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之道是指

師生之道是指

發布時間: 2021-01-24 22:24:57

❶ 簡述師生關系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教育關系。教育關系是師生關系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也是師生關系的核心。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是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這種關系是從教育過程本身出發,根據對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各自承擔的不同任務和所處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對兩者關系作出的教育學意義上的解釋。

2、心理關系。師生之間不僅有正式的教育關系,還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關系。心理關系是師生為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而產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這種關系能把師生雙方聯結在一定的情感氛圍和體驗中,實現情感信息的傳遞和交流。

師生心理關系是伴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學活動中一種客觀而基本的師生關系,它受到教學過程和結果的直接影響。

3、倫理關系。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折射著社會的一般倫理規范,同時又反映著教育活動獨特的倫理矛盾,因此師生關系也表現為一種鮮明的倫理關系。師生之間的倫理關系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履行一定的倫理義務。

(1)師生之道是指擴展閱讀:

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結成的相互關系的師生關系,它的走向是指師生關系的價值取向及其實踐結構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歷史上有兩種主要的師生關系價值取向:

一是教師本位的師生關系取向,如傳統「師道尊嚴」思想;二是學生本位的師生關系取向,如民主、平等的理論和要求。現代教育需要民主、平等,也需要「師道尊嚴」。

在新課改形式下,教育需要繼承「師道尊嚴」的合理內核,剔除壓迫、獨裁、體罰等非尊重學生的方式,形成民主、平等式的「師道尊嚴」,即雙向式「師道尊嚴」。雙向式「師道尊嚴」是現代師生關系新走向,可稱為「第三種結構」或「第三條道路」,具有尊重、溝通、分權等性。

❷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所謂「道」是指什麼,"業」是指什麼

道,即思想道德、品德修養;
業,即專業技能、一技之長。

❸ 新型師生關系是什麼

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

它應該體現在:一方面,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心靈成長的愉悅。

(3)師生之道是指擴展閱讀:

現代意義的師生關系的涵養方法:

導師和研究生時師生關系,絕非那種古代那種宗派上的師徒關系。搞研究,不能沾染上江湖習氣,不能拉幫結派,不能黨同伐異。作為文明社會、法治社會中的現代人,師生關系應更純粹些。孫家洲斷絕與郝相赫的關系,無可厚非,但是斷不斷絕,怎麼斷絕還得按程序來,誰都不能任性。

學貴有疑,老師可質疑學生,學生可質疑老師,真理是他們的啟明星,於此而言,師生關系切莫庸俗化,切莫為了利益而結盟。如果缺乏正氣,缺乏純粹的是非判斷,對學術不是好事。

❹ 《師說》一文中的從師之道是指什麼

「從師之道」指尊重老師,虛心向老師學習。
《師說》寫的本意是為了抨擊當時「士大夫回之族」恥於從師答的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的風氣。對現代尊師重道有很大借鑒意義。比如現代社會的教師節,體現了人們對老師的尊重和對老師教誨的感謝。還有現代社會老師社會地位的提高也體現了人們對教師職業的重視與崇敬。

❺ 師生之道作文 300

,母親總是有太多的叮嚀,長大了,母親還是有那麼多的叮嚀,就連大學的時候,每次往家裡掛電話,母親總會把從小就囑咐過的很多話一遍遍重來重去:晚上睡覺時要注意蓋好肚子,小心著涼;這幾天天氣很熱,出了汗不要用涼水洗臉……
說實在,這些話我真是聽得膩煩了,也就隨便答應著,掛掉了電話,唉!母親總是這樣子,有時候我就想不通:難道她就一點兒也不厭煩嗎?她怎麼老是有那麼多的不放心,她不知道我已經長大了嗎?
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在自己有了兒子之後。因為他跟著婆婆在老家,不在自己的身邊,所以總有些不放心。經常一天打兩三個電話詢問情況,叮囑婆婆一些小細節,可惜我每次想到的婆婆早已做了。丈夫說:「有母看著,你就放一百個心好了。」是啊!母親是那麼細心的呵護、疼愛著他,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可是,我就是不放心。比如:那天夜裡我好像聽見了蚊子聲了,可是回家卻看到婆婆還沒有撐起蚊帳,我就會擔心兒子身上是不是被蚊子咬起了疙瘩;天氣突然變冷,我就會忍不住打電話「檢查」一下,是否給兒子添加了衣服,順便再叮嚀一下,中午如果熱了,要給兒子換下厚衣服來……
其實,我也知道每次都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可是如果不這樣,這心裡就老不放心,老為踏實。
做了孩子的媽媽,也繼承了母親的嘮叨和叮嚀;做了孩子的媽媽了,還在被年邁的母親牽掛著,叮嚀著,但是心裡除了幸福,還有感動。

❻ 陳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師教什麼師生之道

雖然不知道這個具體答案,但是,你可以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法師開示過,修如上的善業,才能保證來生至少能夠做人,孝養父母福德太大了,是現世報,擋都擋不住
十善業是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痴
概括起來就是身三,口四,意三,身口意三業。
對於老師一定要尊敬,尊師重道,才能學有所成,拿我自己來說吧,以前高中的時候不尊敬老師,作業不寫,長期的,老師講課也不認真聽,為什麼呢,我覺得老師講不講無所謂,我自己可以自學,後來更是跟父母說,我不讀了,我要自學成才,結果呢,高考考完了當的保安,大學也沒讀成,現在我也在工作,不過我也是反悔了,人生沒有後悔葯的,但是知錯能改就好,比如你在公司,可以把上司當做老師一樣來尊敬,同事當做兄弟姐妹一樣,那你估計就能過得好一點的,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你說你尊敬別人,別人才可能願意幫你,你說是不是,所以說尊師重道很重要
還有就是修布施很重要,當然,孝道還是最基本的,當了保安回來後不久,我跟我父母磕頭認錯,我說以前讓你們生氣是我的錯,我向你們懺悔,但是我也沒有堅持,這就不是很好了,力行難行,好不容易願意跟父母懺悔磕頭了,意願卻不夠大,那麼生活有沒有變好呢,給你說實話,有的,真的有的,但是不大,因為我的懺悔心也不是很大,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真的是這樣
六度中,布施是第一的,當然布施也有方法的,最好能夠如法的布施,別人需要什麼就布施什麼,至少來說要有布施的行為,有時候我布施了,別人不要,那我還得布施,不能說別人不要我就不布施了,那就不是蠻好了,不要發脾氣,好好布施就好,有多少布施多少,有的朋友說我的錢比較少,還要孝養父母,拿什麼錢布施?一塊錢有沒有?有一塊錢的可用的,那就布施一塊錢,其實布施你生出來的心越大越好,讀讀地藏經,最好是誦經,因為要尊師重道,這個因果很重要,為什麼有的人布施功德好大,好幾輩子受用不盡,有的布施功德比較小,三生受福,那是因為做功德的人生出來的心不一樣,那個千生受福的,生出的迴向心很大,最好能夠真心迴向,不問多少

❼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其中的「道」,「業」各指的是什麼

道,指儒家之道;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惑,疑難問題。

出自:唐 韓愈《師說》

原文選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釋義: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

學者:求學的人。所以,用來……的。受,通「授」,傳授。之,指知識和道理。知,懂得。惑,疑難問題。

(7)師生之道是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

作者成就:

韓愈在政治上主張天下統一,反對藩鎮割據。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韓愈曾經因為進言佛骨一事,被貶潮州,後因治政突出,遷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職袁州期間,韓愈政績卓越,並且培養了當時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

韓愈三進國子監做博士,一度擔任國子監祭酒,招收弟子,親授學業,留下了論說師道 激勵後進和提攜人才的文章,不失為一位有創造性見解的教育家。韓愈力改恥為人師之風,廣招後學。

❽ 師說中的 古人從師之道 指的是什麼

古人認為的從師之道在於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可以作為老專師屬來對待。
老師並不一定就只是一個人,所以說聖人無常師,就是說沒有固定的老師,凡是比自己有學問的都可以做為老師,所以也有了後面的弟子不必不如師,不要因為自己是老師就覺得比學生懂的多,其實同前面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表達作者對老師的定義為不恥下問,達者為師。
如文中:
1,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聖人無常師。
3,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這一段可以說是中心段,表達了作者對從師的基本看法。

❾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具體是指什麼

這一句中道指的來是老師所傳授源給你的做人或待人處事的方法和道理,並不一定是書本中的知識,指的是老師對於世間萬物書本或為人處世間的方法。

老師,對於我們的幫助是非常意義重大的,我們應該向老師學習,向知識比你淵博的人,虛心求教,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向年齡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其實並不恥辱,因為年齡地位並不代表他的知識水平,就一定會比你低或比你高。

熱點內容
哪裡有買床 發布:2025-08-18 13:17:51 瀏覽:388
老師配圖 發布:2025-08-18 13:16:58 瀏覽:748
故宮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18 12:15:42 瀏覽:435
籃球裁判視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8 11:42:44 瀏覽:660
野外生物起義 發布:2025-08-18 11:26:41 瀏覽:230
初一數學全冊 發布:2025-08-18 10:50:16 瀏覽:379
漫畫分鏡教學 發布:2025-08-18 10:24:23 瀏覽:727
九年級英語試卷 發布:2025-08-18 10:03:41 瀏覽:236
邀請老師當評委 發布:2025-08-18 09:57:27 瀏覽:980
美術雪人教案 發布:2025-08-18 09:11:59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