頻繁出現?
案例:
遼寧一中學5老師和6學生廝打
小學老師校園內砍殺20師生
四歲小孩被老師打破嘴致尿褲子
教師猥褻43女生學校為其保密
甘肅一學校體罰學生成風如「集中營」
教師體罰學生後給家長下跪道歉
學校變相體罰惹禍 湖南初三學生猝死操場

來自校外

·北大醫院幼兒園15名兒童被歹徒砍傷

2004年8月4日,一男子在北大第一醫院幼兒園內持刀行凶。接到報警後,三輛巡邏車及8名民警在1分鍾內迅速趕到現場將正在行凶的歹徒制服,同時,將受傷的15名兒童和3名教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目前,除1名兒童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2名傷者傷勢較重外,其餘人員無生命危險。犯罪嫌疑人徐和平是該園臨時工…[全文][評論]

現象:全國校園安全行動抓獲嫌疑人1.3萬
追問:嚴峻的問題:校園安全誰負責?
案例:
河南八男生睡夢中被砍死(組圖)
甘肅15名學生被砍成重傷(圖)
山東發生「校園慘案」24名學生傷
河南汝州校園慘案追蹤 為只死狗砍死9人
山東9-20慘案兇手被判處死刑
廣州惡男多次恐嚇、搶劫在校學生
每年三千大學生非正常死亡

『伍』 校園暴力犯罪調查(論文)

近期國內外不斷有血腥校園暴力犯罪的新聞見諸報端。這些報道警醒了人們,校園不再是一方凈土。校園暴力已經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民眾所關注的特殊社會現象。本文試圖從經濟相對發達的深圳市寶安區出發,調查該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特點,分析其形成的根源,並基於司法實務的視角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力圖構建一套有效的預防機制。 關鍵詞:校園暴力犯罪 經濟相對發達地區 學校教育體制 暴力文化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定義及其類型 關於校園暴力犯罪的課題,目前在我國尚未形成全面、系統的的研究,現有的調查或分析,一般僅從一個較為片面的角度出發。比如社會學注重對其現象的收集、歸納;教育學則則偏重對自身體制和教學內容的檢討;至於司法界,無論是在實務中還是理論上,亦只是單從一般的犯罪學角度探究其成因而企圖完成事前的預防或事後的懲戒教育。由於考慮的范圍比較孤立,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校園犯罪」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而,唯有從更高的角度方可能俯瞰全局,既找出「校園暴力犯罪」現象背後的成因,更能綜合地構建行之有效且針對性強的預防和教育的系統。 現有的研究資料,一般將校園暴力犯罪作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校園暴力犯罪,是指犯罪構成中的客觀要素,如犯罪主體、對象、案發地等方面的其中之一涉及校園因素的暴力犯罪;狹義的校園暴力犯罪僅指犯罪構成中的犯罪主體為教職工或學生。 而根據校園暴力的來源及施暴者的不同將其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暴力現象。此類校園暴力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家長採取不恰當的、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以致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行為,如體罰、變相體罰、言語侮辱等。二是青少年學生的施暴行為。學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學生因過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戀、錢物需求、青春性意識萌動或者僅僅因為模仿錄像某些情節、發泄心中怨氣等而對其他學生施暴的行為,如毆打、強奸、搶劫、侮辱、殺害等,此類行為在寶安區俗稱「下暴」。三是校外人員對學生的暴力行為。這一現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閑雜人員或非法商家,為了一定的物質利益,滿足慾望或為了發泄心中不滿而對於不諳世事的青少年學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竄入學校或在學校附近、學生上學的路上搶劫學生財物,對學生進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娛樂活動中,一些商家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紛紛將兜售目標定位於廣大學生,其中不少人用黃毒誘騙以牟取暴利 。 綜上,本文結合對寶安區內發生的校園暴力犯罪真實案例的調查,將發生在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暴力犯罪作為研究的范疇。 二、深圳市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及特點 考察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和特點,我們不可忽略地應該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地域的經濟、社會情況:地處深圳市西部的寶安區在全國屬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2003年寶安區的國內生產總產值達518億元,占整個深圳市的三分之一。僅寶安區福永鎮,就有懷德、橋頭、鳳凰等多個村的年總收入超過5000萬元。寶安區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以前經濟欠發達地區迅速地轉變為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二是從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轉變為工業發達地區;三是正處在農村城鎮化的轉變過程中。人口方面,寶安區外來人員有270多萬,戶籍人口只有30來萬,外來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不容忽視。寶安區現有中小學校共計264間。在校中小學生23萬7千多人。教師職工人數超過1萬人,其中公辦教師4800多人,民辦教師(即聘請教師,工資學校自籌)5200多人。 伴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外來人員急劇增加,居民貧富懸殊加大,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社會環境復雜,民辦學校放開等因素的影響,寶安區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也呈上升勢頭。部分城鎮學校甚至出現了校內外環境復雜,在校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局面。 從寶安區批捕起訴的案件情況來看,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285宗。而2003年在校學生犯罪或者以在校學生作為犯罪對象的案件共計23宗,2004年1-10月為22宗,同比略有上升。這45宗案件搶劫佔53.3%;盜竊佔26.6%;其他佔20.1%。另外,教師犯罪案件除了2001年某英文書院教師王某猥褻本校三名十一、二歲的學生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外,尚無案發。 從相關案例來看,寶安區校園暴力犯罪有以下特點: 1、以財產型犯罪為主 寶安區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造成消費主義風行。青少年學生易在此環境下產生錯誤的消費意識,產生講奢華和及時行樂的短期行為傾向。當他們的高消費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鋌而走險,實施敲詐勒索、盜竊、搶劫、綁架等犯罪行為。另外,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零花錢較多,不少學生還配有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使得不少學生也成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對象。我們曾經對寶安區某街道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展開調查,發現被調查的學生中竟然有61%的學生對學校內外環境有不安全感。 從寶安區檢察院起訴的在校學生敲詐勒索和搶劫案件來看,其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甚至有些對自己的同班同學下手。他們大多並非因為生活困難而去犯罪,而是想通過犯罪獲得用以享樂、消費的財物。例如,寶安區某中學學生張某,自二○○二年九月到被抓獲的一年間,共參與搶劫摩托車十二次,其中三次的作案對象是同校的同學。每次得手後,張某便能分到一些贓款,並用這些錢到網吧打游戲、購買名牌服裝或者請同學吃飯。經調查,張某的父親是小巴司機,母親是清潔工,家境雖不十分富裕,但不缺吃穿,而且定期有零花錢。可是這些不能滿足張某大手大腳的消費慾望。在戰戰兢兢地參與一次搶劫後,他嘗到了甜頭,便有了之後十幾次的作案。 2、犯罪手段趨向成人化、智能化 以往未成年犯罪作案手段和方法較簡單和原始,多以語言威脅並輔以輕微的暴力手段,或用撬門扭鎖,翻牆爬窗的方法,並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和偶然性強的特點。但現在,受暴力文化熏陶的青少年實施的犯罪,不少表現為採用綁架、恐嚇、麻醉等手段,有先進的通訊工具,作案經過精心策劃,作案後及時毀滅證據。如有些青少年會根據報道上所披露的警方偵察過程和方法,破壞現場,擾亂警方視線。

『陸』 校園暴力特指發生在學校及周邊地區,由同學、學校工作人員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達到一定

(1)我們青少年可能遭受的暴力侵害有家庭暴力、學校暴力、社會暴力等。
(2)例:課間追逐打鬧;學校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校舍年久失修;校園周邊小攤小販出售過期食品等。(只要答出兩方面即可)
(3)國家應該加強對校園安全的監管;學校應該確保校園設施的安全;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社會應該為校園安全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學生應該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等等。(答出三條即可)
(4)例:和諧校園,安全至上;建設平安校園,從你我做起;等等。(要求:主題鮮明,語言簡潔)

『柒』 關於校園暴力的文章

據了解,我國現有3億多兒童,每年約有5000萬兒童發生傷害,其中34萬致殘,6萬死亡。傷害已成為我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佔26.1%,而且這個數字仍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中華預防醫學會傷害預防與控制分會主委王聲涌指出,傷害已成為21世紀兒童的重要健康問題,不僅導致兒童殘、亡,更嚴重影響到兒童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正常發育和學習,也耗費了大量的公共衛生資源。深圳市疾控中心從2005年起就對我市青少年吸煙、酗酒、葯物濫用、自殺、不安全性行為、網路成癮等健康危害行為進行預防和監測,在全市選定了18所各級各類學校作為監測點,在校醫室設立「傷害報告卡」,學生每出現一起傷害就必須向有關部門報告。2007年,該中心曾對18所學校的4350位11到23歲的學生進行了關於健康危害行為的調查,發現我市青少年傷害發生率為23.6%,其中需要醫治的或至少1天不能上學的嚴重傷害報告率為23.1%,男生高於女生;傷害原因主要是碰撞或銳器傷和運動損傷;男生的傷害結果多為骨關節傷,而女生多為割刺傷;學校類型、抽煙、飲酒、學習成績和母親文化程度為傷害發生的影響因素。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科科長周麗表示,我市青少年傷害較為常見、多發,不良後果影響長遠。她說,調查結果顯示應對存在抽煙、飲酒行為的男生和成績較差的女生進行重點干預,這兩類人群是傷害高發、易發人群。記者了解到在故意傷害行為中,校園暴力傾向是深圳學生面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傷害因素。根據調查,過去1年中,有48.7%學生感覺到上下學沒有安全感,15.8%學生有過打架行為,其中又以初中生所面臨的問題最為嚴重,有49.7%的初中生覺得沒有安全感,21.8%有過打架行為。周麗分析,在深圳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中,言語暴力所佔比例最高,有48%;軀體暴力為31%;性暴力也不容忽視,有20%。在調查進行前的30天之內,有36.5%的受訪學生報告曾被惡意取笑,4.9%被索要財物,12.4%被有意排斥在集體活動之外,5.6%被威脅、恐嚇,4.5%曾受過打、踢、推、擠或被關在屋裡,27.4%學生曾被人開過色情玩笑或做過色情動作,14.9%因身體缺陷或長相而被人取笑。因受欺負而產生自殺行為的學生也佔到受訪學生的3.8%,校園暴力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嚴重。

『捌』 近日遇到准校園暴力

我是24小時不離開我的瑞士軍刀的
你也試試吧

『玖』 怎麼看待深圳某小學全班45人被打一事

這個事看後心情挺沉重的,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學校里有這么多的霸凌事件,而這次是全班所有同學都被一個人打了。

悲劇已經發生了,但願這次事件能夠讓人們警醒,校園霸凌現象已經狠狠的管管了。

『拾』 今日說法有關於校園暴力的節目嗎

有。2004年9月13日,央視《今日說法》播出關於校園暴力的節目-《晚自習之後》,以下是節目實錄。 嘉賓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

內容簡介:四川省某中學初二女生李梅被同班兩名男同學勒索錢財,李梅在沒有給錢的情況下,被兩名男生拖到教室後面毆打,而全班沒有一人敢告訴老師。事後,受到精神刺激的李梅被診斷為應激性相關障礙,嚴重影響了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

(10)深圳校園暴力擴展閱讀:

今日說法節目特色:

《今日說法》以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為切入點進行普法宣傳,作為社會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講述者,這個講述者根據一定的敘述方式給觀眾「講法律故事」,並且穿插節目播出。

情景再現和采訪目擊者或知情人的畫面來把觀眾牢牢吸引住,從「講故事」的方式來看它採用不同的敘事方法,多為倒敘或是作鋪墊,在節目開頭設置懸念,拋出疑問等,使電視敘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讓觀眾不再被動地接受法律知識。

校園欺凌的危害:

一項研究發現,被欺凌的兒童可能遇到高於正常的亞臨床水平的炎症,可能持續到成年期,而欺凌者比那些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凌者的兒童的炎症水平要低。此前的研究提示欺凌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研究了兒童期欺凌是否也能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研究人員就欺凌的經歷采訪了來自北卡羅來納的1420名9-16歲兒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國人。

對這些兒童進行C反應蛋白(CRP)的血液測試表明,被欺凌的兒童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隨著他們被欺凌的次數而增加,C反應蛋白(CRP)是身體的低級系統炎症的一種標記物,常常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狀有聯系。

參考資料來源:

新聞網-無辜少女慘遭同班同學群毆 校園暴力亟待解決

央視網-今日說法

網路-今日說法

網路-校園欺凌

熱點內容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