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新教師師德

新教師師德

發布時間: 2021-01-11 04:05:54

1. 新時代師德師風的內涵的理解

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教師又是教育的基礎,而「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蘇霍姆林斯基),因此,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書育人的根本,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就顯得更為重要。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在過去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加深對新時期師德內涵的理解與思考,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1、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
從一定意義上講,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這是師德建設的精髓所在。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愛,無私的愛,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奉獻,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功能。師愛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尊重寬容、熱情關心是師愛最突出的表現,教師要把對學生的愛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做到公正、寬厚、仁愛、有責任心、有事業心。師之愛又不同於父母的親情之愛,這種愛要著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著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教育事業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祖國的未來,做一名教師就要「愛滿天下」,愛學生,愛教育,愛祖國和人民。
2、讓人格魅力提升師德境界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從一個優秀的教師身上透出的「為人師表」、 「誨人不倦」、「以身作則」、「循循善誘」、 「躬行實踐」等的高尚的人格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可以說,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健康個性的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利於加強教師的榜樣作用,有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合作,能夠以教師的身教、潛移默化解決灌輸、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這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自覺地加強自我修養,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提升師德境界。
3、學習與創新 ── 新時期師德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從科技發展看,現在的一年的確相當於過去的幾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如果仍抱著過去所謂「十年寒窗,終生受 用」的觀念,必然會成為落伍者。但現在確實有部分教師,自從跨進了教師隊伍以後就好比進了保險箱,不思學習,不求進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除了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從來不關注教育方面的報紙、雜志、電視節目和網路信息,從未買過一本教育方面的書籍,知識貧乏,觀念陳舊,教法呆板,在三尺講台上憑「教參」念經,缺乏進取心和成就感,嚴重影響教育質量。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再學習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嚴重的師德問題。如果一名教師離開學習與創新,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長此以往,必然誤人子弟,害己害人。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勇於探索,開拓創新,不斷樹立新觀念,研究新問題,提出新方法,尋找新規律,這是區別傳統的「教書型」教師與現代的「教科型」教師的一項重要標志,更是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的師德要求。

2. 請以「新教師如何踐行師德」為題,寫一篇論述文

教師的師德是衡量其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指標,教師比較具有較高的師德水平,才能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才能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所以,學校一定要加強對教師師德的培養,還要加強對教師思想的教育,教師在實踐中要積累經驗,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樣才能在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以及學風,才能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更好的接受教育。本文對提高教師師德水平的建議與措施進行了介紹,希望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重視這一問題。
1 當前學校教師師德水平現狀
1.1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耐心
在有的學校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在評優的過程中,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日常行為以及道德表現,對班上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較為關心,而且在課堂中比較關注成績好的學生的提問,沒有做到公平公正,在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指導時缺乏耐心,對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缺乏信心,沒有給學生創造提升的機會,這對學生心理造成了一定傷害,而且學生沒有得到鼓勵,還存在自卑的心理,有的學生還出現了逆反的心理,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
1.2 在教學中存在變相體罰問題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傾注愛心,不能一味的對學生進行體罰,只有多關心學生,才能建立師生之間深厚的感情。在有的學校中,教師對學生經常會使用變形體罰的手段,這使得學生對教師存在畏懼的心理,而且對教師缺乏信任。變相體罰的教學方式比較粗暴,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這使得師生之間的感情比較淡薄。有的教師對於犯錯的學生,會採取罰抄作業或者罰站的處理方式,沒有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而且不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1.3 將教書與育人分割開來
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德育,為了提高學習的升學率,比較看重學生的成績,而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不夠重視,這很容易使學生出現心理扭曲等問題。教師加強對學生智育,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師將完成教學任務放在第一位,對學生不夠關心。當學生犯錯後,教師對學生的斥責比較嚴厲,沒有從德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幫助,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越來越呆板,沒有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很多教師還存在缺乏敬業以及進取精神的問題,將工作看做是謀生的方式,不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教師不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
2 提高教師師德水平的重要意義
加強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校的領導者一定要重視這一工作,要加強對教學的教育與培養,使其重視德育,在智育的過程中融入德育的理念,關心學生的思想問題,還要及時解決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德育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對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學校教師師德水平不高,則會使學生形成不正確的道德觀念,還不利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師德對學生今後的生活以及工作有著側面影響,所以,學校一定要改變錯誤的教育理念,不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要改變教師對學生知識傳授多、能力培養不夠、綜合素質培養更不夠、急功近利等問題,應當通過包括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在內的工作盡快加以改變。
3 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的措施
3.1 教師自身要注重師德內化養成
3.1.1 教師要堅定的信念。教師要堅定的信念。這是一切師德建設的前提和根源。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才會自覺地用高標準的師德規范要求自己並促使自身在各方面不斷提高和進步。
3.1.2 教師要了解師德的內容和內涵。師德源自教師內心,外現於其言行。教師只有了解師德內容和內涵,才會形成自身的內在追求和動力,並使接受到的師德教育發揮作用。
3.1.3 教師要加強師德內容的學習和實踐。教師對師德內涵與本質的理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只能是在長期的學習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從而自覺地在工作生活中嚴於律己,培養和塑造自身較高的道德品質和較好的行為規范,最終內化養成師德規范。
3.2 學校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
3.2.1 學校要多渠道宣傳師德建設。學校要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加大宣傳力度。師德教育並不只局限於以開會、講座、談心的形式開展,還可以加入一些更生動鮮活具有教育性的內容。在宣傳上突出榜樣和標兵的作用,真正做到用道德和精神來感染人,用先進事跡來教育人。
3.2.2 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師德培訓制度和考核制度。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師德培訓制度和考核制度。例如對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建立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和在職教師師德培訓制度等。此外,要建設一套科學合理的師德考核機制,認真地對教師的師德養成情況進行考核,對師德優秀的教師要給予獎勵,而對那些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的教師要給予批評和警告。
3.2.3 學校要關心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在工作、生活中面臨很多實際困難,加上自身心理因素,會影響和動搖其教書育人的信念。學校要從關心教師的角度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讓青年教師專心於本職工作,同時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和關懷。
3.2.4 努力創建融洽的學校心理環境。學校心理環境,是指學校里影響青年教師身心發展的生活、工作、交往等的全部空間,它對教師師德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創建時要遵循環境啟發人,環境養育人,環境造就人的理念。
結束語
本文對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在我國很多學校中,還存在採用應試教育手段的現象,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的成績,校領導比較關心學校的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的德育。有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在處理犯錯誤的學生時採用的是比較嚴厲的態度以及方式,這容易使學生出現叛逆的心理,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一定要傾入更多的愛心,多從生活上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教師更加信任,這樣才能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才能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3. 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新的要求

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等。

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3)新教師師德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道德作用:

1、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

2、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3、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熱點內容
保定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9-02 07:26:44 瀏覽:743
性感班主任 發布:2025-09-02 05:14:58 瀏覽:611
高校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2 05:12:08 瀏覽:71
五年級教師家訪記錄 發布:2025-09-02 03:44:10 瀏覽:236
2008年考研數學二 發布:2025-09-02 01:20:54 瀏覽:430
不得不的英語 發布:2025-09-01 22:53:22 瀏覽:85
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發布:2025-09-01 21:25:06 瀏覽:843
生物防治的缺點 發布:2025-09-01 20:13:53 瀏覽:176
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發布:2025-09-01 19:42:48 瀏覽:688
老師玩少年 發布:2025-09-01 19:03:20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