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我們的校園
新課程標准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1]為生活教育。他認為,教育起源於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效的。如何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利用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知。使學生有興趣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或熟悉的故事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更重要的是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比如,在教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化時,我抓住學生喜歡看《西遊記》,喜歡其中的人物形象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知道裡面的主要人物都有誰嗎?學生的興趣馬上高漲起來,一個個面帶笑容,眼睛睜得圓圓的,爭先恐後地脫口而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白骨精……學生如數家珍地報出許多人物的名字。我微笑著點點頭說: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感到十分睏乏,師傅唐僧說:''八戒,你去前面化些齋飯來。''豬八戒答到:''遵命。''就去找吃的,不一會兒,豬八戒回來了,只見他手裡拿著三個一樣大的餅,嘴裡還不停的嘟囔著:''三個餅,我們四個人吃,這可怎麼分啊?''同學們,你們能幫豬八戒解決這個難題嗎?能同學們齊聲回答。請拿出事先做好的三個同樣大的圓形紙片代替三個餅,動手分一分,說一說,他們師徒四人各得幾塊餅?如果是9個餅呢?學生紛紛動起手來,……這樣的導入就是利用學生喜聞樂見、感興趣的故事,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一節課中,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狀態中,我自己也感覺到從未有的輕松。再如,在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數學課,我們可以這樣設計:我們的校園非常美麗,道路兩旁擺放著許多盆花,你知道每邊有多少盆花嗎?今天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坐在教室里,你知道我們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嗎?全校共有多少人嗎?我想同學們對這些問題都想知道答案,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大家有信心學好它嗎?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數學的學習之中。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和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學習的一開始就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新知,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對於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於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的乘法應用題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學生在實際的觀察了解中,體會到日常生活離不開小數,小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我們時時刻刻運用小數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藉助這些觀察,我就讓他們算一算: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結果,這節課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學習困難生王瑞也對新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輕松的接受了新知。試分析,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與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出示:一包方便麵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讓學生憑空想像的計算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前者學生感興趣,他們經常買東西,在平時買東西時有意無意的已經在用小數的乘法來解決生活問題了,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學習,容易接受新知。而後者學生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他們總覺得這是書本上的題目,枯燥、乏味、抽象難以理解。其次,前者是在動態的、需要的情況下主動地接受新知,而後者是靜止的、被動地灌輸知識,學起來很不情願。
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以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後,我就引導學生算一算:如果給一個圓柱形水池表面貼磁磚,算一算
B. 人教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的目錄
人教版七年級美術上冊目錄為:
第一單元 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
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
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
第四單元我為校園添色彩
第五單元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
(2)設計我們的校園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簡介
第一單元: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選擇了古今中外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提供給學生欣賞。與此緊密配合的是,設計了若干欣賞活動,以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步人欣賞的情境,通過欣賞層面的不斷遞進,從而學到欣賞的方法,並深入了解「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這一主題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意義。
第二單元:本單元為造型·表現領域,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分別是「優美的校園」、「校園夥伴」、「在校園中健康成長」。從初中生新的學習階段開始,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校園,並樂於觀察、表現自己的校園和校園生活,構成一個帶有綜合性的學習單元。
本單元涉及的知識技能分別有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取景與構圖、人體比例與動態等。本單元注重學生自主的觀察、思考與集體的討論、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態度,同時體現出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三單元:本單元為設計·應用領域,以校園生活中的內容之一──壁報為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本單元涉及的知識技能分別有字體設計、版面設計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整理對自己的學習、做人有用的信息。培養交流的意識,以適應自我成長和社會發展對團體協作精神的需要。
第四單元:本單元為綜合·探索領域,由校服設計、校園實地考察、校園規劃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引導學生從自身美化開始,逐步擴大到對生存環境──校園的美化。使學生樹立健康良好的審美意識、設計意識和社會服務意識,為人才素質打基礎。在學習活動中,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強調集體協作意識,注重交流。
第五單元:本單元為欣賞·評述領域,選擇一些人們生活中經常涉及到的日用品設計,以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到處存在著美、存在著設計,而美與實用(功能)是一體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分析接觸到的設計產品,認識其設計的成功和不足,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C. 北京中醫葯大學怎麼樣值得報考嗎
如果您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並且真正抱著一顆想學習中醫的心,做好了刻苦學習的准備的話,北京中醫葯大學絕對是好的選擇!
在自己報考北京中醫葯大學之前,曾對這所學校進行了詳細了解,再加上自己在這里三年的生活經驗,我對這所學校還是比較熟悉的。
首先,我先大概介紹一下。北中醫分了三個校區,未完全建成的新校區在房山良鄉,雖被戲稱為鄉下,但是住宿條件最好,食堂也很便宜哦。新生第一年全部都在這里學習。
另外兩個一個在望京,一個在和平里,也就是西區。望京比較破敗,一般當三年級需要去三附院等醫院見習時才會住在那裡。校圖書館,博物館都在和平里校區。
PS:去年西區翻新了食堂,菜色也很豐富。三年級以後很多同學會搬到西校區。
對於大學的報考,一定要謹慎。想好自己將來真正想做什麼。希望這些內容能對您報考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