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樂視校園招聘

樂視校園招聘

發布時間: 2021-07-19 06:42:29

❶ 2017年國內校園市場又將如何

國外產品的校園之路
本月以閱後即焚功能起家的SnapChat已向紐交所提交IPO申請,預計3月1日其母公司Snap將會公布上市發行價,並且在3月2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該公司將成為第一家依靠一款手機軟體走向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這家阿里參投過的企業,目前計劃以250億美金的估值募資30億美元,這是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科技界最大的IPO項目。而SnapChat上市被視作是低迷已久的科技產業走出寒冬的復甦信號。
筆者翻閱SnapChat的創業故事:大學生創業、起初不受關注、因某個功能迅速躥紅、拒絕巨頭的收購、最終獨立IPO成就數個億萬富豪。而結合筆者之前去矽谷游學的感受,發現SnapChat的創業故事跟大多數矽谷公司並無本質不同,如谷歌、Facebook等公司均是如此。並且FaceBook最初也是從校園市場起家的,似乎依託校園誕生,不斷優化產品,最後走出校園已成為一個典型的國外互聯網產品的發展路徑。
反思國內校園市場
我們在國內談到校園產品,至今讓很多人脫口而出的還是校內網,校內在如日中天的時候轉型人人網,雖然成功在紐交所上市,並在11年上市之初市值還超越優酷、網易、新浪,在當時的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中僅次於騰訊、網路,但是好景不長,由於QQ的存在,再加上自身的原因,最終錯失了發展成「中國版Facebook」的機會,現在人人已淪落為類似雅虎的投資公司了。而筆者復盤近幾年的校園市場,似乎每年都有著一個風口,2013年校園外賣爆發,餓了么全國擴張、美團入局成立美團外賣,各地區高校為主的外賣訂餐平台大量出現;2014年校園分期爆發,多家校園分期平台將繼成立,而其中已趣分期、分期樂領銜,當下趣分期母公司趣店集團已籌備近期赴美上市;2015年校園雲超市爆發,59store、8天在線、俺來也等公司浮出水面,全國擴張,如今8天在線走出校園,已在南京地區開設數十家線下便利店;2016年共享單車爆發,ofo成為了下半年最炙手可熱的創業項目。
2016年全國大學生的總消費已超過五千億元,而筆者上次聽「獨角獸捕捉手」朱嘯虎老師的一場分享時,其談到當年投餓了么時,並未計算餓了么進入校外市場的收益,因為僅校園外賣而言,就足夠支撐起一家A股上市公司了,而如果一家公司專注校園市場里的一個細分業務,一年吃下兩三個億,也足夠在國內創業板上市。於是校園這個市場,吸引著前赴後繼的企業入局,再加上「雙創」政策在校園里的推動,大學生創業者自然的從身邊市場入手,於是近兩年國內校園市場經歷了一輪快速升溫,但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作為從業者,筆者很清晰的感覺的2016年的校園市場一路呈現降溫趨勢。回顧2015年的暑假,筆者在武漢組織的全國首屆校園市場論壇,七十餘家企業校園負責人蒞臨現場,除了微博、樂視、新東方、喜馬拉雅等企業外,其餘也都是拿到A輪融資以上的校園領域創業公司,可在2017年還活躍於校園市場的,已經寥寥無幾,想到如此,心中無比的心酸,半年前我還忍不住寫了篇文章《校園市場是個偽需求?》以此來證明,這個真實存在的,具有3000萬的人的細分市場。
認知校園市場
我們從數據層面分析,在國內的校園市場中,歷年投入最大的非三大運營商莫屬,但是其內部對於校園的支出與收入卻是用兩張表進行呈現,如果並為一張表,實為虧損。在整個校園市場中,當下獲得持續性盈利的企業,根據筆者的歸納為三大類,培訓、廣告、招聘。
教育培訓對於學生用戶,無疑是天然的契合,學生除了校內的學習,無論是對於考證、升學、公務員培訓,還是職業技能類、興趣愛好類的培訓,都充滿了選擇的可能性,我們實地的進入校園內的線下場景,看到量大且長期的宣傳都為各類培訓機構。而學生作為沒有太大賺錢能力的消費群體,教育培訓的相關花費,比其他類型的消費能夠更好地轉嫁給家長去承擔。雖然近幾年在線教育興起,筆者也相信這會成為將來的學習趨勢,但短期來看在線教育的學習效果與體驗並不夠理想,主流平台上錄播的視頻課程,學生觀看完成率不足5%,可見培訓業務,有很大的切入機會。
由於大學生消費需求的歷年增長,並且使用各類分期工具進行超前消費,各類企業都無法將這個市場視而不見,尤其是大學生能夠一定程度的體現出未來年輕群體的喜好,這點讓大型企業都不得不去重視。一家不以校園為主業且不曾想好戰略布局的企業,在筆者看來是沒有必要搭建校園市場部門的。如同寶潔、可口可樂每年巨大的廣告投入,也不會考慮自己去干一家廣告公司出來。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做,於是各類校園廣告公司就應運而生了,如以校園線下場景切人的妙策、三人行,以校園線上新媒體切入的掌上大學等,另外還有大型廣告公關公司成立了校園業務部門,如藍色游標旗下的藍色未來,以及各地區域性的校園傳媒公司、大學生廣告相關的創業團隊等數不勝數。對於校園廣告公司而言,需要長期思考的一點則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幫助廣告主獲取更大的有效曝光,乃至產生一些效果轉化。
招聘領域或許不必多說,一方面是學生的直接剛需,即使短期選擇升學,也是需要最終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企業的剛需,絕大部分企業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注入。而僱主與應聘者之間,由於信息不對稱,所以中間平台以及獵頭,就有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筆者之前與前程無憂、智聯的朋友溝通,由於校園招聘在公司里非主營業務,而大量工作都需要高校線下落地,因此也有少許抱怨,認為一直做著最苦最累的活。近兩年在校園招聘領域,還有個較為明顯的趨勢,就是95後開始進入職場後,呈現出極高的跳槽率,以往的招聘收費策略越來越不被僱主所接受。我們放大到招聘的全局,本周二,智聯招聘公布16年第四季度財報,凈虧損人民幣520萬元,而上一年同期的凈利潤為6170萬元;無獨有偶,前程無憂在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利潤也同比下滑了35%,種種數據的表明,招聘領域似乎充滿了創新切入的可能性。
以往的文章,我都是從校園現有的各細分類目進行分析,而本文我嘗試從校園市場中長期盈利的細分類目進行反推,反而得出一些思考。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校園用戶對於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很高,也具有明顯的群聚效應,極高的人口密度,很利於快速傳播,於是校園用戶成為了互聯網產品很好的試驗田。並且對於具有創新意識的年輕創業者而言,校園離其較為接近,這也是校園被選擇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些新產品是否抓住了學生用戶需求,並且滿足需求後,能否實現商業變現,都是需要值得思考的。比如我之前負責運營的超級課程表,日活用戶高達三百萬,但過強的工具屬性,卻導致在變現的道路上,難以探索出一條光明之路,非常可惜,只能暫時以廣告業務支撐,再繼續挖掘其他的盈利點。而類似鼎盛一時的兼職貓,確實瞄準了學生兼職的強需求,但是在變現上,也只能向廣告、招聘業務靠攏,可見以上列舉的三大業務形態,為大多數校園產品的最後出路。
當然如果產品能夠從校園起家,獲取種子用戶後,走向校外,則又是一種形態。筆者也思考過,除以上三種類目外的校園產品,其實也不得不走出校園,如外賣、共享單車、乃至社交,如果餓了么、ofo、Facebook等,如果其不走出校園,一旦同類校外產品占據市場後,發起對校內市場的沖擊,其實難以抵擋,畢竟校內外市場還不在同一個量級。
2017年,我想校園市場一樣不會安靜,可能是以上三個細分領域,被某創業公司抓住機會;也可能是某個產品能夠迅速崛起,走出校園,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

❷ 校招開始了,想問問TCL多媒體怎樣

可以。TCL多媒體是TCL的王牌產業。近些年,在國際市場表現也非常耀眼。新媒體的實力還是很不錯的,校招生進去會有很多歷練機會,用我新媒體同事的話說:會很「見世面」。你做萬物互聯,能沒有屏幕這個入口么?不管是軟的還是硬的。T C L 比華為還早成立呢。

❸ 2017年北京奇虎360去哈爾濱工程大學校招嗎

你好朋友這個不好說,現在還離那會差的遠。

❹ 央企工資低民企待遇高我該如何選擇

國企和民企,如果兩邊工資是一樣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國企那種相對安逸的環境,但是事情總有例外,有的人他就不喜歡安逸,寧可自己在外面拼搏幾年,即使是到時候混得不好,也決不後悔。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不過現實卻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總體來說,國企的工資相對來說會比民企要低,這個時候,對於有的人來說,要做出選擇就有點困難了。
但是,小編最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大部分人依然會選擇工資更低的國企,而不是去工資相對稍微高一點的民企,這是為什麼呢?結合調查,小編總結了3個最主要的原因,的確是非常現實。
1、工作穩定。相比起很多民企來說,國企的工作環境相對要穩定得多了,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加班工資補貼之類的收入都比較正規,其次是無論招收或者是解聘一個員工都會有正規的流程,一般來說,不犯重要錯誤,只要你進了國企,相當於是為自己買了一份大保險,直接可以干到退休了;
2、福利待遇好。這個相信大家都是認同的,國企的福利待遇與事業單位無異,他們有的,國企基本上都有,但是對於很多民企來說,放假能按法定日期就很好了,而像其它那些節日禮品、年終獎這些的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有,那麼你就是幸運的,如果沒有,也不要羨慕別人,不把抱怨公司,因為你得相信有更多的人比你過得更差;
3、對於我們國人來說就是一個面子問題。當別人問你做什麼工作時,你說自己在幾萬人甚至更大規模的國企上班時,絕對要別你說在一些小工廠上班要不面子的多,現時這樣的面子並不僅僅局限在你這,更多的是也讓你的父母有了面子。
但是話又說回來,國企真的就沒有弊端嗎,其實不然,通過分析,我們也能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在國企裡面工作,一個員工有沒有後台,對於他的提升絕對是非常關鍵的;
2、國企里的各種規章制度繁瑣,各種事情都要走流程,要是面對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可能真的會讓你急得發瘋也不一樣;
3、在國企那樣的安穩的環境下,人是會被慢慢同化的,那麼到底是否能否學到有用的技能,能學到為以後奠定基礎的經驗,這個就完全取決於個人了。
所以這么來看,到底該怎麼選還是得個人來決定,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這句話也同樣適用的我們的擇業之上。
對於上述所說的,小編只能說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局限想法不同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趨勢,但是我們也不能去否認別人,並且試圖卻改變別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畢竟命運最終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熱點內容
大西洋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24 20:05:35 瀏覽:454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24 14:40:10 瀏覽:526
有違師德的故事 發布:2025-05-24 14:23:44 瀏覽:965
繪本如何 發布:2025-05-24 09:23:40 瀏覽:998
金蝶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4 08:18:25 瀏覽:958
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自評報告 發布:2025-05-24 07:26:30 瀏覽:558
師德師風知識競賽 發布:2025-05-24 06:49:19 瀏覽:759
生物實驗高中 發布:2025-05-24 03:14:39 瀏覽:908
一年級上冊數學算式題 發布:2025-05-24 02:46:10 瀏覽:378
歐美教師誘惑 發布:2025-05-24 01:59:43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