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斯霞師德

斯霞師德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01:56

如何理解師德修養

當前,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把責任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一名人民教師,他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裡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為局內人,變可能性為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著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在教育這方熱土,斯霞、魏書生、李吉林、於永正……一位位名師、大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⑵ 對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有何建議

什麼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我認為:師德師風是教育工作者的靈魂。國家的興衰,取決於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於教師。 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從古至今,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很難找出比教師更受敬重的職業。只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只有真的愛學生才能當之無愧地說愛教育事業。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經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學生私下議論的話題。為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成為學生的表率。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有用的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像,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 師德師風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個人師德師風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師風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占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一般說,世風日下,必然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而特殊說,由於教育行業對後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

⑶ 斯霞的事跡為什麼值得我們紀念

斯霞老師,一個畢生從事小學教育的普通老師。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能夠如此有創新和魄
力:她創造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小學語文隨課文分散識字教學法,她嘗試用「官話——普通話」來教學……她對學校她對教育的執著追求和對學
生無微不至的愛不得不讓我們80後佩服。在看斯霞老師的資料的過程是自我反思的過程更是堅定自己信念的過程,因為曾經為教學教育過程中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彷
徨過,失望過,甚至退縮過,但斯霞老師讓我堅信自己的夢想——因為我也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愛我的學生們。

我感動於斯霞老師對教育事業執著的愛,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老師就是臭老九,在那個時候很多老師換了職業,而且還要承受很多人的嘲諷,還有闊綽的親戚幫她換
好工作都沒有動心,無論是何時一切都沒讓她見異思遷。這是什麼吸引了她,是自己的夢想——做個優秀的老師。「人可以低賤,但不能沒有夢想。」夢想決定了人
的人生之路。您,讓我更堅信自己,我能做好老師這份職業!

我感動於斯霞老師對教育教學熱忱的研究。她對教學的研究是踏踏實實的,是有目的的。斯霞老師堪稱一位教育改革的弄潮兒,識字教學改革,她獨樹一幟;鍥而不
舍,不斷創造出新的教育經驗和教學方法。她的課堂是生動活潑的,充滿了魅力,讓孩子們不得不愛上她的課堂。她善於根據學生的特點,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
喚起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她覺得學生只有產生興趣了,注意力才能集中,新的知識才能輕松愉快地接收進去。

我感動於斯霞老師那母愛般的教育。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細節感染著學生和孩子的家長。斯霞老師的心裡只有學生,學生的衣食冷暖在她心裡,學生的頭疼
腦熱在她心裡,學生的舉手投足在她心裡,學生的學習品行在她心裡,學生的一生未來都在她心裡。斯老師愛學生是一種真摯的師愛。斯霞曾說:「我愛學校,我喜
歡孩子,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遠年輕。」學校與學生是斯霞老師的快樂之源和生活寄託。斯霞老師撒下了愛的種子,學生們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親一
樣愛戴她尊敬她,願意和她交流。這樣的偉大而平凡的特級教師與普通老師的差距就是她們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做別人不願做的。記得很清楚上次聽了魏賢娣特級
教師的講座,感受到她的魅力,一個很小的細節讓我無法忘懷,這是她對孩子濃濃的愛啊:一年級小朋友上廁所,她是女生男生分批帶進廁所,每節課下課都是如
此,分發衛生卷紙,教女孩子們怎麼擦屁股,怎麼拉褲子,不厭其煩,帶著學生們洗手,這樣的如此細心地老師帶出來的孩子衛生習慣肯定好啊。她們能成為特級教
師就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真正愛孩子的心,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對待,能想到很細微的地方。值得年輕老師學習啊!

斯霞老師不愧為一代師表,人師楷模。她的高尚師德和精湛的教藝,是我們教育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繼承。

⑷ 斯霞教師的教學理念

一代教育宗師斯霞已經故去,但她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卻享用無盡。最近參加了一個論壇,主題是「基於教學文化的課堂變革」,在主持人國家督學、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的引領下,對教學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又在某地上了一堂課,與組織者進行了對話,越發覺得教學文化對於一個老師是多麼的重要。

論壇上,成所長給我們列舉了一個案例,大致過程時這樣的:

師:……你們可知道「祖國」是什麼意思?什麼叫「祖國」?

生:祖國是南京。

師:不要笑。祖國是南京嗎?不對!南京是我們祖國的一個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樣。大家想想什麼叫祖國?

生: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

師:噢!祖國就是一個國家的意思。對嗎?

生:不對!(答聲中也有說對的。)

師:美國是一個國家,日本也是一個國家,我們能說美國、日本是我們的祖國嗎?

生:不能!

師:那麼什麼叫祖國呢?誰能說一說?

生: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

其實,斯霞老師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們: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但是,這個「告知」一定是空洞的,等於沒有告訴。只有與孩子對話了,讓知識從孩子自己的心靈中產生出來,這個知識才是有根的。在這個案例中,斯霞是多麼地具有兒童情懷!她愛孩子,孩子回答錯了,她讓其他孩子「不要笑」,因為她懂得,任何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在犯錯中收獲的過程。她懂得一個知識可能會從哪些「素材」中產生出來,她知道什麼是大概念,什麼是小概念,大概念如何變成小概念。她也知道,一個老師如果不懂得大概念和小概念的聯系的話,就休想有層次地讓孩子獲得頓悟。她更知道,自己如果不愛這個國家,不對自己的祖國有深深的情懷,也是很難讓孩子們懂得「祖國就是我們自己的國家」的。

什麼是好的教學文化,就是首先要求老師心中有孩子們,腦中有知識鏈,精神很富足,靈魂很純凈。其次,就是要求教師能夠用以上的情懷將知識分成階梯,讓孩子拾級而上,然後看到明亮洞天,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今天我也上了一節課,令我感到激動的是,我彷彿能夠做到「心中有孩子們,腦中有知識鏈……靈魂很純凈」了。然而,課堂感覺並不是很好,整個過程感到很模糊,很混沌,不清晰。組織者跟我交流說:「就是感到你有些馬虎。提問沒有層次感,知識不是一步步出來的。」是啊,我恍然大悟。他還是說:「光是跟著孩子走還是不行的,教師心中要有巧妙地教學設計,要能夠領著孩子一路領略知識的花朵,最後進入到浩瀚的知識花海。」很有道理啊。

再回頭看斯霞老師的課堂,她也是順著孩子的路子走的,不同的是,她總能讓孩子領略到知識的花朵。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斯霞老師與孩子建立了一種真正的「主體間性」的互動。我今天的互動,有學生,卻沒有老師。斯霞老師的互動,既有學生,同時教師也沒有退居幕後,而是同樣與孩子站在課堂中央,與孩子進行「知識」的交互。

是啊,什麼是好的教學文化呢?就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發生了真正的「主體間性」的「知識」的交互關系。教師有靈魂,學生有靈魂,教師有知識,學生也有知識。只有這樣,教學所產生的文化才是和諧的,陽光的,溫潤的,有愛的。

其實,做到這一點真的不難。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首先自己要讀書,能夠對語文知識產生明晰的認識;其次,要盡量讓教學過程有設計感,就是要將課堂當成一個整體來雕塑。不難在哪裡呢?就在於這兩點,教師原本是能夠做到,也應該做的。

然而,也難。

熱點內容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庫 發布:2025-05-14 03:21:37 瀏覽:461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