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學生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

中學生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21:39

㈠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手機號怎麼

操作流程:
移動手機號碼個人資料可以更改,可以到移動大廳進行修改,下面是修改流程:
1、攜帶手機號原有用戶身份證和修改用戶的身份證到當地移動大廳;
2、移動大廳服務人員刪除原有用戶信息,然後輸入修改後的資料;
3、復印身份證復印件,即可完成資料修改。

㈡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曠課怎麼辦,怎麼補

補課或退課

㈢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算不算中考成績

這個新學期,北京市中小學的課表將出現「大變臉」,未來,長短課、跨校上課、去高校等校外機構做實驗等都會成為中小學的學習方式。特別是針對七八年級開展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其成績將納入中考評價,北京市教委也面向社會徵集了「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資源單位和活動項目,11萬名初一新生可在新學期登錄北京數字學校進行選課。
開放性實踐課包羅萬象
從這學期起,北京11萬名初一新生的學習生活中將增加一項全新體驗——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
據了解,市教委在暑假期間已經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相關資源單位和項目,在新學期將有上百個項目登錄數字學校的網路平台,北京市16個區縣的11萬名初一新生,均可通過數字學校網路選課。
具體課程內容包括自然與環境、健康與安全、結構與機械、電子與控制、數據與信息以及能源與材料等領域,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科,資源單位則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博物館、企業等。
據了解,科學實踐活動的選課每學期進行一次,安排在開學第一周,學生可以通過領域、資源單位類型、涉及學科以及所在區域四大「菜單」選出自己喜愛的課程。學生在網上選定課程和時間後,需要導出課表並列印,再帶著課表到相應學校登記,之後會收到一份「我的課表」,上面會標明項目名稱、上課地點、上課時間、實施方式及完成情況等,每個學生要在每個學期內,完成5個項目的學習,每項活動時間為2小時。
開放性實踐課納入中考評價
暑期,市教委在北京市大峪中學召開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研討會。新學期,包括「鎖的開啟秘密」、「科學探案」在內的數百個科學實踐活動項目將供11萬名初一新生選擇。
和普通課程不同的是,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每次課時長達2個小時,其中老師講授的部分只佔1/3。在研討會上,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表示,未來兩年,北京初中一、二年級的所有學生都將參與該活動,而且學生參加次數、質量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評價中。
據了解,每個初中生將要用2年時間完成20個項目的學習,其中本校選課不超過30%,每個項目成員控制在20至30人。北京市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表示,人臉識別這個項目的任務單就經歷了三次修改。一開始,缺乏基礎教育經驗的中國公安大學的警官找來了一張「被公認的世界美女」作為反例,由於不貼近學生實際而被否決。之後警官把範例換成了自己。「任務單的修改,說明了我們所設計的每個環節都必須貼近學生,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學生才願意學。」張毅說。
各學校開設各種開放性試驗活動
三十五中開放9個高端實驗室
記者了解到,北京多所學校都參與了開放性試驗活動的申報,未來,這些基地校將迎來全市的中小學生跨校上課。
據了解,大峪中學開設了7個開放性實踐活動項目,門頭溝的師生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中醫研究所、中科院軟體所、心理所、金山軟體公司協作打造了很多此類型的課程,包括《科學探案》《油水混溶不再難》《人臉識別探秘》等精彩的科學實踐活動項目。
新學期,三十五中與北航、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建設9個高端實驗室並開發的配套課程,將面向全市初中生開放。
這9個實驗室包括智能科學實驗室,生命科學實驗室,納米實驗室,遙感實驗室,數字化天象實驗室,數學應用實驗室,航空實驗室,航天實驗室,風動實驗室。「這9個實驗室都是與未來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相關,高精尖,關繫到國家戰略。」北京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說,「不要求初中生完成所有的實驗課題,只要他們能夠走進這樣的高端實驗室,動手參與實驗,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潛能就夠了。另外,學校即將推出線上實驗課程,學生們可以通過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相結合的方式來學習。」
九中開放中草葯和科學探案兩項目
據了解,經過暑期緊鑼密鼓的籌備,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資源單位和活動項目徵集等工作成效顯著。北京市200餘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場館、博物館、企業、社會團體、教育系統重點實驗室等資源單位積極參與,共申報1200餘個活動項目。
據北京九中校長林樂光介紹,北京九中之前就已經將高中實驗室向初中學生開放,完全可以提供課外探究活動的場所。學校目前已經開發的學科實踐類課程有快樂種植、科學探案和中醫葯製作等。其中,科學探案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合作開發,開設利用毛發DNA鑒定探案和痕跡學課程。
九中與中醫葯研究所合作開發中草葯製作等課程,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中草葯中醫葯知識,同時,還可以學習製作山楂丸、製作金銀花等。在開放性科學實踐方案申報中,北京九中申報了2個開放型基地,外校和外區的學生都可以到學校上課。此外,學校也是石景山區生物、物理、地理學科實踐基地。
十八中試點集群內跨校選課
去年,豐台區在方庄、南站、雲崗、東高地四大教育集群進行試點,學生可在區域內實現跨校選擇集群課程。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校長管傑表示,目前,足球訓練已成為集群課程,區域內所有學生均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跨校課程。藝術、科技、傳統文化類課程也都被打造成集群課程。
方庄教育集群內的豐台職業教育中心是一所職業學校,目前,學校面向整個方庄教育集群開設中職職業體驗類選修課。在集群內,學生憑借學籍號就可以在網上自主選課。目前,開設了西餐製作、財會技能、插畫藝術、汽車美容、家庭網路實踐等深受學生喜歡的課程,這些課程包括藝術審美、生活技能、益智設計等3大門類19門。
管傑介紹,學生每次去上課都要帶上體驗表,及時寫上自己的收獲和體驗。學生反映,在職業選修課上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因為每次動手實踐,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並能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家長分享。
此外,十八中在暑期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樂高機器人夏令營。樂高機器人屬於課程型機器人,涉及感測器、編程、語文寫作練習、音樂等學科知識,可以輔助老師教學,適合學生們動手操作和多學科學習。在夏令營,十八中的學生們就將成功地搭建機器人火箭,編寫好程序,布置場地,調試後將火箭發射成功。十八中計劃,將課程機器人納入學校體驗性課程。
同桌可能並不是你的校友,擴大了學生交流面
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在研討會當天表示,科學實踐項目強調開放的教育模式。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基於學生的興趣,在組織過程中實現了兩個突破,一是突破教育系統限制,向全社會開放,鼓勵社會資源單位開發運行學生喜歡的科學實踐活動;二是將科學實踐活動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考試評價相關聯,實現科學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全覆蓋。過去學生們很少跨班交流,未來這種跨班、跨校之間的選課活動將會越來越多,未來將很有可能出現,走進一個教室成為同桌的同學並不是一個學校的校友。
教學管理將迎來新挑戰
北京市中關村二小教學主任沈耘表示,此次課改給學校管理帶來了一些挑戰。比如,排課上,將會面對學生人數過多而對日常教學造成一定影響的問題。比如,去一些科研院所參觀,一次只能派30~50人的體量,如何安排學生,勢必打破班級和日常課表,同時也給老師帶來額外的工作量。包括15次綜合實踐課如何給老師計算工作量,這恐怕要涉及績效工資的發放等問題。此外,對於學校教學、科研、培訓等方面都將帶來一系列變化。

㈣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平台任務單怎麼修改

可以在網上的實踐活動平台的任務單上進行修改,根據實際情況來填寫修改的具體內容原因

㈤ 初中生開放性實踐活動系統不能取消課程是什麼意思

第一環節:學會選擇,上好「選課指導課」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項目選擇是該課程實施的第一個難題。課程計劃要求,七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每學年完成10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課程(兩年共20個),學生參加「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學習的成績將納入中考總成績。為此,北京市教委和各區縣教委為七年級和八年級學生提供了1000餘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課程,內容包括自然與環境、健康與安全、結構與機械、電子與控制、數據與信息、能源與材料等六大領域,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如何在千餘個項目課程中進行選擇,是對學生的一次挑戰。為此,課程計劃中要求學校安排七年級每周一學時、八年級每月一至兩學時開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指導課,指導學生在校內外開展小實驗、小製作等,或者指導學生開展主題學習或項目學習,組織學生做好「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學習情況的認定填報。 其實,選擇就是課程。布魯姆在目標分類學中指出,知識學習目標的最高階段就是評價,評價是選擇的基礎。初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選課指導課,指導學生對市、區教委提供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進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評價,最終作出選擇。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我可以選擇哪些課程?這些課程是怎樣的學習形式?最終如何評價學習結果?通過這些課程,我能學習哪些知識、學會哪些能力?當學生已經作出選擇後,教師應指導學生繼續思考: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課程?我要提前做哪些准備?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把以上思考整理成文字材料,作為「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第一部分學習成果,納入學習檔案中。這將為後期的學習奠定很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學生學會選擇。 第二環節:動手實踐,做好「現場實踐課」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現場課程一般在校外實施。目前提供課程服務的有大學、科研機構、科普場館、博物館和從事課程服務的科技企業。這些機構的授課人員大都不是專業的教師,因此缺少針對初中學生的教學組織經驗。此外,「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主要採取任務驅動式學習法。每個項目的學習一般是半天,約四課時。課程流程的組織設計是對授課人員的一個重要挑戰。 為了提高「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現場課程的授課效果,教育部門應把好課程的准入關,加強對課程提供機構授課教師的培訓。 學生所在學校的教師雖然不能到課程現場觀摩,但也要在指導課程中對學生提出基本的學習要求:一是遵守課堂紀律,服從教師的指揮,遵守實驗場所的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二是做好課堂和課後記錄,作為課程評價的依據;三是做好課後的成果分享准備,把實踐成果固化為文字學習成果。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環節是現場動手實踐。但要處理好動手實踐與動腦思考的關系,處理好完成實踐任務與完成理性反思的關系,使實踐與理論得到有效的整合。 第三環節:相互分享,重視「成果展示課」 從課程計劃的角度看,學生在校外完成現場學習後,即已學完了課程的全部內容,但若要使課程學習更為完整,我們還應該幫助學生繼續鞏固學習成果。組織「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就是總結、分享學習成果的好形式。 由於「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由學生自主選課,因此,同一班級的學生可能選擇不同的實踐課程,因此,互相分享是進一步學習的過程。學校可以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組織選擇同一個科學實踐項目的學生組成學習成果總結分享小組,然後請每個小組向全體同學匯報項目學習的收獲。這既幫助學生鞏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也使那些沒有選擇相關項目的同學能夠了解其他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成果,進而為自己以後的選課提供參考。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實際上是整個課程的高級評價環節。無論是知識學習遺忘曲線研究,還是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都告訴我們,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不斷鞏固、綜合應用。而分享展示,正是學生對實踐學習不斷內化並進一步綜合分析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對提升「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性將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環節:雙向促進,組織「學科回歸課」 如何將學生在校外「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成果與學校內的學科知識學習有效銜接,是各學科教師都必須思考的新課題。有關學科的教師應通過學生參加「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充分了解學生在校外參加科學實踐課程學習的內容和收獲,及時捕捉其與自己所教學科的聯系,建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學科回歸課,使「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成為撬動學生學科學習的動力臂,提升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熱點內容
名師測控九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26 14:42:32 瀏覽:261
孝感市教育考試院 發布:2025-08-26 12:34:36 瀏覽:630
六個月的寶寶發燒怎麼辦 發布:2025-08-26 12:04:34 瀏覽:788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 發布:2025-08-26 11:33:08 瀏覽:33
師德模範事跡材料 發布:2025-08-26 11:33:08 瀏覽:81
原來英語 發布:2025-08-26 10:19:11 瀏覽:907
八下生物提綱 發布:2025-08-26 08:17:33 瀏覽:75
英語好聽 發布:2025-08-26 08:02:04 瀏覽:346
寫景文言文自創 發布:2025-08-26 07:42:20 瀏覽:755
商丘老師招考 發布:2025-08-26 07:41:32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