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
關於校園暴力,常在網路上看到,小至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到大學校園的大學生,無論是偏遠農村,還是發達城市,輕則傷身,重則致命,那我們究竟怎樣正確看待校園暴力呢?筆者來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和一些防治辦法。
首先學校要加強管理,合理預防。
學校要把此類事件的預防列入日常管理中,老師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防治,告訴學生遇到此類事件如何正確面對;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學生的情緒和思想動向,防患於未然;住宿制學校豐富課餘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釋放他們過盛的精力;開展理想教育,利用名人事跡和故事進行正確引導。
第二,被暴力者要勇敢面對,機智自保。
在暴力和威脅面前,沉著冷靜,要相信邪不壓正,施暴同學內心大多焦慮不安,和他們平靜交流,不要激怒對方,談話時多描述事實,談感受,盡量不貼標簽。更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惹不起躲得起」也是明智之選。
第三,學校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課。
負面情緒得不到合理宣洩是產生施暴者的原因之一,開展心理健康課,讓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宣洩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內心壓抑,就去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大聲的喊出來,喊出來所有讓你不快的事情;做拳擊運動,內心煩悶不能殃及無辜,拳擊運動用拳頭發泄你的不快;哭出來。可以藉助慢歌和悲傷的歌讓自己的情緒通過淚水流出來;買自己喜歡的零食,通過咀嚼舒緩情緒壓力;吃巧克力,買那種比較好的巧克力,入嘴即化,讓心情變美麗。
第四,家庭、學校、社會要齊心協力,創造一個有利於成長的環境。
學校要加強法制教育,將法律學習列入教學計劃,讓學生從小知法、懂法,學會用法,心中要有所畏懼;最好和社會上法制部門結合,對家長對社會普及法制教育,通過立法來加強對校園暴力行為的預防和懲罰,青少年暴力犯罪不僅要讓家長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施暴未成年人也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讓施暴者體會到法律懲戒所帶來的震懾。
第五,家長要率先垂範,做好溝通交流。
現在留守兒童增多,家長過多注重孩子的物質需要,忽視了親情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孩子的問題,所以,家長要與孩子親溝通,與時俱進,學習積極教養方法 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另外不能忽視社會環境的影響,要加強對網路游戲、影視作品等的過濾審查,減少暴力影視劇、網路游戲對未成年的影響。
2. 怎樣看待現如今的校園暴力呢,請說說你的觀點
我認為,自卑的學生往往都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而平時不受矚目的孩子就是實施暴力者,因為這樣的孩子總是想尋求家人和老師的關注。
3. 你是如何看待校園暴力的,請寫出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抵抗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問題真是太可惡了。
4. 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校園暴力
我們就應該以一個非常抵制的態度去看待校園暴力,因為校園暴力的起因有可能是因為學校的管制不嚴,或者是一些學生思想太過於極端,或者是家裡的教育不太好導致的,並且這些孩子總是三五成群,就欺負一些弱小的學生,這樣其實是非常的不好的,真的是社會的毒瘤,校園暴力真的是一件非常傷害每個人內心的一件事情。
5.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事件的即興評述
這個得找校長啊和保安,學長一定不能有暴力事件是學習的地方
6. 如何看待校園暴力作文
校園暴力是個新聞名詞,也是一個社會名詞。這個名詞的誕生,意味著我們已經公開承認,校園再不是什麼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樣危險的地方。這讓我想到了《哈利•;波特》裡面的魔法學校,那些天真的孩子們曾經一度認為那是最安全,也是最干凈的地方,但是,學校裡面有可以傷人的毒蛇,也有殺害校長的惡勢力,更有時時刻刻想除掉那個被視為「救世之星」的哈利波特的陰謀。
校園暴力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但是,我們在面對這個東西的時候,卻會有一個意外的發現。校園暴力,並不是校園裡面自然生成的怪胎,而是社會上的暴力文化飄落在校園中所長出的惡果。
前不久,有一個片子,叫做《阿嫂傳奇》。所有人看了之後都說這個片子很爛,當然,我也這么覺得,因為那根本不是什麼黑道片嘛,完全是一個教育片,號召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結果呢,抱著這種信仰的那個小姑娘,死掉了,而為了自己不惜殺掉兄弟的人,活下來了,那個要為丈夫報仇的大姐大,面對著如花少女的死,也懵懂了,就差懷疑自己若干年來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
我每天坐車,都會遇到若干學生,也聽到了一些學生對這個片子的評論。大致的說法是,這個片子太差,沒有打鬥場面,沒有黑社會火並的鏡頭,更沒有英雄救美和孤膽英雄。那些學生和社會上的大人一樣,覺得那個死掉的小姑娘,是個「傻×」,因為她不懂得黑社會的生存法則,雲雲。
多透徹的分析!這就是我聽到的學生們對這個片子的看法。他們似乎沒有人覺得,那個小姑娘死得很莫名,死得很可惜,而是覺得她「傻×」。這就是學生們的一種心理。
這種心理,就是校園暴力的文化基因,一種對他人的漠視,對生命的冷漠。
校園暴力,並不止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更是一種群體心理的反應,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校園中成員的意識。
以前也有校園暴力,以前的校園暴力,我也經歷過,比如有一次課間操的時候一個男生抓住另一個男生的頭發,用力往牆上撞,血染白牆,令人側目。現在的校園暴力,和以前相比,有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個就是性別模糊,另一個是模仿傾向嚴重。
我見過這么幾個小孩子,就在我們家附近的小學,有一天,我從那兒路過,那個小學門前有兩三個小男生,大概也就一米五不到的身高,樣子也並不兇悍,他們堵在門口,攔住一個想進去的學生。那個學生好像對他們說了一句「別擋路」之類的話,結果,那幾個孩子中一個比較胖的,字正腔圓地蹦出一句:「你過得了我嗎?」
――要是我沒記錯,這是《天下無賊》裡面的台詞吧。
那不是一個暴力片,但是裡面有一些多餘的鏡頭,比如對小偷盜竊手法的具體表現,對劉德華與葛優最後過招的重點描繪,以及對葛優那個盜竊團伙首領的威風的展示。顯然,那幾個攔路的小孩子,是想模仿一下電影裡面的橋段,嚇唬嚇唬那個要進去的學生。如果接下去雙方發生口角,最後肯定會變成暴力事件。
不能怪影片,也不能怪孩子,那我們該怪誰?
日本漫畫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看的東西,但是就現在中國孩子能夠看到的出版物和網路資源來說,日本漫畫不外乎三個內容:暴力、色情、偵探。但是估計誰都不會去模仿江戶川柯南,因為他們模仿不了,而且柯南的內容情節不夠刺激,相比之下,學生們更喜歡那些血腥的內容。
若干天前,我去一個小飯館吃飯,當時裡面正播放著一個日本動漫,名字不知道,對白聽不懂,也沒有中文字幕,一開始就是一個正義戰士和一個邪惡者的交戰,打到一半,邪惡者被打倒了,然後他突然變身,變成一個比異形還惡心的怪物,站起來和正義戰士繼續打。因為邪惡的怪物過於強大,正義戰士被打敗了,邪惡的怪物哈哈大笑,這一集就此結束。
當時小飯館裡面還有一些正在吃午飯的中學生,他們穿著校服,圍坐在距離電視最近的桌子邊,一邊看一邊跟著大叫。他們似乎並不怎麼同情那個正義戰士,反倒在他被打倒之後大聲喊「傻×」――他們正處於叛逆期,越正義他們越反感,而且,在他們看來,那些正義使者,就應該去死。
我不知道,他們不喜歡那個正義戰士,是不是因為那個戰士有一個性感美貌的女友的緣故。不過我聽說過,好像中學校園裡面因為爭風吃醋大打出手的案例並不少見。
7. 如何評價現行校園暴力行為
往往受非道德觀念、不健康心理的支配。制止校園暴力行為,家長和學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桑標說,要從細微之處入手,教育孩子做文明學生、文明市民,教育孩子從小學會與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使他們懂得不打人罵人是最起碼的文明。
8. 你怎麼看待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一定要扼殺在搖籃里。因為校園暴力對孩子來說不僅僅只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是心靈上的。而心靈上的傷害是最為嚴重看不見摸不著的。

校園暴力是堅決不應該出現在校園里的,學校本來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地方,這里本該是一片凈土,不應該被那些烏煙瘴氣的校園暴力所污染。讓校園暴力遠離校園,還學校一片寧靜,還孩子們一片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