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踐心得體會3000
① 求一篇3000字以上的社會實踐或勞動心得體會的作文!!1
自己寫嘛
我也有這個作用
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給點素材(不是我寫的)
「社會實踐內報告」,它的體例容、寫法目前還無定論,可以參考「調查報
告」的體例和寫法。我個人認為,「社會實踐報告」應該有以下幾部分:
標題:可以是公文式標題,即《關於……的實踐報告》;也可以是觀點式標題,例如《社會是大
課堂,實踐長真知識》。
前言:寫出社會實踐的參加者、實踐的主題、時間、地點。然後用「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
情況報告於下從而過渡到正文。
正文:寫實踐者根據學校要求應該和自己想要報告的內容,例如:活動內容,經驗體會,理性
思考,問題和建議。作為學生應該著重寫自己的認識,特別要寫出自己的體會,思考後的理性認
識,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評價。
結語:可以寫出作者對此次活動的意見、批評或者建議。
落款:署名和報告時間。寫上參加實踐者的個人或群體(如班、組),報告完成的時間。
應該注意的是,寫作時可以按以上幾部分構思,但行文時不要寫上「前言」、「正文」、「結語」、「落
款」等字,而要寫標題,如「基本情況」、「主要體會」、「幾點思考」、「問題和建議」等
② 暑期實踐3000字心得
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系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三天的時間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三天的實踐,使我有了些關於社會基層建設的心得體會。
炎炎夏日列日當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己的生存,同時,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學生,即將走上社會,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③ 暑假打工心得體會3000
暑假對我們大學生來講是一個難得的假期,也是難得的一次更好的接觸社會的機會,利用暑假打工是我很久以前就決定的,因為自己長這么大了,似乎一直在埋頭學習,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點兒什麼。
說實話,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都真的一直很羨慕打工的人,因為那時我認為他們不必為了做不出題目而苦悶,不必為了考試成績而擔憂。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的活幹完了,今天就有個完美的結局,就會有確定的收獲,不像我們,題要重復的做,課文要反復的背,擔心自己明天會忘了。所以,我對打工生活是很嚮往的。
從7月22號到8月30號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打工,地點南陽紡織集團,以搬運為主。這一個多月的打工生活,讓整日呆在車間的我嘗到了生活的現實與不易。或許,這種真切的社會實踐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獲。
在打工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吃苦的預備,畢竟這是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工作。因為我們要帶發給我們的帽子,穿工作服和鞋子連續站著干8——12個小時,有時甚至更多,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所以一天下來特別累,腳特別疼,好多人受不了都走了。有人問我們宿舍的走不走,我們的回答是:既然來了,我就不會走。
然後,我們堅持到了最後。想到這些,我就覺得我們特棒,因為雖然很累,但我們從來都是笑著喊累,說完以後,該干什麼干什麼,而且每次給家裡打電話,從來不說自己辛苦,只說開心的事,即使被問到,我們也會無所謂的說不累,讓他們不要擔心,哪怕當時貼著創可貼的手很疼。
這讓我對自己有了一份自信,因為我可以克服勞累,並且不會輕易的給關心我的人帶去煩惱。
還有就是一定要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不要經常抱怨,不要把不開心寫在臉上,要學會控制自己,尤其是在上班的時候。因為每個人都會受到四周環境的影響。就像我,假如我的同伴不興奮,不開心,我就會情緒低落,沒有緣由,只是被別人感染了,然後就會影響工作。誰都不願意和整天發牢騷的人在一起,所以我一定要是一個樂觀的人,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快樂。
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我最大的弱點就是太依靠別人,喪失了自主,成為別人的寄生,這樣的話,對別人來說是負擔,對自己而言,就是少了很多人生的經歷。我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我必須依靠自己,必須能夠獨立的去面對問題。
一個月的打工生活結束了,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慨,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後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 在這里每天都要很努力地工作,笨拙的雙手以前總跟硬硬的筆桿打交道,現在已經變得靈活多了,同時,我也學會了很多技巧。有時真的有些不適應,但熟能生巧。
在這沒幾天就感受到了真正的社會生活,苦與累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甚至還有一些說不出的委屈與無奈。但不管怎樣,我有著一顆進取心,還有著倔強的性格和不怕輸的精神,只要我努力,就會有收獲。
④ 求一篇關於家教的3000字暑假社會實踐感悟
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家教,另一方面作為學校布置的社會實踐,我興沖沖的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對於教人而言,我還完全是個生手,絲毫沒有經驗,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的信心,畢竟學生只是個初二的同學,對我這個已經即將邁入大二的大學生而言,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她教好,要真正的讓她在暑假這一次的學習中學到東西,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這便成了我對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
7月19日,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堂課,這個學生的個子在她在這年齡算是很高的了,這讓我開始擔心她不會很聽話,還好,第一堂課下來,憑藉著我幽默的講解風格,她也還算乖,彼此在休息時間還鬧的挺歡。不過我時刻提醒自己,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上,不能嘻嘻哈哈,講完了可以和她開開玩笑,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她做一道題收到一道題的效果,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在第一堂課,我們講完了三角形,對我而言,當然是比較簡單,然後這一章卻是她最薄落的環節,所以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來給她講這一章,上午對著課本好好的把三角形的一切都過了一遍,下午就開始攻克習題了。總體而言,感覺第一天的收獲還是不錯的,畢竟專題針對了學生最不懂的地方。
當天回到家,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歸納了一下,有幾點需要改進: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項目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她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盡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她才初二,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她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她沒聽懂就凶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盡量讓自己耐心。
三、在習題布置與講解上,我要盡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系,要讓她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
接下來的為期一個月的教學,就在這幾點不斷的改進中度過了,在拿到工資的時候,我似乎很開心,畢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勞動所得啊。
同時這一次在清華北大家教中心裡看到種種的也讓我對中國家教有了更多切身的認識:
家教所處的現狀
受高考考綱的影響,30%的學生選擇語數外三門主課全部聘請家教,隨後針對自己偏弱的課程再聘請相應的家教,這也是因為語數外三門主課在高考所佔分數比例高。
聘請家教的途徑,63%的學生通過親友介紹,21%通過家教中心尋找,16%學生通過同學的口耳相傳來尋找。輿論的力量是大的,許多家長就是通過同事、親友的介紹來為孩子確定家教的,同學之間也會相傳哪些家教的確「肚中有貨」。
很多家長不惜重金,也要為孩子請一個家教,即使家中並不富有,然而省吃儉用,拚死拼活的都要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大把大把的送給家教。從一個層面上來說,這是出於每一個家長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一片熱情,然後每每如此,養成了這種社會家教成風的習氣,究竟是好是壞,對孩子的學習究竟是否有幫助,為什麼現在需要補課的孩子會如此之多,為什麼在學校里他們不能夠把老師講的學好?難道是老師故意在課堂上不講,為了讓自己能夠多補些課?我想應該不是的。那麼為什麼現在的都需要補課?為什麼在課堂上他們聽不進去?以往只有差生需要補課?難不成現在學生的主流都是差生了?這的確是個嚴重的問題!
我想很大一部份是社會形成的這種補課風氣,使得家長看到人家孩子補了,想到自己孩子沒補就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落後,會比別人家差,於是明明自己孩子成績不是很差,也讓孩子去補課,這樣孩子明明懂了的東西還要去補,純粹是浪費了時間,沒有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成績還是沒有提高,甚至還不如從前。這樣,補課便成了孩子日後必修的功課,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漸漸消失。
當然,我不是指責這些家長拚命的給自己孩子補課,畢竟他們也是想讓孩子成績更好,只是,也許他們的方法不對,誠然這一點也不是我可以去改變或糾正的,甚至我的看法也並不一定就是對,可是這種全社會都興沖沖的去補課,我想的確不是一件什麼好事,如果要花如此多的錢去自己補課,那麼學校這種東西似乎可以不存在了,還免得你花這么多錢,直接去考試就可以了,所以花最少的錢讓孩子在學校就學好,回家要做的就只是復習了。這才是上策。
豐厚回報使做家教火爆
當問到一些暑期留校做家教的同學時,他們直言不諱,甚至還主動為我算了一筆賬:一份家教一般收費是30元/時,一次最少2個小時,如果以全天做4個小時計算的話,那麼一天的收入就是120元,一個月下來就能拿到3600元。這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兩個月下來賺足6000元,下半年的學費就不成問題了。
我想正是如此豐厚的回報促使得大學生家教十分火爆。每年暑假留校的大學生為數不少,他們除了報考各種學習班之外,大多數都是留在學校成為「打工一族」。
據我所知,暑假市場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各種勤工儉學的機會,譬如推銷、市場調查、發傳單、製作網頁等,但這些都是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消耗很大的精力,相比之下,做家教就顯得很輕鬆了。「去學生家裡又吹空調又喝飲料的,學生在一邊做題,隨時指點一下,而且教的內容很淺顯,兩個小時下來過得挺舒服的。」北京大學在校學生就對我說:「這是用我們自己學到的知識在賺錢,很輕松、很滿足。」
現在這炒作出來的幾十塊一小時,的確讓當家教的學生們都大賺了一把,想想當一個暑假的家教就把下學期的學費賺來了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其實我們都懂,但是我們很多大學生就是缺乏責任心,所以在賺大錢的同時,陪養我們對學生的責任心,是讓我們找到豐厚家教的不二法寶。
做家教賺的不只是錢
談到做家教的體會,許多當過家教的大學生說:「其實,暑假做家教是對自己很好的考驗,能鍛煉口才,加強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對自己知識的肯定。見識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學會怎麼做人、與人相處,提早適應社會。」的確,大學生做家教得到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貼補,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價值能得到社會肯定,增強他們進入社會的信心。
當家教的過程中,就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在這之中,大學生可以提前感受下社會是什麼樣的,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你可以明白僱主和員工之間大概就是這樣了,你要拿錢,你就要搞好和僱主的關系,這樣你才能夠讓僱主心甘情願的把錢給你,把孩子放心的交到你手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在教導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改進,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學生學的更好,讓他們真真正正的在你教的過程中,在腦中領悟到知識的本質,而不再局限於淺顯的表層。搞好你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喜歡你,搞不好,你就多了份固定的工作了,父母聽到孩子說你補的好,以後就定了,就是你了,給我孩子補課。
綜上,談到做家教的最大感受,這位同學說得很簡單,「用心和學生溝通,做他們的朋友」。這一點和我倒是持相同觀點。我們都要用心的去做每一份事,做家教如此,做任何其它的事都是這樣。
這次的社會實踐,真的,收獲還是不少的,在和這位同學的母親接觸的過程中,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做為一位母親的辛苦,對自己女兒不爭氣的成績,母親的白頭了都出來了不少,這位母親說:「以後你回來了就找你給我女兒補課了。」我的回答是,我給她補了這一次,希望以後的就能靠她自己學好了,不需要再補課了。的確,我認為在學校學到才是最好的,也許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從小到大都沒有補過課的學生吧,所以,在老師教授的過程中嘗到知識才是最好的。而和這位女生成為朋友,算是我這次暑假實踐的最大收獲了。以後在我的人生中,會有一位同學一直把我當做她的好姐姐了,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⑤ 端午節實踐活動3000字感想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裡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裡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裡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010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