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中國的師生關系

中國的師生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11 21:22:30

1. 中國的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該怎樣

不應該還是那種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在下的心理了,要平等的看待學生,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的朋友,雖然他們有時會很調皮,但你作為一個老師同樣做為一個朋友,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溝通,而不是老師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那樣只會讓學生逆反心理更重!

2. 國內良好師生關系研究狀況與發展趨勢

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國家教育部在增加規章制度,來要求老師和學生,所以師生關系只會越來越好,當然這要靠大家的一塊努力,不是等來的。
加油吧


希望幫到你
祝你生活愉快

3. 關師生關系的電影 中國大陸演的

《陽光燦爛的日子》
《鳳凰琴》
《美麗的大腳》
《一個都不能少》

都是比較舊的電影,希望能幫到你。
個人認為比較經典的有《十八歲的天空》,不過是電視劇。

4. 關於《中國古代師生關系》的論文怎麼寫呀

三、師生感情深厚,關系密切。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互相尊敬與愛戴,吃住在一起,所以孔子師生感情相當深厚,關系也十分密切融洽,情同手足,師徒同心。孔子弟子顏回之死令孔子傷痛至極,倍感遺憾。《論語·先進篇第十一》:「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孔子平時和他學生幾乎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對他的學生了如指掌,每位學生的性格習慣他都能說出,當季孫相國讓他推薦入仕的學生時,他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推薦,而且能薦賢不薦子,讓學生真正佩服,果然經他推薦的學生在各自的職位上發揮著合適的作用,並取得了較大的政績。孔子之愛生在此可見矣,他看到他的學生閔子蹇、子路、冉有、子貢的表現,感到由衷的高興。原憲家貧,他常接濟。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並十分感傷。顏淵、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他和學生有著深厚的情誼,他曾說過,自從得了顏回,學生們更加親密,自從得了子路,再也沒有人敢罵他了。他和學生門之間親密如同父子之情。孔子的教誨是在同弟子打成一片的情境中進行的:「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⑨在《論語·學而第一》中,子禽問子貢孔子到了一個國家究竟怎樣「問政」的,這是《論語》中第一次評論孔子,子禽提的問題也不好回答,但子貢卻答得恰如其分,他認為孔子的溫、良、恭、儉、讓的態度是其聖德的具體體現。由此可見子貢對自己的老師是很了解的。孔子逝世後,學生為他守孝三年,「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入揖於子貢,相向而哭,皆失聲,然後歸。子貢反,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⑩學生們深深懷念著這位偉大的父親般的恩師,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和師生間深摯的感情。學生們對孔子不倦的教導很感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11顏回的感嘆是學生對老師的最高贊嘆,也只有像孔子這樣的老師,才獲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形象描述。在我們的新課程中提出的新型師生關系其實和孔子與弟子的師生關系有著很多的相似性。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學生的促進者,同時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與學生一起尋求真理,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在課堂上由教師作為權威的主體和偏向於教師的權威結構向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師生民主平等的權利結構轉變。新型的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它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它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一種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論語》中教育觀深刻而又生動,仔細研讀後我們會發現在師生間的關系中,心理關系占重要的地位,其中情感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調節作用,師生間愛的河流是雙向流動的,教師和學生如果能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大家彼此真誠相待,互相尊重,像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樣,無拘無束,教學相長,平等對話,互敬互學,那麼師生之間的感情肯定是親密深厚,在這樣的關系中,學生學得開心,教師也教得有意義,這才是我們現代教育所要的師生關系。

5. 反應師生關系的美國電影及中國電影。多多益善!

美:《錄取通知書》《沖鋒獻陣》《風雨哈佛路》《百萬寶貝》、法《放牛班的春天》印《三傻大鬧寶萊塢》、馬《小孩不苯2》、中《返老還童》《一個都不能少》《上學路上》《美麗的大腳》 只知道這點,不好意思...

6. 中國古代師生關系論文

中國古代師生關系論文刮






















亟么

7. 中國古代和西方近代師生關系的典範

中國:孔子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身上最能體現他們關系的就是平等的相互促進。《論語·為政第二》:「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論語·公冶篇第五》: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在和他的學生談到顏回時,自己也說不如,他從顏回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孔子作為一位名師,但並不以聖人自居,和學生平等教學,在教過程中又能學,可謂教學相長。孔子一方面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向學生學習,做到己愈教人已愈多,已愈教人已愈高。他贊揚弟子子夏和子貢在學問上對自己的促進――「起予者商也」。「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他也批評過顏回「無所不說(悅)」 ①的態度,認為如此順從老師,是「非助予者也」②,這體現了師生之間教學相長的一種新關系。 尊師:1.、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2、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3、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外國:悉心教導巴爾扎克成名後一度過於自信,處理事情有些輕率和武斷。後來一次他遇見了一位老人,老人請他看看手中的作文。他結果後,看著那個小學生的作文本,語氣肯定地說:「請讓我直言相告,看吧,書寫潦草,說明態度草率馬虎;文句欠通,可見學習很不用功。這孩子今後絕無成就。」之後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正是他的老師,這作文正是他小時候的作文。從此,成了名的巴爾扎克無論寫作還是待人接物、處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麼輕率和武斷了。 教導與堅守 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王國的宮廷醫生。亞里士多德17歲起,就被父親送到當時著名的柏拉圖學園,在那裡他學習了20年。由於他勤奮刻苦,涉獵廣泛,很受老師柏拉圖看重。可是,柏拉圖又說:「要給亞里士多德戴上韁繩。」意思說,亞里士多德非常聰明,思想敏捷,不同於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為柏拉圖期望的人。亞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師,但是,在很多問題上,他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 繼承與發展德謨克利特和他的老師在繼承恩培多克勤的四根說和阿納薩格拉種子說的基礎上,根據當時已經積累的經驗科學知識提出了院子論哲學,原子論和柏拉圖的理論、亞里士多德的亞里士多德的哲學體系合成為希臘三大體系,同時他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老師愛奧尼亞學派的留基伯提出的物質構成的原子學說,第一個建立了原子的顆粒狀模型。

8. 中國人有句俗語說「師生如父子」,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 )

指的是教師對學生既有像父母一樣的關愛,卻沒有像父母對自己孩子一樣的偏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家。早在先秦時,古人便把師與天、地、父並列,國家還按照名位、官階品級,劃分了一整套禮儀等級制度,用「法度」即法統、條律來加以貫徹。

並對教師的地位、職責、作用作了詳細而具體的規定,對於尊師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禮數法度,對後世的教育制度的發展、沿革、衍變產生了深遠影響。

故無論今時往昔,尊師重教,不僅關乎個人的發展前途,也關乎一個民族與國家的盛衰興亡,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得以源遠流長的最重要傳承。

(8)中國的師生關系擴展閱讀:

教師和學生,本是一對親密的矛盾體。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說過,「師生猶魚,行動猶游泳,大魚前導,小魚尾隨,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不求而至,不為而成」。這種「從游」關系,描述出教學活動中美妙的互動。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亦是唯一延續至今且不曾中斷的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師者肩負傳道授業解惑之神聖使命,始終載舟而行,故不曾有停泊之虞。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取向。

9. 中國師生課堂內外交際中存在哪些問題

當多數的莘莘學子得益於良好師生關系的陽光雨露的時候,我們還應該客觀理智地看到大學師生關系也在發生著某種異變,出現了一些與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等和諧師生關系不相協調的音符,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師生關系疏遠化。在不少大學生的印象中,大學教師與他們的親密程度遠不如中小學教師。客觀上大學教師的確非常忙,他們除了承擔教學任務,還要承擔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政策咨詢等任務。主觀上一些人認為只有中小學教師才整天圍著學生轉,而大學是做學問的地方,老師只要追求學問精深就萬事大吉了。於是大學師生關系簡化成了課堂上的講與學的關系,課後老師便匆匆離去,不見蹤影。師生之間沒有交流,缺乏感情的溝通,更談不上了解,有的學生甚至稱老師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2.師生關系庸俗化。我們都非常熟悉「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也深深理解盡管春蠶、蠟燭、園丁、人梯這些對教師的比擬詞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內涵已發生變化,可教師職業的崇高,師生關系的聖潔仍然是這個偉大職業的核心和宗旨。但師生關系也會因打上世俗的烙印而變得庸俗不堪。「學生拿平時成績時看老師臉色,老師接受教學評估時看學生臉色」成為這種庸俗的活寫真。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大學教育崇尚師道尊嚴,教師高高在上,學生洗耳恭聽。教育改革的春風給大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學生選課、評教等方式賦予學生其應有的權利,並確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本是使教育充滿生機活力的舉措卻被一部分教師和學生曲解了、濫用了,於是就出現了一些教師為使學生給自己打高分而請學生吃飯、降低對學生的必要要求等種種情況。一些學生也會抱著功利的態度通過物質交換等手段獲得高分(有的是混個及格)、獲得某種榮譽及其他利益。
3.師生關系刻板化。師生關系應該是鮮活而富有靈性的,尤其大學教師高深的學問、睿智的思想、大學生的青春朝氣和敢為人先的創造力,都為這種關系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然而師生關系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它也會喪失活力,出現刻板化現象。這種情況較多地出現在兩類教師身上:第一類是有一定閱歷和經驗,信奉師道尊嚴的教師。他們仍堅持師生關系是我說你聽、我管你服的舊式關系,對學生縱然有萬般深情,也是嚴字當頭,不能充分顧及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個性特點,態度生硬,學生往往敬而遠之。第二類是缺乏人際交往知識和經驗的年輕教師。有的年輕教師在具備了一定的學歷和知識後雖實現了從學生到教師的過渡,但在人際交往藝術和課堂教學藝術等方面存在較明顯的缺陷。他們雖與學生年紀相差不大卻存在明顯的交往「代溝」,面對各種交往關系,他們不知所措,學生無動於衷。而學生給這兩類教師的低分評價,更加劇了師生關系的尷尬。
師生關系的刻板化還較普遍地表現為以下方面:一是內容的刻板,有的教師一講就是學習,缺乏對學生成長的全面關注,缺乏對學生的人生指導;二是形式的刻板,有的教師將師生關系簡化為說教,而且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就事論事,缺乏感情交流和互動;三是場所的刻板,師生交流基本在教室,在課內時間,課外交流缺乏,尤其不善於尋找和創設輕松自然的交流環境。

10. 中國政法大學弒師案反思師生關系怎麼了

媒體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知名經濟學家楊帆和女學生在課堂上發生沖突事件:「學生大量缺席老師鎖門」,「聞訊趕來的一男生猛踹大門」,「老師沖出教室大罵」,「課堂上女學生拂袖而去」……這一幕發生在中國政法大學楊帆教授的課堂上。「楊帆門事件」把大學愈演愈烈的師生關系再次推到風口浪尖!聯想到在許多學校部分師生之間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甚至動粗報復,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這一新的話題。我們必然想到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須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教育者提出的最為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也是實施大學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在優化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處於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能夠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能否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學生能否全面發展,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生關系。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育教學的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繫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二、如何有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需要傾心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楊帆門事件」讓我們反思當前許多教師都普遍反映「學生難教,老師難做」的苦衷,如何解決當前校園師生關系所面臨的矛盾與困境,有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需要迫切關注與解決教育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產業化、就業社會化里,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面臨的新挑戰。師生關系不和諧是社會關系不和諧的一種反應和體現!也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性和教育產業化的功利性的反應,許多大學生思想的功利性也給和諧師生關系蒙上了灰塵,帶來了新的難題,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挑戰,這也大給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課程帶來了新的難題和教改的機遇!建立科學、民主、平等、和睦的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和師生共同努力。要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相互尊愛,才能真正諧和。尊其尊者,親其親者。首先應該從教師做起,因為老師佔主導地位,教師需真心熱愛和關懷學生。教師要具有愛心,熱愛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呵護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師一句關心的話,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鼓勵或獎勵,都會讓學生難以忘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不是縱容學生)。同時老師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立德、立身、立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老師要熱心耐心教育學生,愛護學生,呵護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老師理解和了解學生。學生畢竟不很成熟,缺少社會歷練,也容易感情沖動,說話和做事情緒化,因此老師應該更有靜氣有耐心。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和尚顯稚嫩的心靈,只有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想法,以及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對教育的忠誠與熱愛,靠一顆對學生真誠、真摯的心慢慢去解讀。老師應該加強師德修養,提高內心涵養,有一種平等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放下架子,具有一種親和力,最好語言有一定的幽默感。《呂氏春秋勸學》「事師之猶事父也。」和元朝關漢卿的「一日之師,終身為父。」理念在今天難以行得通。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也築起了師生之間心心相印的橋梁,連接了師生的友情。

熱點內容
五年級教師家訪記錄 發布:2025-09-02 03:44:10 瀏覽:236
2008年考研數學二 發布:2025-09-02 01:20:54 瀏覽:430
不得不的英語 發布:2025-09-01 22:53:22 瀏覽:85
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發布:2025-09-01 21:25:06 瀏覽:843
生物防治的缺點 發布:2025-09-01 20:13:53 瀏覽:176
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發布:2025-09-01 19:42:48 瀏覽:688
老師玩少年 發布:2025-09-01 19:03:20 瀏覽:519
上古卷軸5物理插件 發布:2025-09-01 18:25:33 瀏覽:497
初中語文仿句 發布:2025-09-01 18:10:17 瀏覽:553
百思達數學 發布:2025-09-01 17:44:11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