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欺凌的新聞
① 青少年欺凌事件仍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你認為應該如何防治校園欺凌
應該要在遇到這種事情發生的事情,把涉事學生一律退學,這樣的話,就可以解決欺凌問題,平時要告訴學生們,不能有欺凌行為,發現就退學。
② 拒絕校園暴力而想到的400字 新聞
杜絕校園暴力
近日,北京晨報接連曝出兩起校園暴力事件,一起是北京某體校男生遭到同校學生暴打,原因只是他習慣歪著脖子看人,讓人看著不順眼;另一起則是北京某職校女生,因有男生向其示好,該男生的女友便召集幾人,聯手毆打她。這兩起暴力事件的結果,是被打者均稱不敢再上學。雖然最終打人者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是其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校園本是一片教書育人的凈土,在這里,同學之間互助友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片凈土之上,卻接連曝出了這樣讓人氣憤的暴力事件。乍一看,這類事件似乎令人不可思議,但深挖根源,與某些學校管理不到位大有關系。尤其在一些寄宿制學校,學生脫離了家長的監管,加之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思想空虛,早戀者有之,相互攀比鬥富者亦有之,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方面如果疏於管理,由此而釀就打架斗毆等事件也就不足為怪了。
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你苦口婆心教育他大半天,應當如何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但他看罷幾集王子公主的電視劇,就把你的話全拋到腦後了。曾經有報道說,海南一所中學的校長不忍看著學生一天天不思上進,無奈之下,竟然在全體學生面前,當眾下跪,乞求學生們努力學習,此舉看似偏激,也曾引起媒體的爭論,但從另一個角度仍可看出作為一名校長的艱澀。
然而,越是在當前這樣新的復雜多樣的情形之下,越是應當加大管理力度,要針對新形勢下學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講文明丶樹新風,使歪風邪氣無處藏身,讓正義與和諧充滿校園,這樣才能有效杜絕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③ 簡介:這些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愈演愈烈。我既是兒童文學作家,又是記者出身,所以,對有關校園暴力的新聞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於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④ 校園暴力的時事評論議論文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及敲詐勒索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於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並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不登校」。[1]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⑤ 為什麼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
中國校園欺凌事件頻發發生是和中國現在的社會環境分不開的,特別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基本上國家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都要求按照國家政策只生一個孩子,再加上現代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每個家庭生養孩子的數量也在逐步的減少,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所以,家長在教育的方式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溺愛式的教育,孩子從剛開始啟蒙的時候,動手打人或者罵人,都是笑笑了之,認為自己的孩子這么小都會打人或者罵人了,甚至有的家長鼓勵之;還有一些家長怕孩子在學校或者外面和小朋友玩的時候吃虧,鼓勵孩子去打人,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吃虧就行,在這種教育觀念下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在讀書的時候就喜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第二、中國針對青少年的法制不健全,青少年犯罪的成本太低。在中國發生很多欺凌的惡性事件,大多是雙方家長的協調,學校或者派出所跟著和稀泥,孩子犯錯以後得不到應有的懲罰,這是目前大多數熊孩子犯罪的主要原因。孩子犯了小錯,學校批評教育,家長可能是說孩子幾句,甚至是背後鼓勵,犯了大錯,也最多是經濟上的一些賠償,美其名曰是未成年保護法,但是我們要知道未成年保護法應該是保護未成年人中的弱者,而不是保護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如果一味的去保護犯錯的孩子,那麼受傷害的孩子誰來保護?
第三、中國的學校教育有關。中國學校教育一般都是應試知識的教育為主,針對社交禮儀的教育比較少。所以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謙讓,自己犯了錯誤還認為理所當然。以至於現在孩子一旦出事,都不會從自身的去找原因,更多的去推卸責任。前段時間期末考試,有一孩子作弊被抓,沒有反省自己不好好學習,考試作弊,而是歸結為監考老師監考太嚴,這樣的教育怎麼可能教育出來能夠負責人的下一代。
總之,要想改變這種中國校園的欺凌事件的現實,必須從立法下手,讓犯錯的未成年人因為自己的錯誤還付出代價,讓未成年人保護法去保護那些未成年人中的弱者,而不是保護那邊犯了錯誤不知悔改的熊孩子。
⑥ 看了很多關於校園欺凌的新聞後一直擔心自己會遇到,怎麼辦
校園欺凌是存在的,
但是畢竟是少數,
所以你不用這么擔心,
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
就不用擔心校園欺凌,
平時少接觸不良人員,
跟同學保持和睦的關系,
你擔心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⑦ 以校園暴力為材料,寫一則200字左右的新聞
文件太大,裡面有詳細的答案,發不上來,我們團給你發到問問文件中轉站了,你採納後大約2分鍾,就會收到收到問問的提示,你按照提示選擇接收文件就可以了.! 學習助手團隊全體 此致
⑧ 校園暴力事件案例
案例主要講的是未打掃衛生起爭執釀命案,三位在校學生均獲刑,具體如下:
鄭某、李某、鄭某某與被害人王某某系同班同學,2012年7月,因被害人王某某值日但未打掃衛生,鄭某某與王某某發生口角;之後,王某某在路過鄭某座位時在鄭某背部推了一下,引發推搡廝打;一旁的李某、鄭某某也參與到毆打中。最終造成王某某頭部重傷,後經救治無效死亡。案發當日,鄭某與鄭某某先後被警方抓獲歸案,李某在其親屬陪同下投案自首。
法院一審後,判處鄭某有期徒刑七年、李某有期徒刑二年、鄭某某有期徒刑二年。一審宣判後,鄭某、鄭某某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8)關於校園欺凌的新聞擴展閱讀:
沒有可以復制的青春,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校園暴力事件——盡管其中或許有著太多的共因可尋。因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總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與「受害者」,很可能意味著對他們的拯救與干預是隔靴搔癢式的。事件成因越復雜,在尋求解決辦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見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規律與破解良方。
對於這些未成年人而言,在當前刑法懲戒難以介入的情況下,他們最終基本上還是要回歸家庭,回到他們「熟悉」的成長環境。那麼,對他們的「改造」,就必然離不開對這種具體環境的干預。
⑨ 經歷校園欺凌後殺掉很多人。變成了精神病的新聞
從前好像有,這些年顯然好多了。
也許與社會的文明進步,學校教育改良完善,以及回學生個答體的素質提升有關。
包括前一段時間,國家出台【反校園暴力法】,應該對校園及社會風氣,有改良作用。
就學生個體來說,遇到欺凌問題,要善於用合理合法的途徑解決問題,自己溝通不了的,可以向老師家長反映情況,而不要自己做出不仁不義不理智的事!
平時開闊心胸視野,樹立正確三觀,心理有問題,咨詢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