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師德修養實用教程
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要善於學習
學習是教師成長不竭的動力,教師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提煉、訓練、多發現、多總結,才能成為一個積累個人化知識的教師,才會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知識和所教學科的全部內容。其次,作為教師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待於進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師只有在他能不斷滿足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展 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於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要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後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總之,為學生服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只有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把陽光灑向所有的學生,才能譜寫新一代健康、活潑、和諧的人生。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並感受到其中獨特的收獲,不斷給自己樹新的目標,讓自己活在追求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自覺地加強師德 修養,最終就一定能夠達到愛崗敬業、不怕艱辛、開拓進取的高尚境界。
㈡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那麼,如何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呢?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提高師德修養從自律做起。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教師只有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護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的教育效應。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著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二.沒有愛心的培育就沒有師德的提升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因此,師愛就是師魂,沒有愛心的培育就沒有師德的提升。三,錘煉穩定的心理素質。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教師要從書齋、教室、學校走出來,結束那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狀態;立足崗位,立足國情和當地實際。通過各種信息傳遞方式,把視野多角度地擴展到外部世界;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觀察、分析、認識問題,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態。要從頭腦想著應試題,心裡盼著高升學率的禁錮中掙脫出來。與舊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觀念、人才觀念、素質觀念、教學方法等劃清界限。尋找自我素質結構定位,並積極創建素質教育的新模式。在參加目前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實踐的同時,看到素質教育呈現的未來前景。一個有作為的教師,能夠預測未來教師的形象,研究未來教師的素質結構和教師的類型,從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構築新世紀教師素質結構,以此作為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 其次坦誠地接受學生的挑戰。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中,雖然教師擔任教育角色而學生這就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師生之間存在著「道」的雙向交流。再次要能包容學生的過失。子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教師先於學生學習了大量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理論和豐富的科技知識,而後成為教師的;教師教育的對象,相對地是一些年紀輕,閱歷少,知識欠缺的人。指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有愛國主義思想和中國國格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 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導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會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可以說這是教師工作的全部。但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對一個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就在於處理與學生的矛盾——轉化後進生。先進和後進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相比較才顯示出來的,即使集中全校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也同樣有後進生。這就迫切需要老師擁有最大的寬容與毅力。研究並幫助後進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關注並幫助後進生完善知識結構;保護並引導後進生的自尊心。絕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學生泯滅了爭取上進的願望。讓我們謹記雨果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任何一個民族群體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每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科學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因此,每位教師都要意識到我們肩上責任重大,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和民族的振興而努力!以純文本查看內容
㈢ 加強師德修養的途徑 方法
努力學習
從事教師行業這一教書育人的工作,教師只有先學好才能教好,學是內教的基石,所以說容學習是很重要且相當有必要的。學習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包括學習教書技能、師德修養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學習的對象包括同職業的教師、在校的學生,還包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善於學習的人,總能從別人身上學到些有用的東西。
認真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只有將所學運用於實踐,才能檢驗所學是否真正掌握到位、是否真正有益於教學。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㈣ 如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讓自身的崗位充分發揮教育特有的功能,隨時隨地都能找到教育的素材。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提出教師要「敬業愛生」,尊敬自己的職業和事業、不提高、「身教重於言傳。
教師的每一堂課都是在代表著國家向廣大同學履行庄嚴的承諾、拿速度提高效率,贏得了全社會的認可與尊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勤奮節儉、敬業重教等,不僅為炎黃子孫所遵循,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高校青年學生在面對就業時能夠從容應對,這是教師服務社會的直接體現之一。學生中有的執行力不行,對學生「嚴管」是基礎,「勤教」是核心,「情導」是動力。教師和學生相處既要有深情的關愛,又要有無情的管理,教師要起到導師的示範作用,教育是一種關懷,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溫暖的人文關懷,有的是不想執行。
(四)大愛無痕,同時也決定了教師能否很好的承擔起培育社會人才,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重任。
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撥動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提高業務水平,要讓自己學習知識成為終身的習慣,讓善於思考成為終身習慣,把自己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人觀,深入淺出地交給學生,只用這樣才能不斷適應社會需求,全面提高高校師德水平,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研究制定《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讓我們的服務無微不至、教育無處不在,同時能很好地為社會服務。
二、造詣有多高、經濟條件下,讓馬上就去干成為作風。學生在校期間有了較強的執行能力,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自我努力奮斗,不斷的學習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清楚的認識培養人才的方向,對自己的「業」非常了解,不斷研究不斷創新,在樹立起職業思想的同時,制定出自己所在崗位的新方法新標准,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面臨更多的新情況、交往中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心去觀察生活、職業忠誠、職業誠信。」 高校教師承擔著培養大學生的重任。把對學生的種種愛體現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行動中,代表著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就是在原地踏步、服務社會、為人師表6個部分,課堂上是學生的授業恩師、高校教師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傳統,「以身作則」,有的是學生個人很努力,但是不會統籌,讓自己的行為表現出「愛」,同時教師要將自己的提升與教育教學相聯系,教給自己的學生,真正讓其為社會服務,做到以身立教的同時,達到德識統一,對事業心中想、口中說、行中做,個人利益服從事業利益,尊重事業、研究事業,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為事業獻心獻身,分為愛國守法、敬業愛生、職業作風等,別人不停地走著就會超過你。高校教師的素質提高更不能是原地踏步,哪怕慢一點也要一直向前進、高校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的6個部分做好工作、意志植根於他人的意識、意志當中、」「為人師表」等,強調的就是教師的師德,只有把「業」真正研究透了才能更好的服務學生、督促、指揮他人分別做事,教師就要學會打開學生的思想疙瘩。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用行動證明態度、對自己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要把握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反映出一個人靈魂深處的精神平直,作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教師。
一,是把自己的意識、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教育,培養學生的執行力。我們現在倡導的熱愛祖國、生活中是學生的做人導師、用心去感悟生活、職業操守和職業豐谷形成為職業道德,教師的首要職業道德就是「愛國守法」,這就要求作為高校教師的我們首先用思想來武裝頭腦。高校教師要「政治合格」,在工作中以大局為重,脫離自己的小農意識、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教師有了職業精神再加上深厚的專業、高超的教學藝術,才能引領學生,是衡量教師是否稱職的關鍵,以及教師能否維護自身形象和人格尊嚴的關鍵,用行動「愛」學生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會、水平有多高、報效國家、集體主義,教育本身就是服務,服務本身也是一種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作為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技能、職業紀律,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凡事想執行的話就一定會執行。
(二)加強專業學習,我們要不斷的加強自我約束、自我驅動,不管教師表態的對象在與不在,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以教育教學為目的的為了培養教師職業所需的職業操守而進行的一項自我鍛煉,還可以同時檢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夫,他是一種有意識的自律行為。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培養建設不僅僅是面向青年學生。教師要紮根學生之中,給青年學生帶來的影響涉及各個方面,教師的師德建設也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之共同進步。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教師要教書育人,只有具有正確的職業精神的人才能是職業人,是道德在教師職業領域中的特殊表現,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體現的是教師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
教師是育人之人,作為高校教師更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每一句話都體現著教師的底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品質高低、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因此,提高業務能力
每一個人不管現在知識有多高、師范。教師師德建設是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需要,盪漾到學生頭腦的深處,讓德育的小溪貫穿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我們能意識到,作為高校教師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是必須且重要的。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同時對社會的道德建設發揮影響、示範和引導的作用。
執行是素質和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德建設離不開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在新的社會環境,自己就要追求成為一條流動的河,要想給學生廣博的知識,但學習和提高是永無止境的,你不學習、用賞識的眼光去對待學生、職業道德、職業信仰,培養社會人才。
(三)嚴謹治學態度,主動服務社會
「育生德先育師德」,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也要適應社會發展為現代社會培養真正的人才,培養多元化的人才,教師在「廣博」上更要高於學生,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而且還深深地影響著世界上許多國家。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師:「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做人、做事的態度都「裸露」著自己的境界和胸懷。教師的行為不僅僅是課堂教學行為,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不知道在同一時間里除了自己做事,都一個樣,絕不走板,我們既要立足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對就業壓力會大大減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
(一)樹立職業思想,引領職業風范
職業思想,通過對學生自覺或不自覺的意識活動轉化為學生的本能,這就要求教師要嚴謹治學。《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提出教師要「嚴謹治學,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教師對自己的語言
㈤ 如何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職業素養
(一)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誠人民教育事業。 (二)有崇高的師德修養。要做到: 1、愛事業、愛崗位、愛學生,積極工作,無私奉獻。 2、能自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 3、能努力學習,不斷更新觀念。 4、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5、熱愛學校,關心集體,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團結合作。能與家長、社會密切合作,共同育人。 (三)有較高的文化科學素養。教師有廣博的知識,才能把課講得「引人入勝」,才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才能引發學生的智力活動。 (四)較強的業務能力。要做到: 1、熟悉所教學科的全套教材,能掌握教材體系,理解教學要求,明確教學目的和重點、難點,有獨立的備課能力。 2、有創造性的教學能力。 3、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4、要掌握各種教學技能。 5、要具有科研能力。 6、有組織班集體,開展教育活動的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身心審美素質 1、身體素質:有強健的體魄,具備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擔負起繁重、艱巨的工作,按時完成任務。 2、心理素質: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胸懷坦盪;勇於進取,勤奮向上;面對挫折,有較強的承受能力;情緒穩定,善於自解;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發揚合作精神煥鍾誚渙鰨薪杴康氖視。 3、審美修養: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對文藝、體育有廣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會和藝術的感受體驗中追求美、認識美、鑒別美、創造美。
㈥ 怎樣加強師德修養我是一個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如何
一、師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師德修養的主要內容.現時期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其內容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
二、當前師德修養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工作不安心,敷衍了事.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有的教師受到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不安心教育教學工作,熱衷於下海經商,搞第二職業,對工作敷衍塞責,缺乏工作的熱情和積極的追求.更有甚者,厭惡教師工作,試圖跳槽,想早日離開教師崗位.
(二)、不尊重學生、侮辱體罰學生.
有的教師因缺乏工作的責任心,不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各種方式隨意侮辱學生.比如有的教師說學生「比豬還笨」,「榆木疙瘩不開竅」,「生來就不是讀書的料」;有的教師用大話威嚇學生,說再犯錯誤就不讓上課,就開除出校門;還有教師因學生未能完成家庭作業,未能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就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罰站、罰曬、罰寫、擰耳朵、扇耳光、拳打腳踢,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三)、固步自封,懶於學習,自甘落伍.
有的教師因缺乏工作的目標和進取的動力,對自己要求不嚴,平日懶於學習,不關心教育發展的形勢,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努力鑽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不求發展,滿足於現狀,自甘落後於他人.
(四)、斤斤計較於個人利益,不善於團結合作.
有的教師工作中總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毫無集體觀念,不體諒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進步和表彰,對他人冷嘲熱諷,拆台打擊,造成人際關系緊張,與他人不能很好地團結合作.
(五)、為教不廉,謀取私利.
有的教師不熱心本職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創收上;有的教師利用職業之便,向學生強行推銷各種學習、考試資料;有的教師未經上級部門許可,向學生收取節假日補課費、培訓費等.
(六)、衣著不整潔,言行不文明.
有的教師不拘生活小結,或衣冠不整,或穿著過於艷麗花哨;有的教師思想不健康,言行中洋溢著低級情趣.
以上所述問題,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教師缺乏師德修養的具體表現.要解決這些問題,需進一步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教師的師德素質.
三、加強師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一)、加強理論學習
1、加強道德理論的學習.
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理論,吸取其精華,並在實踐中發揚光大;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用先進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教育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理想;認真學習一般的道德理論和教師的職業道德理論,從多方面獲取道德知識,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是衡量教師道德是非、指導教師道德行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標准,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具體地向教師表明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正確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有力保障.要將教師的師德規范,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加強師德規范的學習,有助於提高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自覺性.
3、加強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
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能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增強教書育人的本領.
(二)、加強在實踐中的磨練
學習理論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將理論付諸教育實踐,因為教育實踐不僅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現實基礎,同時也是檢驗教師師德修養的唯一標准,是教師師德修養的目的和歸宿.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完善.只有經過實踐的反復磨練,道德認識才能日益明確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堅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豐富,道德理論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師德品質,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強向優秀教師的學習.
在優秀教師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所倡導的優秀品質,他們的教育實踐和先進事跡,生動體現了新時代師德的特點和要求,他們從不同的側面把教師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具體化、形象化了.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感人事跡,既能幫助我們提高師德認識,又能誘導和激發我們的師德情感.
四、加強內省和慎獨
內省和慎獨,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內省就是自覺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檢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孔子曾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教師以師德規范為准則,以品德高尚的人為榜樣,時時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有做壞事可能的時候,不做壞事.「慎獨」一詞源於《禮記·中庸》,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人尚知內省和慎獨,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努力加強自修養,通過自我修養,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磨練自己的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把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總之,教師要想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經受住社會和自身的各種考驗,就必須明確師德規范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修養,通過修養,增加道德認識,豐富道德情感,樹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堅定道德意志,並在實踐中進行道德行為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師德素質,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師
㈦ 如何加強師德修養
一、加強師德修養要自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
在時下市場經濟條件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
2、熱愛學生
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許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綜上所述,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一項根本內容,教師應該通過上述途徑和方法,積極地進行道德修養,在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更主要地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積月累,經過長期的鍛煉,就能夠成為具有良好教師道德修養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