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中學
① 南京師范大學的金陵女子學院誰來介紹一下
金陵女子學院是南京師范大學所屬的一所公辦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蜚聲海內外的女子大學。傑出的愛國女教育家吳貽芳博士曾連任該校校長長達23年。
1987年根據吳貽芳博士的遺願,為滿足女子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南京師范大學校內建立了金陵女子學院。該院為江蘇省唯一的一所女子學院,也是全國辦學層次最高的女子學院,承擔女子高等教育、婦女研究和對外交流多重任務。
金陵女子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即英語、會計學、財務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7個碩士點和方向:即性別社會學、女性教育學、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財務工程、教育財務管理、食品科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5個研究中心:即吳貽芳研究中心、金陵婦女發展研究中心、家政教育與社區發展研究中心、金陵烘焙技術研究與培訓中心、老年學研究中心;2個研究基地:即江蘇省老年學研究基地、全國婦女/性別教育基地;2個研究所:乳品生物技術研究所、營養與資源研究所; 2個實驗室: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會計與財務管理實驗室。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擁有食品營養與生理學、食品化學與分析、食品工藝學、功能性食品、乳肉科學、食品生物技術、果蔬保鮮與貯藏等分室,會計與財務管理實驗室已建成模擬現代化企業的工作環境,融財會、管理為一體的模擬教學實驗室。
② 南京建業高中好還是人民中學好
建業高中是07年合並的高中,屬於省重點高中,但估計也一般
人民中學也是版省重點高中權,也很一般的
這兩所學校估計差不多,主要對建業高中的前身不是很了解,但是一定不是很有名的
其實選中學還有一點因素就是哪個更方便,貌似建業高中是全日制寄宿的,可能對不自覺的人還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家離人民中學很近,可以考慮人民,畢竟方便。
③ 南京市金陵中學的介紹
南京金陵中學創建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當時為匯文書院,是美國基督教美專以美會在華創屬建的教會學校,1910年(清宣統二年)與宏育書院合並為金陵大學,改中學堂為附屬中學,簡稱金大附中、金陵中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部分教員西遷四川辦學,學校分設寧蜀兩地。1946年,遷回南京辦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屬中學合並為南京市第十中學。1988年,改名為南京市金陵中學。金陵中學是江蘇省重點中學、模範學校、德育先進學校、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首批創新拔尖人才培養試點學校、全國體育紅旗學校。金陵中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在橫跨三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為社會培養了5萬多名優秀學子,在1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走出了26位兩院院士1、5位國際奧賽獎牌得主(金牌3枚、銀牌2枚),陶行知、吳仲華、吳敬璉、厲以寧、田剛、傅新元、高行健、柯象峰、宗白華、程千帆等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④ 金陵女子中學是現在的哪個學校
這個女子中學,
1951年並入南京市第十中學。
1988年再次更名。
可詢問南京市教育局。
以南京市教育局的解釋為准。
⑤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學校歷史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子教會大學,1915年在南京開學。
1930年,該大學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在教學方面,它保持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
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國8個傳教會在上海聚集一堂,制定在長江流域開辦一所女子大學的計劃,並向在這個地區工作的傳教士發出倡議。1913年夏,由美國北長老會,北浸禮會,南、北衛理公會,基督會等各選3人,組成校董會,是年11月13日,校董會公推北長老會代表德本康夫人為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校長。1914年11月教會的管理董事會正式通過以金陵女子大學名稱代替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名稱。
1915年9月,金女大租用南京綉花巷李氏宅院為臨時校址,招生開學。創建初校內設文、理兩科。1919年6月,金女大有了校徽、校歌、校色(紫色)、格言(厚生)。同年夏,德本康夫人去美國籌集建校基金,於1921年在陶谷(寧海路南端西側)購地建校(今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1923年7月學校遷入新址。1924年秋,校內設英文、歷史、社會學、數理、化學、生物、體育、醫預科等9個系科。同時添設附屬實驗中學,作為畢業生實習教學場所。1927年增設國文系。1928年,德本康夫人辭去校長職務,校董會推選金女大首屆畢業生、留美獲博士學位的吳貽芳為校長。
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準後,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分散在上海、武漢、成都三地辦學。1938年1月集中遷至四川成都華西壩。1939年添設家政系。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開學。至1950年,全校設系科為:中文系、外文系、社會學及社會工作系、歷史系、音樂系、體育系(體育專修科)、生物系、化學系、家政系(1951年初改為兒童福利系)、地理系、托兒工作專修科、醫預科、護預科。在校生達223人。金女院累計畢業生達994人。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與私立金陵大學合並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主體與南京大學合並。
⑥ 江蘇最好的高中有哪幾所
南京外國語學校、南師附中、江蘇省蘇州中學、江蘇省揚州中學、 南京金陵中學、無錫市第一中學、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省泰興中學 、徐州市第一中學、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⑦ 鄧麗君的早年經歷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中國台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1953年6月,鄧麗君隨家人遷往台東縣池內上鄉容,次年遷移至屏東縣眷村。1959年,鄧麗君隨家人移居至台北縣蘆洲市,就讀於台北縣蘆洲市蘆洲國民小學,表現出音樂和表演天賦。
1961年,鄧麗君接受「九三康樂隊」二胡演奏者李成清的音樂指導。1962年,鄧麗君隨「九三康樂隊」四處慰問演出 。1963年,鄧麗君參加「中華電台」全台黃梅調歌唱比賽,以《訪英台》擊敗眾多年長選手,獲得比賽冠軍 。1964年,鄧麗君代表學校參加全縣國語朗讀比賽,獲得第一名 。1965年,鄧麗君就讀台灣金陵女子中學。
1966年,鄧麗君接受台視《藝文夜訪》節目訪問並獻唱歌曲,首次與聽眾見面;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正聲公司歌唱訓練班,以第一名成績結業;參加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采紅菱》奪得冠軍。 1967年,鄧麗君參加台視《群星會》節目,首次於電視節目中表演。
⑧ 江蘇省四大名校是哪幾所(高中)
南京外國語學校是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心下於1963年成立的全國首批外國語學校,是江蘇省重點中學。因極高的升學率、豐富的素質教育和廣泛的國際交流而聞名,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也是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和清華大學「領軍計劃」自主招生的入選學校之一。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南師附中。1902年,清朝兩江總督張之洞奏設三江師范學堂並設附屬中學堂,三江師范學堂附屬中學堂由此創辦,並伴隨中國近現代教育一起成長。學校經數次更名易址後於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創建於1888年(清朝光緒十四年),當時稱為匯文書院,是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在華創建的教會學校,1910年(清朝宣統二年),與宏育書院合並為金陵大學,改中學堂為附屬中學,簡稱金大附中、金陵中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部分教員西遷四川辦學,學校分設寧蜀兩地。1946年,遷回南京辦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屬中學合並為南京市第十中學。1988年,改名為南京市金陵中學。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Changzhou Senior High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是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也是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模範學校。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創辦於1907年,初名「常州府中學堂」;1913年7月,易名為「江蘇省立第五中學」;1929年9月,改稱「江蘇省立常州中學」;1951年,改稱「蘇南常州中學」;1953年,改稱「江蘇省常州中學」;1954年,改名為「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⑨ 南京金陵中學到底是怎樣的詳細一點哈~
.南京市金陵中學是一所百年名校。是省重點學校,是好學生夢想的學校。
⑩ 南京大屠殺時的金陵女子學院到底是現下南師大女子學院的前身還是中華中學的前身
南京師范大學的 前身就叫 金陵女子學院
中華中學貌似當時屬政府管的 關系大概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