澮南中學
❶ 五河縣澮南鎮在哪辦准生證
在五河縣澮南鎮鎮政府所在地(原來的皇廟)的計生辦辦理,就在澮南中學大門向北大概500米,馬路西面。
❷ 錢正英生平事跡.謝謝!
錢正英(1923.07.04--)女,水利水電專家。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出生於上海。1942年肄業於上海大同大學。水利部教授。1942年參加革命,先後在蘇皖邊區政府和黃河河務局從事治淮、治黃等水利工作,歷任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長期主持中國的水利電力工作。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關於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的方針政策和管理辦法,主持編制了黃河、長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規劃和全國水利建設長遠發展綱要,主持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審定、決策了許多重大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並具體參與研究解決建設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主持領導了三峽工程的可行性論證工作,主編出版了《中國網路全書水利卷》、《中國水利》(中、英文版)等。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簡歷
錢正英出生在浙江嘉興的一個名門望族,排行老三。從小受到父親嚴格管教的她,剛滿10歲時,就進了中學。1939年,錢正英懷著「做中國第一個女工程師」的理想進入了上海大同大學土木工程系(後並入上海同濟大學)學習,並參加了上海地下黨。1942年,在從上海撤退到淮北解放區的錢正英為應付敵人的盤查,和一名男同學扮成表兄妹。而這位男同學就是後來她的終生伴侶黃辛白。在淮北解放區的那段日子,錢正英曾擔任淮北區黨委機關文化教員,淮北泗五靈鳳縣中學澮南分校教員、訓導員、教導員、黨支部書記等職務。1944年春,淮河北堤進行修復工程,年僅21歲的錢正英負責技術領導工作,自此正式投身水利事業。
1944年至1950年,錢正英歷任淮北行署建設處水利科科長,蘇皖邊區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長,華東軍區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長、前方工程處處長,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黨委書記等職務。1950年3月,年僅27歲的錢正英,經當時擔任內政部部長曾山的力薦,被破格提升為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兼治淮委員會工程部副部長,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部長。1952年,錢正英轉任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後又兼任水利部黨組副書記。1967年至1970年,錢正英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70年至1974年任國家水利電力部革委會副主任、副部長。1974年至1988年任水利電力部、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黨組書記。1988年至2003年連任第七、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並兼任中共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錢正英教授還是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至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7年,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6月獲中國工程科技獎。2004年3月,在香港大學第169屆學位頒授典禮上,獲得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學術成果
錢正英教授長期主持中國的水利電力工作。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關於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的方針政策和管理辦法,主持編制了黃河、長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規劃和全國水利建設長遠發展綱要,主持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審定、決策了許多重大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並具體參與研究解決建設中的重大技術問題,主持領導了三峽工程的可行性論證工作,主編出版了《中國網路全書水利卷》、《中國水利》(中、英文版)等。
❸ 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用順豐快遞最快要多久
順豐快遞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城內,正常情況,最快也需要2天時間 。。。
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145公里左右,還是有點遠的,加上澮南鎮快件需要在五河縣進行中轉派送,中轉派送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快遞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城內,在正常情況下,最快也需要2天時間,不會超過3天時間到件。
❹ 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用順豐快遞最快要多久
順豐快遞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城內,正常情況,最快也需要2天時間
。。。
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145公里左右,還是有點遠的,加上澮南鎮快件需要在五河縣進行中轉派送,中轉派送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快遞從濉溪縣孫疃中學到蚌埠市五河縣澮南鎮城內,在正常情況下,最快也需要2天時間,不會超過3天時間到件。
漢朝呂後,推行一系列安民政策,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朝武則天, 中國回歷史上答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經濟上,武則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以保障農時;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戶口數永徽三年(652年)為380萬戶,到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增長到615萬戶。
北宋劉娥,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後。真宗死後,皇權一度跌落,宰相丁謂大有取而代之之勢,劉娥孤守趙氏江山,最終鬥倒丁謂,成為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後。她的功績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李清照,大詩人,值得稱贊!
❻ 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女性有哪些
中國最傑出的女性人物
編輯:馨馨
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名譽主席,第四、第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又名宋慶琳。原籍廣東文昌,出生於上海。
1913年畢業於美國喬治亞州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孫中山秘書,追隨孫中山致力於民主主義革命,後參加中華革命黨。1925年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成為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得力助手,為國共兩黨衽第一次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5 年孫中山逝世後,她堅持孫中山的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曾被選為國民黨第二、三、四、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五屆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一起,多次發表通電、聲明、宣言,揭露和反對蔣介石、汪精衛的叛變行為。1927年至1931年在蘇聯、歐洲期間,參加國際反帝和保衛和平運動,兩次被選為國際反帝同盟大會名譽主席,後又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委員會主要領導人之一。
回國後積極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在上海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並任全國執行委員會主席,保護和營救了大批中共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1935年與何香凝等率先響應中共中央發表的《八一宣言》,後參與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1938年在香港發起成立保衛中國同盟,向國際友好人士和海外僑胞宣傳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張。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上海,創建中國福利基金會,並任主席,在解放戰爭台曾給予中共和人民解放軍以巨大的物質幫助。1948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1949年參加由中共倡議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建國以後,歷任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會長,全國婦聯第一、二、三、四屆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執委會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第一、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
曾代表國家多次參加國際性活動,先後被選為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執行局委員、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主要著作有《為新中國奮斗》等。1981年5月逝世。
蔡暢 ;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卓越的領導者,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湖南湘鄉(今雙峰縣)人。原名咸熙。
1915年入長沙周南女子師范學校求學,1916年畢業留校任教,1919年與向警予共同發起組織周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0年參加新民學會和工學世界社,1922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192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924年去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翌年回國,任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會副書記,並在何香凝領導下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幹事兼婦女運動講習所教務主任。北伐時期,先後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部長兼北伐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湖北省委婦女部部長、大革命失敗後,先後在上海、香港任中共中央婦委委員,在廣東省委婦女部工作。1928年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部長、白區工作部部長兼婦女部部長,江西省工農檢察委員會主席。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34年10月參加了舉世聞名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任中共陝甘省委委員,統戰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和陝甘寧邊區政府婦女部部長。
1941年任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後任書記。1943年為中共中央起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提出婦女工作以生產為中心的新方向,糾正了王明在婦女工作領域的主觀主義、形式主義錯誤,開辟了婦女運動的嶄新局面。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委員。1946年籌建東北解放區婦女聯合會,指導東北土地改革中的婦女工作,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書記。同年被選為國際民主婦聯理事,1948年在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上,被選為全國總工會第六屆執行委員、常委、女工部部長。同年當選為國際民主婦聯副主席。
1949年春,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婦聯主席。同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建國後,歷任全國婦聯第一、二、三屆主席,第四屆名譽主席。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90年9月11日逝世。
何香凝: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民黨左派的傑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動家、畫家。原名諫,又名瑞諫,別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人,生於香港。
1897年與廖仲愷在廣州結婚,1902年變賣妝奩資助丈夫留學日本,同年冬相繼東渡。1903年春入東京目白女子大學預科,後轉入女子師范學院預科,同年結識孫中山。
1905年參加中國同盟會,同年9月介紹廖仲愷加入該會。1906年入目白女子大學博物科,1908年改入本鄉女子美術學校高等科。畢業後由日返港,隨同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舉家赴日本。1914年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積極參加討袁(世凱)和護法運動。1920年起在廣東任「出征軍人慰勞會」總幹事。1924年堅決支持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革命綱領,改組中國國民黨。
1926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委,並任婦女部部長、廣東省政府委員,主持廣東婦女工作,創辦「罷工婦女讀講習所」,發起組織「援助海豐農民自衛軍籌備會」、「軍人家屬婦女救護員傳習所」、「婦女運動講習所」、「中國各界婦女聯合會」,支援北伐戰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辭去國民黨政府的一切職務,進行反蔣斗爭。
1935年與宋慶齡等率先響應中國共產黨中央發表的《八一宣言》,擔任全國各界救國會理事。抗日戰爭時期,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從事抗日民主運動。「皖南事變」後發表宣言,嚴斥蔣介石策動內戰的陰謀。1947年參與籌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從事反蔣獨裁活動。
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一、二、三屆名譽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擅長詩詞和國畫。有《何香凝詩畫集》。1972年9月逝世。
陳慕華 ; 第七、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漢族,浙江青田人,高中文化。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至1945年先在延安抗大學習、後任三分校訓練部軍事佐理員、延安留守兵團警備五團參謀、兵團司令部教育科參謀、兵團軍事研究室研究員、延安聯防司令部後勤部家屬招待所所長兼指導員、後勤部經建處秘書,1945年至1950年任熱河軍區司令部一科參謀、東北鐵路總局機關政治協理員、穆棱煤礦工運特派員、東北鐵路保育院院長、中長鐵路中央醫院副院長,1950年至1971年任東北鐵路政治部宣傳組組長、鐵道部政治部宣傳組副組長、國家計委交通局副處長、處長、對外經濟聯絡總局成套設奮局副局長、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三局副局長,1971年至1988年任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部長、黨組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主任、全國托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國務院旅遊領導小組組長、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務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理事會理事長、中國銀行董事會名譽董事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1988年至1993年任第六屆全國婦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銀行董事會名譽董事長,1993年至1998年至今任第八屆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銀行董事會名譽董事長。
是第五、第七、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彭佩雲;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漢族,湖南瀏陽人,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參加工作、大學文化。
1945年至1947年在西南聯合大學社會系、南京金陵大學外文系參加「民主青年同盟」,1947年至1949年在清華大學社會系學習並擔任地下黨支部書記、地下黨總支委員,1949年至1950年任清華大學黨總支部書記,1950年至195?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學校?部工作科幹事,1953年至1959年任北京市委高等黨校委員會常委、辦公室主任,1959年至1964年任北京市委大學科學工作部大學組組長市委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委員,1964年至1966年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1966年至1973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後下放勞動,1975年至1977年在北京大學政治部宣傳組工作,1977年至1978年任北京化工學院黨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至1979年任國家科委一屆負責人、1979年至1982年任教育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黨組成員,1982年至1985年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5年至1987年任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1987年至1988年任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兼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1988年至1993年任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至1998年任國務院國務委員、國務院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1993年至1997年任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1998年3月任現職。
錢正英;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長。漢族,浙江嘉興人。上海大同大學土木工程系肆業,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並參加上海地下黨,任大同大學群眾團體黨團成員、工學院分黨支部書記。1942年至1945年任淮北區黨委機關文化教員,淮北泗五靈鳳縣中學澮南分校教員、黨支部書記,淮北行署建設處水利科科長。1945年至1948年任蘇皖邊區水利局工程科科長,華東軍區兵丫部交通科科長、前方工程處處長。1948年至1950年任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黨委書記。1950年至1952年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兼治淮委員會工程部副部長。1952年至1967年任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67年至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74年至1988年任水利電力部、水利部部長,黨組書記。1988年至今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康克清;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婦女運動卓越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社會政治活動家。江西萬安人。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年團,任萬安羅塘灣婦女協會常任秘書,萬安縣巡視員。1928年上井岡山,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與朱德結婚。
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在江西瑞金任紅軍總司令部直轄的女子義勇隊隊長,直屬隊政治指導員。1934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侯補委員。同年10月至1936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三過草地,歷盡艱辛。她與朱德同志一起同右傾分裂主義進行了堅決斗爭。
1936年任紅軍四方面軍黨校總支書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曾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中共中央黨校賞學習。先後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直屬隊組織股長、政治處主任,黨總支書記,晉東南婦女救國會主任。是中共七大代表。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歷任全國婦聯兒童福利部部長,全國婦聯第一至第五屆常委,第二屆書記處書記,第三屆副主席,第四、第五屆主席,第六屆名譽主席。
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副主席、主席,中國福利會名譽主席,全國兒童工作協調委員會主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會長,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是中共第七、八、九、十、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共中央委員。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常委,第五、第六、第七屆副主席。1992年4月23日逝世。
鄧穎超;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六屆全國政協主席。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原名鄧文淑,又名鄧詠通、鄧湘君,曾化名為逸豪等。祖籍河南光山,生於廣西南寧。
幼年喪父,靠母親行醫、教書過清貧的生活。1919年「五四」運動時,響應同在天津直隸第二女子師范學校讀書的郭隆真的倡議,參與成立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被推舉為演講隊隊長,帶領隊員在街頭進行反帝愛國宣傳活動,並與周恩來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學生團體-覺悟社,參與和組織 領導了天津學生愛國運動。
1920年秋到北京師大附小任教員。1923年組織女權運動同盟會,1924年參與組織中國社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初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轉中國共產黨員。同年與周恩來結婚。在大革命時期,先後任中共中央天津地委婦女部部長、兩廣區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中共中央婦委書記。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曾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侯補中央執行委員。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在上海黨中央機關從事秘密工作,後到江西中央蘇區任中央局秘書長,並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央長江局婦委委員,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婦委書記,中共駐重慶、南京代表團成員,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發動婦女參加抗戰和民主政治運動,並與各界婦女組織戰時兒童保育會,救護收容逃難到後方的兒童。曾當選為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理事,並曾任國民參政會的參政員,為堅持團結抗戰、反對投降分裂進行不懈的斗爭。
1945年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侯補中央委員。同年任中共中央婦委會副書記。1946年作為中共代表團成員,出席國民黨當局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並在重慶、南京、上海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1947年回到延安任後任中共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央婦委代理書記。1949年在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建國後,歷任第一至三屆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第四屆婦聯名譽主席,全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對外友協名譽會長。
曾當選為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第一屆常委委員,第六屆主席。1992年報7月平均12日逝世
吳儀;國務院國務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主任,原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漢族湖北武漢人,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工作,北京石油學院石油煉制系煉油工程專業畢業,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
1956年至1962年在西北工學院國防系、北京石油學院石油煉制系煉油工程專業學習。1962年至1965年任蘭州煉油廠車間技術員、政治部辦公室幹事。1965年至1967年任石油工業部生產技術司生產處技術員、1967年至1983年任北京東方紅煉油廠技術員;技術科副科長、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1983年至1988年任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黨委書記。1988年至1991年任北京市副市長。1991年至1993年任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93年1997年任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1997年至1998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補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1998年至今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補委員、國務院國務委員。
是中共第十三屆中,在侯補委員、十四屆中央委員,十五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侯補委員。
何魯麗;第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漢族,山東菏澤人,民革成員,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大學文化,副主任醫師。
12歲隨父何思源(當時的北京市市長)來京。1952年至1957年在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學習。1957年至1984年任北京兒童醫院住院醫師,北京市西城區兒童醫院住院醫師,北京市第二醫院主治醫師、兒科主任、副主任醫師。1984年至1988年任門市西城區副區長。1988年至1996年北京市副市長、民革中央主席。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是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八屆四次全國政協會議上增選為副主席,第七屆全國婦聯常委、副主席。
http://dqxinxin.2000y.net/
❼ 宿州多少中學
我知道的也不全。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學宿州礦建中學宿州市埇橋區苗安中學宿州市蘊才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八中學宿州市時村中學宿州市埇橋區禇蘭中學宿州市曹村中學宿州市墉橋區蘄縣鎮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店鎮中學宿州市第十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梅庵初級中學墉橋區蘄縣鎮初中宿州市墉橋區第十一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沱河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店鎮張廟初級中學宿州市第八中學墉橋區楊庄初級中學淮北礦業集團祁南煤礦職工子弟學校墉橋區灰古鎮灰南初級中學墉橋區支河初級中學淮北市礦業集團公司朱仙庄庄煤礦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中學宿州市墉橋區五柳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皇殿初中宿州市震旦科技學校墉橋區紫蘆湖初級中學蘆嶺鎮曹坊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辛豐中學中鄉馬場中學宿州市專附屬實驗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後場初級中學宿州市城西中學宿州市第九中學墉橋區大營鎮孫白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欄桿鎮小集初中宿州市下關中學宿州市同開中學墉橋區西寺坡鎮初級中學符離鎮古符離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店鎮蘇廟中學宿州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欄桿鎮路町中學解集鄉初級中學時村鎮第一初級中學桃溝鄉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欄桿鎮初中墉橋區三八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新河初級中學時村鎮第二初級中學桃園鎮東坪中學曹村鎮前旺中學蘆嶺鎮中學曹村鎮閔賢初級中學墉橋區朱仙庄鎮三卜初級中學墉橋區永安鎮大許中學墉橋區永鎮鄉初級中學蒿溝鄉初級中學桃溝鄉吳尹初級中學曹村鎮桃山初級中學淮北礦業集團公司蘆玲煤礦職工子弟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欄桿中學墉橋區朱仙庄鎮初級中學墉橋區支河鄉趙樓初級中學李圩初級中學墉橋區永安鎮永安中學蘆嶺鎮花庄初級中學桃園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店鎮昌圩中學楊庄鄉小楊庄初級中學楊庄鄉程庄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杈園初中宿州市第三中學宿州市體育職業中學宿州市墉橋區秦灣中學褚蘭鎮李院中學墉橋區蒿東初級中學龍王廟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店鎮洪馬李顧中學宿州市西二鋪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營鎮大營中學符離鎮褚庄初級中學宿州市逸夫中學蘆嶺鎮丁橋初級中學曹村鎮陳町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四鋪中學宿州市墉橋區西寺坡鎮劉村初級中學棒場初級中學墉橋區大營鎮初級中學順河鄉乾山中學汴河鎮北十里初級中學宿州市苗安中學宿州市符離中學墉橋區時西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闞町初中順河鄉祝窯中學符離鎮打鼓山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大營鎮陳李初中墉橋區永安鎮孫安中學宿州市褚蘭中學符離鎮靈寺中學墉橋區運河初級中學墉橋區黃山初級中學宿州市第五中學墉橋區張山初級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六中學宿州市墉橋區蘄縣鎮澮南初中墉橋區貢山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夾溝鎮青山中學蒿溝高灘初級中學龍王廟鄉高口初級中學永鎮鄉方店初級中學墉橋區水池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白安初中墉橋區劉合初級中學宿州市夾溝中學墉橋區永安鎮所圩中學區石橋初級中學墉橋區前付初級中學符離鎮杜山中學曹村鎮寺後初級中學褚蘭鎮初級中學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朱仙庄煤礦中學墉橋區支河鄉王塘初級中學宿州市墉橋區孫寨中學時南初級中學淮北礦業集團公司桃園煤礦學校褚蘭鎮褚北中學墉橋區王集初級中學墉橋區大秦初級中學墉橋區灰古鎮秦圩初級中學營孜初級中學墉橋區永安鎮夏橋中學褚蘭鎮桂山中學宿州市墉橋區柏山初中宿州師范專科學校附屬實驗中學安徽省宿州市城西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學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省宿州市逸夫中學安徽省宿州市桃山中學宿州市大營中學安徽省宿州市三八中學宿州市順河鄉乾山中學宿州市順河鄉馬場中學宿州市順河鄉祝窯中學中煤第二十九工程處職工子弟學校界首亮集附中宿州市單家中學宿州市城東鄉沱河中學宿州市蘆嶺中學時村鎮沖町初級中學
❽ 請問五河縣的以下幾所初中相比較而言,哪所較好
我知道的澮南初中還不錯,但是一個鄉鎮的老師師資力量有多好呢?老師都是想往高一級的地方跑的。也要看自己小孩的,本身愛學習在哪都行,不愛學習到哪都一樣。
可以找找關繫到五河三中上嘛
❾ 五河縣繪南鎮計生辦
位於澮南鎮鎮政府駐地,澮南中學向北500米,馬路西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