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全冊
① 奼傚搱灝旀花鍦板尯鍒濅腑鍥涘勾鍒跺垵涓鏁板︽暀鏉 涓婂唽 鍜屼笅鍐岀殑鐩褰
浜烘暀鐗堬紙浜斿洓鍒訛級鍒濅腑鏁板︾洰褰
鍏騫寸駭涓婏細
絎涓絝 鍒嗘暟闄ゆ硶
絎浜岀珷 鍦嗙殑鍒濇ヨよ瘑
絎涓夌珷 鐧懼垎鏁
絎鍥涚珷 鍦嗘熅鍜屽渾閿
絎浜旂珷 姣斾緥
鍏騫寸駭涓嬶細
絎鍏絝 鏈夌悊鏁
絎涓冪珷 鏁村紡鐨勫姞鍑
絎鍏絝 鍥懼艦璁よ瘑鍒濇
絎涔濈珷 鏁版嵁鐨勬敹闆嗐佹暣鐞嗕笌鎻忚堪
涓冨勾綰т笂錛
絎鍗佺珷 涓鍏冧竴嬈℃柟紼
絎鍗佷竴絝 鐩鎬氦綰誇笌騫寵岀嚎
絎鍗佷簩絝 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
絎鍗佷笁絝 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涓冨勾綰т笅錛
絎鍗佸洓絝 瀹炴暟
絎鍗佷簲絝 涓嶇瓑寮忓強涓嶇瓑寮忕粍
絎鍗佸叚絝 鏁版嵁鐨勫垎鏋
絎鍗佷竷絝 涓夎掑艦
絎鍗佸叓絝 鍏ㄧ瓑涓夎掑艦
鍏騫寸駭涓婏細
絎鍗佷節絝 杞村圭О
絎浜屽嶮絝 涓嬈″嚱鏁
絎浜屽嶮涓絝 鏁村紡鐨勪箻闄や笌鍥犲紡鍒嗚В
絎浜屽嶮浜岀珷 鍒嗗紡
鍏騫寸駭涓嬶細
絎浜屽嶮涓夌珷 鍙嶆瘮渚嬪嚱鏁
絎浜屽嶮鍥涚珷 浜屾℃牴寮
絎浜屽嶮浜旂珷 涓鍏冧簩嬈℃柟紼
絎浜屽嶮鍏絝 鍕捐偂瀹氱悊
絎浜屽嶮涓冪珷 鍥涜竟褰
涔濆勾綰т笂錛
絎浜屽嶮鍏絝犮鏃嬭漿
絎浜屽嶮涔濈珷 鍦
絎涓夊嶮絝犮 姒傜巼鍒濇
絎涓夊嶮涓絝犮浜屾″嚱鏁
涔濆勾綰т笅錛
絎涓夊嶮浜岀珷銆鐩鎬技
絎涓夊嶮涓夌珷銆閿愯掍笁瑙掑艦鍑芥暟
絎涓夊嶮鍥涚珷銆鎶曞獎涓庤嗗浘
鍏騫寸駭涓婂唽
絎涓絝 鍒嗘暟闄ゆ硶
1.1 鍒嗘暟闄ゆ硶 1.1.1鍒嗘暟闄ゆ硶鐨勬剰涔夛紱1.1.2鍒嗘暟闄や互鏁存暟錛1.1.3涓涓鏁伴櫎浠ュ垎鏁
1.2 鍒嗘暟鍥涘垯娣峰悎榪愮畻
1.3 瑙e喅闂棰
1.4 姣斿拰姣旂殑搴旂敤1.4.1姣旂殑鎰忎箟錛1.4.2姣旂殑鍩烘湰鎬ц川錛1.4.3姣旂殑搴旂敤
絎浜岀珷 鍦嗙殑鍒濇ヨよ瘑
2.1 璁よ瘑鍥
2.2 鍦嗙殑鍛ㄩ暱
2.3 鍦嗙殑闈㈢Н
絎涓夌珷 鐧懼垎鏁
3.1 鐧懼垎鏁扮殑鎰忎箟鍜屽啓娉
3.2 鐧懼垎鏁板拰灝忔暟銆佸垎鏁扮殑浜掑寲 3.2.1鐧懼垎鏁頒笌灝忔暟浜掑寲錛3.2.2鐧懼垎鏁頒笌鍒嗘暟浜掑寲
3.3 瑙e喅闂棰 3.3.1涓鑸鐨勭櫨鍒嗘暟闂棰橈紱3.3.2鎶樻墸錛3.3.3綰崇◣錛3.3.4鍒╃巼
3.4 鎵囧艦緇熻″浘
絎鍥涚珷 鍦嗘熅鍜屽渾閿
4.1 鍦嗘熅 4.1.1鍦嗘熅鐨勮よ瘑錛4.1.2鍦嗘熅鐨勮〃闈㈢Н錛4.1.3鍦嗘熅鐨勪綋縐
4.2 鍦嗛敟 4.2.1鍦嗛敟鐨勮よ瘑錛4.2.2鍦嗛敟鐨勪綋縐
絎浜旂珷 姣斾緥
5.1 姣斾緥鐨勬剰涔夊拰鍩烘湰鎬ц川 5.1.1姣斾緥鐨勬剰涔夛紱5.1.2姣斾緥鐨勫熀鏈鎬ц川錛5.1.3瑙f瘮渚
5.2 姝f瘮渚嬪拰鍙嶆瘮渚嬬殑鎰忎箟 5.2.1鎴愭f瘮渚嬬殑閲忥紱5.2.2鎴愬弽姣斾緥鐨勯噺
5.3 姣斾緥鐨勫簲鐢 5.3.1姣斾緥灝猴紱5.3.2鐢ㄦ瘮渚嬭В鍐抽棶棰
鍏騫寸駭涓嬪唽
絎鍏絝 鏈夌悊鏁
6.1 姝f暟鍜岃礋鏁
6.2 鏈夌悊鏁 6.2.1鏈夌悊鏁幫紱6.2.2鏁拌醬錛6.2.3鐩稿弽鏁幫紱6.2.4緇濆瑰
6.3 鏈夌悊鏁扮殑鍔犲噺娉 6.3.1鏈夌悊鏁扮殑鍔犳硶錛6.3.2鏈夌悊鏁扮殑鍑忔硶
6.4 鏈夌悊鏁扮殑涔橀櫎娉 6.4.1鏈夌悊鏁扮殑涔樻硶錛6.4.2鏈夌悊鏁扮殑闄ゆ硶
6.5 鏈夌悊鏁扮殑涔樻柟 6.5.1涔樻柟錛6.5.2縐戝﹁℃暟娉曪紱6.5.3榪戜技鏁
絎涓冪珷 鏁村紡鐨勫姞鍑
7.1 鏁村紡
7.2 鏁村紡鐨勫姞鍑
絎鍏絝 鍥懼艦璁よ瘑鍒濇
8.1 澶氬Э澶氬僵鐨勫浘褰
8.2 鐩寸嚎銆佸皠綰褲佺嚎孌
8.3 瑙
絎涔濈珷 鏁版嵁鐨勬敹闆嗐佹暣鐞嗕笌鎻忚堪
9.1 緇熻¤皟鏌
9.2 鐩存柟鍥
涓冨勾綰т笂鍐
絎鍗佺珷 涓鍏冧竴嬈℃柟紼
10.1浠庣畻寮忓埌鏂圭▼
10.2瑙d竴鍏冧竴嬈℃柟紼
10.3瀹為檯闂棰樹笌涓鍏冧竴嬈℃柟紼
絎鍗佷竴絝狅細鐩鎬氦綰誇笌騫寵岀嚎11.1 鐩鎬氦綰
11.2騫寵岀嚎鍙婂叾鍒ゅ畾
11.3騫寵岀嚎鐨勬ц川
11.4騫崇Щ
絎鍗佷簩絝狅細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
12.1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
12.2鍧愭爣鏂規硶鐨勭畝鍗曞簲鐢
絎鍗佷笁絝 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13.1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13.2娑堝厓鈥曗曚簩鍏冧竴嬈℃柟紼嬬殑瑙f硶
13.3瀹為檯闂棰樹笌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13.4涓夊厓涓嬈℃柟紼嬬粍瑙f硶涓句緥
涓冨勾綰т笅鍐
絎鍗佸洓絝 瀹炴暟
14.1騫蟲柟鏍
14.2絝嬫柟鏍
14.3瀹炴暟
絎鍗佷簲絝 涓嶇瓑寮忓強涓嶇瓑寮忕粍
15.1涓嶇瓑寮15.1.1涓嶇瓑寮忓強鍏惰В闆嗭紱15.1.2涓嶇瓑寮忕殑鎬ц川
15.2瀹為檯闂棰樹笌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
15.3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緇
絎鍗佸叚絝 鏁版嵁鐨勫垎鏋
16.1鏁版嵁鐨勪唬琛16.1.1騫沖潎鏁幫紱16.1.2涓浣嶆暟鍜屼紬鏁
16.2鏁版嵁鐨勬嘗鍔16.2.1鏋佸樊錛16.2.2鏂瑰樊
絎鍗佷竷絝犱笁瑙掑艦
17.1涓庝笁瑙掑艦鏈夊叧鐨勭嚎孌17.1.1涓夎掑艦鐨勮竟 17.1.2涓夎掑艦鐨勯珮銆佷腑綰垮拰瑙掑鉤鍒嗙嚎 17.1.3涓夎掑艦鐨勭ǔ瀹氭
17.2涓庝笁瑙掑艦鏈夊叧鐨勮17.2.1涓夎掑艦鐨勫唴瑙掞紱17.2.2涓夎掑艦鐨勫栦氦
17.3澶氳竟褰㈠強鍏跺唴瑙掑拰17.3.1澶氳竟褰錛17.3.2澶氳竟褰㈢殑鍐呰掑拰
絎鍗佸叓絝 鍏ㄧ瓑涓夎掑艦
18.1鍏ㄧ瓑涓夎掑艦
18.2鍏ㄧ瓑涓夎掑艦鐨勫垽瀹
18.3瑙掔殑騫沖垎綰跨殑鎬ц川
鍏騫寸駭涓婂唽
絎鍗佷節絝 杞村圭О
19.1杞村圭О
19.2浣滆醬瀵圭О鍥懼艦19.2.1浣滆醬瀵圭О鍥懼艦錛19.2.2 鐢ㄥ潗鏍囪〃紺鴻醬瀵圭О
19.3絳夎叞涓夎掑艦19.3.1絳夎叞涓夎掑艦錛19.3.2絳夎竟涓夎掑艦
絎浜屽嶮絝 涓嬈″嚱鏁
20.1鍙橀噺涓庡嚱鏁20.1.1鍙橀噺涓庡嚱鏁
20.2涓嬈″嚱鏁20.2.1姝f瘮渚嬪嚱鏁幫紱20.2.2涓嬈″嚱鏁
20.3鐢ㄥ嚱鏁拌傜偣鐪嬫柟紼嬶紙緇勶級涓庝笉絳夊紡20.3.1涓嬈″嚱鏁頒笌涓鍏冧竴嬈℃柟紼20.3.2涓嬈″嚱鏁頒笌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20.3.3涓嬈″嚱鏁頒笌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絎浜屽嶮涓絝 鏁村紡鐨勪箻闄や笌鍥犲紡鍒嗚В
21.1鏁村紡鐨勪箻闄21.1.1鍚屽簳鏁板籙鐨勪箻娉 21.1.2騫傜殑涔樻柟 21.1.3縐鐨勪箻鏂 21.1.4鏁村紡鐨勪箻娉
21.2涔樻硶鍏寮 21.2.1騫蟲柟宸鍏寮 21.2.2瀹屽叏騫蟲柟鍏寮
21.3鏁村紡鐨勯櫎娉 21.3.1鍚屽簳鏁板籙鐨勯櫎娉 21.3.2鏁村紡鐨勯櫎娉
21.4鍥犲紡鍒嗚В21.4.1鎻愬叕鍥犲紡21.4.2鍏寮忔硶
絎浜屽嶮浜岀珷 鍒嗗紡
22.1鍒嗗紡 22.1.1浠庡垎鏁板埌鍒嗗紡 22.1.2鍒嗗紡鐨勫熀鏈鎬ц川
22.2鍒嗗紡鐨勮繍綆22.2.1鍒嗗紡鐨勪箻闄 22.2.2鍒嗗紡鐨勫姞鍑 22.2.3鏁存暟鎸囨暟騫
22.3鍒嗗紡鏂圭▼
鍏騫寸駭涓嬪唽
絎浜屽嶮涓夌珷 鍙嶆瘮渚嬪嚱鏁
23.1鍙嶆瘮渚嬪嚱鏁 23.1.1鍙嶆瘮渚嬪嚱鏁扮殑鎰忎箟 23.1.2鍙嶆瘮渚嬪嚱鏁扮殑鍥懼儚鍜屾ц川
23.2瀹為檯闂棰樹笌鍙嶆瘮渚嬪嚱鏁
絎浜屽嶮鍥涚珷 浜屾℃牴寮
24.1浜屾℃牴寮
24.2浜屾℃牴寮忕殑涔橀櫎
24.3浜屾℃牴寮忕殑鍔犲噺
絎浜屽嶮浜旂珷 涓鍏冧簩嬈℃柟紼
25.1涓鍏冧簩嬈℃柟紼
25.2闄嶆------瑙d竴鍏冧簩嬈℃柟紼 25.2.1閰嶆柟娉 25.2.2鍏寮忔硶 25.2.3 鍥犲紡鍒嗚В娉
25.3瀹為檯闂棰樹笌涓鍏冧簩嬈℃柟紼
絎浜屽嶮鍏絝 鍕捐偂瀹氱悊
26.1鍕捐偂瀹氱悊
26.2鍕捐偂瀹氱悊鐨勯嗗畾鐞
絎浜屽嶮涓冪珷 鍥涜竟褰
27.1騫寵屽洓杈瑰艦 27.1.1騫寵屽洓杈瑰艦鐨勬ц川 27.1.2 騫寵屽洓杈瑰艦鐨勫垽瀹
27.2鐗規畩鐨勫鉤琛屽洓杈瑰艦 27.2.1鐭╁艦 27.2.2 鑿卞艦 27.2.3 姝f柟褰
27.3姊褰
涔濆勾綰т笂鍐
絎浜屽嶮鍏絝 鏃嬭漿
28.1鍥懼艦鐨勬棆杞
28.2涓蹇冨圭О 28.2.1涓蹇冨圭О 28.2.2涓蹇冨圭О鍥懼艦 28.2.3鍏充簬鍘熺偣瀵圭О鐨勫潗鏍
28.3鍥炬堣捐
絎浜屽嶮涔濈珷 鍦
29.1鍦 29.1.1鍦 29.1.2鍨傜洿浜庡雞鐨勭洿寰 29.1.3寮с佸雞銆佸渾蹇冭 29.1.4鍦嗗懆瑙
29.2鐐廣佺洿綰褲佸渾鍜屽渾鐨勪綅緗鍏崇郴 29.2.1鐐瑰拰鍦嗙殑浣嶇疆鍏崇郴 29.2.2鐩寸嚎鍜屽渾鐨勪綅緗鍏崇郴
29.2.3鍦嗗拰鍦嗙殑浣嶇疆鍏崇郴
29.3姝e氳竟褰㈠拰鍦
29.4寮ч暱鍜屾墖褰㈤潰縐
絎涓夊嶮絝 姒傜巼鍒濇
30.1闅忔満浜嬩歡涓庢傜巼 30.1.1闅忔満浜嬩歡 30.1.2姒傜巼
30.2鐢ㄥ垪涓炬硶奼傛傜巼
30.3鍒╃敤棰戠巼浼拌℃傜巼
絎涓夊嶮涓絝 浜屾″嚱鏁
31.1浜屾″嚱鏁板強鍥懼叾鍍 31.1.1浜屾″嚱鏁 31.1.2浜屾″嚱鏁皔=ax²鐨勫浘鍍
31.1.3浜屾″嚱鏁皔=a(x-h)²+k鐨勫浘鍍 31.1.4浜屾″嚱鏁皔=ax²+bx+c鐨勫浘鍍
31.2鐢ㄥ嚱鏁拌傜偣鐪嬩竴鍏冧簩嬈℃柟紼
31.3瀹為檯闂棰樹笌浜屾″嚱鏁
涔濆勾綰т笅鍐
絎涓夊嶮浜岀珷 鐩鎬技
32.1鍥懼艦鐨勭浉浼
32.2鐩鎬技涓夎掑艦
32.3浣嶄技
絎涓夊嶮涓夌珷 閿愯掍笁瑙掑艦鍑芥暟
33.1閿愯掍笁瑙掑嚱鏁
33.2瑙g洿瑙掍笁瑙掑艦
絎涓夊嶮鍥涚珷 鎶曞獎涓庤嗗浘
34.1鎶曞獎
34.2涓夎嗗浘
34.3璇鵑樺︿範 鍒朵綔絝嬩綋妯″瀷
② 數學初一人教版的內容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閱讀與思考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方程」史話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幾何學的起源
4.2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長度的測量
4.3角
4.4課題學習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初一數學下冊目錄: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2垂線
5.1.3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觀察與猜想
5.2平行線及其判定
5.2.1平行線
5.3平行線的性質
5.3.1平行線的性質
5.3.2命題、定理
5.4平移
教學活動
小結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閱讀與思考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活動
小結
第七章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信息技術應用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2三角形的外角
閱讀與思考
7.3多變形及其內角和
閱讀與思考
7.4課題學習鑲嵌
教學活動
小結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8.3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閱讀與思考
*8.4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
教學活動
小結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閱讀與思考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實驗與探究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閱讀與思考
教學活動
小結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10.1統計調查
實驗與探究
10.2直方圖
10.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
教學活動
小結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③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專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屬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④ 求初一上下冊數學目錄,人教版的!
人教版(新課標)初中數學課本目錄大全
七年級上冊
第1章回 有理數
第2章 一元一次方程答
第3章 圖形認識初步
第4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七年級下冊
第5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第6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第7章 三角形
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9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第10章 實數
八年級上冊
第11章 一次函數
第12章 數據的描述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第14章 軸對稱
第15章 整式
八年級下冊
第16章 分式
第17章 反比例函數
第18章 勾股定理
第19章 四邊形
第20章 數據的分析
九年級上冊
第21章 圓
第22章 旋轉
第23章 二次根式
第24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25章 概率初步
九年級下冊
第26章 二次函數
第27章 相似
第28章 銳角三角函數
第29章 視圖與投影
⑤ 求初中數學從初一到初三 學的的所有內容依次寫下 按書上的目錄(是這樣的我在網上買了初中全套數學
七上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猜想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
4.1 幾何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七下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觀察與猜想看圖時的錯覺
5.2平行線及其判定
5.3平行線的性質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5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閱讀與思考用經緯度表示地理位置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6
第七章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信息技術應用畫圖找規律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閱讀與思考為什麼要證明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閱讀與思考多邊形的三角剖分
7.4課題學習鑲嵌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7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8.3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閱讀與思考一次方程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
8.4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8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閱讀與思考用求差法比較大小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實驗與探究水位升高還是降低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閱讀與思考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9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10.1統計調查
實驗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圖
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
10.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0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八上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閱讀與思考全等與全等三角形
11.3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教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1
第十二章軸對稱
12.2做軸對稱圖形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12.3等腰三角形
實驗與探索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2
第十三章實數
13.1平方根
13.2立方根
13.3實數
閱讀與思考為什麼說根號二不是有理數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3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
14.1變數與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
14.2一次函數
閱讀與思考科學家如何測算地球的年齡
14.3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14.4課題學習選擇方案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4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15.1整式的乘法
15.2乘法公式
閱讀與思考楊輝三角
15.3整式的除法
15.4因式分解
觀察與猜想X(平方)+(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5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八下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2分式的運算
閱讀與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嗎
16.3分式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6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17.1反比例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反比例函數的性質
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閱讀與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7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閱讀與思考勾股定理的證明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8
第十九章四邊形
19.1平行四邊形
閱讀與思考平行四邊形法則
19.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實驗與探究巧拼正方形
19.3梯形
觀察與猜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特殊四邊形
19.4課題學習重心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9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20.1數據的代表
20.2數據的波動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求幾種統計量
閱讀與思考數據波動的幾種度量
20.3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0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九上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減
閱讀與思考
海倫-秦九韶公式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1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閱讀與思考
黃金分割數
22.3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實驗與探究
三角點陣中前n行的點數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2
第二十三章 旋轉
23.1 圖形的旋轉
23.2 中心對稱
信息技術應用
探索旋轉的性質
23.3 課題學習 圖案設計
閱讀與思考
旋轉對稱性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3
第二十四章 圓
24.1 圓
24.2 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24.3 正多邊形和圓
閱讀與思考
圓周率Π
24.4 弧長和扇形面積
實驗與探究
設計跑道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4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隨機事件與概率
25.2 用列舉法求概率
閱讀與思考
概率與中獎
25.3 用頻率估計概率
實驗與探究
П的估計
25.4 課題學習 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5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九下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26.1二次函數及其圖象
26.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二次函數的性質
26.3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
實驗與探究推測植物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6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圖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觀察與猜想奇妙的分形圖形
27.3位似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位似的性質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7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閱讀與思考一張古老的三角函數表
28.2解直角三角形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8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29.1投影
29.2三視圖
閱讀與思考視圖的產生與應用
29.3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
教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9
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特例)在第14章。
⑥ 七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章 有理數
(1)本周小張一共用掉了多少錢?存進了多少錢?
根據上面的記錄,問:哪幾天生產的摩托車比計劃量多?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多,是多少輛?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少,是多少輛?
夯實基礎
(1)序號為幾的零件最接近標准?
④-(-) 0.025.
第2課時 加法運算律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加法運算.
2.理解加法運算律在加法運算中的作用,適當進行推理訓練.
教枯芹李學重點:如何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律.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
思考:在小學里,我們學過的加法運算有哪些運算律?它們的內容是什麼?能否舉一兩個例子來?那這些加法運算律還適用於有理數范圍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計算:20+(-30)與(-30)+20兩次得到的和相同嗎?
得出結論:20+(-30)=(-30)+20
換幾組數沒遲去試:得到加法交換律:a+b= (學生填).
其實,學生在小學中就已經接觸到運算律,此時,可以讓學生回憶在小學中除了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還學習了加法的哪種運算律?(結合律首唯)
計算:(1)[8+(-5)]+(-4);
(2)8+[(-5)+(-4)].
得出結論:加法結合律:(a+b)+c= .
【例1】計算:
16+(-25)+24+(-35)
【例2】課本P20例3
說明:把互為相反數的一對數結合起來相加,可以使運算簡化,這種方法是使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總結:在進行多個有理數相加時,在下列情況下一般可以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簡化運算:①有些加數相加後可以得到整數時,可以先行相加;②有相反數可以互相消去,和為0,可以先行相加;③有許多正數和負數相加時,可以先把符號相同的數相加,即正數和正數相加,負數和負數相加,再把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相加.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例3】 利用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律計算,使運算簡便.
(1)(+9)+(-7)+(+10)+(-3)+(-9)
(2)(+0.36)+(-7.4)+(+0.03)+(-0.6)+(+0.64)
(3)(+1)+(-2)+(+3)+(-4)+…+(+2003)+(-2004)
【例4】某出租司機某天下午營運全是在東西走向的人民大道上進行的,如果規定向東為正,向西為負,他這天下午行車里程如下:(單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將最後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該司機與下午出發點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2)若汽車耗油量為a公升/千米,這天下午汽車共耗油多少公升?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本節課我們探索了有理數的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靈活運用加法的運算律會使運算簡便.一般情況下,我們將互為相反數的數相結合,同分母的分數相結合,能湊整數的數相結合,正數負數分別相加,從而使計算簡便.
(五)課堂跟蹤反饋
夯實基礎
1.運用加法的運算律計算(+6)+(-18)+(+4)+(-6.8)+18+(-3.2)最適當的是( )
A.[(+6)+(+4)+18]+[(-18)+(-6.8)+(-3.2)]
B.[(+6)+(-6.8)+(+4)]+[(-18)+18+(-3.2)]
C.[(+6)+(-18)]+[(+4)+(-6.8)]+[18+(-3.2)]
D.[(+6)+(+4)]+[(-3.2)+(-6.8)]+[(-18)+18)]
2.計算:(-2)+4+(-6)+8+…+(-98)+100.
提升能力
3.小李到銀行共辦理了四筆業務,第一筆存入了120元,第二筆支取了85元,第三筆支取了70元,第四筆存入了130元.如果將這四筆業務合並為一筆,請你替他策劃一下這一筆業務該怎樣做?
4.某檢修小組乘汽車沿公路檢修線路,約定前進為正,後退為負.某天自A地出發到收工時所走路線(單位:千米)為:+10,-3,+4,+2,-8,+13,-2,+12,+8,+5.
(1)問收工時距A地多遠?
(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0.2升,問從A地出發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第3課時 有理數的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理解有理數減法法則.
2.會熟練進行有理數減法運算.
教學重點:有理數減法法則和運算.
教學難點: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推導.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觀察溫度計:
你能從溫度計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嗎?
學生普遍能直觀地看出4℃比-3℃高7℃,進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氣溫是-3~4℃,那麼溫差(減最低氣溫,單位℃)如何用算式表示?
按照剛才觀察到的結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結論的獲得應放手讓學生回答.
(二)動手實踐,發現新知
觀察、探究、討論:從③式能看出減-3相當於加哪個數嗎?
結論:減去-3等於加上-3的相反數+3。
(三)類比探究,總結提高
如果將4換成-1,還有類似於上述的結論嗎?
先讓學生直觀觀察,然後教師再利用「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去驗算.
計算(-1)-(-3)就是要求一個數x,使x與-3相加得-1,因為2與-3相加得-1,所以x應是2,即(-1)-(-3)=2 ①,
又因為(-1)+(+3)=2 ②,
由①②有(-1)-(-3)=-1+(+3) ③,
即上述結論依然成立.
試一試:如果把4換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慮0-(-3),(-5)-(-3),這些數減-3的結果與它加上+3的結果相同嗎?
讓學生利用「減法是加法的相反運算」得出結果,再與加法算式的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得出這些數減-3的結果與它們加+3的結果相同的結論.
再試:把減數-3換成正數,結果又如何呢?
計算9-8與9+(-8);15-7與15+(-7)
從中又能有新發現嗎?
讓學生通過計算總結如下結論:減去一個正數等於加上這個正數的相反數.
歸納:由上述實驗可發現,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用字母表示:a-b=a+(-b).
(在上述實驗中,逐步滲透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
(四)例題分析,運用法則
【例】計算:
(1)(-3)-(-5); (2)0-7;
(3)7.2-(-4.8);(4)-3-5.
(五)總結鞏固,初步應用
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你能說一說嗎?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內容,學生回憶交流,教師和學生一起補充完善,使學生更加明晰所學的知識.
⑦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分別學的是什麼
人教版初一上冊數學有幾個單元分別是什麼
分別學的是什麼
第一章 有理數內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容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