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師德
教師的職業道德: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1)職業學校師德擴展閱讀:
老師的一些基本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改革開放已經開辟了廣闊市場,學校教師也應結合實際要求,大力提倡愛崗敬業,發揚公而忘私,無私奉獻,教書育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本職工作,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有—種強烈的使命感。
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師知識水平的制約,如果教師講課中對教材分析不透,對知識重點把握不準,要點講解不清,那麼學生聽過這堂課就會產生一種模糊的收獲不大的感覺。因此教師在講課前應吃透教材,抓住重點,拓寬知識,使學生每堂課都感到大有收獲。
Ⅱ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和什麼和什麼是從事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
(2000年5月16日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印發)
一、堅持正確方向。學習、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主動地發展。
二、熱愛職業教育。忠誠於職業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樹立正確教育思想,全面履行教師職責。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
三、關心愛護學生。熱愛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公正對待學生,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與身心健康。深入了解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實行因材施教,實現教學相長。
四、刻苦鑽研業務。樹立優良學風,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努力增強實踐能力。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探索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積極開拓,勇於創新。
五、善於團結協作。尊重同志,胸襟開闊,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維護集體榮譽,創建文明校風,優化育人環境。
六、自覺為人師表。注重言表風范,加強人格修養,維護教師形象,堅持以身作則。廉潔從教,作風正派,嚴於律己,樂於奉獻。
Ⅲ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什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Ⅳ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Ⅳ 如何在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
中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素質狀況每況愈下辦學形勢越來越嚴峻,生源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如何做好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一.正確認識目前中職學生的現狀
1) 外部因素
從總體來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學校的情況對學生的影響
(1)社會環境方面,中職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用主義,個人享樂,拜金主義等盛行,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再加上社會上一些人對於中職教育存在偏見,這些外在因素都大大的影響了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家庭因素也是影響中職學生教育的因素之一,現在中職院校學生,大多數都是90後,許多學生是獨生子女,而且中間好多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們許多都和留守在家中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就給他們的教育帶來了很大困難,使他們相對來說缺少嚴厲的教育,而且也給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增加了難度,這些因素都中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帶來了難度。
(3)學校和教育的環境,由於學生及家長對中職教育認識不全面,導致中職院校生源出現問題,以至於中職類院校將學校「商業化」,本著「顧客就是上帝」的商業理念,學校對學生過分遷就,對學生違紀處理過於寬容。大多數學校只重視專業課,德育課程跟不上,形式化嚴重,提高就業率是每個中職學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學生學習的重點是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能,忽略的思想方面的培養;部分學校沿用普高的教育模式,殊不知學生年齡雖大致相同,但情況卻有很大的不同對中職學生教育的影響中職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引導,加之有些老師存在認識的誤區。這些都容易損傷學生心靈,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2)學生的自身的因素
從學生個人方面來講主要體現在生理和心理以及個性差異幾個方面
(1)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講,中職學生的生理的發展階段來看,他們正處在16,17歲這個身體迅速發育成長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容易叛離,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向成人發展,有意識的擺脫單純和幼稚,而實際上由於他們缺乏經驗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又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他們的行為容易沖動,逆反心理很強,往往也不接受父母和老師的批評和教育,很容易發生抵觸情緒。
(2)個性的差異,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其獨特的一面,每個人的家庭教育情況,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個人性格的差異,也各不相同。這些也給中職院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所以中職院校德育工作要以做到因人而異的有差別教育,也即要根椐學生個性的差異,有針對性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二.內外結合做好中職學生的教育工作
針對現在中職學生的現狀,我們要內外結合做好中職學生的教育工作,具體體現在以下措施上:
1)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學校與家庭互通,共同努力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學校方面,對內學校要致力於建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和班風,加強自身內在實力建設,練好「內功」,對外大力宣傳學校取得的成績,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暗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對於問題學生學校要積極的與學生的家庭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情況,積極的做好教育工作,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要嚴格的執行校級校規。做好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工作,與學生家庭以前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2)師生共進,提高教育水平
師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關鍵,所以要加強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作為教師,首先應忠於職守,講究職業道德,以身作則,當好學生的表率;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做到遵守社會公德,才有可能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我們要做好德育教育,必須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教育者首先要著力於提高自身素養。為此,學校首先從教師抓起,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心理素質,師德建設,同時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心態,做到真的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3)舉辦活動,解決學生問題。
從前面中等職業學生的情況我們不難發現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多都是無法正常升入高中的情況下來走進職業學校來學習的,他們由於所處的環境和外部因素,比起其他學生來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我們在平時教育的時候應該注意到這些特點,注重學生的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可以設立心理咨詢室,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要早發現,班主任和學生管理部門要對學生提前進行心理疏導,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對於一些問題學生,班主任要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改進。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及時的了解,疏通學生心理中的不滿等不良情緒,其他任課老師也要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通過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水平。
4)針對專業,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
現在好多中職院校與企業簽訂的校企共同培養協議,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從進入學校起,基本上確定了其將來將要從事的職業,因而,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體的某一職業的職業道德教育為切入點,在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及實踐中,要讓學生學會所從事職業的職業道德,以此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
總之,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我們要結合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做好各個方面的工作。
Ⅵ 作為一名光榮的職業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因為我現在作教學工作,跟一些校長談的時候,他們實際上也是很困惑,不知道這個學校今後要向哪個方向發展。因為實際上應試教育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後呢,很多校長反而就覺得很空虛,今後這個方向該怎麼走呢?實際上他們思考了很多的問題,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後來就談到傳統文化,很多校長非常認同,希望在自己手上能夠把傳統文化再傳承下去。朱老師上次來了以後,也介紹了咱們東林寺。上次救災的時候東林慈善也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也感覺到東林寺對我們是有幫助。這次來呢,希望在傳統文化的弘揚方面能夠得到東林寺的支持。居士乙:我是教小學的。現在的小孩都很物慾。他懂哪個同學家裡怎麼樣,他需要什麼,就會跟對他有利的那些同學混在一塊,形成個小勢力圈子。所以那些家境不好的同學,在學校很難健康地呆下去。我們做了一些調查,發現那些貧困的小孩,全村最窮的,整個村子的人都看不上他,小孩有自卑的心理。我覺得我們應該盡點力去幫助這部分人。我們也想改變周邊的人,讓他們接受傳統的觀念。但我們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出家師父:我們現在辦一個類似於念佛堂性質的場所,每個周末帶領大家先讀經,然後再讀《論語》,再念佛。儒家文化在撫州的根基很深,我看了一下,從孔孟之後幾次大的變革都是跟撫州有關。現在有些地方學國學是以程朱理學為中心,就感覺他們對國學的理解沒有把握核心的內涵,對佛法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偏差。大安法師:對程朱理學,印光大師晚年有諸多批判的信稿。近代中國的衰微、禍亂以及道德的低落,其根源可以上溯到朱熹、程頤、程顥等理學家們,否定因果、否定輪回的偏見。所以還是要回到原始儒家,回到四書五經的原文去詮釋儒家實踐理性與倫常的觀念。而且還應該從佛法的角度看待儒家經典,具體可以看憨山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等祖師的著作。最重要的是要講因果的觀念,現在中國人不信因果造成了社會道德及心理諸多嚴重的後果。《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不是很明顯的因果觀念嗎?積善積得好了對子孫後代有好處,造了惡對子孫後代都不好,正殃是在自己,餘殃是在子孫後代身上。《尚書》裡面談「五福六極」,也是談因果的觀念。在《左傳》裡面也是處處都談因果。講傳統文化要把這個作為重點去談。如果沒有因果觀念,那麼仁義禮智信、孝悌禮義廉恥就都沒有依據。因果觀念是道德賴以成立的重要依據。另外要釐清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要相信這個世間有聖人。聖人就是先知先覺者。中國的四書五經不是一般的學者寫出來的,是聖人述出來的,是對古聖先王的道統的傳繼。如果對聖人經典信心不足,或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心生分別,乃至輕慢,缺乏恭敬心,則會詮釋微言大義不到位,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或會把自己不理解的東西認為是糟粕而剔除掉。聖賢的教育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看成一個知識體系。孔子的學生子貢,他聽了夫子的一句話,還沒有做到就不敢聽第二句,注重知行合一。讀了《論語》,就要想怎麼去落實「孝悌」,怎麼去「仁者愛人」,怎麼去「博施濟眾」,怎麼是木訥一點,躬自厚而薄責於人,這些東西都是要實踐的。尤其在家裡怎麼做到孝道,把五倫關系做好,這都有它的道德意義在裡面。其實這些很平實,但是下學上達。事相上你能做到就是在修福,福修到一定程度,福至心靈,就能開發智慧。悟性開了,就能夠上達,就知道天道,形而上的東西就能慢慢領悟。承天之道也,一以貫之的道,忠恕之道,那種明德、厥中、浩然之氣,諸如此類,這些都是上學,上達的一些境理。這也像佛法一樣,理事雙備,有事也有理。我們可以從事開始去講,事里含理,理借事顯。講好儒學,先要注重踐行。千萬不要以學教科書的形式來講儒學,因為現有考試的制度已經形成了僵化的思維方式。我們幾代人都是以教科書模式教育出來的,看問題都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僵化了,最後就沒有想像力,沒有創造力了。要多聽點音樂,多回歸到自然界,學自然,學書法。特別是小學階段,邏輯思維不要那麼強,心性的仁愛教育,還有審美教育越多越好。回歸到小孩子的本來狀態去教育,順其自然,給小孩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才更能成才。這也是空性的教育,要空一點,空靈一點。不要太功利,一開始就掉進「術」與知識的窠臼。所以教育要回歸其本來面目,要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回歸到生命的本態,激活學生本有的良知良能,充溢智仁勇,如是或能造就真正的人才。而國學教育的資源值得我們重視與發揚,願大家共勉。
Ⅶ 請問中學職業學校教學的師德問診書寫些什麼
請問中學職業學校教學的師德問診書寫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