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中國暑期學校

中國暑期學校

發布時間: 2021-01-15 00:50:22

⑴ 我是中國在英留學生,暑假要去韓國念暑期學校,可以直接在英國申請韓國簽證嗎

你好,按照你的情況可能應該就是必須回國辦理才行,我現在也在英國讀書,但是我的簽證類型是T-4的,和你的visitor的有比較大的差別。T-4的簽證是可以直接在英國申請美國簽證的,按理說韓國的應該也不成問題。你見到的成功的案例可能是T-4或者級別更高的簽證類型才可以在英國直接申請。希望有幫助。

⑵ 國內大學暑期學校

還真沒聽說過大學有暑期學校的。
校外人員想上課好辦嘛,蹭課唄,但是沒聽說過大學辦暑期學校供校外人員就讀的。
大學不是搞培訓的,一般只給本校學生在學期內上課。

⑶ 中國石油大學的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有必要參加嗎

我連續兩年參加了浙江大學和華東師大的暑期學校,從去年暑期傳出的消息來看,說是西南大學辦今年的。可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收到通知。去年和前年都是7月中旬開學的。如果現在還沒有通知公布的話,今年應該是沒有了。因為申請過程還需要所在學校的許多蓋章,而很多學校都即將放假,學生也都差不多陸續放假了。 不過,有幾個教育學相關的班你可以關注一下,如北京大學的質性研究方法暑期學校,和華東師大的教育經濟與管理夏令營之類的。 北師大都很忙,目前看來沒有辦此類班的跡象。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⑷ 暑期學校是什麼,怎樣才能去暑期學校,中國都有哪些學校開設了暑期學校

暑假一般沒有專門的學校開放
學校都放假了
學生都離開了
暑假開放的都是一些培訓班
私人搞的

⑸ 請問誰能幫我翻譯過來

李俊

喜.我不看電子郵件的時候,我很擔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擔心.我有兩個老闆版.一個是學校,另一權個是中國人,管錢.在中國的所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作為合作夥伴.中國人不是很厭倦.明天他做手術.他的家人並不希望他隨時向學校業務.如果醫生說,他不能工作了一年,那麼我也不會再有一份工作---這是與去年相同.此外,中國政府說,我要離開中國,一小時! ! ! !是的,只有一個小時,然後我可以回到這個東西簡直是瘋了,但它就是法律.所以,我現在要到香港或澳門.我要走一個月,我還是要離開中國好.嗬! ! !

明天是最後一天的暑期學校.唉! ! ! !我有很多工作要做:等級考試,提供分數及動議一切礦山從學校到我的公寓.無論如何,我很忙碌,我很擔心.我不知道怎麼做.我只能等待.我討厭等待! ! ! hahahaha

(不,我不是做生意的人--我不喜歡生意十分.我喜歡教書)

喜說,你的英語教師和你的妻子.

克雷格

太簡單了

⑹ 請問大家,中國石油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這兩個學校有沒有暑期學校,就是招收全國的本科生參加他們學校推免

北京化工大學的暑期學校是海外項目,主要是去英國的十幾所學校交流學習,為期21天左右。只是去交流,幾乎沒有可能因此獲得推免吧。。。

⑺ 中國科學院大學暑期學校是什麼意思

科學院的研究生有三個學期,秋季學期,春季學期和夏季小學期,夏季小學期就是暑期學校。以前科學院的夏季學期不對外開放的,當然也有很多從外面來的學生在裡面蹭課或者旁聽,今年夏季學期改成暑期學校之後,允許校外的人員選課去聽,也可以參加考試,但是食宿自理,其實就類似於一個夏令營,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外教。

⑻ 中國九大高校是哪幾所大學

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

該大學聯盟源於985工程中9校的「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985工程是1998年5月開始的一項系統工程,旨在重點支持中國大陸的一批高校優先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學。

985工程首批選定了9所大學作為重點支持,目標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隨後,985工程又先後增加了30所大學,總數達到39所,後增加的30所定位為「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8)中國暑期學校擴展閱讀

「九校聯盟」開啟了人才培養新局面,在之後中國的人才培養中起到示範與引領作用:

聯盟成立後,「交換生」將擴展到國內高校之間,當聯盟高校中的本科學生想選修聯盟中另外一所大學某一門課的時候,他只要向對方大學的教務處提出申請,對方大學根據學生的人數等因素考慮回復其申請,申請通過,學生就可以到對方大學學習,修滿學分以後,再回原來的大學,原來的學校將承認他的課程成績與學分。

聯盟將對教師形成促進作用,比如某所大學的某一門課老師教得不是很好,就會有很多的學生去申請九所高校中這門課開的最好的老師,這會給教這門課的老師帶來壓力,從而促進其改進。

另外,根據「九校聯盟」協議,各校鼓勵自己的學生報考聯盟內其他大學的研究生,也鼓勵碩士生畢業生到聯盟內其他大學去讀博士,這在某種程度上對解決高校「近親繁殖」現象有一定作用。

⑼ 請問中國近代教育是哪些人在什麼時候開創的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子民,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光緒年間進士,兩度留學德國。清末曾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上海南洋公學教習,創辦上海愛國學社和愛國女校,發起組織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辛亥革命後,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學制》;1915年在法國發起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及華法教育會,提倡留法勤工儉學。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7年後,任大學院院長和中央研究院院長。一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努力奮斗,對中國近現代教育的改革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下面擇要介紹其教育思想。

(一)體、智、德、美和諧發展的教育方針思想

1912年4月,蔡元培發表《對於教育方針的意見》一文,提出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他說:「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廢者也。」[1]他認為,「軍國民主義為體育;實利主主義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於德育;而世界觀則統三者而一之。」[2]1920年他發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文中,系統提出體、智、德、美四者和諧發展的主張。他認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於「養成健全的人格」。這種教育內分四育:「(一)體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這四育是一樣重要,不可放鬆一項的。」[3]

他詳細解釋論述了這幾方面教育的內容。(1)軍國民教育即體育,既是強兵富國的需要,也是養成健全人格所必須的。(2)實利主義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種普通文化科學知識,有歷史地理、算學、物理化學、博物(包括樹藝、烹好、裁縫、金工、木工、土工等實用技術)、手工等。他認為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訓練學生思維細密、對事認真的科學態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認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內容就是法蘭西革命所標揭的自由、平等、親愛,反映了他要以資產階級道德觀念培養學生的願望。(4)美育可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4]。

蔡元培提出的體、智、德、美和諧發展的方針符合當時歷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種重大的進步,是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從人才培養上,這幾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規律,只是不同的階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學的原則,成為他發展高等教育的指導思想。他任北京大學校長後的第一次演講,就明確指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5]次年在《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中又強調:「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6]他認為,大學各種學術派別「常樊然並峙於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7]。直到晚年,他總結一生辦教育的經驗時還說:「我對於各家學說,依各國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並包。無論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8]

他還對「學」與「術」作了嚴格區分。他說:「學與術可分為二個名詞,學為學理,術為應用。各國大學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醫學,非但研求學理,並且講適用,都是術。純粹的科學與哲學,就是學。學必借術以應用,術必以學為基礎,兩者並進始可。」[9]對中國來講,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學理,若一國內,練習技術的人很多,而研究科學的人卻很少,那樣的技術也是無源之水,發展是有限的。因此,他主張「以學為基本,術為支幹,不可不求其相應」[10]。根據「學術並進相應」思想,他主張學科溝通與融合,反對拘泥保守的課程與學習觀。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為指導,對舊北京大學進行了徹底的改革。首先,聘請有學術造詣的各派人員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請了《新青年》雜志主編陳獨秀到北大任文科學長,請在學術上有突出造詣的胡適、馬敘倫、李仲接(四光)、任鴻雋、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後,李大釗、魯迅也在北大兼課。還留用了有業務專長但思想保守甚至反動的人,像積極擁護袁世凱但學術上與章太炎齊名的古文經學家劉師培、以復辟為己任蓄留長辮子但又精通英語把《四書》譯成英文的辜鴻銘。其次,將工科調北洋大學,努力把北大辦成以研究高深學問、培養高級綜合型人才為中心的文理科綜合性大學。再次,改革系科、專業、課程和教法。打破文、理、法三科界限,變科為系,取消學長制,改設系主任;改年級制為選科制;組織各種學術團體,開設各種學術講座,鼓勵學生專精與博涉相結合。

(三)尚自然、展個性的教育思想

這是蔡元培針對封建傳統教育無視學生特點,違反其身心發展的自然法則,束縛其個性發展而提出的教育主張。他說:「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11]他反對注入式教學,提倡發揮兒童個性,要學生自動、自學、自助,教師的責任只是在學生感到困難時,去幫助他們。按照尚自然、展個性原則的要求,他特別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學,尤其是要用實驗方法研究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教材教法以及學習歐美新教育思想等。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治,又名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學。1914年留美,次年獲伊利諾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同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師從杜威、孟祿等教育家。1917年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1922年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1923年任南京安徽公學校長。同年與朱其慧、晏陽初等在北京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推行平民教育。1927年創辦南京曉庄鄉村師范學校,開展鄉村教育。1930年秋流亡日本。1931年春回國,先後創辦山海工學團、晨更工學團、報童工學團、流浪兒童工學團,提倡普及教育。期間,創辦《生活教育》半月刊,並任《生活教育》和《普及教育》周刊主編。1936年組織國難教育社並任理事長,提倡國難教育運動。1938年12月在桂林成立生活教育社,任理事長。1939年在四川合川創辦育才學校。194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被選為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主編《民主教育》月刊。1946年創辦重慶社會大學,任校長。陶行知思想非常豐富。其中以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最富特色。

(一)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

普及大眾教育是陶行知畢生大部分精力奮斗的目標。他說:「這十幾年來,我有時提倡平民教育,有時提倡鄉村教育,有時提倡勞苦大眾的教育,不知道的人以為我見異思遷,歡喜翻新花樣,其實我心中只有一個中心問題,這問題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沒機會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教育。」[12]

陶行知認為,普及教育首先要打破學生關,消除兒童與成人、男子與婦女的界限,讓所有男女老幼都成為普及教育的對象。其次,要打破先生關。他認為普及教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制」,發動全國的小學生和識字成人來開展普及大眾教育。再次要打破課堂關,普及教育必須適應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工學結合,時間安排和教學組織應靈活多樣,一定不能妨礙群眾生產。第四要攻破課本、紙筆關。他提出:「中國是個窮國,必須用窮的方法去普及窮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飯的教育,不用浪費的方法去普及窮人所不需要的少爺、小姐、書獃子的教育。」普及教育要從群眾經濟狀況出發,因陋就簡,因地制宜。第五要攻破學校關。他認為專靠學校很難普及教育,因此必須採用自學團、共學團、工學團、空中學校等組織形式,廣泛開展普及教育活動。第六要打破人口關。要普及教育,必須控制人口增長,節制生育,推行避孕、晚婚和只生二胎的方法,否則很難普及。第七要有立法保證,「勸導與強迫並行」,同時要使一切妨礙別人求學的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陶行知一生為普及大眾教育做了大量工作。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師任教時就舉辦了暑期學校,帶領留校學生教居民、車夫、商販識字讀書。1923年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編寫了《平民千字文》,舉辦平民讀書處和平民學校,教平民讀書識字。1926年後致力於鄉村教育運動,重點是普及大眾教育。1930年擔任教育部「教育方案編制委員會」義務教育組主任,與馬寅初、朱經農共同起草了《實施義務教育初步計劃》,成為當時政府推進普及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後又發起普及教育運動。在長期的普及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適合中國特別農村教育實際的寶貴經驗,為普及教育作出過重要貢獻。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深受杜威的影響,源於對中國教育的反思,形成和完善於長期的辦學實踐。所謂生活教育,按照陶行知的解釋,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13]。「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繫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14]一句話,生活教育的實質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15]。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個有機聯系的部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體論。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16]他認為「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17]。「現代的人,要過現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現代的教育。」[18]「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的領域論。陶行知指出:「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19]「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論,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動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20]其基本特徵是以「做」為教與學的中心,強調「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21]。

(三)創造教育思想

他指出:「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子」[22],換言之,「『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23]。就創造教育而言;「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24]陶行知重視創造教育,不僅撰寫了《創造宣言》、《創造的兒童教育》和《創造的社會教育論綱》等創造教育專論,而且在其大多數教育論著中都論及了創造教育問題,尤其是兒童創造能力的培養;他在《育才三方針》中規定「向著創造生活前進」是其核心[25],在致育才學校全體師生的《最後一封信》中又以「為科學創造而學習」和大家共勉[26];他創辦重慶社會大學,強調創造新世界是社會大學「主要的功課」,「社會大學之道」首先要明白人民的四個大德,即:覺悟、聯合、解放和創造[27]。凡此可見,創造教育理論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陶行知強調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即:(1)「治學」能力,即自動、自學和自得的政治學能力;(2)思維能力或認識能力,即觀察、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的能力;(3)「治事」能力,即手腦並用,能言能行,善待人,會辦事的能力。他主張創造教育應從兒童抓起。他撰寫了《創造的兒童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28],提出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發揮出來」。

⑽ 美國哪些大學接受在中國的jnc國際暑期學校課程學分

你可以上米高網呀,裡面會有相關的出國留學信息

熱點內容
歷史朝代皇帝順序表 發布:2025-08-28 02:00:58 瀏覽:699
馬雲哪裡人 發布:2025-08-27 23:35:16 瀏覽:467
如何看微信聊天記錄 發布:2025-08-27 23:24:53 瀏覽:719
小學師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27 21:13:38 瀏覽:956
四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卷 發布:2025-08-27 21:03:57 瀏覽:751
武當道教學院 發布:2025-08-27 17:31:23 瀏覽:744
女圍棋老師 發布:2025-08-27 16:48:45 瀏覽:218
精銳教育地理 發布:2025-08-27 14:01:34 瀏覽:591
回想起老師 發布:2025-08-27 13:56:33 瀏覽:183
中小學教師師德學習心得 發布:2025-08-27 11:00:22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