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學教師培訓
寫的方面可以從發展的教師教學觀、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等等方面去寫,把培訓的內容寫出來,然後再寫出自己從中的理會。
② 小學教師暑假培訓一般是什麼時候
教育部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質量的指導意見 教師[2013]6號 各盛自治區、直轄版市教育廳權(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根據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對教師實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員要求,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力。
③ 如何開展教師暑期培訓
假期培訓的重點是引領,其培訓的初衷應該定位在引領和造勢,而不在於傳授「一招一式」,更不能停留在理論灌輸和技術層面。所謂「引領」,就是讓教師明白「為什麼要自主研修」、「自己現在最需要研修什麼」、「怎麼研修才會有效」、「自己需要在假期里取得什麼樣的成效」……「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要取得高效的假期研修效果,還得靠教師自己的努力。假期培訓關鍵是適合,假期培訓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也不是內容越多越好,關鍵在於適合每一位教師,每次培訓活動都要從滿足他們的不同需要出發,精心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培訓時間和內容,把教師培訓真正打造成深受教師歡迎和信任、既省錢又出實效的「師心工程」。
尊重培訓對象的「個性口味」,優化培訓細節的「情趣指數」,豐富教師喜歡的「喚醒方式」。
培訓師資要懂得教師生活,真正具有「喚醒質量」的培訓活動離不開熟悉教師差異、理解教師情趣的高素質培訓人員,特別是受訓教師情況不盡相同,更需要一支多層次的師資隊伍。可以請校外的知名專家來做專題培訓講座,可組織校內的骨幹教師進行專題輔導,一線普通教師也可以現身說法講心得、說教訓。培訓方式要響應教師呼聲,什麼方式最受歡迎,一線教師們最有發言權,培訓部門不能隨意盲動,閉門造車,應該有針對性地多聽聽教師們的意見和建議,找到教師們共同感興趣的熱點難點問題,不僅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幫他們攻克難關,讓教師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還應多考慮教師的假期生活實際,規模不宜太大,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不宜過多,應多嘗試遠程培訓活動、自主培訓模式,多尊重基層學校和教師自身選擇。
關注培訓群體的「需求差異」,提煉培訓內容的「營養特色」,展現教師期盼的「喚醒過程」。
把握差異更易產生「共鳴」。培訓者應密切關注每一位教師各個時期的專業需求,准確把握不同年齡、不同學歷層次的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和發展階段,經常性調查教師個體發展現狀,通過不同方式和渠道認清不同教師群體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在培訓過程中從其內心深處喚起強烈的受訓需求。分層培訓更易吸收「營養」。好的培訓內容應當做到因人施教,分層滿足,不要強求一律,城區教師基本技能較強,更渴望新理論、新技術、新模式方面的培訓;農村教師因自身環境限制,更喜歡基本技能培訓,因此,只有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分層培訓計劃,並在實際過程中適時調整,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假期培訓應是一種「喚醒課程」。既然喚醒的對象是教師,就必須在培訓中理解教師的辛苦,尊重教師的差異,創新喚醒機制……只有這樣,假期培訓才會真正走進教師的心裡,才會有效促進教師的主動學習與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