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暑期社會實踐
❶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的學生活動
豐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動,是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科學內精神與實踐講座」、容「博士論壇」、 「學術沙龍」、「企業論壇」、「科技十佳」評比、研究生運動會、「十大歌手賽」等課外科技、文化、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研究生的生活,開闊了眼界。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和研究生社團活動使研究生增長了才幹,提高了適應性,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研究生會設立了研究生科技創新基金,建立了專業性科技創新基地,開展學術年會、學術講座和研究生科技創新活動,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
❷ 社會實踐日誌怎麼寫啊急求幾篇例文!help~
暑期社會實踐日誌暑期社會實踐日誌 7月16日 星期日 晴今天的天氣很是炎熱,上午九點在學校南區AJ33教室舉行了由院團總支組織的「2006西北政法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活動由領導講話和授期儀式兩部分組成。在會上學院領導對活動的意義、價值作了詳細的說明,給大家鼓足了氣!下午快2點的時候被導員叫去給她搬行李,由於下午還有個有關暑期社會實踐的講座便中途走了。那講座是由學院的一位教授主講的,講的很是認真,給大家聽的都去找周公去了好讓周公一起來聽!好不容易講座終於結束了,我和隊友張良還有一個同班同學一起去火車站買車票。她是遼寧的買的是到北京的票,而我們則要買去潼關的車票。買票時由於售票員的疏忽把票給我們打錯了,我們要的是到潼關的而她卻給我們打成了到華山的,並且她的態度很是惡劣。我們就在那裡和她理論,她擺出 一副很霸的樣子,說要麼我們去退票要麼我們就坐那趟車到時候再補票,聽罷我們很是生氣。之後,我們到服務台去投訴那個售票員,服務台的同志告訴我們是她的不對就讓她自己去解決。當我們再次來到那個窗口的時候她很不高興的看著我們,自己在那裡嘰里咕嚕的說了一通把錢從窗口給我扔了出來。後來我們又找到值班主任反映情況。值班主任的態度很好,她首先向我們表示歉意後又提出幫我們買票切表示會如果情況屬實會嚴肅處理這個售票員。聽主任這么說我們滿意的走了,但這件事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做為央行12豪門之一的鐵路部門,我們的鐵老大做為一個壟斷行業,是不是太缺乏競爭,相關的行業法律、法規是不是太具保守性,含有太重的行政化色彩呢?作為豪門的工作人員他們是不是太缺乏服務的理念……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相關部門更應該好好的反思?市場經濟是有它的游戲規則的,這種規則應該是公平的、公正的,而不應該是獨占性的,不是嗎?做為一個法學院的學生,我們不應該再對此種行為視而不見,我們應該主動的站出來維護我們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為社會的和諧盡自己的一份力,為中國法制的建設盡一己之力! http://chenxiaoxu313.blog.163.com/blog/static/216597520068149478397/
❸ 請問大家 一些關於華北科技學院 公益實踐協會 的情況
華北科技學院公益實踐協會,成立於年,是一個充滿愛心、勇於實踐和朝氣蓬勃的協會。
自協會創辦以來,我們一如既往秉著協會的宗旨,豐富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營造校園良好的學術氛圍;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弘揚華北科技學院的博愛精神;實踐出真知,勇於實踐,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我校學生的競爭意識。
本協會通過素質拓展培訓、請國外著名企業的管理人給協會成員以及校內大學生進行商業技能培訓、堅持參加課余社會實踐、參觀企業機構和公益活動的開展來培養大學生的經營理念、營銷技巧、說話技巧、溝通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本著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的原則來創辦和發展社團。
2010年公益實踐協會榮獲華北科技學院「十佳社團」榮譽稱號,成為華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十佳社團。
不喊空口號,堅持做實事,永遠行動不停止:團結,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在協會中互相幫助與進步;高效,在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競爭逐漸較強的今天培養一種必備競爭本領;務實,戒浮戒躁在大學期間把人生的基礎打好;創新,21世紀的今天沒有任何一種本領比創新更強,我們在公益中求創新,便能在實踐中收獲;奉獻,作為祖國新一代接班人的我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責,學會奉獻,社會才會更和諧,世界才會更美好。
「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在成長中奉獻」,永遠是一面鮮明的旗幟,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公益實踐協會一屆又一屆的成員們,手牽手肩並肩,大步向前邁。
一、主打特色活動:
1. 「心靈火炬」愛心傳遞項目活動:
這是一項協會的傳統特色活動,主要是以我們協會為一個活動平台,為精神面貌積極向上的大學生們提供一次心靈交流的機會,與渴望友誼和關懷同時也願意關懷他人的農村籍兒童,一對一結成對子,期間,志願者(大火炬手)與受關懷的兒童(小火炬手)建立友誼、身心關懷、相伴成長,並在一年內鼓勵支持孩子完成三件有意義的事情。整個項目是一場永不停息的愛心火炬接力。
這個項目活動在華科影響廣泛,也有益於我校的學風建設,參與人數眾多,並且絕大多人人都堅持下來了,而且表現突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的不間斷舉辦,能讓我們心靈光明溫暖,讓社會和諧美好;
2. 軍訓服,舊衣物義捐暨為貧困地區捐贈衣物愛心活動: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每年大一新生軍訓完之後,面對大一新生難以處理的軍訓服,本協會都會組織軍訓服義捐活動。愛意濃濃的衣物義捐活動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在社團聯合會的支持下,在同學們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募集到的衣物最終轉交給中國紅十字協會。
在此活動中,無論是大一的新生,還是高年級的老生,都表現出了極大地關注和熱心。
3. 大四畢業生衣物義捐暨為貧困地區捐贈衣物公益愛心活動:
為解決學長學姐們的離去然後留下一大難以帶走的衣物問題以及為解決貧困地區義務急缺的問題,我校公益實踐協會發揮協會的公益宗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力量,從身邊的事前做起,解決問題,為社會的公益實踐活動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愛心。
非常感謝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你們的愛心,將會溫暖著那些身處貧困地區但身著我們衣物的人民。
4. 燕郊馮家府小學六一節目義演:
由公益實踐協會組織,全校各社團等組織及個人參與,在歡樂的六一兒童節一起為小學六一兒童節當天為孩子們獻上精彩的演出;這是一群可愛的孩子,和他們在一起,感覺世界都變得如此年輕。
5.********
二、創新特色活動:
1. 空巢老人探望活動:在華科校園內大學生與老人們交朋友,讓愛傳遞下去。
2. 迎新元旦晚會:大一新生自導自演,極具創造性。
3. 孤兒院看望活動:涉足校外,貼近生活。
5. TEDxNCIST
6. 書山學海
7. 12.5國際志願者日晚會
8. 社區文化建設的探究與實踐
9.暑期社會實踐:
本協會每年暑假均組織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10.******
三、社團機構設置及人事任用情況(2011-2012年度)
機構 職務 姓名
主席團 會長 李亞晴
副會長 趙鵬麗、李傑
秘書長 張延欣
公益部 部長 韓瑞娜
副部長 陸斌、曹小燕
實踐部 部長 林競帆
副部長 呂振華、嚴志榜
辦公室 部長 王小平
副部長 張英海、孫義梅
網路部 部長 丁玉成
副部長 郭茂劍
宣傳部 部長 王均
副部長 王玲
❹ 華中科技大學思政社會實踐會不會掛
可能會掛的呦~~最後應該是按照你交的實踐報告給分,如果寫的不好會打回重新寫的
❺ 楊叔子在華中科技大學針對理工科學倡導什麼教育一是科學技術,二是工程動手,三是社會實踐,四是文化素
文化素質
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家楊叔子先生曾說:「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會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民族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不打自垮。」
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對於培養民族精神,凈化風氣,提高審美情趣,增強創新思維能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人文素質內涵的詮釋,在分析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缺乏的基礎上,面對當前的社會背景和教學改革的需求下,通過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職院校;人文素質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豐富,現代人落入商品崇拜的泥潭中,人品人格也在逐漸失落,精神境界也在逐漸降低。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目前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針對教育改革和思政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充分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為人文素質的培養提供新的視角。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強調了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家楊叔子先生曾說:「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會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民族傳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不打自垮。」
一、人文素質的內涵
人文科學,最早出自於拉丁文,即Humanita,系指人性、教養。在我國「人文」一詞最早見於《易經》、《周易.賁卦》中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明確提出「人文」概念,「天文」指自然之理,「人文」指人事之理,也就是人性教化。關於人文素質的內涵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進行討論。人文素質是以文化為底蘊,以人為主體的、內在的、本質的社會文化綜合能力。人文素質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因此,人文素質的教育在當代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❻ 我是華科大三學生,馬上大四了,暑假不想回家,想找個離學校近的地方實習
這公司還不錯啊,我也是華科的,11屆,之前也在那裡實習過,貌似當時還是華樂商務中心那邊吧,主要是生產以及銷售潤滑油的,材料,能源,化學專業啊什麼的他都招,實習完會問你要不要留下來,或者你有感興趣的公司老闆也可以推薦你就業,他們主要都是做些大客戶,有些公司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讓老闆幫幫忙,老闆人挺好的,就是實習的時候面試很嚴,我們當時做的是一個賣鹽的情景模擬吧和一張筆試題,題目和考公務員那個差不多,去了很多人,留下來一半不到。要是通知你面試的話你可得好好准備一下了。好了,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祝你好運吧!
❼ 華中科技大學大一暑假必須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嗎
不是的,從來來沒有這回事。緣之援是學自校的一個社團,如果說有類似的規定也是他們社團在招新時訂的,跟學校沒關系。社會實踐這個東西,在有些院系是可以算課外學分的。總之呢,社會實踐是不帶強制性的。如果想要加入緣之援,那就勇敢的去吧!只要你表現出想加入這個組織的意願,我想那裡的同學一定會接受你的!
❽ 華中科技大學大一暑假必須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嗎
不是的,從來沒有這回事。緣之援是學校的一個社團,如果說有類似的規定也是他們社團在招新時訂的,跟學校沒關系。社會實踐這個東西,在有些院系是可以算課外學分的。總之呢,社會實踐是不帶強制性的。如果想要加入緣之援,那就勇敢的去吧!只要你表現出想加入這個組織的意願,我想那裡的同學一定會接受你的!
❾ 華中科技大學思政課實踐和社會實踐可以一樣嗎
思政課社會實踐是課表上安排的,一般是要組隊去做一個話題的調查,最後每位內同學需要寫一篇論文並容附上相關材料諸如問卷之類的,提交。這是必修的學分,是一定要交的作業。你們之前也應該上過一節課,老師會說注意的事項。
社會實踐部主辦的暑期社會實踐並不是強制的,不過需要提前報名,寫好策劃。最後是要去參加評優的
一般可以做一個社會實踐主題,既可以用於思政課的,也可以用於社實部的。內容差不多,只是最後在提交論文、展示等格式上面要按照具體相應要求去做。
總之,做一個實踐調查,可以用於兩個作業。思政課是強制的,社實的是可選的
❿ 高分急求一份關於「大學生暑假留校」調查報告!!!
引言
炎炎夏日,烈日當頭.一年一度的暑期生活來臨了.暑期,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但我們發現:留守校園的一些大學生以玩網游,睡覺,閑逛等方式打發自己的暑假時間,這些現象在當代大學生中是否很普遍?這些現象產生的根源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解決方案?為了深入了解武漢各高校大學生的暑假生活,我們」SUMMER OBSERVER」調查團隊頂著烈日,走訪 各高校,以訪談與問卷相結合來調查他們的學習、生活。以便學校和社會及時掌握同學們的思想動態,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引導他們如何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充實豐富自己。本課題——「大學生暑期生活狀況調查」對高校學生暑期留校生活調查是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課題。該課題對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借鑒意義(04級輔導員張建華老師評語)。 調查內容解析:
本次調查選取了武漢市七所教育部直屬院校。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610 份(地大135份,華科 90 份,華師80份,武大80份,財大80份,理工大75份,華農70份)。其中有效問卷588份,有效回復率98%。因為本調查傾向於地大學生,對地大留校學生的暑假生活安排以及學校相關領導的決策具有參考價值。
1. 留校大學生假期生活調查
l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實施自己的暑期計劃不盡如意。
①關於當前大學生制定自己的暑期計劃情況調查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暑期是一個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的 大好時機,在沒有繁重的學習和厭煩的考試下可以做自己喜歡的
事情。比如在「暑期留校期間,你有沒有制定自己的暑期計劃」問題中,
有93.4%和6.6%的人回答「有」和「沒有」。這表明仍有極少數的大學生
針對兩個月的暑假沒有計劃,以至於無所事事,在空虛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而在「如果制定了自己的暑期計劃,實施情況如何?」問題中,有61.2%的人回答「一般,這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嚴格執行自 己的暑期計劃,這可能主要由個人因素決定的。
②關於假期生活狀況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暑期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打工一族」(佔50%)、「充電一族」、「考研一族」[有文章需求,請到文秘寫作網站留言板,12小時內解決您的問題!](共佔61.7%)、「無聊一族」(佔28.5%)。他們不同種類的暑期生活既由個人因素,又由社會因素決定的。但不管怎樣,如何把握這短暫的兩個多月的時間真正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
l 僅少數大學生會選擇利用暑期時間做志願活動
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一族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
有25.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
有36.7%的大學生想自食其力;
有54.1%的大學生認為要鍛煉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
隨著社會改革的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選擇「到企業事業單位實習」和「暑假家教或兼職」分別佔46.6%和42.35%,而選擇做志願者的學生僅佔6.97%。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業事業單位實習是大學生的首選,這樣既可以鍛煉自己,提高專業水平,也可以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暑假家教兼職打工賺錢也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乘的至理名言.
盡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 同樣有著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知不足」。
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情才層出不窮。
不少專家也紛紛呼籲,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調查顯示,在「如果在暑假找工作的時候,你會擔心哪方面的問題呢?」的問題中,有61.2%的同學選擇了「怕上當受騙」,而且最近武漢晚報有關「200多名大學生被中介公司所騙」的報道更加劇了他們的擔憂。
華中農業大學的徐本禹同學在武漢各高校的講座在大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凡響,但經過我們調查,僅有6.97% 的人選擇了在暑期時間做志願活動,[文章來源於=大=秘=書=網=站-幫您找文章,12小時內解決您的文章需求]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徐本禹的確感動了很多人,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多一些思考:當那麼多素不相識的熱心人因為感動而伸出援助之手時,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天天面對貧窮、面對那麼多貧困的失學孩子,我們做了些什麼?當看著那些辛勤勞作的貧困村民,看著那些搖搖欲墜的校舍,看著那些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時,我們能就這樣對貧困熟視無睹?當那麼多人因為感動而遠離繁華的都市、遠離舒適的生活來到大山深處,為那裡的孩子帶來知識、帶來希望的時候,我們難道忍心想盡一切辦法遠離大山,追求舒適安逸的生活?當那麼多人因為感動而紛紛向大山深處的貧困人口、失學孩子捐物捐錢提供援助時,我們卻可以無視貧困,安於貧窮?徐本禹點亮的火把刺痛了那麼多人的眼睛,讓那麼多的人把愛灑向貧困的大山。面對徐本禹,我們是否感到自己很庸俗,也很自私;或者是否曾經也有這樣的沖動,到偏遠的鄉村支教,但一些外界因素阻礙了我們的行動?
②「考研一族」
面對武漢炎熱的夏天,他們放棄了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機會,放棄了寶貴的休息時間,頂著三四十度的高溫天氣,在自習室里埋頭苦讀。
調查顯示,79.1%的 同學有時間在校上自習,上自習的時間一般為3—5小時。而在他們之中考研的人佔了絕大多數。隨著高校擴招以來,本科生倍受青昧已成歷史,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傾向於錄用起點較高的研究生。因此,考研成了留校大學生的奮斗目標。
③「充電一族」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如今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一些大學生紛紛意識到只有多掌握幾門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他們選擇假期留校充電(大學生把暑假期間各種課外實踐和學習稱為「補充教育」),盡管需要金錢和時間,但經調查顯示,仍有16.8%的同學選擇以培訓班的方式給自己充電,。
④「無聊一族」(「網游一族」)
整個暑假,無所事事的同學的確也存在。一些大學生本想留在學校學習或到校外兼職,但因為種種原因喪失了自信和興趣,最終只好郁悶的度過整個暑假。另外有少數學生呆在學校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或者沉迷於游戲中不能自拔。調查顯示有28.5%同學屬於「無聊一族」,其中就有10.7%的人選擇了「網吧上網」。
大學校園「流行風」多姿多彩,變幻不定。隨著網路化世界與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校園也颳起一陣網路旋風。格調幽雅,設計別致的一間間網吧在校園周圍悄然興起。而自恃站在思想和社會最前沿的大學生在網路潮流中自然是先領風氣,於是,大學校園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消費和休閑時尚---泡網吧。 經過走訪調查,在校內的一家網苑中我們看到,電腦前幾乎座無缺席,而掃視一下整個網苑的電腦屏幕,游戲畫面確實佔了一大部分。而且即使在寢室,也有同學玩網游,雖然他們在大學生群體中僅佔少數,但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2 學校為留校大學生提供的生活條件的調查
l 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對學校食堂的問題不甚滿意.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同學對暑假在學校留校的生活條件感覺一般,僅有級少數同學表示很滿意,而食堂問題是學生最不滿意的一個主要方面,許多大學生希望學校能夠提供良好的飲食條件,通過與留校大學生交談,我們了解他們留校生活藉此實踐機會傳達他們的心聲。以下三點是他們反映的主要方面,其中食堂問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考研,繼續深造7月27日下午,我們在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里看到,閱覽室里大約有40多名學生正在上自習,學習緊張的程度不亞於平時。[您閱讀的文章來源文秘寫作網-文秘寫作網互聯網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一位開學上大四的學生對我們說,這里的學生都是為了迎接研究生考試的。為了考研,他們放棄了暑假休息,而選擇了在學校學習。在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上學的李同學,家住黃岡市,雖然回家只需要3個多小時的車程,但她暑假卻沒有回家,選擇了與書海為伍。雖然是暑假,她也是6點半起床,吃過早飯後馬上奔到圖書館自習,中午累了就在圖書館桌子上趴一會,下午一直學習到17點左右。
我們在訪談中了解到,「考研族」不在少數,他們或奔波於各類考研輔導班,或忙於專業課程的復習,學習是他們暑假生活的主題。中國地質大學化學學院陳同學的假期生活甚至比上學還忙碌,他給自己制訂了一份計劃,每天早晨讀單詞、上午英語閱讀,下午去考研輔導班,晚上專業復習。他告訴我們,自己的「盟友」光本班就有十幾個,「我們放在自習室里的書摞得像堡壘一樣,現在的感覺就好像回到了高考的備戰期。」 對於正在利用暑期忙充電的大學生,華中農業大學團委理論學習部的張力丹老師認為,這部分大學生比較理性,能夠充分利用暑期這段豐富知識和本領的最好時機,他們在接觸和理解社會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在完善自我的同時將自己的專業技能運用於社會實踐,服務社會。他進一步談到,隨著社會對於綜合性人才的需要,大學生不能僅僅滿足於課堂理論的學習,也不應該只想著在暑假放鬆休閑。在理性分析自我的基礎上,應該明確社會需要什麼,自己還需要補充什麼,有的放矢,更好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張老師同時提醒廣大同學,在懷揣滿腔熱情的同時,也要冷靜觀察,合理選擇,注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調查結語
---------暑期社會實踐感想
暑假已成為長年開采中的金礦,漸漸可以看到盡頭了,而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挖掘開鑿出最好的資源,實現其價值。今年暑假,我們參加了有關「留校大學生暑假生活的調查」的實踐活動。經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很多。第一次有組織到外面做社會實踐,雖然整個行程比較長,但我們暗下決心:無論多麼艱難,我們一定要做好!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團隊無論是從組織上還是配合上都做得比較好。夏日的燥熱與喧囂依然存在,但我們內心卻始終不為之瘋狂,我們默默地用我們的微笑與熱情去深入了解遇見的每一位留校大學生。從武大、華師、理工大、財大到地大、華科,每一個行程都灑下我們的汗水,都浸透我們的苦樂。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用得體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合作。當然,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首先,由於沒有學校相關證明,我們不能進入他們寢室進行調查,只能調查在教室和校園行走的同學,雖然回收率能夠保證100%,但作廢的問卷也多;其次,調查校園行走的同學,增加了我們工作的難度,也給他們帶來了不便。通過此次調查,「無聊一族」(玩網游,睡覺,閑逛等)在留校大學生中還是比較普遍的,其實,社會上的誘惑或其他外界因素不是留校大學生荒廢自己暑期生活的罪魁禍首,思想是行為的指導,行為是思想的表現,社會和高校應該看到留校大學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及時地給予足夠的重視,並妥善地疏導,只有徹底祛除他們思想中的陰影才能治本(見建議及可行性分析項)。不管怎樣,這個暑假沒有白過,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包含了大學生活中很深很美好的回憶,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學習了大學校園生活中所學不到的很豐富的寶貴經驗,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卻經歷了我們人生前21年所未經歷過的實踐。怎樣過一個愉快、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打算。但計劃終歸是計劃,離具體實施還有一定的距離。當暑期真正來臨時,我們很容易變得庸懶和無所事事,也許有些同學「一覺醒來」已經開學了。在此提醒大家:說到不如做到,社會需要行動的巨人,而不是空想家。我們本著為武漢各高校留校大學生真誠地服務的原則,希望這次實踐成果能引導他們合理安排好今後的暑假留校生活,度過一個真正有意義的暑假;同時也希望學校和社會能夠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為他們的暑期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SUMMER OBSERVER」調查團隊
2006年7月28日
辭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