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與職業
⑴ 教師職業道德與其他職業道德的區別
教師職業道德與其他職業道德的區別是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是指教師要在各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榜樣和楷模。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強調,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益的模範,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因此,為人師表這一規范就成為教師職業道德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的顯著標志。
(一)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誠人民教育事業。 (二)有崇高的師德修養。要做到: 1、愛事業、愛崗位、愛學生,積極工作,無私奉獻。 2、能自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 3、能努力學習,不斷更新觀念。 4、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5、熱愛學校,關心集體,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團結合作。能與家長、社會密切合作,共同育人。 (三)有較高的文化科學素養。教師有廣博的知識,才能把課講得「引人入勝」,才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才能引發學生的智力活動。 (四)較強的業務能力。要做到: 1、熟悉所教學科的全套教材,能掌握教材體系,理解教學要求,明確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有獨立的備課能力。 2、有創造性的教學能力。 3、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4、要掌握各種教學技能。 5、要具有科研能力。 6、有組織班集體,開展教育活動的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身心審美素質 1、身體素質:有強健的體魄,具備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擔負起繁重、艱巨的工作,按時完成任務。 2、心理素質: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胸懷坦盪;勇於進取,勤奮向上;面對挫折,有較強的承受能力;情緒穩定,善於自解;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揚合作精神煥鍾誚渙鰨薪杴康氖視。 3、審美修養: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對文藝、體育有廣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會和藝術的感受體驗中追求美、認識美、鑒別美、創造美。
⑶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道德,簡稱「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教師的從業之德,是對教師這一行業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集體、教師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包括教師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范疇、道德修養、道德行為等內容。師德是教師職業實踐的產物,具有穩定性和繼承性的特徵,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就其內涵而言,師德通常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主要包括:(1)忠誠於教育事業。要求教師正確處理事業需要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具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嚴謹治學、勤於進取。(2)熱愛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師踐行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3)團結協作。要求教師正確估價個人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勞動,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彼此互勉共進;關心集體,維護學校的整體利益與榮譽。廣義的師德包括對教師個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並不局限在課堂上,教師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一種教育。要承擔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教師對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師不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嚴於律己,表裡如一,言行一致,還要模範遵守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在各個方面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之所以要遵守職業道德,主要是因為,人民教師作為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各種人才的培養者,對於傳播人類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影響人類未來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職業道德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興盛緊密相連。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著整個社會教師的利益,它對促進教師完成教書育人工作,陶冶學生的情操,推動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起著重要的作用。
⑷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⑸ 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的關系
教師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師職業領域中的特殊表現。道德作為社會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惡標准和觀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價值來源。在教師職業道德的發展中,道德總是為各種師德規范的確立提供合理性論證,提供有力的依據,教師職業道德價值思想根植於道德基礎之中,總是與道德相一致的。總之,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⑹ 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有區別嗎
區別在於:定義不同、內容要求不同、基本規范不同。
1、定義不同:教師職業道德為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道德為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
2、內容要求不同: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
3、基本規范不同:教師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熱愛教育,終生授徒,有教無類,文行忠信,以身作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道德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⑺ 教師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有什麼區別
教師的職業理念是指教師觀與學生觀,是一種觀念;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職業行為,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是一種行為。
⑻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熱愛學生。因為,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建立人格平等的師生關系;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任何情況下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更不允許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受教育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犯。
拓展資料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
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它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職業道德--網路
⑼ 我對教師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的關系的看法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衡量,教師的職內業技能 是一容名教師最基本的肯定,教師職業道德決定了職業能力,教師職業能力體現了職業道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完善的, 當今社會的發展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的教育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上 的碰撞,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素質相當與學生在素質教育中的一個起點,對學生的發展潛力以 及各種思想觀念的塑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 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 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 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 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
⑽ 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認識和理解
1、從來教師職業特點來看,教師是一自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而只要有人際關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2、同其他職業行為一樣,教師行為規范也可分為技術規范和道德規范兩種;但由於教師勞動對象是人,所以這兩種規范又是相重疊的;
3、從教師的行為方式來看,教師的做事與做人、教書與育人是聯系在一起的;教師的道德品質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勞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