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師生音樂問好曲
㈠ 口語交際。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四川民歌《川江號子》,忽見一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麼把
1.老師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你不應該音樂課上睡覺。
2.解嘲的話是我完全陶醉在音樂當中了。
很高興為你解答,你對我的答案滿意嗎?不滿意可以繼續追問我哦,如果滿意請點下方的採納按鈕,謝謝!
㈡ 小學音樂上課問候語
音樂課上師生問候語都是這樣的:
|歌1234|5—|515|515|51543|21||歌詞是「同學們好,老師好老師好,老師您好您好」。
(2)音樂課師生音樂問好曲擴展閱讀:
新穎的"師生問好":
一,"對對子"問好.當我走上講台,班長喊"起立"後,我環視全班.朗聲吟出:"書山有路勤為徑——"孩子們立即對上:"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說:"少壯不努力——"全班馬上回答:"老大徒傷悲".我十分滿意:"請坐。"
我們師生相視一笑,開始上課.這樣的"對對子"問好,有時一兩聯,有時三四聯,內容有課文里的古詩句,也有我們班孩子一直背誦的《晨讀對韻》里的句子。
㈢ 求一首音樂課師生問好歌,詞譜。簡單,實用,好聽的。十分感謝
我給你簡譜吧。
12
34
|
5
—
|
51
5|
51
5|
5154
3
|
2
1
||
歌詞是「同學們好,老師好老師好,老師您好您好」
(第三小節到倒數第二小節中的哆是小字二組的哆)
如果你覺得好就幫忙頂最佳吧```
謝謝了
㈣ 音樂課的師生問好怎麼了
說老師好0.0
㈤ 音樂課上師生問候語的鋼琴配彈
可以用《波斯市場》前奏的s.h.e引用的《波斯貓》的那段,或者自己編一段有激情一點的~\(≧▽≦)/~啦(純屬六年級學生哦~老師上課就有這幾種互換著彈的 030)
㈥ 求一首音樂課師生問好歌,詞譜。簡單,實用,好聽的。十分感謝
|我給你簡譜吧抄。
12 34 | 5 — | 51 5| 51 5| 5154 3 | 2 1 ||襲
歌詞是「同學們好,老師好老師好,老師您好您好」
(第三小節到倒數第二小節中的哆是小字二組的哆)
如果你覺得好就幫忙頂最佳吧```
謝謝了
㈦ 為「叮鈴鈴 上課了 同學們好 叮鈴鈴 上課了 老師您好 老師您好」譜曲,用來小學音樂課師生問好,謝謝!
政府根據西方國家
㈧ 小學音樂課必修歌曲
1. 蝸牛來與黃鸝鳥 2. 吉祥三寶 3. 童年源 4. 采蘑菇的小姑娘
5. 讓我們盪起雙漿 6. 龍珠 7. 雪絨花 8. 路燈下的小姑娘
9. 蝸牛 10. 數鴨子 11. 犬夜叉 12. 蟲兒飛
13. 灌籃高手 14. 生日快樂 15. 西遊記 16. 月亮船
17. 明天會更好 18. 茉莉花 19. 娃娃 20. 三隻熊
21. 加油歌 22. 同一首歌 23. 名偵探柯南 24. 世上只有媽媽好
25. 螞蟻 26. 搖籃曲 27. 橄欖樹 28. 牧羊曲
29. 卓瑪 30. 紅蜻蜓 31. 蘭花草 32. 魯冰花
33. 光陰的故事 34. 送別 35. 祝你生日快樂 36. 曉之車
37. 四季歌 38. 友誼地久天長 39. 小蜜蜂 40. 外婆的澎湖灣
41. 生日歌 42. 兩只老虎 43. 聖鬥士星矢 44. 青春舞曲
45. 小燕子 46. 媽媽的吻 47. 春光美 48. 叮咚
49. 小草 50. 花仙子 走進新時代 春天的故事 常回家看看 說句心裡話
義勇軍進行曲 夏日泛舟海上
㈨ 音樂課上師生如何互動
我們的傳統小學音樂教育,強調的是基本音樂知識的傳授和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這個「雙基」落實在大多數小學的音樂課上,特別是低年級音樂課上要求「齊、准、象」,教師比較滿足於唱歌教學標准化、模式化,教師教、學生學,要求整齊劃一,音調准,節奏穩,動作齊,老師一遍遍教,學生一次次練,教師死扣教材,學生機械模仿,忽視了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的主體性和形象思維的個性化特點,阻礙了學生思維空間的擴大。 正因為許多傳統的音樂教育過於偏重藝術音樂教育的使命,致使教師們往往看不到孩子進行創造性音樂活動的潛在本能。那麼,在進行音樂教育時,能不能把孩子們從座位上釋放出來呢?我們主張讓他們不僅使用聽覺,而且通過積極的聯想和想像,加上視覺、觸覺的活動去感受、去把握、去創造一些聯想的形象來表達。這樣的教學是能夠做到的。 如,讓學生欣賞一段低沉、緩慢的樂曲,讓孩子們插上思維的翅膀去想像。他們聽後,會認為是笨重的大象、頑皮的狗熊、懶洋洋的肥豬及慢吞吞的烏龜等。他們的想像是正確的,因為這些動物都是笨重而緩慢的。然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動作,孩子們在音樂伴奏下手舞足蹈,表現各自想像的動物。這樣,不僅幫助學生進行多種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也把音樂這一時間藝術和造型、表現等空間藝術結合起來,有利於學生再造性想像能力的訓練,發揮他們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和個性特點。 所以說,我們只要從孩子的生活范圍里選取適當的內容,把這種內容告訴孩子們,他們便能夠理解;只要要求他們用音樂來表現這些內容,他們就能夠自己去進行音樂的創造。這些內容可以是兒歌、童謠、謎語、神化、寓言、民間傳說以及兒童自創的圖畫、自編的童話、寓言等等。 孩子不是音樂家,老師的教學應該十分耐心,進度不要貪快,一定要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跟得上。任何一項教學內容,都不應該使孩子覺得困難,要使孩子們覺得始終在游戲。如果孩子們顯得比較緊張,那就應該立即設法使這項內容變得簡單些、短小些、容易些,或者更換另外的適合的內容。當程度好的孩子學會的時候,不要馬上提出新的要求,而要繼續反復練習,直到較差的學生也會了,才進入下一個內容,我們不可以拋開任何一個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們對這項要求完成得很好,那就應該及時地進入更難一些的練習。一項教學內容所用的教學時間長短,不應按照老師的主觀設想,而是依據孩子們的興趣來確定。 為了使孩子們學習得更主動,有時候可以讓個別孩子領著大家做練習讓他當老師。當然,有些孩子在得到這種機會的時候,可能表現得十分平庸,這時老師還應該允許他繼續領著大家做,他可以從別的孩子那裡學到不少東西。教學活動中的有些規定,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來確定。這樣,他們往往更願意自覺地遵守。在課堂上注意教學民主,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藝術見解,課上師生交流,注意學生在學習中的反饋、心理變化等來調整教學內容、程序、方法。使學與教、演與導、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統一協調。課堂的每一階段,尤其是課的結束前都應讓學生有較為完整的藝術形象感受,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當教師給學生某個任務的時候,他怎麼去做並不重要,盡可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條件、方式、意願去做,這樣才能學得主動,發揮想像力和獨創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麼做,做得好不好,那倒無關緊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學的失敗。教師的主要任務,便是使孩子們樂意與自己合作,這種合作是一種導致教學結果的道路。我們不應把目光只是盯著這條道路的盡頭——教學結果,而要把注意力集中於如何領著孩子一起在這條道路上一步步地向前走去。 我們教師只不過是學生攀登高峰的墊腳石,學生是教師的「老師」,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眼睛裡找到無窮的教學方法。教師的作用就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
㈩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歌曲
音樂課上,師生正在欣賞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忽一見學生埋頭大睡,老師叫醒他說:「你怎麼把 《讓我們盪起雙槳》 聽成了『搖籃曲』?學生面帶愧色,卻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在搖籃里盪起雙槳。」
(1)老師的言外之意是上課睡覺是不對的。
)如果你是那位學生,你解嘲的話是:__我夢見同學們在唱搖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