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學
體育與健康課程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學習方面,各學習方面的目標如下:
一、運動參與的目標:
1、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
2、體驗運動樂趣與成功。
二、運動技能的目標:
1、學習體育運動知識;
2、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
3、增強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三、身體健康的目標:
1、掌握基本保健知識和方法;
2、塑造良好體形和身體姿態;
3、全面民展體能與健身能力;
4、提高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目標:
1、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2、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
4、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
2. 中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教學內容:
1、理論部分
體育的目的任務。
體育鍛煉的價值。
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體育運專動衛生保健知識。屬
各項運動的技術,戰術分析和基本規則介紹。
2、實踐部分
田徑:短跑、中長跑、跳遠、鉛球。
球類: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壘球、羽毛球。
體操:技巧、健美操、體育舞蹈。
武術:太極拳、三路長拳、初級劍、初級力。
綜合課:肋木、舉重、跳繩及徒手的素質及練習滑冰。
(2)中學體育教學擴展閱讀
執行要求:
1、教師要認真鑽研大綱,掌握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教學大綱是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文件,不得隨意改動。
3、在執行大綱中,教師要按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如果需要變動和調整教學進度,須經教研室主任批准。
4、教師應對任課班級的學生全面負責,實行課內外結合。任課教師負責學生的「達標」測驗工作,每學期按時上報學生成績,以及按時,按時完成理論課的講授和考試工作。
5、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體質、身體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術水平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要重視安全和關心基礎較差的學生成長。
3. 中學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頒發,並將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驗。這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體育教學大綱》(以下 簡稱《義務教育體育大綱》)頒發之後,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的一件大事。新大綱的頒發,標志著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步,它是九年義務教育體育教學改革的繼續與發展,也是一個跨世紀的工程 。這部新大綱是在總結《義務教育體育大綱》實行近十年的基礎上,總結了學校體育的科學研究成果和體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歷史的經驗證明,歷次新大綱的制訂和頒發,都是我國學校體育歷史經驗的總結,同時又是新 一輪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始。因此,通過新大綱的試驗和學習,必將有效地推動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與 提高。 這次頒發的新大綱是否科學、是否符合我國高中(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是否可行和能否作為 編寫教材、進行體育教學、評估體育教學質量的依據,還要在試驗工作結束後得出結論。我們的責任就是共同 研究、學習新大綱的精神實質,深刻體會高中體育課程的性質,明了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及其目標體系。
4. 什麼是中學體育教學
中學體育的教學是立足於素質教育基礎之上的,它能夠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並且能夠充分地發揮學校體育對國民體質和競技人才培養的基礎和戰略推動作用.體育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鍛煉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因為實施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增強體魄和增長知識,而且還可以增強人的意志,促進智力的發展和審美能力的提高。
5. 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怎樣進行有效的動作示範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的動作示範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及模仿技術動作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動作示範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或動作標准學生的動作,找出自己與其的差別後進行針對性的改正,提高學生觀察體育動作的能力,初中學生在集體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好勝心理,在看到大部分學生准確掌握動作要領之後,其他學生就會認真觀察及努力模仿
6. 中學體育教師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心理教育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什麼是健康,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他們對於「健康」的理解很片面。真正的健康應該是具備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條件。新一輪課改正是伴隨著體育功能趨於多元化而應運而生的。新課標下的學校體育由強調傳統的體育教學觀轉化為身心協調發展的多維健康觀。新課標的啟動實施,促使廣大體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審視學校體育教育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思考如何診斷治療學生不良心理,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一、青少年學生不良心理狀況的表現
1.叛逆心理重
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智慧、長知識、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階段。從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來看,青少年的成熟感是從生理成熟、社會化發展和個性形成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生理成熟的發展過程是不平衡的。在這個過渡期,這三方面的成長既有前一個發展階段尚未完全轉變的特點,又有新的心理發展階段尚未穩定下來的特點,這些新舊特點的矛盾是交叉的重疊的。青少年心理發展不平衡,各種心理矛盾復雜交錯,多種矛盾沖突得不到切實解決,必然導致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產生。
2.適應能力差
適應能力高低影響著中學生在學習環境中自我表現,通過對部分中學生相關問卷的調查顯示,低年級學生心理問題較高年級學生突出。原因在於:一是絕大部分低年級學生為獨生子女,自幼受到長輩溺愛,生活上缺少自理經驗,一旦離開父母遇到實際問題就會感到迷惘。二是,考入重點中學,他們一般是原來學校的尖子生,自幼生活在各方面的贊揚聲中,形成了他對榮譽有一種強烈的追求欲。一旦這種慾望未能達到滿足時,就會覺得心裡不平衡、泄氣、精神上非常壓抑,從而對教師疏遠,對同學冷漠。三是考試及綜合評定成績不夠評「三好生」條件時,導致情緒低落,悲觀失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3.承受壓力大
現代社會的競爭激烈引起社會、學校、家庭整個環境都較為壓抑,使人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從而導致家長、學校和社會對學生要求加大,使學生無意間對自己設定了一個高目標。而當這一高目標無法實現時,往往使學生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壓抑,從而導致疲勞過度、睡眠不良、注意力分散又無能為力等不良情緒,最終失去信心乃至把自己與現實隔離,甚至出現厭學情況。還有一些學生,由於自己家庭出身、學習成績等不盡如人意的原因,產生較為強烈的自卑心理。通過交談了解到,由於目前學生課程多、學習時間緊、睡眠不足,特別是臨近考試階段表現更為明顯,生理、心理負荷加大,致使大腦過度疲勞,大腦皮層機能下降,引起注意力分散,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受羈,導致學習效果差、成績下降,從而引起學生緊張、焦慮、神經衰弱等消極情緒。
二、教學中針對不良心理的調適方法
1.加強對健康的認識,全面理解健康,重視心理健康
人的身心是一個統一體,身體健康了,心理才會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也就是說,人的身體影響著心理健康。比如說一個人患了嚴重疾病,如果是癌症,你說他的心理怎麼會健康,他的情緒怎麼會穩定,他的信心怎麼會堅定!反過來講,人的心理也影響著身體健康。例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有這樣的描寫,說她看到花開的時候,想到花落的情景;看到親人的團聚的時候,想到離別的情景;碰到不順心的時候,更是以淚洗面。林黛玉最後死於憂郁造成的肺病。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強興趣練習,滿足個體需要
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是由原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扮演好各種角色,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師根據分組及課時要求做好計劃、備好課。每節課除了學習新課、了解有關知識之外,還可分配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選項去練習,以滿足個體需要,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3.利用體育課外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的課外活動有著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容易接受,願意積極參與,同時他不受課堂教學中時間、空間、形式上的極限,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統一課業向自主選擇課業轉變。學生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活動內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過程中完成某種「練習」,使所涉及的人、事、物變成促進自我素質提高和能力發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於社會大課堂中接受錘煉,使身心健康成長在課外活動時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自信心提高了,體質增強了,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
7. 中學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十個單杠動作名稱。
跳上成支撐,翻上成支撐,單腿擺越成騎撐,支撐後擺挺身下,支撐後擺轉體90°下,騎撐後擺轉體180°成支撐,單掛膝後回環,支撐後回環,騎撐前回環,慢翻上,懸垂起擺,懸垂擺動,懸垂擺動前擺體180°成正反握懸垂,懸垂擺動後擺下,懸垂擺動屈伸上,懸垂擺動騎上,支撐後倒弧形擺成懸垂,懸垂擺動前擺挺身下,前上向後分腿擺越成懸垂 ,屈體立撐弧形向左轉體180°下,騰身回環,大擺翻上成支撐,向後大回環。
這些都可以算是中學教學中的一些單杠動作吧
8. 中學體育教學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
教學方法是決定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因素。其中體育教學中的導入法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它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與學的方式。恰當地運用導入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學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法主要有如下幾種:一、直接導入法一般情況下,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結合教材自身特點,教師可簡潔明快地講述本次課的教學目的、任務及教學程序等,或直接做出正確優美的動作示範,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剩餘23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