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暑期招生講座
❶ 幼兒園你希望講座現場為你解決哪方面的教育問題
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有: 1、如何培養挫折感? 2、如何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3、如何看待能力與財富的關系
❷ 講座:怎樣做好幼小銜接教育
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幼兒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則是關鍵所在。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育的終結階段,是小學教育的開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二是通過銜接工作對幼兒加深了解做出更為正確的評價。本學期,我們大班組成立了「幼小銜接」研究小組,開展研討會,制定幼小銜接具體計劃,做到提前介入,定人定時定班,幼小聯手,家校聯手,實現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
我們的具體措施是:
一、培養幼兒自學遵守常規,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人們常說,兒童一入學就「進入了符號的世界,掉進了規則的海洋」,在小學有許多規則要孩子們熟悉和遵守,如《小學生行為規范》等。大班的老師應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常規,加強規則意識,為孩子們順利由一個年齡階段邁向另一個年齡階段鋪平道路。為此,進入大班後,我就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介紹哥哥姐姐認真學習的事,激發幼兒嚮往小學的迫切心情。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有意注意,我特別製作了豐富的、新穎有趣的教具,活動中彩洗染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孩子們,使幼兒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參加學習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自控能力。為培養幼兒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和坐勢正確,一開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確示範,讓孩子有正確的模仿,然後我又通過練習書定自己名字等活動鞏固幼兒養成的習慣,平時,認真觀察孩子們發現個別幼兒的不良姿勢,及時糾正。
另外,我與家長一起鼓勵幼兒早起、不遲到,積極堅持參加幼兒園晨運活動,在生活處理方面,時時提醒幼兒抓緊課間休息時間解大小便,教他們學習自己削鉛筆,整理書包,學會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恆是常規培養的關鍵,因此,我經常對幼兒的常規進行檢查,並通過各種游戲鞏固幼兒已有常規,我還激發幼兒樂意擔任值日生的熱情,讓值日的幼兒提醒同伴遵守常規。
二、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1、時間上的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鍾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遊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鍾,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鍾,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許多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裡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鍾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准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後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范。還可以組織大班年級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組織幼兒參觀看有關錄象,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老師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時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注重激勵幼兒發自內心的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
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時上幼兒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用權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後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4、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的重要銜接工作,從小中班開始,我就非常重視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幼兒對一些兒童文學作品聽、看、講述、講座,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語言、詞彙、了解作品,再通過看圖說話、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表演出來,使幼兒得了更多鍛練語言的機會。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變過去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常常先提問題,讓幼兒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去開展活動,並鼓勵幼兒大膽地對沿未理解的內容進行講座,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言游戲活動,使幼兒獲得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最佳機會。
5、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升入大班我們堅持開展了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通常,班裡有這樣的情形,識字的小朋友喜歡讀書,讀書又能學到更多的字。人與書產生互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增長。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給小學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如開學上課時,能聽老師的要求正確理解拿、取書,能看通知,喜歡識字活動,能順利地閱讀報紙,能正確理解題意。識字興趣、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比不識字的小朋友強,學習的起點高。
值得說明的是,我們從來不專門設計活動教識字,幼兒識字活動都安排在分區活動里,孩子們利用老師提供的可操作的材料(識字角),按自己的興趣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加以遷、選擇。要知道,在幼兒階段識字不是任務,而「利用環境、自然習得」則是取得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同樣,我們把這條經驗介紹給家長,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意識到這點。
❸ 幼兒園請專家入園講座會場紀律
會場紀律注意事項 為了保證會議期間的秩序, 敬請各位同仁注以下 幾點: 1 、參會人員按規定時間到場報道,簽到,不允 許代簽; 2 、要遵守會場紀律,不遲到、不早退,無特殊 情況不準請假。 如有要事需提前向公司負責人請假, 經允許方可准假; 3 、請會場內人員將手機關機或調成靜音、會場 內嚴禁打電話,如有要事請到室外接聽; 4 、在匯報工作時,請不要打斷他人發言,不打 瞌睡、不交頭接耳、不玩手機,嚴禁大聲喧嘩、隨 意走動; 5 、會場內嚴禁吸煙,不隨地吐痰,嚴禁亂扔垃 圾保持會場衛生, 一經發現, 每人每次罰款 100 元; 6 、請妥善保管會議材料及文件,並在會後撰寫 會議紀要; 7 、愛護會場內公共設施,會議結束後,請把座 椅放回原位。
❹ 有個教育專家來幼兒園做講座怎樣寫活動總結
1、簡要寫活動的目的,比如教育專家是為哪方面的知識教育而來的講座? 2、寫主要取得哪些成果.可以用事實舉例. 3、寫不足.這是最重要的,以備以後借鑒.算是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4、感謝哪些人或組織的幫助。
❺ 參加了幼兒園的教育講座,有何感想
幼兒園,舊來稱蒙養園、幼稚園,源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