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師生
① 10篇高中師生情作文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o^)/~祝你學業有成(篇幅有限)
1.
有人說,老師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人說,老師是山間最清涼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澆灌著我們這些小樹苗;有人說,老師是茂盛的葉子,用他那強有力的身軀和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
老師,我崇敬您,我也說不自己為何有這種崇敬之情,看著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齊而漂亮的字跡,我卻不能掂量出這中間蘊藏著多少的奧妙和辛勤的汗水,只知道這是您對社會教育事業的無私的奉獻。聽著您在講台上所講的每一個字,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是大自然清翠的鳥叫聲?是古典樂器發出來的和諧的旋律聲?不,都不是,那是一種天外之音,蘊含著世間動聽的音調,聽起來讓我們感觸深刻,因為那種聲音不是普通的聲音,而是一種知識的信號聲,一聽到這種聲音,就知道有許多的知識要從遠方飛馳而來,走進你智慧大腦的驛站。
老師,您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而我們卻是紅塵中迷失方向的黑鴨子,每當我們迷失方向時,只要一看見你耀眼的光芒,就能讓我們找回回家的路途。還記得在您剛接我的時候,把我們從一個個充滿著天真的孩子變成一個個有理想,有作為的小學生時,您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我們在享受著自己的成功,享受自己的快樂時,卻不能忘掉老師,您是山間最清涼的山泉,您用您的博學多才讓我們了解這個廣闊無垠的世界,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大,您就像是我們的望遠鏡,讓我們看得更遠,看得更清,就像山泉水一樣,清晰得能讓你看到底層。老師,你教我們要勇於與困難做斗爭,不要被困難壓倒,我還記得你常說的那句話,「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是啊,成功與困難是相對存在的,如果沒有了困難,成功又何從談起呢。
老師,您是茂盛的葉子,您用您強有力的身軀呵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您從不為你很委屈,你總是默默的奉獻你的一身,為了你的學生,為了你的使命,您甘願做綠葉也不願做紅花,您想用自己的能力擦亮這世間的曙光,讓生生學子們的夢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老師,您用您的一生教我們懂得為何要有追求,為何要有理想,為何要超越自己。老師,您把最美的笑容留給這精彩的世界,您是我們心中最美的神話。
2.
愛-----是什麼? 愛-----是親情? 愛-----是友情? 愛-----是……
我曾感受過母愛,父愛……陌生人的安慰,老師的幫助使我體會到生活中
也處處有愛。 記得小時侯,我還不大懂事的時候。幼小的我,應一時貪玩不小心就把中午的 飯盒給打翻了。看著香噴噴的飯,甜美可口的菜,心裡真不是滋味。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這下可完了,摸遍了身上都找不出錢來。哎,要知道就多帶些錢來……可光想有什麼用呀!望著這滿地的飯菜,我肚子都「咕咕」直叫了。難道
老天要我餓肚子嗎?我可真倒霉.怎麼會這樣?我做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漸漸的,眼淚無情的從我臉上流下,這時老師走過,一見就心知肚明了。連忙把自己的給我。「可你……可你,怎麼辦?」「我還有。拿著。」老師邊幫我擦乾眼淚邊說。我含著淚不知如何是好。我的心充滿感激,無限激情使我站著不動了。
我望著老師再次流下了眼淚。 那次我明白了什麼是師生情,我覺得學校就是個大家庭。老師就像父母一樣,不僅教我們知識,還細心的照料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環境里。 原來,愛是那麼簡單,只要你肯付出,肯真心幫助別人,不僅你給予了別人快樂,還會體會到自己的快樂,在這同時又會使自己充滿愛,這愛是真純的。
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 [我要投稿][論壇討論] 日期:2005-11-28 地址: 作者:xuelabi 年級:
習作網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將要來臨了,我准備了許多話要向老師說。 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謝謝您,老師!是你給予我們豐富的知識,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接受gcd的熏陶。我們長大了,而您的白發卻增多了,
您把全部心血都澆灌在我們身上,我怎麼不謝謝你呢?
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您朴實生動的語文,點燃了我們的文學夢。 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您的肺腑之言,像甘露滋潤了我們的心田。 親愛的老師,我想對你說,上語文課的時候,你像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戰略家,鎮定自若;有好像一個無形的磁鐵把同學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講解深入淺
出,仰揚頓挫道來。 親愛的老師,你好象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您好象春蠶,為學生吐盡最後一根絲。可我要說,老師是一個火種,播撒下去便會燃起燎原之
火;老師是園藝師,哺育千萬棵幼苗茁壯成長。
老師,我們為你而感到驕傲自豪!!!
3.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時,往往會想到給自己深刻印象的老師。而我也不例外,唱
起這首歌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將要離開我們地英語老師――張菡。 她是千萬個志願者中的佼佼者,她多才多藝,她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她,烏黑得長頭發下,兩條彎彎的細眉毛,像那月牙兒,白嫩得臉上鑲著一個挺直秀美得小鼻子,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像兩汪泉水,她啟純微笑,露出翠玉般的牙齒。 雖然我們班是重點班,但有個特點,是全校有名的「搗蛋班」。上過我們課的老師都知道,我們極其不好對付,有很多的問題非要在課堂上問,所以往往一課時的內容講兩課時,而班中又有「四大金剛」幾個死黨坐鎮,更是不怕那些年輕的
老師了,正因如此,我們的每一個任課老師常會被我們氣得半死。 但英語課我們聽得格外認真,因為老師像大姐姐一樣關心我們。老師經常隔一星期就會給我們放電影,老師看自習時我們格外開心,因為別的老師不跟我們談課外話。我們會找張老師問一些關於怎樣學習英語的問題,而老師也很熱情地給我們說。雖然身為英語老師,但張老師畫畫的本領可以和美術老師相提並論,所以我們也會讓老師給我們畫畫,還讓老師簽名,我想除了和老師合影和那些美
好的回憶外,她畫的畫和她簽的字將成為永久的紀念。
眼看老師支教結束的日期漸漸接近了,我們分離的時刻將要到來,千言萬語哽在喉頭,讓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老師眼裡也常閃著晶瑩的淚花。 我不敢想像老師離開時的情景,會不會像上次歡送王立東老師那樣流著滿臉淚水離開。雖然有時會讓老師生氣,但我們之間的友誼可謂是「最親密的」。
但願這份友誼伴我們一生。 願這份師生情天長地久永不改變。
4.
一個天使般的微笑
一年一度的志願者扶貧接力活動又開始了!聽說會有幾個志願者老師給我們上課,我高興極了!為了迎接新老師,我做好了一切准備。文強說:「老師來了!」我們一個個都去老師宿舍門口張望著,阿如娜老師看我們這么興奮就去叫支教老師。第一次見面,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天使般的微笑,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然,老師的到來給我們班帶來了很多歡樂。我們班是出了名的「大鬧班」,有時可以鬧得把四樓樓頂「掀」起來。老師也為此很煩惱,不過老師有時生氣的話便一笑了之,她的笑容永遠那麼親切、和藹。一次我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我以為老師會把我訓一頓。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敲了敲老師辦公室的門。出乎意料的是,老師竟然沒有批評我,卻對我說:「你的基礎是很不錯,但是因為初二課程太多,所以你還沒分配好時間吧?不好著急,我給你教一套好方法!」老師對我細心地講怎樣分配時間,怎樣學英語這類課程的好方法,最後,她給了我一個天使般的
微笑。 時光如飛!一年的時間快到了!老師快走了!一年的時間里,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一起嘗過酸甜苦辣,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已經融為了一體。但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終究還是會離別的。我們不會忘記老師,不會忘記我們一起走過的一段日子,更不會忘記老師天使般的微笑。老師的微笑,讓我有了前進的動
力。
老師,我們不會忘記你的!
5.
一個淡淡的微笑,我們便融為一體。我叫你老師,你偏說是朋友,四年之後,我依舊記得你———黃老師。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特別的教師節。那個離別的早晨,我與你緊緊擁抱,那時我只有六歲,不懂為什麼要和我的老師分開,去一個陌生的環境,而黃老師卻對我說:「長大了也該學習飛翔了。」盡管那時的我不了解這句話的含義,但我能讀懂黃老師眼中的淚珠,離別前,她送我一首詩。三年生活我們已建立了萬分情意,而此時的離別卻不能沖淡我們的師生情,我真的不忍離去。
是的,長大了,也該學習飛翔了。我的腦海里再次涌現出那個下午。
那天,快放學了,狂風吹得樹葉嘩嘩作響,幼小的我們嚇得哇哇亂叫,不久,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都把他們接回了家,而我的家長卻遲遲不來。黃老師毫不猶豫護送我回家,路上,狂風大作,吹得我東倒西歪,黃老師直接抱起了我。啪的一聲,一根樹枝打到了她的臉上。她的臉被劃破了好幾個口子。黃老師不顧臉上的血,反而問我有沒有被傷到。五年了,那時的事還歷歷在目。
五年後的教師節,我想起了黃老師的一句話:師生情無價。
② 關於初中師生戀
我也經歷過一段暗戀老師的時期,那是我的高中老師,他教物理,我是當年17歲,他是27歲,我的老師和你的老師一樣,很有幽默感,完全沒有老師的架子。我在心裡暗戀他兩年多,我敢說他對我也有過感情。後來在他28歲那年,那年我高三,他結了婚,他女朋友也非常優秀。我之前也一直知道他要結婚了,雖然表面上沒表現出來,但是心裡卻真的非常痛心。後來上了大學,覺得高中時真的好傻,因為老師和學生的「愛情」往往是不會有結果的,你的老師大你11歲,他不可能等你等到你長大然後再娶你的。而且,你現在年齡還小,不僅看事物看人不成熟,想法比較稚嫩,而且假如你真的和你的老師談戀愛,也會影響你的學習的。你這個年齡就是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所好大學,擁有不錯的前途,你不愁每人追你。真的。別想他了。
你一定會遇到你的真命天子的,只是絕對不是你的老師,如果老天真的讓你倆最後能待在一起的話,老天是絕對不會讓你在中學階段就遇上他的。
希望我說的能對你有所幫助。
③ 中師生可不可以談戀愛
可以啊
如果那老師漂亮的我都可以接受的
④ 大家有沒有看過關於初中師生戀的小說啊
推薦幾個師生文吧,忘了什麼時候的
《你是我老師又怎樣》(名字不確定)還有一個半師生,超好看超好看超好看,隨侯珠的《情深意濃》(名字還是不確定)經典就這幾個
⑤ 中師生是什麼文憑
從2005年開始,小學來老師就是要大源專以上學歷的了。所以中師的就難咯。在一些成人高校里,有些人就是在中師畢業後,由當地的教育局出資,讓他們繼續深造。(他們是可以每個月領工資的)然而,這是有前提的。因為這些人必須在畢業之後回到當地教書。違約者要賠償一定數目的違約金。這是要簽合同的。
所以你可以去問一下你所在地的教育局。或者去師范類的院校(尤其是成人師范院校)咨詢。
因為我所在的師范學院就是有這種類型的教育。我的一些學長也已經畢業回到當地教書了(他們就是這種模式的繼續教育)。
⑥ 當年的「中師生」現在過得怎麼樣
關注教師群體,關注師范教育,歡迎點擊「關注」我
大約從1980年前後,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范學校、學生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這一政策執行至1999年。當年他們以出類拔萃的優異素質選擇上中師,除了為了解決一張飯票,也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此之後,每一屆畢業生中的大多數被分配到了廣大的農村中小學教書,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中國教育的發展,尤其是鄉村教育的發展,他們功不可沒。說他們是中國鄉村教育的基石,一點也不為過。快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中師生」現在過得怎麼樣?看看網友的留言吧
@零度頑童:我就是87屆的中師,當時全縣六千多考生只有一百多能考上中專。現在工作28年,不後悔!
@雲出岫11:我90年考取師范,當時還不滿15周歲,三年後分配到農村初中教學畢業班,所教學生和自己一樣大,現在教齡二十四年,起早貪黑,月資3000元
@月滿西樓:93年考上中師,96年畢業直接分配到小學,當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有的北京發展很好,有的還不如我們,只能說是不上不下吧.
@山清水秀:我是84屆中師生,以高分考入中師,只為一張飯票。比我成績低的上了高中,如今人家博士、碩士,工程師,出國留學的,記者,編輯等很多,同行改行的書記,市長,局長很多,一唯我三十年奮斗中小學,工資5000。
@灶王爺:我也是中師生,82年考起的,連續工作35年,中學高級職稱,農村小學任教。看到學生越來越少,心裡十分悲哀,魯迅還在,一定會痛心今天農村的破敗!!!
@銀河星曉:83級86屆中師畢業,畢業時才17歲,通過後來的進修,現在是縣第一中學的主科教師。
@YCG園丁:我是1978年初中畢業考上中師的,當時我們學校四個畢業班200多人就我一人考上中師,另兩個中專共三人,1981年中師畢業,就一直在偏遠的農村小學任教36年,現為一級教師,工資5000多元。
@LYZ:1979年初中畢業,14歲多考中師,當時縣上地區數學競賽都拿名次,82年畢業,山區村小學教課1年,後縣里進修英語1年,回到鄉上教初中1年,考上教育學院學習2年,再到軍工廠子弟學校教書5年,剛好合同(軍工廠付了地方教育局教育學院學習費用,簽定5年不得離開合同)到期考上研究生離開,95年畢業後到省級機關。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我是80年入學的中師學生,那時候剛剛恢復高考制度,一個縣每年錄取大、中專學生加在一起也不超過一百人,不像現在光本科就有幾百人。82年畢業分配到編遠鄉村,師資力量嚴重缺乏,農村辦學條件非常差,黑屋子、土檯子、里邊坐著泥孩子,連用電都解決不了,每月工資只有33元5角。那時候沒有任何私心雜念,一心一意干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35年過來了,我們老了??
可以看出他們大部分人還工作在中小學,特別是鄉村中小學校,用自己的方式,不斷的奮斗,來修煉自己的人生。正如有網友說:安貧樂教,每月拿著不高的工資,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書,育好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知足。
點擊添加「關注」期待與您交流,做知心朋友。
⑦ 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什麼關系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
它是我國學者在引進前蘇聯的「主導主動」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師生關系的模式,認為在教學中必須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既明確教師發揮作用的目的和歸宿,也才能明確學生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發揮的落腳點。這種模式既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認識的主導,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它的理論基礎是教學認識論。教學認識論認為,教學過程在本質上是一種認識過程,同時,它又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教學認識既有別於其它形式的認識,具有自己的特點,即有領導性,間接性和教育性。首先,教學認識是教師領導學生認識的一種認識。很明顯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能等同於一般的人際關系中的兩個個體之間的關系,是有主從區別,地位差別和不同作用的兩個個體間的關系。
學生單主體模式。
它認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同時它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認識教師所講授的教學內容的過程,真正的主體只能是學生而教師既不是主體,也不是客體,只是一種中介作用。
教師單主體的模式。
它認為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才是主體。有人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意識行動的人,他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雖然也為教學所涉及,但他是作為教學對象進入活動的」,所以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有人認為「教學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客體的實踐活動過程。主體對待客體的關系是一種「為我」關系,主體是從滿足自身的需要出發去改造客體。它的理論基礎是一種不徹底的認識論。它把教學視作「教師作為社會人向社會承擔的社會實踐」,否認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生認識的活動,從而認為教學過程就是「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客體的實踐活動的過程。」它既不承認教學認識的特殊性,又否認教學在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而只把教學活動看作一般的物質實踐活動。它用教師的實踐活動掩蓋了學生的認識活動,沒有認識到教師實踐對象的特殊性,既沒有認識到教師實踐的對象既不是一般的物質,也不是所謂的信息狀態,而是一種學生主體的認識活動。沒有把認識論貫徹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去,所以它是一種不徹底的認識論。
師生雙主體模式。
它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存在兩個主體,即教的主體—教師和學的主體—學生。
3
教學的主體具有雙重性,教師既是教的主體,又是學生學的客體;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教師教的客體。即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同時有都是教學活動的客體。他們總是扮演著雙重角色,具有雙重地位,發揮雙重作用。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具有雙向性,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獲得發展。這種模式既承認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又肯定教師的主體地位,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如有的學者說「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就參與者來說,教學過程的主體不僅包括學生,而且包括教師,是雙主體,不是單主體。它的理論基礎是一般的認識論。沒有看到教學認識的特殊性,沒有具體分析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間的差異(認識能力,實踐水平,行為方式等方面,)沒有把兩個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特殊性從理論上表述出來。它僅從一般的認識論關於主體,客體及二者關系的抽象規定出發,停留於一些抽象的,籠統的議論,因而不可能揭示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正關系。
5 復合主體的模式。它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因此共同構成教學的主體」,「教學主體就是一種有教師和學生所共同構成的復合主體。它認為教育住客體的復合性在多層次上展現。
4
首先,從整體上看,教育的主體與客體 都呈復合狀態。其次,從教與學兩種相關而不相同的活動分別而論,住客體也呈復合形態。最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分別在教與學的活動中的地位看,他們各自同時處於不同活動中的主體與客體地位,每方扮演的角色,也呈主客體復合形。這也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闡釋師生關系的,它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在想像中的融合。
6 去主體的模式。它認為用「主體」一詞來概括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表徵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學生的地位是不恰當的,也是不科學的。它認為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交往、合作的體驗關系。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關系是一群個體在共同探究有關課題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在討論、爭論、對話中向前推進、發展。正如小威廉姆E.多爾所說,教師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是師生共生、共存、共同建構過程中居於首席地位的人,是群體中的一員。師生關系的構建是基於人對生命的體驗和對生命意義的把握;在體驗狀態中,師生關系趨向於人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的高度融合。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體驗著自己生命的意義、目的和價值;在積極的參與活動中,珍愛人生,獲得深刻、豐富的人生體驗,
5
從而得到提高和發展。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是自我生命的體驗者和創造者,沒有主、客體之分。
⑧ 對於三十年前的中師生,曾經的回憶和經歷是哪樣的
作為三十年前的中師生,對於每年新入職的老師,還是滿懷期待的,很想看看當下科班出身的老師們,有著怎樣的“十八般武藝”,好讓自己也跟著學一學,永遠保持著一顆年輕、火熱的心。
可很多時候,不免有些失望,如今的新老師,個個名氣都不小,但真正拿起教鞭,走上講台,似乎又總是少了點什麼。
只能慨嘆一聲,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三十年前的中師生,不容易、不簡單、不平凡。他們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如同鄉間的渡船,改變了很多孩子的命運。
他們用盡了青春和汗水,努力讓三尺講台上的自己不辱使命,很多時候,是照亮了他人,卻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