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應在於如何愛學生!」親其回師,信其道,沒有答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尤其是班上的後進生。現在因為教師的評價體系和績效工資都與每年的教學成績掛鉤,使得很多教師眼裡只注重優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顧後進生的學習。這不但挫傷了後進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家長面前的形象。由於教師的偏見,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使家長認為自已的孩子的確不可造就,從而讓他們放棄了讀書的念頭。所以作為我們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Ⅱ 教師職業道德
你好,這里就牽扯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有關內容。
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這部分知識考查所佔分值有所上升,一般來說多以客觀題考查方式為主。在本文中帶領大家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三愛兩人一終身)進行系統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1.「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倡導「愛國守法」就是要求教師熱愛祖國、遵紀守法。
第一,愛國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徵,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愛國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支撐點,教師要把熱愛祖國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不斷強化自己的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做一個忠實的愛國者。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必須堅持愛國守法,當今社會有許多教師出現侮辱和打罵學生的不良行為甚至有一些教師性侵學生,已經違反法律,令人發指。所以這樣的教師不配稱為教師。所以「愛國守法」是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二,守法要求教師依法執教。守法是《憲法》所規定的所有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和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守法主體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准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的活動。教師職業的神聖性、示範性,要求教師成為守法的楷模,進而對受教育者的守法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全體國民法律素質的提升,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基礎。
2.「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倡導「愛崗敬業」就是有求教師對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沒有責任感就辦不好教育,沒有感情就做不好工作。教師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並在深刻的社會變革和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履行自己的光榮職責。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我們教師應該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現在有一部分教師已經出現職業倦怠,對學生漠視,忽視學生情感,工作缺少熱情,甚至貶低自己工作的價值,認為自己做的工作一文不值。這樣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一定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愛崗敬業」是對教師提出來的本質要求。
3.「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在最近的新聞中,經常會報道教師虐童案,讓教師這個行業白白蒙冤。作為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關愛,對其好的行為給予表揚和鼓勵,發現學生錯誤時,耐心指正糾錯。教師的成長有三個階段,其中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是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4.「教書育人」——教師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核心的職責與任務。教書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書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倡導「教書育人」就是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根本任務。教師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不單純要教書還要育人,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重視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德育。
5.「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我們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裡,會模仿我們。學生有「向師性」,教師具有「示範性」,所以「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6.「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展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們經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建設學習型社會」,其實都是在倡導終身學習。尤其當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知識我們都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才會保持進步。俗話說「教師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終身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相對體現更多的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的「關愛學生」「愛崗敬業」這兩點知識,可供參考。
Ⅲ 教師為什麼要注重師德修養
其基本原則 :堅持 以人為本 、堅持繼續與創新相結合、堅持廣泛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倡導性要求與禁行性規定相結合、他律與自律相結合.作為教師自身應對師徳有較深刻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徳修養.
一、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
愛國守法是師德修養的基礎,是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永恆主題.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的思想道德,教師要樹立愛國主義思想,確立為社會主義祖國教育而獻身的崇高理想.教師要講法律,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獻身教育事業正是體現了教師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責任.能否自覺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社會主義的利益放在首位,堅定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信念,是衡量教師道德水準高低的重要標准.二、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
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礎.教師愛崗敬業是教師對待本質工作的基本品質,是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職業的神聖使命,從而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並且願意為自己從事的職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做出貢獻.教師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特點、社會意義和道德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產生對本職工作的熱愛,自豪感和樂於奉獻的精神,不為名、不為利,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價值,把培養好下一代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天職.
三、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關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應具備的道德行為.尊重學生是現代教育人道性的一個重要特徵.學生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的,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信任學生、熱愛學生.師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學生也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對事業的熱愛就是通過傾注在對學生的熱愛上,教師對民族、對人民的感情融匯於對學生的培養上,教師對社會的責任與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關注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熱情獻給社會是從獻給學生開始的,又落實在桃李滿天下的偉業中.
四、教書育人是師德修養的核心
教書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教師要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學生的主動精神,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在發揚興趣和潛能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努力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五、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社會對師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師徳的重要特徵和優良傳統.它要求教師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傳,也重身教.葉聖陶先生說: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生在校學習,往往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化為自己學習的內容、仿效的板樣.教師不僅處處事事都應嚴於做到身正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學生.為人師表作為一種教師職業德性的基本內涵,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道德內容,最突出的就是體現了教師對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使自己的人格完滿,就要不斷的加強自我修養.
六、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
新的教育觀念認為,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紀的教師必須道德高尚,知識淵博,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終身學習和創新教育能力.教師應確立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理念:教師是人類永恆的職業,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並不永恆,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學習才能獲得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既是社會發展對人的要求,也是教育變革對教師職業角色提出的要求.教師要勇於探索創新,讓職業生命充滿活力,也就是要學會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創新.
Ⅳ 什麼是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教師要熱愛生活,要有愛心,愛心。以對學生為例,愛心體現在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的發展潛力和成長的力量,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能夠理解與寬容學生,關心與關愛學生;使學生能夠在理智與情感交融的氛圍中享受愛的滋養,實現快樂成長。端正態度,熱愛教育事業。
(4)為什麼說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擴展閱讀:
1、關心學生關心學生,關心是情感動機的主要因素。關心學生就是把學生放在胸膛里,為學生著想,為學生服務。對學生的關懷體現在許多方面:當學生處於心理困境時,教師及時幫助解結;當學生出現身體不適時,教師及時幫助他們就醫;
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幫助及時清除障礙;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不便時,教師及時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教師要努力做到:在學生需要老師的地方,就有老師。也就是說,對於學生的得失,冷暖、善與惡、喜與悲,教師不僅要記住,說在嘴上,而且要在行動上。
2、但是,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寬,思想活,對人生、思想、前途、事業、社會等,都有所思考,在考慮過程中,對什麼是尊重也存有錯誤認識,若是對他們的設計,不管正確與否都全盤接受;充分尊重學生不僅可以密切接觸老師和學生的感情,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工作的積極性,積極進取的理查。
然而,現在的學生有著廣泛的知識、思維、思維、前途、事業、社會等,在思考的過程中,什麼是尊重也有錯誤的理解,如果對他們的設計,不管是正確的還是不完全接受的,對他們所做的一切鼓掌,無論是否合適,都必然會傳播學生的錯誤思想。真正的尊重應該反映評價個人性格的原則。
3、愛學生理解學生理解學生是知道學生心中的想法,相信學生的嘴說,明白學生的手做什麼。小學生由於年齡小、經驗淺、經驗少等因素,不時地或這或那樣,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錯誤言行,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從童年到青年,從青年到青年,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老師對學生,特別是以後進行的錯誤,看不到風能想到雨,不能生氣,經常責罵,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允許學生犯錯誤並改正錯誤。同時,你應該知道,糾正錯誤是不可能倉促進行的。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細心、細致和不懈的支持。
4、關心學生必須信任學生,信任學生可以理解為信任,讓人相信,敢於信任。首先,我們應該平等、公正地對待所有學生。我們應該以信任對待他們,以信任看待他們,以信任傾聽他們,用信任的語言引導他們。
在對待弱勢學生時,同樣應該建立在信任的前提下,不能憤世嫉俗,不帶偏見,學生會犯錯誤,應該冷靜地讓他坐下來,試著讓他說話。然後利用形勢來引導,最後讓它醒過來。再次,在對待班幹部時,要堅持不懷疑,用人不懷疑,充分調動全體階級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信任的土壤中健康成長。
Ⅳ 師德靈魂是指
我覺得是得靈魂就是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坦誠對待,心胸寬廣。就應該有一顆高尚的職業道德。遵守教師的規范和行為努力。菽書育人
Ⅵ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關愛學生的兩項原則是什麼
關愛學生 身體與心理 兩項原則實施本規范。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專共產黨領屬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Ⅶ 為什麼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
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如果一個老師不關愛孩子,對孩子沒有愛心。他就不配當一個好老師。
Ⅷ 為什麼說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原因是:師德是教師公德,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8)為什麼說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擴展閱讀:
2013年5月29日, 根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高校青年教師主體積極健康向上,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
意見提出要完善師德評價內容和方法,健全學術不端行為預防查處機制。對師德表現突出的青年教師,予以重點培養、表彰獎勵;對師德表現不良的,及時勸誡、督促整改;對師德失范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Ⅸ 師德靈魂是什麼意思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師愛為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好師德培養好教師,好教師造就好學生,好學生譜寫好未來,可見師德的重要性。
(9)為什麼說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