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說明報告
寫明具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等內容。
教師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引領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師要充分認識教師職業的神聖使命,熱愛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信任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
教師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教師要不斷學習,懂得教育規律和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專業水平,讓教書育人成為畢生的事業,在學生成長中獲得人生的價值。
(1)師德師風說明報告擴展閱讀:
師德師風的相關要求規定:
1、准則結合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10條針對性的要求,包括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方面,每一條既提出正面倡導,又劃定師德底線。
2、其中,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幾個方面,結合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中的不同表現、存在的問題及在不同階段教師隊伍的差異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貼合實際、更具針對性。
㈡ 師德師風情況說明怎麼寫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它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2]
內容
1樹立遠大的職業道德思想
2掌握正確的職業道德知識
3陶冶真誠的職業道德情感(職業正義感、職業責任感、職業義務感、職業良心感、職業榮譽感、職業幸福感)
4磨練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
5確定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6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體現
我國幾千年傳統的教師職業道德中有不少優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現在:熱愛教育,終生授徒,有教無類,文行忠信,以身作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