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牆語
1. 為學校的牆壁寫一條提示語(委婉、讓人樂於接受)
我很白,千萬別給我的臉抹黑。
2. 設計一條提示語來提醒同學們愛護學校的牆壁要求委婉
莫要塗畫,我也需要美白,這個你看如何,其實這種標語基本上起不到什麼提示作用,重要的是老師要多提醒,設置必要的懲罰措施,這樣就不會有人去毀壞牆壁了,慢慢的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3. 校園文化牆設計圖成語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己過於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4. 學校牆壁上掛了這樣一則提示語:嚴禁亂寫亂畫!請你把這則提示語改寫得富有情趣一些。
牆壁會哭,不要畫花他的臉~
5. 校園牆面成語故事剪紙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出處】《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構】連動式。【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賓語、定語。【正音】待;不能讀作「dǎi」。【辨形】待;不能寫作「侍」。【近義詞】刻舟求劍、墨守成規【反義詞】通達權變【辨析】~和「刻舟求劍」;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但~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觀努力;只是存在僥幸心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劍」偏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了解情況變化;不知變通而採取錯誤方法。【例句】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這樣如同~;能有好日子過嗎?【英譯】waitforgainswithoutpains 【成語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6. 學校有一面文化牆要寫 成語丶名言丶諺語 等等。 誰可以幫我想大概20條。
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論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
克己復禮為仁——論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士志於道,而恥於惡衣惡食者,不足以議。——論語
人未有自致者,必也親喪乎。——論語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必遺其咎。——道德經
規行矩步,不可以救火拯溺也。——淮南子
唾面自乾 活到老,學到老。學以致用
——純手打 望採納 這些是我最喜歡的比較適合的幾句了
7. 翻越學校圍牆的警示語
圍牆的一邊是學子樂園,另一邊也是學園不過是改造學習的監獄!
8. 請你為學校的牆壁設計一句廣告語吧!是小學二年級上冊
我是整潔的牆壁,請勿給我「化裝」。
你愛干凈,我也要一件潔白的衣服。
9. 學校的牆壁上處處有語文,寫一句從校園牆壁上積累到的句子
今日你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你為榮。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還有就是---拆!!!!有個圓圈。
10. 學校萬能牆的宣傳語
每一段宣傳語都有內容,都有中心思想的,
只有確定了這些,才可以寫出好看耐看的宣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