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暑期碩士
Ⅰ 如何申請台灣大學的碩士
大陸學生想赴台求學,共有以下管道:
1.輔仁大學針對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15所重點高中,有開放實名推薦名額,相當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過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網站申請台灣私立學校的本科,戶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數線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資格報考.
3.持有985院校或台灣教育部所承認國外學校的學士、碩士學歷,可報考台灣的國立、私立學校的碩士班、博士班,需同時符合戶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條件才可報考,與本科一樣透過陸聯會申請
目前戶籍的限制為大陸官方所為,除非台灣的三限六不政策能放寬,如多開放承認211院校的學歷,否則很難開放更多省市給台灣招生.
根據上述嚴苛的第3條件,你除了是985院校的學生外,還需要符合沿海六省市的戶籍才可申請赴台讀研,明年尚未知曉大陸官方是否會開放更多省市.
接著針對你的提問回答:
1.2011、2012年都沒有舉辦筆試,只要准備好書面材料即可,部分頂尖院校的專業系所,如台灣大學有電話面試.
2.報名當然是大四時才可報考,報名時間樓上說的是2011年,2012年已改為1月16日上午9時起至3月14日下午5時截止,2013年的具體時程須等明年初簡章公告.基本上各校的專業系所要求的條件都不太一樣,你可以自行參考2012年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招生信息,至於你說的托福、雅思、競賽獲獎那些算是額外的加分書面材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你的985院校知名度,其次為大學四年的在校成績,接著才是證照、外語能力、自傳和讀書計畫的撰寫.
Ⅱ 大陸人怎麼考 國立台灣大學的研究生(碩士生)
國立台灣大學的研究生錄取概率很低,5%左右。
台灣方面要求大陸學生本科畢業院校為985 211 高校,或者是幾所陸聯會單獨列出來可以申請台灣高校的非211大陸高校。
以國立台灣大學為例,2019年報考國立台灣大學的大陸學生約有2500人,其中台大錄取160人,錄取率約為6%。絕大部分被錄取學生均分位於85-95分,多數為大陸TOP 10高校。
台灣高校以台清交成政大為先,該五所高校皆是十分不錯之高校,其中工程以台大和清華為優,文科以台大和政大為優。
台灣方面是不會公布各大學的分數線的。
台灣的大學綜合排名top5為台大、清華、交大、成大、政大。就法學而言,據在台就讀的學長學姐介紹,當前傳統法學院仍以台大為首,其後就是政大、東吳、台北大以及成大。
台大法學院綜合實力最強,大家熟知的王澤鑒、王文宇、曾宛如老師都在這里任教。雖然台大法學院招生人數絕對值大(近兩年都為6人)但據不完全統計,所錄學生本科大多為大陸頂尖法學院校,如人大、復旦、中國政法、中南財經政法等等。
政大法學院也是台灣頂尖法學院之一,名師眾多,在研究所階段,分設組別進行研究學習。近年來,招生人數波動上升(2016年、2017年均為3人,2018年為9人,2019年為7人)這里也是不少申請者的第一志願。
Ⅲ 怎樣去台灣讀碩士
據台灣媒體的報道,日前,台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從2009年開始,招收大陸學生赴台就讀大專院校,並開放承認部分大陸學歷。按照規劃,台灣各大學每年招收大陸學生的名額總數約為2000人。那麼,台灣當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讀?大陸學生到台灣上大學有哪些規定?就這些問題,我們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邀請台灣的兩位大學教授進行說明。一位是台北大學的教授鄭又平先生,一位是台灣陽明大學的教授潘懷宗先生,歡迎二位。
潘懷宗:大家好。
鄭又平: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好,在我們探討之前,一起來看一段背景情況。
解說:台灣媒體報道,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已初步擬定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及大陸高校學歷認證政策,按照計劃,台灣各大學招收大陸學生名額為今年總招生名額的1%,約2000人。由於各校招生計劃不一樣,因此各校實際招生名額可能在2%。目前,台灣公立大學只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私立大學可同時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台灣公立和私立大學都對招收大陸學生有較高期望,認為不少大陸學生很優秀,雙方交流可相互學習。
台灣行政部門還針對大陸學生赴台就讀和承認大陸學歷問題提出所謂的"三限""六不"原則,即對赴台學習的大陸學生人數和專業、入學考試、領取獎學金、勤工儉學、畢業去向等給予限制。
主持人:台灣當局正在逐漸開放大陸學生赴台上大學的限制,那麼目前大陸有很多人對到台灣上大學還是非常關注的,那麼台灣當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讀,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鄭教授?
鄭又平:這一次台灣的教育部門宣布說即將開始推動讓大陸的學生來台灣念書,其實他是在落實馬英九他當時在競選的時候做出來的一個承諾,馬英九曾經說過,今天中國大陸整個經濟的崛起,而它的學術水平在全世界也都受到了肯定與重視。如果我們還在那邊做鴕鳥式的心態,拒絕承認中國大陸學歷,拒絕跟中國大陸的學術進行交流的話,會被人家當做笑話來看,會說我們是一個自我閉鎖的心態。
他說開放讓大陸的學生來台灣念書的話,可以改善兩岸關系,他可以讓台灣的年輕人跟大陸的年輕人共濟一堂,早一點開始交往,相互認識做朋友,那麼將來當然也會有助於兩岸關系的良性互動。
那不止如此,台灣過去這些年來,經濟不景氣,還有再加上台灣的大學擴充太快速了,台灣現在有140多所大學,有一些大學根本就面臨生源不足,招生沒有辦法招滿班的狀況,那麼對這一些民辦大學而言,他們經營跟辦學就變得非常痛苦,所以馬英九認為說,這個也有助於解決他們的問題。
主持人:按照台灣方面的規定,明年招收大陸學生的比例是1%,那麼是以今年招生人數總數為基礎的,那麼招生人數大概是兩千人左右,台灣的大學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來甄選錄取大陸學生呢,我想請問一下,潘教授。
潘懷宗:是的,在開放的時候就特別宣布,就是說在原有的名額之外,外加1%,這個意思是說,原來我們在台灣所有的大專院校之所以能夠收這些學生,是要通過教育部門的一個核定,看他的師資內容,他的校園的大小,以及他所能夠提供的設備。所以如果說你是內含在招收名額以內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台灣本地同學入學這樣一個機會,為了要降低小部分民眾的一個反彈,所以這一次採取所謂的外加的,所以這個1%是在核定名額之外。
為了這件事情,那麼台灣教育當局也規定就是說,任何一所單一的學校,不論公私立,他最多最多不能夠招收超過2%,所以也就是說,我舉個例子來講,如果以我任教的陽明大學來講,我們現在目前的學生是4000人,那麼這個4000人小而美的學校,4000人他最多最多不能夠收大陸的學生超過80人,也就是說是2%,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的總數是不得超過2000人,那麼他各個學校不得超過2%。
不過這個地方我要再補充一句就是說,目前以目前的案子來看,國立大學不可以招收大學部的學生,只有私立大學才可以招收大學部的學生。
鄭又平:就如剛剛潘教授所說的,我再強調一遍,因為台灣早就已經對於中國大陸的中學跟高中的學歷是予以承認的,所以,中國大陸要時升大學念本科的同學,你可以來申請就讀台灣的大學部,是研究所的部分,這個就要稍微等候一下,因為台灣現在正在研議要承認哪一些大陸的高校的學歷,原則上都是中國大陸的高等院校裡面的重點大學。那麼這樣子,就讓台灣的尤其是公立的大專院校的研究所,就剛剛潘教授所講的,基本上可能只能先招研究生,大學生大概都是在私立的民辦的大學裡面。
潘懷宗:另外他申請的話,確定不會有所謂的統一的考試,因為這個統一的考試做起來是很困難的,所以因此會授權各校來決定他們自己如何來招收學生,所以這就變成所謂申請制了,有點像各個學校你自己去申請,這中間出現到你是申請研究所,還是申請大學部。以我目前的了解,如果你申請大學部的話,只能在私立大學申請的話,他可能會要求至少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就是你這個人,這個學生在當時在大陸有沒有參加所謂的高等考試,就是高考,那你高考成績是多少可能交上來的。第二個就是說,你在高中時期三年的成績你是多少,你也要交上來,所以這兩個我想是最起碼你必須交進來。那當然每一個學校可能會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說你是不是有其他的課外活動的表現,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榮譽事跡,你比如說有曾經演講比賽冠軍還是有什麼打籃球冠軍,還是打棒球冠軍,等等這些是各校要求的。至於說大學部的同學會不會有所謂的面試,因為我剛剛講這些都是書面審查,那會不會有面試,我個人認為大概很難做得到,因為如果你大學部學生來講,人數眾多,而且事實上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為高中三年,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所謂的研究的表現,我認為口試的機會不高。
但是研究所的部分,就可能不是這樣了,因為研究所部分看你當時在大學的時候研究上面有沒有參與的表現,所以我認為,除了所謂的在校成績,書面審查之外,很有可能,非常有可能,我認為大概至少會有一部分的學校要求面試,那麼這時候面試就要包含他,所告訴我們說他要念研究所的目的在哪裡,他希望畢業之後做些什麼事情,他的興趣在哪裡。
主持人:那麼鄭教授,大陸學生可以報考台灣的哪些大專院校,還有這些大專院校都有哪些專業可以去就讀?
鄭又平:我想未來兩千名的名額,原則上我相信私立院校大概會佔了七八成左右。那麼台灣的私立學校,民辦的大專院校,其實水平都相當的好,當然有一些辦學不力的,這是無可諱言的,但比較著名的,譬如說我們的行政部門的負責人劉兆玄先生曾經主導過的東吳大學,那麼在中國大陸他原來就有母校。譬如說輔仁大學,在北京現在還有一個輔仁大學的舊址。那麼除了這個之外,淡江大學是在台灣興辦的,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校,還有一個很有名的中國文化大學,這是號稱台灣的最高學府,因為它在陽明山上面,它的海拔位置是最高的,風景也非常好。除了這些之外,在台北市裡面還有銘傳大學,實踐大學,世新大學。
重點在於說,很多大學他都有自己的特色。譬如我剛剛講的世新跟銘傳這兩個學校,還有文化大學,這三個學校在傳媒的領域,在全台灣是一把罩,也就是說他的勢力龐大,他的校友遍布各個傳媒系統裡面,所以你如果說,在這邊念完書的話,你要去各地傳媒裡面去實習也特別方便。譬如說我們懷宗兄的陽明大學,那在醫學領域在台灣是頂級的,所以念醫學大家會知道陽明、長庚都是很有名的學校,當然台灣大學跟成功大學也不在話下。
特別值得我們去注意的是,台灣事實上有很多的科系,包括在高新科技的領域,在商業管理營銷的領域,包括文化創意的領域等等,都是值得中國大陸的年輕學子們來這邊修習的領域跟課程。
潘懷宗:這個我補充一下,就是台灣的公立大學,基本上是比私立大學的師資設備都要來得好。所以這一次開放給我們大陸同學來申請大學部,他只開放了私立大學,顯然來講,就是把比較好的公立大學已經排除在外了,那當時我們就有質疑台灣的教育單位說,你為什麼把二流的學校開放給了大陸的同學,那麼他們的意思是說,因為這些公立的大學有受到當局大部分金錢的補助,他的學雜費基本大概都是(比)私立學校(少)一半以上,所以因此他是害怕有些民眾會反彈說,你為什麼把這么多的資源不留給台灣本地的學生,而給了所謂的大陸的同學。但是我們認為是說這樣的做法還是不對,我們希望說以後能夠逐步將公立大學的這樣一個名額也能夠開放,讓大陸的同學也能夠申請,所以我在這邊也呼籲就是說,如果大陸的同學你本身能夠考到大陸一流的大學,我是覺得是沒有必要,毫無必要來台灣來念大學部。但是如果說你在大陸是屬於二流的學校,那你就可以考慮是不是可以到台灣來就讀其他的私立大學。
鄭又平:我覺得剛剛懷宗兄講得我非常同意,但是還有一個可能性,我覺得跟大陸的同學們建議一下,你不一定要來台灣從大一念到大四,你可以考慮,譬如說你考進復旦,你考進浙大,你先念個兩年三年,然後你來台灣念一年短期的學校來修學分,這對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主持人:那剛剛潘教授也提到說學生學雜費的問題,那如果現在一個大陸的學生想要去台灣讀書,那麼除了他的學費雜費以外,比如說他的生活費是不是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
潘懷宗:是的,根據我們有一份很大規模的調查,如果以公立學校來講,他一學期的學雜費平均大概是在兩萬五千塊台幣,那麼一年就差不多五萬塊台幣,那麼私立學校是一年平均差不多是十萬台幣,所以大概說起來,是公立學校的一倍左右。
根據這一份的調查發現,小孩子的花費其實在學雜費裡面其實只佔了二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生活費花掉的,我現在講生活費,不論你讀公立的學校或者讀私立的學校,生活費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平均一個小孩子一年在台灣要花到13萬台幣,12萬到13萬。所以大約來講,我們平均來講,大概一個月要一萬塊的台幣。那麼這一萬塊的台幣,是沒有包括說你所謂的交女朋友花很多錢,或者你買了很多的手機什麼的,這個不算,我們只有算他一般的吃飯,還有一般的娛樂,跟一般的住宿,大概要花到一萬塊,所以你如果這樣加起來,大概差不多五萬塊的人民幣才能夠讀完一年這樣的一個大學的生活。
主持人:那麼在開放大陸學生赴台就讀的同時,台灣行政部門還通過三限六不這樣的政策,其中包括限制采認的高等學校,限制醫師學歷采認,不編列獎學金等等,怎麼來看這些規定?
鄭教授:所謂"三限六不",那"三限"我們講一下,他是"限校、限量、限域"。"限校"就是他對於中國大陸哪一些學校能夠來念研究所,他會有限校的狀況,同時在台灣哪一些學校可以收研究生,哪些學校只能夠先收大學生,這個也會有新的規定出來。限量當然就是每一年大概不會超過兩千名的原則。第三個限域,那這就是領域的限制,現在初步據了解,他們的研議的構想是說,有關於高科技的領域,譬如說核能,還有其他有關於醫療葯學方面,可能會被作為限制的領域,暫時還不招收大陸的學生來就讀。
潘懷宗:這邊我補充一下有關限制采認高等學校的部分,也就是說現在在我們祖國大陸有非常多的大專院校,可能是幾千所,可是他目前只採認36所的985工程裡面的頂尖大學的學歷,也就是說你除了這36所以外的學歷他通通不承認的。所以就是說,以後開放以後,也只有這36所台灣教育當局目前承認的這個學校的學生,才能夠到台灣來念研究所,其他的通通不行。
再來就是說,剛剛主持人提到就是說,限制醫學學歷的采認的部分。因為台灣的醫學系牙醫系他每一年招收的名額是嚴格限定的。也就是說,我一年只招收這么一點點的學生,就保證他們畢業之後是可以有,一定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收入的,所以現在如果你說今天突然間開放給我們大陸,祖國大陸所有的醫學系的學生,假如全部能夠來考證照的話,那不得了,台灣的醫生一下子倍增很多。大家的薪水就會下降,所以醫學系,牙醫系,我們醫學領域的這些科系的人就是抵死不從,你絕對不能夠開放學歷,開放采認。
同時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很了解就是,台灣的醫界一直拜託我們大陸,祖國大陸能夠開放給我們台灣的醫學系畢業的同學,醫生能夠申請大陸的執照,那這時候我也知道,我們總書記也都非常認同,也在幫助這件事情,現在也有限度的在開放。
所以我們這邊抵死不開放,可是那邊又要求人家開放,我覺得這樣一個情況我也是借這個節目的時間跟大家講,覺得很奇怪的一個心態,我認為以後我們也是希望說,能夠大家都一樣,那邊能夠讓你考你這邊也要讓人家考,那邊承認的你這邊也有要人家承認,我覺得這樣比較公平。不過也希望大家能夠體諒,能夠原諒我們,原諒我們,他這是一步一步在走,我們最後是希望能夠走到大家都是一樣的這樣的一個境界。
鄭又平:我覺得是這樣子,台灣現在開放承認(部分)大陸的學歷,這個現在直接會受益的,不只是大陸的學生來台灣念書,還有台灣,現在在中國大陸已經在高等院校裡面就讀的將近有七千個人,那麼這七千位學生,將來他們回台灣要能夠就業或者是將來考證照,甚至於有可能如果政府的政策夠寬松的話,擔任公職,這種空間就打開來了。那麼對於大陸的同學而言,因為台灣在其他的政策領域裡面,也是鼓勵台灣的產業去聘請中國大陸的相關專業的以及科技方面的研發人才。那如果是這樣講的話,大陸的同學在台灣念完書以後,你其實就業的機會還是存在的。
Ⅳ 台灣碩士幾年制
你好,我是台灣的學生,大部分的研究所碩士班都是二年制的,少數的學校如論文提早完成,可以早點畢業.
Ⅳ 去台灣讀研究生要求
目前台灣方面有來開放幾所非源985 211的大陸高校可以申請台灣高校的碩博,如福建師范大學等,具體名單可見陸聯招生會。
以國立台灣大學為例,2019年報考國立台灣大學的大陸學生約有2500人,其中台大錄取160人,錄取率約為6%。絕大部分被錄取學生均分位於85-95分,且多數為大陸TOP 10高校。
台灣高校以台清交成政大為先,該五所高校皆是十分不錯之高校,其中工程以台大和清華為優,文科以台大和政大為優。
Ⅵ 想去台灣讀碩士,但戶籍所在地不在規定范圍,怎麼辦
下載 App注冊或登錄
戶口不在台灣自由行的開放城市,但是在那裡上大學,可以申請赴台自由行嗎?
如何申請?
2 個回答
礦泉水純凈水
不想太想說
下面回答都不準確,由我這個做了10年赴台地接人來解釋吧。 1.赴台旅遊非開放自由行誠實的人,在北上廣深等部分開放自由行的城市工作,並繳納一年社保,即可以辦理《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及其G簽簽注。G簽簽注就是個人旅遊簽注了。 2.全國現在開放個人旅遊的城市有: ※ 設籍在 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南京、廣州、杭州、成都、濟南、西安、福州、深圳 2013/06/28後開放: 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 2013/08/28後開放: 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 2014/08/18後開放: 哈爾濱、太原、南昌、貴陽、大連、無錫、溫州、中山、煙台、漳州 2015/04/15後開放::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岩、桂林、徐州 3.不是在以上任何城市上社保就可以在當地辦理《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及其簽注的,首先滿一年,其次該城市開放該政策才可以。要想知道解決辦法看4點。
4.所有這種非戶籍人員辦理要提前去出入境管理局網站預約,預約辦法登錄網站,注冊,輸入身份證號先看自己是否有資格預約,這就解釋了第三點的問題,沒資質就是該城市沒開通或者你不夠一邊社保。
5.社保斷了一個月的沒關系,斷了太久的不行。
6.以上是國內《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及其G簽注辦理條件,赴台不僅需要這個,還需要台灣移民屬發的一張證件:入台證,兩證一起才可以去台灣。
7.其實你只要有個人旅遊簽注,你就可以辦理個人旅遊入台證,其實關鍵在於你有沒有G簽注,其他不是問題。
8.入台證辦理年齡是18以上,這是單獨赴台辦理條件,可是學生很少有信用卡金卡,更不用提去開收入證明與存款證明,於是頒發入台證的移民屬就說學生一定要學生證與在校證明的來替代財力證明
Ⅶ 你好,你是台灣東華大學的嗎,
97401 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No. 1, Sec. 2, Da Hsueh Rd., Shoufeng, Hualien 97401, Taiwan, R.O.C.
Phone:03-8635000
教學單位:
------------------------------------
一、理工學院:
應用數學系(學、碩、 博士班)
‧統計碩士班
物理學系(學士班)
‧應用物理(碩、 博士班)
生命科學系(學士班)
‧生物技術(碩、 博士班)
化學系(學、 碩、 博士班)
資訊工程學系(學、 碩、 博士班)
‧資訊工程學系碩專班
‧網路與多媒體科技碩士班
‧資訊工程國際學士班
‧資訊工程國際碩士班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碩、 博士班)
電機工程學系(學、碩、 博士班)
‧電機工程學系碩專班
‧電子工程碩士班
光電工程學系(學、碩士班)
應用科學系(學士班)
-----------------------------------------
二、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財金國際學士學位學程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企業管理學系暨運籌管理研究所
‧企業管理學系(學、碩、博士班)
‧企業管理碩專班
‧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企業管理國際碩士班
國際企業學系(學、碩士班)
‧國際企業學系碩專班
‧國際企業國際碩士班
會計學系(學士班)
‧會計與財務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
資訊管理學系(學士班)
‧資訊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班)
財務金融學系(學、碩士班)
‧財金國際碩士班
觀光暨休閑遊憩學系(學、碩士班、博士組)
----------------------------------------------
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學、碩士班)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國際學士班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國際碩士班
華文文學系(學、碩士班)
中國語文學系(學、碩、博士班)
‧中國語文學系暑期教碩班
‧民間文學(碩、博士班)
英美語文學系(學、碩士班)
‧比較文學博士班
台灣文化學系(學、碩士班)
‧台灣文化學系碩專班
‧亞太區域研究國際碩士班
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行政研究所暨財經法律研究所
‧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學士班)
‧社會學碩士班
‧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班
‧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專班
‧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歷史學系(學、碩士班)
經濟學系(學、碩、博士班)
-----------------------------------------------------
四、原住民民族學院
族群關系與文化學系(學、碩、博士班)
‧族群關系與文化學系碩專班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學士班)
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學、碩士班)
--------------------------------------------------
五、海洋科學學院
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班)
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碩士班)
-------------------------------------------------
六、花師教育學院
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學士班)
‧教育(碩、博士班)
‧教育碩專班
‧多元文化教育(碩、博士班)
‧科學教育(碩、博士班)
‧教育與多元發展國際碩士班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學、碩士班)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教碩班)
特殊教育學系(學士班)
‧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碩士班)
‧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專班)
體育與運動科學學系(學、碩士班)
‧體育與運動科學學系(暑期教碩班)
幼兒教育學系(學、碩士班)
‧幼兒教育學系碩專班
------------------------------------------
七、藝術學院
音樂學系(學、碩士班)
藝術與設計學系(學、碩士班)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學士班)
‧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
‧民族藝術(碩士班)
------------------------------------------
八、環境學院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學、碩、博士班)
‧環境與生態研究國際碩士班
Ⅷ 碩士研究生去台灣考研要幾年
碩士研究生去台灣讀研的話,應該要2到3年
Ⅸ 想去台灣讀碩士
你如果來台灣讀碩,將來應該還是會離開台灣讀博。這就可以分析出利弊了內--有利的是,台灣尤其是台大的容教授都很屌,政治系還是社會學系基本都是美帝top phd出身。對於你申請博士有很大的幫助。弊端在於,台灣研究生,社科類你要讀三年--如果再去讀博,那麼還要讀4年,相當於要29-30歲才能畢業。這似乎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相比之下國內的phd,文科類碩博連讀五年畢業,部分學校據說甚至可能4年畢業。如果是歐洲、港新等國或地區,本科直接申請到mphil或phd並一直讀下去的話估計也就是五年畢業,所以這個時間差你要考慮清楚)
入讀難度,三地院校很難橫向比較,因為側重的東西各不盡相同。台灣的話,好在招陸生時英語和GPA不作明確要求,差在競爭相對激烈,各學系畢竟每年就招那麼三四個人,如政治系14年招了4個,復旦人大中山各1人,另外一個不知道了。這還只是第四年招,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就是說好多人還不知道去台灣讀書,因此以後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不過好在和申請香港、考研時間正好錯開,可以三者都准備。
Ⅹ 台灣碩士讀多少年
台灣「大學法」規定:修讀碩士學位之修業期限為一年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