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學生黑板報
㈠ 學規范做文明學生手抄報的內容
學規范做文明學生手抄報的內容:中小學生「十條」行為規范
1、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
2、警惕傷害,不攜帶管制刀具和其它凶器。
3、專心學習,不帶手機和游戲機進學校。
4、服飾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留怪異發型。
5、舉止文明,不向他人索要錢物。
6、團結互助,不欺侮同學。
7、尊敬師長,不辱罵、惡意頂撞教師。
8、自尊自愛,不與同學非正常交往。
9、抵制誘惑,不進網吧和營業性歌舞廳。
10、情趣健康,不觀看色情、暴力、迷信、賭博、恐怖活動等內容的書籍和音像製品。
提醒人們用過水後別忘記關緊水龍頭。 (請為我抹去眼淚,別讓我淚流不止)。 在銀行里提醒人們遵守「1米線」的規定。 (信任與誤會,只在1米間)。 在景區告誡人們不要攀爬危險的山石。 (石頭雖是無情物,安全忌爬固在心)。 在校園圍牆外貼一條關於不要攀爬圍牆個告示。 (校園風景無限好,美中不足需記牢;一塊污點何處尋,只在牆角鞋印灘)。 某施工隊請周圍居民支持他們工作,並提醒他們行路注意安全。 (今天給我們信任和配合,明天還你們安全與安心)。 以綠地的口吻向遊客說一句話,提醒遊客愛護它。 (請別踩我,我怕疼)。 在網吧里貼一條告示,提醒「網蟲」不要沉溺於網路。 (網路世界真精彩,沉溺網路真可憐)。中學生文明守則 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准備為社會 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二、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三、專心聽講,勤於思考,認真完成作業。 四、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有益的文娛活動。 五、積極參加勞動,愛惜勞動成果。 六、生活儉朴,講究衛生,不吸煙,不喝酒,不隨地吐痰。 七、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國家法令。 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罵人,不打架。 九、熱愛集體,愛護公物,不做對人民有害的事。 十、誠實謙虛,有錯就改。
樹立榮辱觀,赤誠愛祖國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輝煌的歷史,有著光輝的歲月。這巨大的財富使得我們億萬中華兒女能自豪而響亮地對其他國家的人說:「中華文明綿延數千載,從未間斷!」。 中國是一個有上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 他像一隻雄雞,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猶如金雞報曉般,向全世界報曉;她像一顆明珠,光輝四溢地閃爍在世界的東方,使這個古老的國度更加光彩奪目。她那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 回眸歷史澤畔,問詢歷史人物,何為榮?流水滔滔,我聽到一個個堅定的聲音久久回響:榮,是諸葛亮忠誠不事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矣」;榮,是文天祥在利誘威逼中仍不改色的一片丹心;榮,是劉胡蘭在鋼刀利刃前英勇就義;榮,是無數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徒步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榮,是張思德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重於泰山。他們高呼著「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兢兢業業地遵循著「寧可毀人,不可毀譽」的道德底線,用一身浩然正氣,用血和身軀,書寫了五千年華夏歷史中萬古留芳的道德篇章,樹立了一座偉大的精神和道德豐碑。他們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們前方的路。 !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寫道: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燒起來。」好一個「燃燒起來」,讓生命之光燃燒起來!讓明辨榮辱的智慧之光燃燒起來!讓辨別真善美的心靈之光燃燒起來! 八榮八恥里「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主要是告訴我們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危害祖國是非常可恥的行為,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國的李四光爺爺就是個鮮活的榜樣,他曾經為石油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急需石油。許多外國專家斷定我國沒有石油,但李四光爺爺經過長期研究,認為我國一定有石油。根據他的研究成果,我國先後找到了大慶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反有些人卻做出了危害祖國的行為,十分可恥。比如:那些貪官污吏、違法亂紀、不講社會公德、背離人民的人……都是不可取的。 總之,不管在什麼年代,八榮八恥的根本就是讓我們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對社會負責,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反之,那些遺臭萬年的八恥類人物將會永遠被人民和時代唾棄,踩在腳下!
㈢ 文明禮儀的黑板報內容
文明禮儀知識教育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
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
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㈣ 文明禮儀黑板報
無非就是插圖和內容。你先網路上多收些內容(要刪減),然後確定版塊(自己在紙上畫畫,也可以網路),最後確定插圖。真正開始畫的時候,是版塊、插圖、內容這樣的順序。
㈤ 遵規守紀做文明中學生的黑板報的標題怎麼寫
文明從這里起航
㈥ 初中關於文明禮儀黑板報的內容摘要
初中關於文明禮儀黑板報的內容摘要如下:(一)學生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二)教師禮儀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台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台、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准確: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否則,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也會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4)講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與學生談話:
(1)提前通知,有所准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准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入情入理。在與人談話時,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㈦ 內容是迎國慶,做文明中學生的黑板報叫什麼名字字不要太多
慶十一 揚文明
㈧ 急需《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爭做文明中學生》黑板報資料!
(這是我們班出「做文明學生,創和諧校園」的資料,希望有幫助)
藍天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
老師和父母的心一樣,希望我們健康成長。
花開的日子我們走進蘋洲校園這個快樂的地方,在平安校園愉快歌唱;
花開的日子我們遨遊在中學校園這個知識的海洋,和老師一起編織夢想;
花開的日子我們願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好的學風、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地成長。
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
課堂上,老師時常教育我們,要去關心別人,關心別人就等於關心自己。因為愛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只有把愛處處撒播,生活才會變的更美好。
愛也是完美的,它給了我們很大的勇氣和信心,讓我們充滿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暢通無阻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一個大多數人能夠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社會。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是祖國棟梁與希望,更應該切之弊病,正身立己,掃除不良行為習慣。在此,我們呼籲大家以文明為己任,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你身旁點滴小事開始,在此,由班委倡議:
(1)、愛黨愛校,說文明話,作文明人,塑造實驗學子文明形象。
(2)、以校為家,愛護公共設施,杜絕損壞公物,拒絕課桌文化。
(3)、遵守公共規則,集會時安靜有序,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
(4)、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尊重師長,嚴守校規校紀
倡議書
爭做文明學生 創建和諧校園
親愛的同學們: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古老文明,當續輝煌。匡廬之麓,濂溪河畔,方寸綠地,滋潤人心;菁菁校園,學子聖地。當代學子,任重道遠。恪守言行,家國之需。引領文明風氣,「爭做文明學生,創建和諧校園,」是我們刻不容緩的義務和責任。為此我們倡議:
一、文明學習,博學踐行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自立自強,主動學習,強化時間觀念,不遲到早退曠課,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合作學習,虛心求教,務實精進;真誠地對待每次作業考試,杜絕抄襲作業考試舞弊現象;用科學的知識充實自我,做文明進步的區二中人。
二、 文明守法,誠實守信
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尊重法律權威,維護社會正義,嚴守規章制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以誠實為做人之本,以守信作處世之道;與他人和睦相處,不以自我為中心;言必信,行必果;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努力完美自我人格。
三、文明舉止,言行得體
穿戴整潔,儀表端莊;不著奇裝異服,不佩戴耳環項鏈等飾品;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燙發染發;言語得體,不說臟話,不給他人取綽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公共場所不喧嘩,教室走廊內不追逐打鬧,上下樓梯靠右慢行不推搡;不帶與學習無關的物品進校園,在校期間不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不人為弄臟損壞桌椅實驗器材等公物;畢業班同學珍惜師生情誼,離校前給母校留下良好印象。
四、文明衛生,健康生活
切實提高環保意識,永葆校園潔凈美麗;加強個人衛生修養,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漱口,勤剪指甲;珍惜糧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用水用電,倡導低碳生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講究飲食衛生,不買三無食品,不帶零食進校園,不抽煙酗酒,不虛榮,不攀比,不大手大腳。
五、文明上網,凈化身心
抵制與社會公德和傳統美德相悖的不良信息,自覺抵制網路低俗之風,科學使用網路,不沉溺於網路,杜絕逃課上網、通宵上網,不製作發布傳播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社會穩定、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公德等有害信息,不瀏覽不健康網站,不使用不健康游戲,不在網站社區、論壇、新聞跟帖、聊天室、博客等中發表、轉載違法、庸俗、格調低下的言論、圖片、音視頻信息,積極營造網路文明新風。
我們中學生是家之學子,國之未來,正身立己,切之弊病,是父母之期待,是社會之需要。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子的自覺言行!讓文明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集體自律!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充滿文明和諧的區二中校園里,以文明之行,興文明之風,讓文明成為習慣,讓校園成就夢想!用我們的青春譜寫文明的音符,用我們的行動唱響和諧的樂章
有一種美,令人驚艷,令人回味,令人追求,這是一種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奪目;
有一種美,飄逸在浮雲上,深埋在古壘下,這是一種可以吸引靈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種美,給生命帶來激情,給生命帶來溫馨,這種美就是和諧之美。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也將是一個永遠的主題。
㈨ 高中生文明禮儀黑板報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