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東趙中學

東趙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8-06 04:00:24

『壹』 上海浦東有多少所高中另求各高中地址和名字~

上師大附屬高橋實驗中學 第一教育署中學
豐華中學 第一教育署中學
興知中學 第一教育署中學
建平中學 程紅兵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崮山路517號 200135 58851542
浦東新區電視大學 王林興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川環南路320號 201200 58908291
高橋中學 胡瑞峰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高橋鎮小浜路199號 200137 68660211 50403643
高東中學 顧建榮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高東鎮光明路476號 200137 58480918
浦東模範中學 吳小仲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博興路918號 200129
金川中學 劉良福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萊陽路588號 200219
楊園中學 敢鋒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蘆家宅50號 201208
上海市高橋-東陸學校 高崇華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博興路1432號 200129 50256531
高橋職校 尤慶華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外高橋保稅區季景路206號 200137 58622443
上海第二大學附屬龔路中學 倪瑞明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曹路鎮龔路北街50號 201209 58562679
金蘋果學校 吳雲(中學)/黃靜文(小學)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浦東新區巨峰路1555號 201208
高行中學 謝建初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行泰路210號 201208 58651132
育民中學 馬小弟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西街217號 200137 58678402
陸行北校 朱明鋼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利津路53號(近浦東大道口,朱家門站) 200129
成功教育實驗學校 陸玲娣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東波路268號 200129 50694606轉各辦公室
高橋中學西校 凌慧良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花山路548號 200137 58671612
外高橋保稅區中學 尤慶華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外高橋保稅區季景路206號 200137 58622443
浦興中學 顧虹 第一教育署中學 長島路1515號 200129 68952349
顧路中學 楊冬華 第一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曹路鎮民冬路71號 201209 58631537
浦東新區長島學校 劉傳科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長島路555號 200129
凌橋中學 劉良福 第一教育署中學
民辦外高橋中學 潘夢幻 第一教育署中學
滬新中學 劉永和 第一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五蓮路1020號 200129 50255741
教師進修學校 第二教育署中學
東方世紀學校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浦東新區龍東大道4328號 201201 021-58585260
前進高級中學 第二教育署中學
民遠高級中學 第二教育署中學
進才中學 王從連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788號 200135 (021)68541158
東昌中學 趙國弟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棲霞路34號 200120 58760991
振華職校 陳揚興 第二教育署中學 龍居路校區:龍居路87號;商城路校區:商城路1088號;博興路校區:博興路279號; 200135 58206126、68754867
洋涇菊園實驗學校 田志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浦城路333號 200120 58781347轉分機
上海邦德高級中學 陸文秀 第二教育署中學
金楊中學 王文德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金口路166號 200135 50702483轉各分機
東昌中學東校 李永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嶗山路200號 200120 58870235
合慶中學 馬愛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東川路5721號 201201 58971208
涇南中學 錢玉良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民生路303號 200135 58858506
平和學校 任國芳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 黃楊路261號 201206 50315621
進才北校 金衛東 第二教育署中學 南區:浦東新區羽山路601號 北區:浦東新區沈家弄路870弄1號 200135 021-58214034
王港中學 李榮昌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龍東大道5237號 201201 021-58582384
致遠中學 趙世強 第二教育署中學 靈山路2100號 200136 50757977
唐鎮中學 項雪平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東街2號 201203 58962065
進才實驗學校 潘超煒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金松路191號 200135 68545988
牧陽人學校 羅峻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合慶奚陽路505號 201201 38970370
建平實驗學校 張先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棗庄路111號 200136 68610387
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 王瑋航 第二教育署中學 黑松路251號 200135 50308661
元培學校 張先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龍居路118號 200136 58856048
蔡路中學 吳駿德 第二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川公路7851號 201201 68900009*810
電視中專 花象工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北路1010號 201208 50694960總機轉
建平西校 吳國林 第二教育署中學 東校區:乳山路188號 西校區:東方路420號 200120 68767293
陸行中學 凌順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金橋路1288號 201206
新陸中學 陳野弟 第二教育署中學 初中部:浦東新區新金橋路1811號 職校新陸校區:浦東新區新金橋路1811號 職校東溝校區:浦東新區浦東北路1010號 201206 50315437
羅山中學 王麗霞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南中學 畢 虎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商城路1088號 200120 68670380
香山中學 張偉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靈山路1672弄36號 200136 68561542
滬東中學 黃曉中 第二教育署中學 浦東大道830號 200120 58310316轉分機
華洋外國語學校 第三教育署中學
新竹園中學 第三教育署中學
川沙電大 第三教育署中學
航空服務學校 第三教育署中學
工讀、育英學校 高妙根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華夏三路441號 201200 58378853
實習學校 第三教育署中學
東港職校 第三教育署中學
洋恆中學(高中部) 第三教育署中學
洋恆中學(初中部) 第三教育署中學
中芯學校 第三教育署中學
張江集團學校 李英、庄勇 第三教育署中學 藿香路38號 201203
建平世紀—香梅中學 馬驫 第三教育署中學 東綉路463號 201204 (021)68457204
川沙中學 陳忠新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新川路324號 201200 58981232*8451
浦東外國語學校 朱建國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達爾文路91號 201203 58558846
洋涇中學 李海林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濰坊路111號 200122 58306444
東輝職校 李文亮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錦綉路2081號 201204 68454685
川中北校 黃冰潔 第三教育署中學
孫橋中學 邱承學 第三教育署中學
華師二附中 何曉文 第三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晨暉路555號,祖沖之路736號
東昌中學南校 袁鈁芳 第三教育署中學
施灣中學 蘇君強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南奉公路3211弄8號 201202 68966786
五三中學 傅天良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東河浜路26號 201200 58922712
華師大張江實驗中學 陳勝慶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 張江 江東路54號 201210 38950082
建平世紀中學 馬驫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玉蘭路356號 201204 68457204
華林中學 何集剛 第三教育署中學 申波路231號 201204 58434865
僑光中學 黃愛娟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新德路463號 201200 58981710*
川中南校 黃曉峰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川環南路1295號 201200 50921386
川中華夏西校 倪朝峰 第三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華夏二路150號 201200 58371225
黃樓中學 周惠忠 第三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黃樓鎮欄學路375號 201205 58941180
六團中學 邱友國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六團川六公路1565號 201202 58590015
(育華)集團學校 高妙根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川沙鎮華夏三路441號 201200 58378853
江鎮中學 凌國強 第三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東亭路631號 201202 68785217
竹園中學 王學軍 第三教育署中學 濰坊路357號 200122 68671986
由由中學 閻雲龍 第三教育署中學 嚴民路177號 200125
洋涇東校 李軍 第三教育署中學 東方路900號 200122 50815930
東明中學 第四教育署中學
東昌北校、浦東第二少年兒童體校 第四教育署中學
楊思中學 傅恆奎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靈岩南路379號 200126 58427507
上南中學 張海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昌里路93弄1號 200126 68709239
三林中學 劉金袁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三林鎮三林路658號 200124 50846240
塘橋中學 滕少明 第四教育署中學
德州中學 顧治平 第四教育署中學
東林中學 徐玉霞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涇中學 孫安明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三林北校 王芳 第四教育署中學
雲台中學 陳煒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三林東校 張國強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南林路733號 200124 58495664
教育學院實驗中學 任富恆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新浦路61號 200123 68739304-203
東方階梯雙語學校 盛德仁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膠南路169號 200125 38810021
北蔡中學 馬淑穎 第四教育署中學 蓮園路246號 201204 58912358
清流中學 趙龍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南路801號 200126 58837482
綠川學校 趙金榮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綠林路409號 201204 50610613
上海市民辦育辛高級中學 任惠珍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三路385號(浦三路東方路口) 200125 021-68738841
洪山中學 呂幼夫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洪山路240號 200126 58838558
浦東中學 王樹剛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三路648 200125 021-50779448
洋涇南校 陳瑾瑋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東方路1881弄 200125
雪野中學 鄭東生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雪野路48號 200126 58742374
群星職校 顧曉光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德州路240號 200126 68322010
文建中學 劉傳科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建路211弄9號 200127 50906108
上海市萌芽實驗中學 陳步君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塘橋路445號 200127 68736469
上南北校 戴鋒 第四教育署中學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碼頭路1347號 200125
上南東校 鄒耀龍 第四教育署中學
育人中學 葉亞芳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三林鎮三新路15號 200124 58411506
上海民辦常青高級中學 李宇科 第四教育署中學
歷城中學 俞建雄 第四教育署中學 浦東新區昌里路350號 200126 58838163

『貳』 張家口的東方學校好還是去4、6中好

四中相對好。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比對:

一、師資力量

1、四中:教職工總人數238人,專任教師170人,其中高級教師52人,中級教師76人, 1名省級骨幹教師,32名市級骨幹教師。

2、六中:截止到2009年,教職工236人。

二、硬體設施

1、四中:辦公樓、藝術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食堂、學生公寓建築面積達23000多平方米,體育場面積19000平方米。圖書館藏書七萬余冊,報刊雜志200多種。學生閱覽室寬敞明亮。實驗樓使用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使用面積均達到120平方米。

2、六中: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圖書館、體育館、多功能廳,班班裝配了網路平台教學。

三、學校規模

1、四中:學校現有佔地面積95畝。學校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環境優美,學校現有教學班53個,學生3200餘人。

2、六中:本部佔地100畝,建築面積5.33萬平方米,學校有學生總數2666人,學校高中在12個班以上,初中6個班。

(2)東趙中學擴展閱讀

家口市第四中學坐落於市區西山腳下、美麗的清水河畔,是一所環境優美寧靜、人文氣息濃厚的花園式學校。成立於1954年,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四中已成為張家口市一所頗具影響的省級示範性高級中學。

學校已形成一支以高級教師為學科帶頭人,中級教師為教學骨幹,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愛崗敬業,愛生樂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叄』 東延安中學的校風、學風

戎馬一世,勤學一生;施計用兵,略勝孫吳;指揮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將風。

劉伯承(1892~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現代軍事家。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入學生軍,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組織過滬順起義、南昌起義,先後任過中央紅軍總參謀長、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軍事學院院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他對中國革命軍隊的建立和壯大,對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的邁進都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1. 坎坷一生元帥路

劉伯承,原名明昭,出身於四川開縣張家壩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上過私塾,讀過高小,後考入官立中學。辛亥革命爆發時,劉伯承已經十九歲,他立即加入到推翻封建統治的斗爭中,參加了學生軍,次年入重慶陸軍將校學堂速成班,畢業之後被分到蜀軍第五師任司務長。護國戰爭爆發後,他又改任排長,由於作戰勇敢,他被火線提升為連長,可是蜀軍很快被袁世凱的軍隊打敗了,就連指揮討袁的蜀軍總司令熊克武也被打跑了。部隊失散,劉伯承回家暫避,不久,救國心切的劉伯承再次出來投身到革命斗爭之中。

1916年,在討袁護國斗爭中,劉伯承組織起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很快這支隊伍發展到兩千餘人。他率軍攻下豐都,在反動軍隊的反撲他負重傷失去了右眼。然而,由於他指揮有方,作戰勇敢,年僅二十四歲的劉伯承落下了川軍名將的美稱。

劉伯承在川軍中戰鬥了十年,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也參加了軍閥之間的戰爭。他看到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是痛苦和災難深感不安。1926年,劉伯承在吳玉章等人的引導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黨的委託,為配合北伐戰爭,他與楊闡公一起組織了滬州、順義起義。蔣介石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之後,劉伯承從四川東下,奉黨的指示,到南昌與朱德等將一起組織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之後,劉伯承等人潛往香港,1927年冬轉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間,正遭通緝的劉伯承被染上惡習的兒子告發,幾遭逮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劉伯承到蘇聯學習,躲過了反動派的追捕。

從蘇聯回國後,劉伯承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協助周恩來、朱德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面對「左」傾路線和李德的瞎指揮,劉伯承敢於站出來進行斗爭,他告誡李德:「如果我們不停止這種拼消耗的戰術,採取機動靈活的方針,根據地將會喪失,紅軍將會拼光,我們將變成千古罪人。」他的正確意見不僅未受到重視,還被免了總參謀長的職務。

紅軍在慘痛的失敗中開始總結教訓,1935年1月,紅軍打下遵義之後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劉伯承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毛澤東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之後,劉伯承的軍事道路漸入順境,在長征途中,每遇關鍵時刻,他總是親臨前線指揮。在後有數十萬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險的情況下,許多人怕部隊過不了江,毛澤東卻風趣地說:「朱德同志說,四川稱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麼會擋得住龍呢?他會把我們帶過去的!」劉伯承果然不負眾望,使大軍安然渡江。他還組織了智取遵義、強渡大渡河、巧過少數民族區域等重大軍事行動,為紅軍的長征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抗日戰爭中,劉伯承任一二九師師長,與政委鄧小平率部深入敵後,在太行山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組織指揮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巧勝七亘村等戰斗,粉碎了日軍的九路圍攻,打破了敵人的十三路「圍剿」。在抗戰勝利前夕,他率部大舉對日寇反擊,殲滅五萬余,收復縣城五十九座。

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他組織了上黨戰役,殲敵十三個師。隨後又打了平漢戰役,殲敵二個軍,接著戰隴海,下定陶,揮師南下,按毛澤東的部署,千里躍進大別山,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楔子。劉伯承與陳毅的華東野戰軍組織了淮海戰役,一舉殲敵五十五萬多;奠定了全國勝利的基礎。隨後渡過長江,打下南京城,揮師向南,解放了華東和西南地區。

全國解放之後,劉伯承辭去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之職,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為軍隊的正規化和現代化積極努力。劉伯承在軍事學院任院長七年多,他常常親自審定教材,參加演習,使軍事學院的建制和課程設置逐步趨於完善。然而,正當劉帥嘔心瀝血地為軍事教育而工作時,不公正地打擊降臨到他的頭上。1958年夏天,反對「教條主義」的斗爭斗到了這位六十六歲的老元帥頭上。七月的一天,高燒三十九度的劉帥被召回京,在懷仁堂千人大會上作檢討。此後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里,老元帥失去了戰爭勝利帶來的愉快,經常緘默不語。但他仍然關心著軍隊和國家的建設,他受的不白之冤歷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結論,他的功績和貢獻已被永遠載入史冊。劉帥的坎坷經歷使他的一生具有了更濃的傳奇色彩。

2. 精謀巧計勝孫吳

劉伯承出身行伍,戎馬一生。他帶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謀。在川軍之中他就有了名將之美稱。加入革命隊伍之後,他善於學習,勤於動腦,使他的指揮藝術逐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紅軍長征的路上,智取遵義城、巧過大涼山、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等一系列戰爭奇跡都是劉伯承指揮先遣隊創下的。

在抗日戰爭中,劉伯承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深入山西抗日前線,他利用日寇的輕敵麻痹派出一個營夜襲陽明堡機場,取得炸毀敵機數十架的戰績。為了有效地消滅日軍,他利用圍城打援之術,在神頭嶺巧設伏兵,打潞城誘敵出援,一舉殲敵千餘名,這在抗戰初期算得上是輝煌的戰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邊疆兩次設伏,使日軍白白多送上百餘條性命。在抗日戰爭中敵我力量對比相去甚遠,我軍採用的多為游擊戰術。劉伯承把游擊戰的指揮藝術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說:「游擊戰爭的『游』就是機動,『擊』就是殲滅敵人;『游』以掩護自己的弱點,尋找敵人的弱點,『擊』以發揚自己的特長,撇開敵人的特長」。他為游擊戰總結出一系列簡練有效的戰術方法,諸如「攻擊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戰術」、「麻雀戰術」、「黃蜂戰術」;還有「拖刀計」、「殺回馬槍計」、「吸打援敵計」等等。

在解放戰爭中,劉伯承的指揮藝術達到了臻於完美的地步。他一戰上黨,殲敵十三個師三萬餘人,給了到解放區搶地盤的國民黨軍隊當頭一棒;再戰邯鄲,殲滅敵人兩個軍,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的重慶談判。隨後他奉中央指示,揮師向東橫掃,然後下定陶、打巨野、戰滑縣,直殺得國民黨軍隊摸不著頭腦,連續五戰五捷,殲敵十個半旅,計七萬餘人。

千里躍進大別山應該說是劉伯承軍事指揮藝術的傑作,這場戰爭,與其說是斗勇不如說是鬥智。當時解放軍尚處劣勢,第二野戰軍離開根據地挺進魯豫已經處在虎狼夾擊之中。為了掩蓋真實的用兵企圖,劉伯承指揮軍隊作出許多「示假」舉動,把敵人引入迷途。劉伯承首先指揮軍隊打了魯西南戰役,使敵人誤以為我軍要奪隴海,於是調兵防守;隨後,命令部隊在黃河渡口佯攻,造成北進回歸根據地之勢,蔣介石立即調三十個旅分五路開進鄆城、巨野。然而,劉鄧大軍的行動方向卻相反,甩掉大後方向南挺進,完全打無後方戰役,到此時蔣介石還以為劉鄧大軍是在不能渡的情況下被迫南竄。只有到了劉鄧大軍渡過渦河、沙河、黃泛區之時,蔣軍才明白了我軍的意圖,但為時已晚。我軍挺進大別山後,如同在敵人的腹部楔進了一支鋼釘,使蔣軍隨時都深感不安。這一舉措牽制了蔣軍南線兵力的一百六十個旅中的九十個旅。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設下伏筆。

3.勤思善學成儒將

劉伯承一生刻苦勤奮孜孜以求,使他不僅走完了從士兵到元帥的進步道路,而且成為無產階級軍事家,被譽為「儒將」。

在我軍將領之中,劉伯承學習刻苦是出了名的。他從小就崇尚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精神。讀私塾時常常最先到校,最後離校,他不僅把課文背熟,而且連注釋也背下來。到了中學和軍校,他更是勤奮刻苦,以致各科成績都很突出。步入行伍之後,他仍不忘學習。

大革命失敗之後,黨派劉伯承到蘇聯學習,進蘇聯紅軍高級步校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到了這個年紀再學外文是相當困難的。但他從字母和發音開始,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竟然攻克了外語關,並獲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績優秀的佳績。畢業時他已經能夠准備地翻譯俄國的軍事理論著作。

回國之後,成為我軍第一位翻譯科長。他藉助俄文工具,系統研究了羅馬戰史、拿破崙戰史、日俄戰爭史等,開闊了軍事視野。還系統研究了蘇軍的條例、條令、作戰理論,增長了正規化軍隊和打現代戰爭的知識。

在革命戰爭年代,劉伯承的大部分時間在前線度過,他常常在炮火之中細扣兵書,置生死於一旁,而入心思於兵法之中,不絕於耳的槍炮之聲時常成為他研讀兵書的伴奏曲。比如,1941年八路軍總部送來一部《合同戰術》的譯稿請劉伯承校訂。一年後這部譯著校訂好並復印,劉伯承在評序中寫道:「這本書在校正中經過三次反掃盪的作戰」。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最殘酷的階段,幾乎天天在打仗,左權同志就是在這期間犧牲的。即使如此,劉伯承也不忘校訂工作,他把這項工作看作是學習任務。此後《合同戰術》下部的譯稿又送到劉伯承的手中,校訂完成並復印時,劉伯承作序寫道:「我在上愛國自衛戰爭前線時,帶上這本《合同戰術》及其譯稿,才真正開始校正與補譯。幸好在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的督促與我參謀同志幫助繪定之下,……完成了出征前一切工作」。《人民日報》報道說:「劉伯承將軍在戎馬倥傯之中完成《合同戰術》一書下半部之校譯,計十萬字。此為一百天來劉將軍殲滅蔣軍十一個旅之外又一重大貢獻。……一百天來,劉將軍馳騁於冀魯豫大平原上,五戰五捷,平均每二十天作戰一次。」「劉將軍在極度繁忙的自衛戰爭中,稍有空隙立即開始校譯。」

劉伯承的勤奮好學還在於他對戰爭經驗的總結和思考。他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有影響的戰爭或戰役,認為那裡面有鮮血和生命鑄成的經驗與教育。從南昌起義的失敗,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重大戰役和戰斗,劉伯承常常都有系統的思考與總結。他強調「用兵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劉伯承刻苦學習古今中外的軍事理論,認真總結實踐經驗,使他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軍事理論。他提出了生動形象的「五行術」,在「五行術」中把我軍看成戰爭主體,把任務當作中心,把敵情看作前提,把時間和地形看作物質條件。他常說:「五行不定,輸得乾乾凈凈。」他集畢生的心血形成了系統的軍事理論。

對劉伯承的刻苦勤奮,朱德稱贊道:「刻苦學習,學而不厭。」陳毅元帥則稱贊說:「苦學入夢寐,勞生歷艱難」。就連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也感慨地稱:「劉伯承廉潔虛心,不斷求知,與國民黨將領比較,誠不諦鶴立雞群。」

4.嘔心瀝血辦教育

「治軍必先治校」是劉伯承的名言,他也身體力行。為此奮鬥了一生。早在中央蘇區,他就擔任過紅軍學校的校長兼政委。長征途中,他是中央紅軍的總參謀長,先後擔任了紅二方面軍和四方面軍的紅大校長。到陝北後,在繁忙的戰爭指揮中,兼任中央紅軍大學副校長。解放戰爭,率領大軍轉戰南北,在擔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同時兼任二野軍政大學校長兼政委,指揮戰爭之餘,還親自任教,以一個教官的身份出現在學員面前。

全國解放以後,劉伯承初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他接受了辦學任務,辭去了軍政職務,創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他擔任第一任院長,後任院長兼政委。

在解放初期,百廢待舉,萬事待興的艱難環境下,他強支病體,和教員、幹部一起摸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辦好高級軍事指揮院校的道路。他千辛萬苦地選拔教員,字斟句酌地研究和確定辦學方針,逐項科目審定教材。在和平環境下我軍形成的辦學方針,高級軍事學院的課程設置和內容選定都凝結著劉伯承元帥的心血。建國後劉伯承主持軍事學院的工作達七年多的時間,為軍事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在辦學過程中,劉伯承倡導良好的學風和校風。校風是育人的重要環境,學風是成長的重要條件。為了使剛剛辦起的學校盡快形成良好的風氣,他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學校建立起完整的正規化規章制度,僅通過嚴格管理保證了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

為了適應現代化正規化的需要,劉伯承親自審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針。他提出了「戰術為經,技術為緯,經緯交織,縱橫聯系,編織起來」形成整體的訓練指導原則。他強調把訓練和培養善於組織指揮現代化諸兵種協同動作的指揮員作為高級軍事指揮院校的培養目標。

辦學離不開師資,他提出並採用「速成」「速辦」等方法提高教員的專業水平,提倡「尊師重教」以促使教員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劉伯承十分關心教材問題,他主張教材要少而精,內容要准備無誤。他要求提法妥當,用語准備科學,標點符號無錯誤。他還常常在百忙之中親自抓教材的編寫、翻譯、校對、出版等工作。

為了形成良好的辦學風氣和領導作風,他提倡「人人當院長」,「執事者各執其事」各負其責。倡導「共同學習政治,各自鑽研業務;統一集中領導,單刀直入基層;集中領導,分工負責」的工作方法和領導作風。

劉伯承辦教育其成績是顯著的,毛澤東在《給軍事學院訓詞》中肯定了劉伯承的成績,他說:「軍事學院的創辦及其一年多以來的教育,對於建設正規化、現代化的國防部隊,是有重要貢獻的。」

綜上所述,用「我軍院校的開拓者」和「我軍院校之父」等詞來描述劉伯承對軍事教育的貢獻是不過分的。劉伯承飽讀古今中外軍事著作,結合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鑽研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對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獨到的論述。他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藝術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軍事著作已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他還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軍事著作。

劉伯承年表

劉伯承原名明昭,1892年12月 4 日生於四川開縣趙家場。

宣統三年(1911年)在萬縣參加響應辛亥革 命的學生軍。

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

次年參加四川討袁(世凱)軍。

1914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護國、護法戰爭中, 歷任連長、團長。

1916年 3月率四川護國軍攻佔豐都時,頭部中彈, 右眼致殘。

1923年在討伐吳佩孚時,任東路討賊軍第一路前敵指揮官,屢打勝仗,被譽為川中名將。 192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2月與楊暗公、朱德等發動滬州、 順慶(今四川南充)起義,任總指揮,率部同四川軍閥作戰,策應北伐戰爭。

1927年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後轉往南昌,與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失敗後經香港轉赴上海。

1928年留學蘇聯。

1930年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 12月回國,協助周恩來處理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1932年 1月進入中央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

1932年10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長,協助朱德、 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因用俄語當面怒斥從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而被撤職,調任第五軍團參謀長。

1934年底復任總參謀長兼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

1935年 1月,參加了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的主張。會後,協助毛澤東、周恩來等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

1935年5月 4日, 指揮幹部團強占皖平渡,保證全軍安全北渡金沙江。隨後任先遣隊司令,與政委聶榮臻率部為全軍開路。

進人大涼山時,堅定地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與彝族部落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使全軍順利通過彝族區,並在當地留下民族團結的佳話。第一、 第四方面軍會合後,他作為總參謀長與朱德隨紅軍總部在左路軍。他和朱德堅定地維護中共中央關於北上抗日的方針,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斗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長,在山西前線組織所部進行陽明堡夜襲戰、七豆村伏擊戰等戰斗。

1938年後,與政委鄧小平、副師長徐向前等指揮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沉重地 打擊了日軍。

隨後又取得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和冀南反十一路「掃盪」的勝利,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組織部隊參加百團大戰,破襲正(定)太(原)、平漢、自(圭)晉(城)和(大)同蒲(州)鐵路交通線。

1943年 9月赴延安。

1945年 6月當選為中共 第七屆中央委員。

1945年 8月20日,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

1945年9月至11月與政委鄧小平指揮上黨戰役和邯鄲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控制晉東南和打通平漢路的企圖。

1946年 6月,與鄧小平政委奉主力部隊在十個月內連續組織隴海、定陶、巨(野)金(鄉)魚(台)和豫北等九個戰役,殲敵十二萬餘人,挫敗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1947年 6月,與鄧小平率十二萬大軍突破黃河河防,指揮魯西南戰役,隨即千里躍進大別山,重建大別山根據地。

1947年10月,蔣介石派白崇禧指揮 33個旅圍攻大別山。 12月,劉鄧決定以鄧小平等率主力在大別山堅持內線斗爭,劉伯承率一部北渡淮河,調動敵人。劉鄧大軍和進軍豫皖蘇的陳(毅)粟(裕)野戰軍和進軍豫西的陳(賡)謝(富治)集團互相配合,經十個月艱苦作戰,擴大了中原解放區,迫使國民黨軍進一步陷入被動。

1948年 5月,任中原軍區司令員。

1948年11月,與鄧小平、陳毅、 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統一指揮華東、中原野戰軍進行淮海戰役。

1948年12月15日,與鄧小平、陳毅指揮中原解放軍將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全殲於宿縣以南的雙堆集地區。

1949年 2月,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

1949年4月,與總前委其他領導人一道指揮渡江戰役,並直接指揮第二野戰軍解放皖南、浙西、贛東北、閩北廣大地 區。

同年冬,指揮第二野戰軍主力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第一野戰軍的配合下進軍大西南,執行遠距離迂迴包圍的方針,解放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四省。

1949年12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1950年冬,他領導組建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任院長兼政委。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軍委訓練總監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7年9月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

1958年被扣上教條主義的帽子而受到錯誤的批評。

1959年後曾負責中央軍委的戰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共第八屆至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66年 1月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他還是第二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82年,因年高辭去黨政軍領導職務。

1986年10月 7日在北京逝世。

劉伯承飽讀古今中外軍事著作,結合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鑽研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對游擊戰、運動戰、陣地戰和司令部工作都有獨到的論述。他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藝術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貢獻。他的主要軍事著作已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他還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軍事著作。

『肆』 順義區中學有哪些

北京順義區中學名錄(截止2015年11月):

北京市牛欄山一中實驗學校(原名牛欄山一中分內校)

地址:北京市容順義區新城順安路99號


中國傳媒大學附屬中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丁甲庄北側


北京市順義區第一中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雙河大街15號


北京市順義區楊鎮第一中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楊鎮木燕路下坡村段



北京市順義區第二中學(原稱順義城關二中)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石門批發市場東側


楊鎮二中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三街西楊鎮


北京市力邁學校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開發區


李橋中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


北京市順義區第十中學(北京四中分校)簡稱順義十中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鎮



北京順義國際學校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安華街10號


北京市順義區第八中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光明北街18號

『伍』 石家莊趙縣高中都有哪些學校啊

1、趙縣一中

河北趙縣中學是河北省重點中學,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自公元1902年建校至今,趙縣中學已走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

世紀學府,百年傳承。百年艱難創業,百年奮力拚搏,趙中,以嚴謹的辦學態度和一流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古城教育的千秋基業,歷年高考均在石家莊市名列前茅,已連續九年被評為「石家莊市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單位」。

2、河北趙縣中學

趙縣中學是河北省重點中學、河北省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始建於1902年,從趙州官立中學堂,到直隸省立中學校,再到河北省立第15中學,校名幾經更改,直到1962年始定名為河北趙縣中學。

學校位於趙縣城內永通路,佔地160畝,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教學樓2棟、電教與科學實驗樓1棟、科教綜合樓1棟、學生宿舍樓6棟,學生綜合服務樓1棟。

3、趙縣六中

趙縣第六中學,原名趙縣師范學校,創辦於2002年6月,是一所依託縣教師進修學校教育資源發展起來的優質國辦普通高中。

學校設有綜合辦公室、培訓處、研修處、教務處、政教處、安檢處、總務處、體衛處、咨詢室及團總支。

4、趙縣第四中學

趙縣第四中學位於趙縣東部的范庄鎮,始建於1956年,佔地面積80餘畝,體制為完全高中,設立初中、高中、職業高中。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完善,擁有標准化教學樓、學生公寓、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理、化、生實驗室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

5、趙縣第三中學

趙縣第三中學(簡稱:趙縣三中)始建於1956年,位於河北省趙縣韓村鎮小呂村,是一所趙縣教育局直屬的國辦完全中學,2014年9月,付建民任趙縣第三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學校擁有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儀器室、准備室、圖書室、閱覽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勞技室、衛生室等多功能教室,教學設施齊全。

『陸』 各位學霸,邯鄲市私立高中,總共幾所希望專業人士回答

1、致遠中學

邯鄲市致遠中學位於歷經近70年歷史的邯鄲市一中老校區。學校建有高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藏書10萬余冊的圖書館,以及設施一流的實驗樓和生物標本室。

2、趙都中學

學校名稱:邯鄲市趙都實驗中學,上級單位: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教育局,學校路段: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黃粱夢鎮。

3、冀南中學

學校名稱:邯鄲市冀南中學,上級單位: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教育局,學校路段: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聯紡東街道辦事處。

4、弘文中學(邯鄲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邯鄲市第二外國語學校位於邯鄲市區北湖湖畔,實行全封閉寄宿制管理,交通便利、環境典雅、設施一流、文化氛圍濃郁。

新校區總佔地面積220畝,學校分為一、二期建設完成,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規劃學生容量萬餘人,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藝體教育及國際課程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民辦學校。

5、邯鄲卓越中學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卓越中學(簡稱邯鄲卓越中學),隸屬河北寧馳醫葯有限公司,是一所寄宿制全封閉民辦優質中學。

多年來,公司董事長張玉忠先生為打造集幼兒部、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為一體的寧馳教育集團,形成四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師資共育、管理共建的「集團+名校」辦學模式,創辦了以精準的辦學定位、高標准規劃、高起點運行、高質量發展的邯鄲卓越中學。

『柒』 臨汾市裡有哪些私立中學

平陽,向陽,精華,新華,陽光,同盛

『捌』 山西呂梁興縣有幾個高中

呂梁市 - 興縣
東關中學 交樓申鄉交樓申中學 山西省興縣中學 祥誕中學 興縣蔡家回會答鎮中學 興縣蔡家會中學 興縣蔡家崖鄉蔡家崖村中學 興縣城鎮中學 興縣第二高老橘級中學 興縣東會鄉東會中學 興縣圪達上中學 興縣固賢中學 興縣康寧鎮第二中學 興縣康寧鎮劉家莊星星中學 興縣康寧鎮劉家莊中學 興縣康寧鎮文勤侍虛團中學 興縣康寧鎮玉喜中學 興縣木崖頭中學 興縣實驗中學 興縣瓦塘鎮裴家川口村中學 興縣瓦塘鎮瓦塘村中學 興縣蔚汾鎮東坡村中學 興縣蔚汾鎮圪洞村中學 興縣蔚汾鎮後發達村中學 興縣蔚汾鎮李家灣村中學 興縣蔚汾鎮肖家窪村中學 興縣魏家灘鎮白家溝中學 興縣魏家灘中學 趙家坪鄉譽唯中學 山西省興縣羅峪鎮中學 興縣賀家會鄉中學 興縣惡虎灘鄉惡虎灘村中學 興縣孟家坪鄉孟家坪村中學 興縣高家村鎮西坪中學 興縣康寧中學 興縣三中

『玖』 平頂山市魯山縣有多少個初中這些初中分別都叫什麼名字

你問這個確實不好回答,我是魯山的,有好幾十個初中,縣城有魯山一中和魯山二中,剩下的都是周邊的鄉中

『拾』 咸陽市初中學校排行榜

咸陽市初級中學排行榜:咸陽最好的初中是哪個

咸陽市初級中學排行榜:咸陽最好的初中是哪個,秦漢中學,啟迪中學和咸陽試驗中學等等,咸陽市實驗中學創建於一九八九年九月,是咸陽市教育局的直屬學校,2001年11月被陝西省教育廳批准為省及重點中學。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發揮潛能,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了,的確不錯。

總結:咸陽市初級中學排行榜:咸陽最好的初中是哪個,秦漢中學,啟迪中學和咸陽試驗中學等等,咸陽市實驗中學創建於一九八九年九月,是咸陽市教育局的直屬學校,2001年11月被陝西省教育廳批准為省及重點中學。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發揮潛能了。

熱點內容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
白涼粉是什麼原料做的 發布:2025-05-19 17:32:44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