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制定

師德制定

發布時間: 2021-01-26 06:49:48

『壹』 什麼師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一、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1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教師職業的必然要求
崇尚科學精神,就是尊重和推崇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精神?近代著名學者 梁啟超 先生認為:「有系統之真知識,叫做科學,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做科學精神。」教師從事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科學工作,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必須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特別是要遵循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思想品德形成規律。教師崇尚科學精神,就是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和嚴格遵循教育的內在發展規律辦事。
教師具有科學精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在理解知識所負載的價值及意義。知識既有事實層面,又有價值層面。近代以來,我們較多地強調事實層面的知識,或者過多地強調知識本身的事實及原理。一位有科學精神的教師會十分執著地追求科學知識所蘊涵的價值及意義,尊崇科學精神,並善於將這種科學精神傳遞給學生,以激起學生對真理的熱愛。並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掌握知識。
教師具有科學精神,還反映在教師嚴謹治學的品格以及務實認真、鍥而不舍、堅忍不拔等人格特質也會在傳遞知識的同時得到充分的展示。一個缺乏科學精神的老師,不懂得科學遵循規律的老師,毫無疑問,他的工作一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勞無功。
教師崇尚科學精神,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終身學習理念,是 1965 年時任聯合國成人教育局局長的法國著名教育家 保羅 · 郎格朗 首先提出的,自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有關國際機構的大力提倡、推廣和普及下,終身教育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廣泛傳播。許多國家在制定本國教育方針、政策或構建國民教育體系框架時,均以終身教育的理念為依據,以終身教育提出的各項基本原則為基點,並以實現這些原則為主要目標。 1994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義大利舉行了 「 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 」 ,提出了終身學習是人類二十一世紀的生存概念。自此,終身教育成為全球性的教育運動。
終身學習的涵義是:處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學習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需要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終身教育是現代社會的產物。
終身教育的理念是 20 世紀最富有沖擊力的教育思想, 1989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面向 21 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的報告《學會關心: 21 世紀的教育》指出,為適應 21 世紀的要求,教育體制不同於目前的形式,最重要的是社會更多地參與學校和學校更多地參與社會,學習將成為一個終身的過程。 1996 年,德洛爾主持的國際 21 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認為:終身教育貫穿人們一生的學習,是進入 21 世紀的一把「鑰匙」,要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
教師必須確立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理念:教師是人類永恆的職業,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並不永恆,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學習才能獲得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既是社會發展對人的要求,也是教育變革對教師職業角色提出的要求。設想,如果一位教師他自己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從始至終都是一成不變的,他如何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2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教師職業的現實要求
第一,我國已經進入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時期,國家需要大批創新性人才,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社會的到來,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發明不斷涌現,新理念、新型專業、新知識、新方法相繼出現,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是教育的要旨。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不同年齡和知識梯度的新老教師,必須通過學習,才能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和師生觀。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傳播先進文化,弘揚學術精神,造就創新人才。
第二,針對少部分教師缺乏科學精神與判斷能力,因循守舊、習慣模仿、缺乏創新精神。
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在增強國力方面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越來越受人類重視。科技進步,知識、經濟和信息發展加上政治變遷,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和個人潛能的變化是終身教育思潮形成和傳播的主要歷史背景。終身教育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教育不再是隨著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與壟斷者,抱著學歷證書、躺在功勞簿上而抱怨 「 誰動了我的乳酪 」 的人必將被淘汰, 「 逆水行舟,慢進則退,不進則亡。
第三,針對一些老師,很少讀書,只求文憑、不求水平;只求學歷、不求學力;只求職稱、 不求稱職的現象。

『貳』 為什麼要制定師德規范加強師德修養,其核心是修養什麼

一、加強師德修養要自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
在時下市場經濟條件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
2、熱愛學生
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許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綜上所述,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一項根本內容,教師應該通過上述途徑和方法,積極地進行道德修養,在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更主要地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積月累,經過長期的鍛煉,就能夠成為具有良好教師道德修養的教師。

『叄』 什麼是師德

《師說》有解釋: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德: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2013年5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就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將建立師德考核檔案。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

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肆』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1、嚴禁傳播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方針和對學生有不良影響的言論;

2、嚴禁擅自辦班或在工作日參與有償補課和外出代課;

3、嚴禁收受學生或家長財物、謀取個人私利;

4、嚴禁向學生亂收費、亂發資料和推銷商品;

5、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得有對待學生不平等、不公正和譏諷、歧視和侮辱學生或者其他有辱人格尊嚴的言行;

6、嚴禁張榜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名次;

7、嚴禁隨意停課和無計劃、無教案上課;

8、嚴禁以任何手段抄襲、剽竊和侵佔他人勞動成果,在招生、考試、職稱評審答辯等工作中,不得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9、嚴禁工作時間玩電子游戲、炒股,不得在課堂接、打手機和接待客人;

10、嚴禁指責和訓斥家長。

拓展資料

1、 為規范教師職業行為,保障教師、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2、 學校及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發現教師可能存在第四條列舉行為的,應當及時組織調查,核實有關事實。作出處理決定前,應當聽取教師的陳述和申辯,聽取學生、其他教師、家長委員會或者家長代表意見,並告知教師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伍』 教師應該如何遵守師德師風規范

學校是加強教師師德修養學習的主陣地,學校應把師德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對新版世紀教師的師權德培養:
1、學校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提高教師師德認識,規范教師師德行為,
2、深入開展「講師德,做師表,樹正氣」活動,使每個教師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甘於奉獻,
3、樹立典型,培養教師愛生情感,
4、制定有效的學習制度,提高教師素質,樹立教師終生學習觀
5、建立百分考核制度,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

熱點內容
四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試卷 發布:2025-08-17 21:59:50 瀏覽:296
初中物理浮力題 發布:2025-08-17 21:39:38 瀏覽:9
孕老師大肚 發布:2025-08-17 18:54:03 瀏覽:31
師德師風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8:39:21 瀏覽:416
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7:59:05 瀏覽:327
幼兒園地理 發布:2025-08-17 17:46:41 瀏覽:41
2016年度師德工作總結 發布:2025-08-17 16:42:24 瀏覽:806
教師師德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6:31:37 瀏覽:842
網上教學app 發布:2025-08-17 16:25:21 瀏覽:716
七彩虹和影馳哪個好 發布:2025-08-17 16:13:47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