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師德的人
教師的職業是非常神聖和偉大的,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育人」的奠基者和實施者,正為師,德高為范。自古以來,這就是我們教師的形象。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怎樣做一名新時期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去做 :第一、永不自滿高素質教師的第一個特徵是,永遠把自己當作優秀的學習者。要渴望學習新東西,擴展自己的知識基礎,嘗試更好的方法來獲取成功。教師是終身學習者,因而也培養終身學習者。因此,好教師的第一個特徵就是永不滿足於現狀。換句話說,最好的教師永遠是學生。第二、虛心學習,德才兼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識去為未來培養人才的過程。在知識逐漸信息化的今天,作為一個教師,我們必須具備所教學科的知識,同時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水之積也不厚,負大舟也無力。第三、高期待,嚴要求高期待、嚴要求是優秀教師的第二個特徵。有人認為,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有這樣思想的人怕引來家長的抱怨,不願意對學生高要求。但事實上,高標准、嚴要求帶來的是學生的最佳狀態和最佳成績,並讓他們體驗成就感。他們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不自滿自傲,為進入成人世界作好更充分的准備,應對不可避免的競爭。第四、注重教師的個人言傳身教「德高為師,學高為范」,作為人民教師應該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上要所好,下必盛焉」,一個人可以影響一批人。「不讓學生做的,老師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做到。」我們有些老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在學習中不斷改變自己,在教學中不斷影響祖國下一代」。教師有三個任務:一,教會學生做人;二,教會學生學習;三,教會學生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做人是關鍵,學習是重點,適應社會是核心。我們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就是讓這個個體的獨立的人能夠在這個社會更好的生存發展。 第五、理解、賞識學生,多些贊許,少些批評,多對學生寄予厚望。理解是產生關心和愛的情感前提,不善於理解學生經常注意進行「心理置換」,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想,去理解他們,鼓勵他們進步。作為班主任,應善於根據每個學生不同情況,定一個符合實際的目標和要求,承認學生的差異,甚至欣賞差異,允許失敗和犯錯。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首先,要從思想上看得起他們,引導學生樹立戰勝失敗的信心,要抓住一切機會肯定和鼓勵學習的細微進步,鼓舞他們的信心。教師要作到班上任何一個同學都不要輕視。因為金子有放光之時,獅子有睡醒之時,要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在學校之中,特別是與學生交談時,不要講任何一句有傷他們自尊的話,要多給鼓勵的話。」引導學生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鼓勵學生超過自己,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講出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的問題不可全盤否定,要作出積極評價,對一些好的解題方法,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由此不斷激發同學的信心與興趣。重視榜樣的力量,總是千方百計在班上樹立學習的標兵、典型,教師極可能的創造條件,讓學生表現長處和優點。第六、教師要充滿愛心,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近、可親、可敬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的勞動產生良好效應的前提,教師只有去接近學生,才能全面的了解學生,深刻地認識學生,也只有去接近學生,才能架起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學生才會敞開心扉的向你走來,把教師當成知心人。總之,好老師一定既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能以豐富的知識讓學生誠服,又以和藹可親的面容與學生打成一片,好老師應該特別有威信,懂得一視同仁,不偏心,不歧視,不偏愛,不放棄,好老師的心中裝著每一位學生。
B. 如何結合自身提高師德修養
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要善於學習
學習是教師成長不竭的動力,教師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提煉、訓練、多發現、多總結,才能成為一個積累個人化知識的教師,才會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知識和所教學科的全部內容。其次,作為教師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待於進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師只有在他能不斷滿足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展 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於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系,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要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我時常會注意到了學生的一些想法,盡量讓其講完其看法,然後我再講講我的看法,不同之處我們探討,這樣可激發學生的一些有見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時對我們教師的思維也有啟發意義。可以說教學應以「人」為本,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新。
總之,為學生服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只有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把陽光灑向所有的學生,才能譜寫新一代健康、活潑、和諧的人生。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並感受到其中獨特的收獲,不斷給自己樹新的目標,讓自己活在追求之中。在這個過程中自覺地加強師德 修養,最終就一定能夠達到愛崗敬業、不怕艱辛、開拓進取的高尚境界。
C. 新時期良好師德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
師德,一個亘古常新的話題,師德修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師德是教師人生的根本標志,師德修養更是貫穿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是走向教師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有人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澆灌著祖國的花朵;還有人說,老師是渡人的小船,把一批批學生送往知識的彼岸……這一聲聲贊譽,飽含著對人民教師師德的莫大崇敬。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是關鍵。教師這個職業看似簡單輕松,肩上的責任卻是很大。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定是注重加強師德修養的,確實,「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大部分教師都能恪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誨默默耕耘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然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社會的一些不正之風,也有些意志薄弱的老師沒有經受住考驗,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或間接損害了「教師」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的形象,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我們愧對「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也使我們意識到再鑄師魂乃當務之急。要真正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就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要了解當前師德修養的基本問題
師德休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教師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自己在職業生活中如何巧妙的面對教育職業、教育對象、教育行為以及人生發展問題,培養敬業精神,培養師愛,追求教育創新等,構成了當前師德修養的基本問題。
二、教師師愛的培養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可是其中確蘊含著很多道理。記得教育家羅素曾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自由的發展」。是啊!師愛對於學生來說是多麼重要。我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她以前教過的學生都很敬重她,他說什麼話學生都願意聽,都願意做,當我問學生為什麼喜歡這位老師的時候,她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因為老師對我們好,關心我們。老師關心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相信每個老師都很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學生很少能夠感受得到。
三、無私奉獻的師魂
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既是偉大崇高的事業,又是平凡、瑣碎的事業;既是為祖國和人民謀幸福的事業,也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事業。這里,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也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更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甘於清貧、樂於奉獻;甘為人梯,為教清廉,以園丁的品格和「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動學生,教育學生。
四、教書育人的師藝
教書容易育人難,尤其是育文明人、愛國人、現代人更難。作為教師,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除了對自己的教學業務要精益求精、練就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之外,還要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多才多藝,你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知識的偶像」,才能不負使命,培育出祖國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五、嚴謹求實的師風
無論是哪一科教師,都應成為學生尊敬的長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一絲不苟、因材施教,作風朴實、工作踏實,為人正派、處事公道,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能以平等民主的態度處理學生問題,敢於負責、敢於承認錯誤,富於同情心和正義感,才能以心動人,以情育人,要用「信任」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真情」的大門。
六、身正為范的師德
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我想說: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產生力量。因為教師不僅是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品行的培育者、塑造者,同時又是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處處都對正處成長期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依法從教、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正直、兢兢業業,都是教師贏得學生的尊重的砝碼;以人為本、學生為重,對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對假丑惡的無情鞭笪,都可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輝,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使學生能以教師為榜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總之,我們應做到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正為范,塑造人格魅力。應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為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要以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規范錘煉自己、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D. 師德師風的名人名言
師德師風的名人名言
1、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2、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3、教師的天職在勇於探索教育。
4、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5、感人肺腑的談話,能醫治學生心靈的創傷。
6、嚴是愛,松是害。
7、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於作為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
8、在集體中,要盡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學,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學,讓每位同學對自己都有信心。
9、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麼叫誨人不倦。
10、愚蠢的教師只會傳授真理,聰明的教師應教學生發現真理。
11、教師要融於師生的相互理解中。
12、差生身上應更多體現著老師的愛。
13、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
14、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5、堅持啟發式,避免注入式。
16、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17、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18、有人把教師比喻成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我認為只有此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切。
19、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
20、教師是學生的鏡子。
E. 師德個人表現
師德個人表現不僅表現在教學,更表現在教師素質。
F. 什麼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徵的體現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
教育公正的內容和要求
聯系當前教育行業的實際,我們認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實踐教育公正,至少應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尊重學生人格,是教師公正的前提;體現平等權利,是教師公正的基礎;合理進行評價,是教師公正的核心;把握差異原則,是教師公正的升華;傾聽學生言說,是教師公正的亮點。
教師對學生的愛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 我們要知道的是:何為真愛?
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學生都是一部書,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首詩
我們要知道的是嚴中有愛,愛中有嚴。要做到: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衡、嚴而有方、嚴而有情。
北師大教授林崇德講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
教育公正的內容和要求
聯系當前教育行業的實際,我們認為,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實踐教育公正,至少應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尊重學生人格,是教師公正的前提;體現平等權利,是教師公正的基礎;合理進行評價,是教師公正的核心;把握差異原則,是教師公正的升華;傾聽學生言說,是教師公正的亮點。 教師對學生的愛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 我們要知道的是:何為真愛?
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學生都是一部書,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首詩
我們要知道的是嚴中有愛,愛中有嚴。要做到: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衡、嚴而有方、嚴而有情。
北師大教授林崇德講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
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怎樣做個好老師
好的老師,應該平等的對待學生,不打罵、體罰學生,不能給學生分優差偽劣,不能嘲笑,看不起學生。做到這一點,需要老師要有平衡的心態,堅信自己
的學生,「你們在我的面前是一樣的,同一個年級,同一個班級,你們是要一起長大的樹苗,我的施肥、澆水、護理是一樣的,不會偏袒哪一位。」
好的老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優點,並及時鼓勵學生,給學生自信,讓學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做到這一點,需要老師學會重視,學會鼓勵,學會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成功的時候給他們激勵;才能在學生失敗的時候給他們勵志;才能在學生絕望的時候給他們加油。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回味失敗的教訓,讓他們找回失落的心情。
如何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
一、走近後進生,撥亮他們的閃光點
教育教學是一個轉化過程,轉化的對象就是學生,尤其是後進生。要把後進生轉化為優生,首先就應對後進生的情況作全面深入的調查。調查的途徑有很多,可通過與該生面對面地交流直接得到他的有關情況,也可從他的同學、老師、家長及其他與其交往密切的人口中間接得到他的各方面情況,還可以親自對其進行「追蹤」調查。因此,老師應該積極引導積極幫助,撥亮他們的閃光點,那麼後進生也許有可能轉變為優秀生,甚至棟梁之才。
二、關愛與溫暖,激勵後進生的上進心
後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於後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只有老師心裡裝著後進生,後進生心裡才有老師,在後進生轉化工作中,教師要愛灑向每個後進生。他們學習目的含糊,我們要給以明確;他們的學習方法欠佳,我們要幫助指導;他們的紀律鬆散,我們要予以要求和引導;他們的身體不適,我們要給以關懷。
三、堅持一分為二,嚴愛結合讓教學和諧
後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現。但他們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不過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於調動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我認為,作為一個老師就應該注意發現後進生的微小進步,堅持一分為二,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我班的洪慶興同學,家庭條件不錯,但就是不僅成績差,紀律、行為習慣也很差,時常在課堂上睡覺,進行多次教育,常和家長聯系。
G. 師德經典的名人名言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 、身教重於言傳。
3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4 、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5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6 、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7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8 、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9 、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10 、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11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既有苦,也有樂。
12 、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13 、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
14 、教學相長,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學到很多。
15 、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在成長!
16 、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麼叫誨人不倦。
17 、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18 、把愛帶給每位學生。
H. 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師德,師德對於一名教師有多重要
一個學校老師的師德肯定是作為老師最基本的素養,如果連自身的品德都不過關的話,那這樣的老師是沒有資格去教育自己的學生,所以詩的對於一名教師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很多一些新聞往往都會報出一所學校,某個老師會做出一些令人發指的行為,說實話,對於這樣的人是不能稱為老師的,而且這樣的行為也會受到千古罵名。所以現在的教育事業學校也是非常重視老師的師德。不僅對老師進行專業的培養,而且也會通過各方制度的管控來約束老師,讓這些學校充滿正能量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受到最良好的教育。
師德的傳承需要老師和學校共同的努力。
我看過很多一些老師,他們不僅授課非常的清晰,而且品德也是非常的好,不僅在關心孩子的學習,用心非常好多。而且在生活上也都會給予很大的幫助,就拿我曾經的一位老師來說他本身也不是特別的富裕,但是他也願意為班上條件差的同學提供很多的致敬援助,說實話,對於這樣的老師也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總之不管怎麼樣,對於一名教師來說,教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要教育學生在面對未來的生活當中,是以如何的心態去戰士的,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夠做到品德如一那麼談何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