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貌評價
Ⅰ 長春師范學院是國家承認的幾本
長春師范學院是國家承認的二本
Ⅱ 教師的舉止,形象與情緒
教師的言行舉止 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情感價值觀的啟迪者。教師在傳播文化知識的同時,他們的形象、語言、行為、儀態等等都具有強烈的示範性和感染力,他們的言行舉止無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或言傳身教直白有形,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當內外兼修,不僅要全面培養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質,傳承人類文明,還應重視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滋潤學生的心靈,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一、教師的語言修養 教師語言的分類 提問語:課堂提問是引起學生反應、增強師生之間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老師從提問入手,設計有價值、學生有興趣的思考題,變老師的獨自講解為師生共同討論,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思而後得」,留下深刻印象。 評價語:教師評價學生的學業、行為時使用的語言成為評價。教師高明的評價,會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產生一種愉悅感,從而激起對某一種事物的興趣,主動地、自覺地以更多的勞動換取更大的成功。 (二)教育語言 激勵語:擅長於教育的教師都很善於使用理想激勵法,在學生心田播撒理想的種子,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慾。 暗示語:暗示的最大效果是要影響其他心理,讓他自動自發,不是完全聽命於他人。通過贊揚的方法來暗示學生,使他們在和諧、融洽、輕松的氣氛中懂得應該怎麼做才對、怎樣做才好。其教育效果遠比使用教訓的方式、強制的手段好得多。 表揚語:表揚要注意語言表達,要講究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個性,運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力求取得最佳效果,還應講究語言的應用。 批評語:批評總是不受歡迎的,而教師卻又是使用這個武器最頻繁的人,因此研究批評時使用的 語言表達方式,要使學生聽了能夠在心中點頭,肯定老師所說的話並加以改進,應從學生的家庭環境、心理因素、個性特點出發,使批
Ⅲ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越來越不尊重老師
近幾年,教師工資待遇越來越好,但是真正「尊重」老師的家長卻越來越少,並且家校矛盾卻越來越突出,什麼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是教師群體自身師德素養需要提高,還是家長無理取鬧?
教師群體工資待遇逐步提高的現實
近日,教育部在首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國的教師總人數在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教師隊伍越來越龐大,教師投入也越來越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教育行業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為97681元,教師工資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排名全國第7。
2019年,全國教師每個月的平均工資為8140元,可能很多教師感覺自己的工資水平沒有達到平均數,這是因為不同地區之間和不同種類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太大所造成的。但是不論怎麼說,近幾年教師群體工資不斷增長是不爭的事實。
家校矛盾越來越突出,原因何在?
教育好孩子本來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目標,但是在作業布置、學生管理、教育懲戒等方面,家長與老師的沖突越來越多。家長吐槽一些老師給孩子留的作業成了家長作業,自己成了兼職教師,而老師認為家長當「甩手掌櫃」不管事;家長埋怨老師管教得太嚴厲或者不夠嚴厲,而老師則認為家長不懂教育瞎指揮……
為什麼會產生家校沖突呢?原因有三:
1、家長的原因:
父母缺少與學校的配合觀念,認為家庭只需要把孩子照顧好就可以了,教育問題應該由學校全權負責。家長多注重對孩子的物質支持,缺少精神關愛,如果學生出問題了,一些家長總把問題的根源歸結在學校教育上。
80後的新生代家長是高等教育擴招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他們希望參與孩子的教育,還期待學校和老師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學。家長群體的日益強勢使得家長和老師勢均力敵,較量便成了常態,於是糾紛頻發,帶來許多誤會和矛盾。
2、老師的原因:
一些老師發現孩子的問題後,不願管、不想管、不敢管,缺乏管理的智慧,他們第一時間找家長告狀,把責任往家長身上推,家長對老師的要求自然產生抵觸情緒。個別老師做事不公正,區別對待學生和家長,讓本來已經很焦慮的家長過於擔心孩子吃虧,從而加倍引發家長和學校的緊張關系。
2、社會的原因
社會大眾普遍對教師群體期望值很高,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應該是站在「神壇」上的人,傳統觀念上認為教師群體就應該是清貧的,他們應該不食人間煙火,是照亮別人、犧牲自己的「蠟燭」,教師談工資是可恥的,他們不應該有任何「污點」,教師群體被「神化」、「理想化」。
在1732萬教師群體中,混進幾個師德較差的「害群之馬」實屬正常,就像公務員中有貪官一樣,但是媒體卻過度放大教師群體中的「丑聞」,使得教師群體又被「妖魔化」。
「神化」或「妖魔化」教師群體都是不正確的,但這卻是造成家校沖突的主要原因。
老師、家長互相尊重,教育才有希望
減少家校沖突,老師、家長、社會媒體都應該反思。教師群體只有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多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才能獲得家長的「尊重」;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參與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社會媒體更應該反思,造成今天家校關系緊張的局面,自己是否錯了?
老師想獲得家長的真正「尊重」,與你的工資待遇無關,老師首先要「自尊」,還要尊重家長,家長要理解老師,老師、家長互相尊重,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
Ⅳ 作文:我為有這樣的老師感到驕傲 好的+分 急!!
剛進初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節歷史課。因為我認識了一個從未見過的老師。
老師長得不高,白白的,鼻樑上架了一副眼鏡,顯得很有書卷氣。他自我介紹時,更是別具一格,開口就是「大家好!以後由我來教你們歷史!「敝人姓宋」,相傳還是貴族的後代呢!」聽到這,全班鬨堂大笑,我更是眼淚都笑出來了,心想:真不愧是歷史老師,介紹都帶有歷史文學氣息!之後一段時間,「敝人姓什麼」也在學生之間傳為佳話!不過,老師上課時動作更為「經典」!他兩手撐講台,身體前傾,一隻腿在前,一隻腿後伸,講起話來搖頭晃腦,真有點古代學生背論語時的樣子!於是,一節課我都在笑聲中度過。老師幽默風趣使我而感到自豪!
而宋老師跟別人不同的是,它具有創新思想!一般都是老師授課,不知哪天宋老師突發奇想讓我們備課,我們叫苦連天,只好回家苦幹。而我就得親自製作幻燈片。到那天果然抽到我上去講課。不過我還真得感謝老師,是他讓我知道當老師的辛苦,同時也讓我知道學歷史的快樂,從而真正意義上的愛上歷史!老師的創新使我們走進新的歷史天地!我為這愛創新的老師感到自豪!
但其實最讓我為之自豪的是老師的魅力呀!上他的課感到輕松、愉快,卻能學到很多知識。比如老師老師講一個課時,往往會告訴我們許多歷史故事,還有不少從《史記》中的名言。他還會聯系生活實際和社會現況來發表言論。可我們也並不是聽眾,而是積極參與,這時班裡就像是討論會!每人臉上都笑得像朵似的!所以我覺得老師的魅力很大,有時我不認為他是老師,而是一個無所不談的朋友。正因為這樣,班上無一例外的都愛上了歷史課,當然歷史成績也在全年級名列前茅呀!不止這樣,我們都和老師到了稱兄道弟的情份上。每次一到歷史課,我們就會用幻燈片打出「歡迎發哥」的字樣!每次老師一來就會笑,而我們也跟著一塊兒大笑!所以我們為有這樣一個魅力指數超過萬點以上的老師感到驕傲!
來到初中,我慶幸自己能遇到這樣的老師,而不幸也許只能跟老師相處三年!不管怎樣,我都永不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