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暴力的
⑴ 關於校園暴力的文章
據了解,我國現有3億多兒童,每年約有5000萬兒童發生傷害,其中34萬致殘,6萬死亡。傷害已成為我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佔26.1%,而且這個數字仍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中華預防醫學會傷害預防與控制分會主委王聲涌指出,傷害已成為21世紀兒童的重要健康問題,不僅導致兒童殘、亡,更嚴重影響到兒童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正常發育和學習,也耗費了大量的公共衛生資源。深圳市疾控中心從2005年起就對我市青少年吸煙、酗酒、葯物濫用、自殺、不安全性行為、網路成癮等健康危害行為進行預防和監測,在全市選定了18所各級各類學校作為監測點,在校醫室設立「傷害報告卡」,學生每出現一起傷害就必須向有關部門報告。2007年,該中心曾對18所學校的4350位11到23歲的學生進行了關於健康危害行為的調查,發現我市青少年傷害發生率為23.6%,其中需要醫治的或至少1天不能上學的嚴重傷害報告率為23.1%,男生高於女生;傷害原因主要是碰撞或銳器傷和運動損傷;男生的傷害結果多為骨關節傷,而女生多為割刺傷;學校類型、抽煙、飲酒、學習成績和母親文化程度為傷害發生的影響因素。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科科長周麗表示,我市青少年傷害較為常見、多發,不良後果影響長遠。她說,調查結果顯示應對存在抽煙、飲酒行為的男生和成績較差的女生進行重點干預,這兩類人群是傷害高發、易發人群。記者了解到在故意傷害行為中,校園暴力傾向是深圳學生面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傷害因素。根據調查,過去1年中,有48.7%學生感覺到上下學沒有安全感,15.8%學生有過打架行為,其中又以初中生所面臨的問題最為嚴重,有49.7%的初中生覺得沒有安全感,21.8%有過打架行為。周麗分析,在深圳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中,言語暴力所佔比例最高,有48%;軀體暴力為31%;性暴力也不容忽視,有20%。在調查進行前的30天之內,有36.5%的受訪學生報告曾被惡意取笑,4.9%被索要財物,12.4%被有意排斥在集體活動之外,5.6%被威脅、恐嚇,4.5%曾受過打、踢、推、擠或被關在屋裡,27.4%學生曾被人開過色情玩笑或做過色情動作,14.9%因身體缺陷或長相而被人取笑。因受欺負而產生自殺行為的學生也佔到受訪學生的3.8%,校園暴力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嚴重。
⑵ 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有哪些
1、《蚯蚓》
導演:尹學烈
編劇:金嚴昊 / 尹學律
主演:金正均 / 吳藝雪
類型:劇情 / 犯罪
上映日期:2017-04-20(韓國)
簡介:得了腦癱的父親李元術(金正均飾)和女兒李子若(吳藝雪飾)相依為命,住在江華島。李元書為女兒考上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興奮不已,和女兒開心搬家到首爾。不料噩夢也就此開始。子若因為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學校展露頭角,也因此被以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恨。
子若堅強好勝,反抗著校園暴力,卻不斷遭到更加殘酷的回擊,最後受不了無休止地折磨而自殺。父親元術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伸冤,但這個社會不理會弱者的呻吟,於是元術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了這些欺負過女兒的人們。
2、《馬粥街殘酷史》
導演:庾河
編劇:庾河
主演:權相宇 / 李廷鎮 / 韓佳人 / 李鍾赫 / 金富善
類型:劇情 / 歷史
上映日期:2004-01-16(韓國)
簡介:本來是一名模範生的鉉洙(權相佑 飾)來到一所出了名黑暗的學生,對校內的情況十分不滿,校內的教師對學生十分不尊重,出口辱罵之餘還對學生拳打腳踢。鉉洙是校內唯一一名讀書的學生,也沒有其他朋友。但他不久後卻跟一名不良學生金佑植(李正振 飾)成為了好朋友,兩個男生更同時喜歡上一名叫江恩珠(韓佳人 飾)。
鉉洙性格內斂,總是羞澀與向恩珠表達愛意,在戀愛方面輸給了佑植。隨後打擊鉉洙的事再次發生了,佑植與恩珠都消失在鉉洙的生活中,因為一向好勝的佑植與他人決斗的時候敗給對方了。這些事情讓鉉洙性情大變,他變得好鬥了,並努力練習雙節棍,希望幫好友打敗當年的敵人。
分
⑶ 關於校園暴力的手抄報資料。
圖來看看預防校園暴力的侵害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⑷ 關於校園暴力的
學校暴力事件必須引起注意,一定第一時間告訴學校老師和家長。
⑸ 校園暴力事件事例
案例主要介紹青島市區公布的5個案例,案例中用化名,具體如下:
1、被告人李某為某中專學生,因與同學「爭女友」發生矛盾,後雙方約定「談判」。「談判」中其與糾合的其他被告人孫某等人對被害人曲某進行毆打,致曲某受傷。後曲某經搶救無效死亡。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某等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其行為均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予懲處,並根據犯罪情節、認罪態度及賠償情況,對各被告人分別判以相應有期徒刑。
2、被告人袁某與同校學生徐某等人解決糾紛,被徐某一方毆打後,看到同校學生張某等人,誤認為張某也是徐某一方的人,遂與其他五人持鐵管追趕張某至一胡同內,對張某拳打腳踢,其中一人持鐵管將張某左手打成輕傷。法院認為被告人袁某等與他人合夥隨意毆打他人,致人輕傷,情節惡劣,其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罪,應受刑事處罰。
3、孫某與被害人庄某因言語不和發生爭執。次日上午,孫某糾合被告人沈某、黃某在其學校宿舍樓對庄某實施毆打,致庄某左膝受傷,構成輕傷二級。法院認為,被告人沈某、黃某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其行為均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予懲處,並對沈某、黃某分別判處管制一年和管制六個月。
4、被告人郭某和同學曲某因走路碰撞一事產生矛盾,二人便相約找人打仗。後被告人郭某糾集李某和同學姜某,李某又糾集楊某、張某、荊某等人到案發地點,李某持鋼絲鎖、荊某持套刀、楊某、張某、荊某、姜某、郭某等人持木棍對曲某進行毆打,致曲某受傷。法院認為,被告人郭某等與他人合夥持械聚眾斗毆,擾亂公共秩序,其行為構成聚眾斗毆罪,應受刑罰處罰。
5、原告於某與被告陳某等均系某中學學生,雙方日常關系不和睦。某日一直請假在家的於某出現在校內,看到陳某與原告的同班同學王某發生爭執並互毆,於某見狀亦參與毆打陳某,陳某等用伸縮鋼管抽打原告身體和左臂。互毆中,雙方身體均有受傷。於某經醫院診斷為:左尺骨近端骨折、軟組織挫傷、頭外傷反應。後其起訴要求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各方均存在一定過錯,判決侵權人陳某等和學校均承擔部分責任。於某在本案中亦自行承擔部分責任。
(5)關於校園暴力的擴展閱讀:
校園師生之間的暴力日漸引起人們關注。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懷恨在心,糾集他人對老師實施暴力。有些老師對學生採取了失當的教育行為,比如體罰或實施暴力行為。我國的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對規范學校、教師的行為均做了明確的規定,對體罰學生的行為亦做了禁止性的規定。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遵循教育規律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書育人、依法履行職責。聘任的教師,在實施教育、管理職責中,故意致傷學生身體的,作為聘任單位的學校應承擔相應責任。
⑹ 關於反對校園暴力發言稿
要點:
1、簡單敘述案例
2、告訴同學們正確的做法
範例:反對校園暴力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反對欺凌,構建友善和諧校園》。第四周是「反校園欺凌」宣傳教育周,所謂「校園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校園內外時有發生,讓我的心情不免沉重。
它不但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會使一顆純凈的心靈走向彎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嚴重時,還會威脅你身邊人的生命安全。這不僅違背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友善,而且不利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極其容易傷害到同學們的身體心理以及家庭。在這里我首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視了,要去配一副眼鏡。配完眼鏡回來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願地說:「眼睛近視了,應該戴眼鏡,但眼鏡為什麼要卡在我們身上呢?」於是,他們倆就決定戲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彎下腰撿東西時,鼻子和耳朵使勁一晃,眼鏡「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
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見東西的輪廓。他向前走時,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鏡,也去了一趟醫院,花了好多錢呢!這時,嘴巴說話了,「要是你們不搗亂,小主人能摔跤嗎?能花那麼多錢?」
聽了嘴巴的話,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搗亂了,也乖乖地聽話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對待眼睛,他們齊心協力支撐起眼鏡,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誇它們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必須具備的道德規范,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友善」的態度去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我們的生活都會充滿陽光。如果你想做一個愉快的孩子,讓自己的身邊都充滿歡樂,就用你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他人。
那麼,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如何做到「與人為善」呢?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充分的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擁有寬闊的胸懷。同學們生活在一起,產生一點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時生活中,應該學會說:「對不起」。
你可別小看這三個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處理同學關系時有著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發生後,應該學會忍、包容、體諒他人,不能斤斤計較,應該讓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圍充滿歡樂。但是寬容友善不是無原則的饒恕和縱容,當你發現別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時,應該及時尋求家長、老師甚至校園110的幫助。讓友善的微笑常掛你的臉上,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當你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時,當你置身於人山人海的廣場時,當你安安全全地穿過人行橫道時,當你自覺地撿起校園的一片紙屑,當你不慌不忙在窗口買到飯菜時,這都是每個人自覺遵守秩序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環境。我們不要打破這些秩序,我們要共同來維護它,共同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生活環境。
同學們,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寬容友善之人,共建我們友善和諧的校園!
⑺ 關於校園暴力
不能怪你,怪這個社會,你應該好好的跟家長溝通,或者告訴老師,如果他們不管,你要好好學習,等你學習好了,老師絕對就開始管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