滸山中學
1. 關於滸山中學和慈溪中學
滸山僅次於慈西中學在慈溪市裡,我就是滸山中學的,教學還可以吧,考不進慈溪中,就去那邊最好了
2. 浙江2020年滸山中學簽約條件
首先分析下三年來的慈溪錄取分數線: 慈溪市2011年高中段招生普通高中新生統招錄取分數線寧波慈溪市普高投檔控制線508分 滸山高中:562分 統招參考561分(填志願進) 實驗高中:全免:570 半免:566 正取:556 慈溪市2010年高中段招生普通高中新生統招錄取分數線 全市普高投檔控制線492.5分 滸山中學:548分 實驗高中:全免:563半免:556 正取城區:547.5 正取農村:543 慈溪市2009年高中段招生普高新生統招錄取分數線滸山中學:561分 實驗中學 全免線569.5分 半免線563分 城區正取線554分 農村錄取線549分另外今年中考人數比去年少了很多,而學校一般都有錄取率錄取人數等因素,所以正常情況下,分數線不會比去年的高,綜合政府政策以及今年考生的相關信息,個人覺得不會高,當然這些都只是參考,正式錄取分數線還是等月底文件。
3. 滸山中學的滸山中學簡介
東海之濱,杭州灣畔,有一顆閃亮的明珠昭示著世人。慈溪市,這個年輕的名專字,卻創屬造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奇跡——1154平方千米的面積,百萬人口,全國百強縣市排名位列前十。這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慈溪市滸山中學就坐落於她的西部教育園區,是一所有著40個班級,兩千餘名學生人,173名教職工的省一級重點中學,中學高級教師57人,中學一級教師46人,是目前我市規模最大的市屬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提出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體系,規范教學內部管理,完善學校硬體建設,加快「三維課程體系」的構建;構建出一種健康的、和諧的、積極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續發展的學校氛圍,讓學校洋溢「質朴大氣」的氣息,處處體現「書院氣」、「書卷氣」、「書生氣」的辦學風格,使滸山中學成為底氣、大氣、才氣、銳氣融為一體的浙江省優質特色高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百姓。 滸山中學——增智的樂園,怡情的趣園,成長的樂園。 現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陸伯展。
4. 慈溪滸山中學
在育才,實驗,新世紀等民辦初中的全校排名要在三分之一以上。像西門初中等滸山初中在四分之一以上,橫河等鎮級初中的全校成績要在前五分之一。
我覺得沒這么問的吧,你現在開始就可以努力學了,越努力越好,當然要勞逸結合,有學有玩,到時候考到哪裡都好的呀,高中還有機會好好學嘛,哪有考試時踩著分數線進自己喜歡的學校的。
總得來說招生還受當年報考人數影響較大,這個只能做一點點參考。
5. 慈溪市滸山中學(是高中)在哪裡
高中部就是現在的慈溪市滸山中學。
地址:慈溪市明州西路218號
6. 慈溪市滸山中學的辦學歷史
慈溪市滸山中學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二年(1863年),時任三山所巡檢的李遇春向鄉紳士子們發出倡議,在虎嶼山重建書院,得到廣泛響應,尤其是滸山鄉紳陳志衡更是積極,他不僅帶頭獻出私田70畝,還奔走呼號,約請上林、梅川、龍泉、雲柯4鄉的士紳共同出資,共募得田產200餘畝,終於創立了文蔚書院,滸山文風為之一振。文蔚書院建立後,李遇春和陳志衡常常親臨督課。陳志衡的兒子陳度、陳景象也先後成為文蔚書院董事,為書院的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文蔚書院一時文教興盛,為各鄉之冠。
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餘姚縣令周炳麟為嘉獎書院在學業上的突出成績,捐俸擴建院舍,同時書院又得土地近50畝。
光緒二十七年 (1901年)初,清王朝宣布實行 「新政」,允許各地興辦新式學堂。
1903年後,朝廷又頒布 「癸卯學制」,提倡新學。同年,謝庭樹調署三山所巡檢,到任後,為響應朝廷提倡新學,他和文蔚書院董事黃越川、馬子耕等合議,將文蔚書院改成了三山蒙學堂,並遷入東門蓮花庵內辦學,成為滸山鎮最早的新學堂,也是慈溪現境內較早的新學之一。
1908年,學堂改名為 「三山高等小學堂」。
1912年,三山高等小學堂被改名為三山高等小學校。童東迎擔任校長期間,三山高等小學校獲得了較大規模的發展,他向社會各界籌募經費,擴充校舍,新建四間教室和兩間辦公室,開辟花壇,設置走廊。
1931年,學校改名為 「三山完全小學」,次年,學校改名為 「三山中心小學」。
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在空前困難的情況下,繼續堅持並略有發展。抗戰勝利後,學校改制,校長由餘姚縣委委派,學校改名為 「滸山鎮中心國民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辦於清末的三山學校也隨之獲得了新生。 1949年,餘姚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了學校,改校名為 「滸山小學」。
人民政府對學校進行了大力改造和建設。把附近的潘氏宗祠和高氏宗祠劃歸學校,擴大了校舍。此後,通過協調,用高氏宗祠對換了第三村村政府辦公的房子,填平蓮花池,新建校舍,使學校建築面積達到466平方米。 1952年,學校改名為「滸山區中心小學」。
1954年,行政區劃調整,滸山由餘姚縣劃歸慈溪縣管轄,並成為新慈溪縣的縣城,學校因此改名為 「慈溪縣滸山鎮中心小學」,學校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慈溪縣人民政府對學校的建設十分重視,縣境調整當年修繕了學校大禮堂,1955年,拆遷學校西部附近民居,用作寢室和廚房。
1963年到1964年,又拆建一進校舍,總面積為412平方米,校門由朝北改為朝西。此間,學校名稱多次改變,先後稱為: 「滸山小學」、 「紅旗公社城鎮大隊滸山鎮中心小學」、 「滸山公社滸山管理區中心小學」、 「滸山小學」、 「滸山鎮中心小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處於大動亂之中,學校的正常教育秩序遭到嚴重破壞。 1969年,學校被迫分為兩部分。東部變為 「慈溪縣棉織廠五·七學校」,由工人階級管理學校。西部變為 「慈溪縣滸山鎮紅星、聯勝大隊五·七學校」,由貧下中農管理學校。 1970年,慈溪縣棉織廠五·七學校恢復了50年代曾附設過的初中班。1972年,東西兩部分學校又合並成一個學校,改名為 「滸山鎮第一學校」,至1978年,兩年制初中班已有11班,學生達500-600人。
1978年,滸山鎮第一學校被撤消,成立 「滸山鎮中學」 (初中),部分小學教師分至慈溪縣實驗小學、滸山鎮第二小學、滸山鎮第四小學。 1982年,慈溪縣委縣政府決定把滸山鎮中學改辦為縣屬完全中學,定名為 「慈溪縣滸山中學」,並和慈溪縣實驗小學對換校址,遷入滸山鎮團圈路38號,開始招收第一屆高中。 1988年撤縣設市,學校改名為 「慈溪市滸山中學」。
1996年9月,滸山中學按高、初中分成滸山中學和滸山初級中學兩所學校。是年滸山中學遷入原慈溪中學校址,即環城北路110號。
1999年2月,滸山中學由環城北路110號搬至新城大道南端新校舍。出於克服學校發展受舊校址瓶頸的制約的考慮,慈溪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規劃異地重建。
2004年9月,滸山中學遷入位於慈溪市明州西路218號的新校園,即今址。
7. 滸山中學怎麼樣
關於滸山中學,各位在讀生出了慈溪讀大學以後了就知道,它的規模並不大(盡管專號稱是慈溪最大屬的)。但是對於滸中學子來說,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什麼慈溪中學、鎮海中學、學軍中學,那些又如何?滸山中學從文蔚書院到現在傳承一百多年,光這點就是其他學校比不上的,更何況它還承載著我們的記憶。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盡管滸中還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它在我們心中仍然是最美好的回憶。
8. 慈溪的實驗中學和滸山中學那所學校教育質量好
^滸山中學
good
==================================================================
親~你好!````(^__^)````
很高興為您解答,祝你學習回進步,身體健康,家庭答和諧,天天開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另發或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
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下面的【採納為滿意回答】或者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點擊【評價】,謝謝!
你的好評是我前進的動力!! 你的採納也會給你帶去財富值的。(祝你事事順心)
==================================================================
9. 慈溪新城大道南端的滸山中學在哪個位置
滸山中學確實曾經短暫的在新城大道南端的文二路辦學過--現在是三山中學的校址;而滸山中學早已經在2004年搬到了明州西路218。
10. 慈溪市滸山中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書記:陸伯展
副校長、副書記:宋毅
副校長:諸根土
副校長:程克義
副校長:史文博
副校長:楊巍
統計時間截至2012年05月,參考資料來自於慈溪市滸山中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