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鳥師生
❶ 為什麼布穀鳥總是在端午節前叫
每一年的春季,都是令人嚮往的季節。從春節過後,我就特別注意大自然的發展變化,隨著柳樹發芽、小燕北歸、果樹開花,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而我更喜歡的是晚春時節,這時候孕育著希望和收獲。 在這時有一種鳥我是特別有印象的。它大概出現在陽歷五月初,叫聲很特別,「穀穀穀穀」,從田野里掠過,劃向遠方。到這時候,我就知道快要麥收了。可我從來沒有認真見過它,可能是它太敏捷吧,後來查資料,知道它應該叫做布穀鳥。還有一種鳥,叫聲懶洋洋的,「咕咕——咕咕」,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問母親,知道家鄉人叫它「春咕咕」。有人認為,它也應該是布穀鳥的一個種類。 布穀鳥在我的記憶里是與麥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等麥收、秋播等都進行完的時候,它就悄然消失了,我沒有研究過它的去向,只是覺得它是為麥收而出現的,為麥收營造一種氛圍。 在北方,麥收是一年之中最繁忙的季節,忙碌的時候,大人小孩都用得上。這時候學校一般會放假。記得放麥假前校長要先開個全校師生大會,講一些安全知識,同時安排每個學生有一定數量的拾麥穗任務。上小學和初中時候,一年有四個假期,其中麥假大概十天到半個月。對小學生來說,麥假既嚮往又有幾分恐懼,因為可以不用上學了,但是還不得不幫家人幹活。在那個年代,收割機還沒有普及,大多數地方還是用鐮刀等傳統的農具,所以效率不高,麥收的程序包括收割、打麥、晾曬、入庫、秋種等,前後下來要半個多月時間。 我從很小就開始幫助父母收麥,開始是一次把兩畦,後來是三畦、四畦,直到一格(正常一格為九畦)。割麥的滋味實在難受,不僅在於累,更重要的是天太熱,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但是還得抓緊時間,因為農時是不能耽誤的。往往是冒著三十度左右的高溫,一干就是一大晌。當然中間也有樂趣,在勞動中間休息的時候,如果遇到來往叫賣冰棍的,就很愜意了。五分錢一個冰棍,全家人在一起邊吃邊休息,一會兒就可以使體力得到恢復。麥子收割完畢,要用車往家拉,或者堆放在場里。等開始打麥的時候,往往是機器轟鳴,不分晝夜,到處彌漫著秸桿的氣息和微塵。與收麥相比,秋種是較輕松的,天氣也相宜,往往是在一場雨過後去點種的,小學生所做的主要是幫大人丟玉米種,不算太累,勞動量適中,一般一兩天可以忙完。等到玉米播種完畢、小麥晾曬入庫後,麥手工作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夏季是雷雨頻發的季節。最可怕的事情是麥收沒有完成,大雨傾盆而至。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是跑步到場里,急急忙忙把正在晾曬的麥子攢在一起,把用塑料薄膜蓋好。等這些事情忙完,一般都是淋得象落湯雞。關鍵時候,誰也不敢大意,一季的莊稼關系都今後的生活,淋點雨算不得什麼。但更多的時候是麥收全部結束了,玉米也長高了,接連下大雨甚至暴雨,這時候人們心情是舒暢的,因為這是喜雨。小孩子們會迎著雨,邊跳邊唱:「下大了,麥罷了,穀子黍黍長大了!」那份高興勁,恐怕只有農民子弟才能有切身體會。 很多時候端午節出現在麥收前後。家鄉的風俗是煮雞蛋、煮蒜,掛艾葉的反而不多。有一種說法是端午節那天趕在太陽出來之前下河洗澡一年就會順順利利,我的夥伴們有洗過的,我卻從來沒有經歷過。還有就是出嫁的婦女回娘家串親戚,用竹籃裝一籃子油饃,上面用荷葉覆蓋。自然,對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於麥收是主要工作,這個節日也就顯得倉促,被覆蓋了。往往是早上把雞蛋和蒜煮好,中午忙完麥收,回來匆忙吃一些,又要去幹活了。至於粽子,那時候農村很少,現在越來越多了,我那時是沒有吃過的。 在農村,一年四季都有標志性的事情,或者叫做農時,所以感覺四季分明。這些年來到城市,季節的概念只有以氣溫的變化來感受了。春去秋來,只能望望窗外的枝葉,聽聽小鳥的叫聲,在偶爾的閑暇中去尋覓大自然的那份真切。
❷ 寫一首兒童詩歌表達師生之情(至少4小節)
童年
暖暖的陽光下
布穀鳥在聲聲地叫著歡笑
白楊的倩手也在隨風搖晃
稚氣的歌聲版
在流水中徜徉
歡樂權的歲月就這樣流淌
青青的白樺林里
有著蟲兒的呢喃
白白的蒲公英散發著美麗的花帽
歡聚的夥伴
在風中奔跑
醉人的時光就這樣跳躍
潺潺的小溪邊
有著魚兒的嬉鬧
油油的水草擺動著柔媚的線條
高聲的尖叫
劃破天空的煩惱
童年的歡樂就這樣默默地走掉
我們一起用心捧起童年的雨滴,
我們一起用雙手挽留童年的風。
我們在春天的田野上祝願童年的生活
可以永恆。
那純潔的白雲是我們歡樂的過去,
那湖水的豐盈是我們蓄滿的真情,
那空氣中激盪著的,
是我們露珠般閃爍的笑聲。
羨慕我們嗎 白雲和藍天。
嫉妒我們嗎 清風和雨滴。
我們為這童年的燦爛深深的感動。
童年真好 真好童年。
❸ 求幾個四三拍的動作
笓侞:尛魚 啵蒗 絲巾 音樂教案-第一課 春天 (第一課時) 學科 音樂 題目:第一課 春天 授課類型:綜合 教學 內容 理解 與分 析 聆聽《杜鵑圓舞曲》 表演《布穀》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在曲調和節奏上具有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全曲採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 .歌曲《布穀》 《布穀》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3/4拍,大調式,歌曲以模仿布穀鳥叫聲的音調開始,其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交替的節奏,顯得格外從容,帶出了以級進為主的流暢旋律,有著三拍子舞曲的特點,給人以愉快、優美的感受。歌詞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報春的布穀鳥,抒發了孩子們對春天到來充滿歡樂的喜悅之情。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對三拍子比較熟悉,強弱規律掌握的比較好。 教 學 目 標 認知 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技能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並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准確地唱歌。 情感 通過演唱《布穀》,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分層教學要求: 主要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 採用分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法,調動現代化教學手段,選用春天的錄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採用各種方法,如:領唱、齊唱表演唱、使學生有表現地唱好歌。 教學過程(應體現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師生活動): 一、音樂進教室,律動。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新課: 1、師生談話: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最好的季節,你喜愛春天嗎?誰能用自己的歌聲和語言來描述春天?學生舉手發言。 2、觀看春天的錄象(大屏幕) 四、新授: 1、談話小結:同學們,春天給我們帶來許多幻想,留下很多美好的記憶。下面我們來聆聽一首描寫春天盎然生機的手風琴獨奏曲《杜鵑圓舞曲》 (1) 完整聆聽全曲,彷彿聽到什麼聲音?能學給同學們聽嗎? (2) .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後,展示給大家看。 (3) .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鍾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2、歌曲表演《布穀》 (1) 聽歌曲錄音,.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教師:提示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再聽歌曲錄音,看書,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後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五、表演展示與創編 1、聽《杜鵑圓舞曲》錄音用律動感受三拍子強弱規律。 方法:教師或學生有一人帶頭做小鳥飛的動作,邊聽音樂邊走動,在同學中間飛來飛去,其他同學也隨著音樂身體律動,帶頭的同學看誰表現得好就輕拍他的肩膀,然後跟在後面一同往前飛,很多小鳥有順序地隨著圓舞曲輕快的旋律快樂地飛翔,陶醉在歡樂氣氛之中。 2、分組表演歌曲《布穀》 3、.用木魚和碰鍾為歌曲伴奏 想一想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進行練習,全班展示。 板書設計: 第一課 春天 聆聽《杜鵑圓舞曲》 表演《布穀》 現代化手段運用: 通過錄音機使學生從聽入手,感受樂曲旋律,通過大屏幕播放「春天「的錄象指導學生通過對「春天」萬事萬物的描述,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題的理解上聆聽樂曲和歌曲。 個別輔導: 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四三拍,認識SOL MI
❹ 義烏布穀鳥歡樂早教怎麼樣,環境干凈嗎有什麼有特點的課程啊-學大教育/科技
還行吧,不過還有很多其他好的早教也可以了解下。我家是在紅黃藍上的,他們是這邊開得比較早的早教了,可能會好點。
❺ 2010年蘇州新蕾作文比賽 怎麼報名
第二屆新蕾真情作文秀組委會
「XX杯」 第二屆新蕾真情作文秀方案
主辦:《城市商報》編輯部
金閶區少年宮
首屆新蕾真情作文秀反響熱烈,得到師生、家長廣泛贊譽,稱之為「真情抒寫生活情感的才智展示」。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擬於10月下旬起舉辦「XX杯」第二屆新蕾真情作文秀活動,方案如下:
一、主題詞
全城作文,秀出真情。
二、內容
1.第一階段(初賽): 11月15日截稿,從初賽中選拔當場競賽者。其中一年級學生直接進入決賽階段。
想像作文(低年級,任選一題)
(1)1、2、3、4、5、6、7、8、9、0,任選一個數字,想一想它的形狀像什麼(如「1」像不像一棵小樹,「2」像不像浮游在湖上的天鵝)?把你想到的具體說寫(可由家長記錄)下來。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2)一天,森林裡要評選春天的「形象大使」。青蛙、蜜蜂、布穀鳥、小黃鶯都來報名了。啄木鳥說:「入選春天的形象大使,要有一定的條件。」
燕子說:「我是快樂的候鳥。每年秋天,我都要飛到南方去;到了春天,我又從南方飛回北方。我們在人家屋檐下築巢,飛到田野里去捉蟲子吃。所以,人們常說,燕子飛回來了,天氣就暖和了,泥土就松軟了,草芽就冒出來了,河邊的柳絲就綠了。我是春天的象徵,有資格入選春天的形象大使。」
想一想,燕子的競爭對手青蛙、蜜蜂、布穀鳥、小黃鶯該怎麼說才能入選?你能為其中一個小動物說寫(可由家長記錄)出入選的理由嗎?
題目:XXX(小動物名稱)的自述
(3)節假日,跟媽媽去菜場的早市走一回,選擇3種蔬菜,說寫(可由家長記錄)出它們的形狀、色彩及聯想(能配上圖畫更佳)。
選題作文(中年級,任選一題)
(1) 觀察作文:蘇州城有很多街頭雕塑,如「圓融」(金雞湖畔)「中國結」「窗」(干將路)「拼搏」(新區)「纖夫」(南門路)「水鄉生活」(觀前街)等,每座雕塑都給予我們豐富多彩的聯想。請把你聯想到的內容具體表述出來。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2) 想像作文:《續寫成語故事》
下面的成語里都包含了一個故事,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成語,展開想像,按「故事新編」的寫法,續寫一個有趣故事。
狐假虎威 鷸蚌相爭 守株待兔
濫竽充數 黔驢技窮 刻舟求劍
(3) 我們每天都會從報刊上、電視里看到廣告作品,有的是商業廣告,有的是公益廣告。請你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條廣告按下列要求寫下來。
A、 展開想像,描述這條廣告所展示的畫面(不少於100字)。
B、 寫出你喜歡(或厭惡)這條廣告的理由(不少於100字)。
C、 假如讓你按廣告內容重新設計,你會設計怎樣的廣告畫面(不少於100字)。
自由作文(高年級)
「小學生作文e網」向你約稿,請根據下列欄目的名稱顧名思義,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小學生作文e網」開設欄目:
「我愛我家」、「人與自然」、「我的城市我的愛」、「開卷有益」、「成長日記」
「城市細節」(初中組)
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美好在每一個細節中。
天上的一片雲彩,水中的一個倒影,花瓣上的一滴露珠,路邊的一莖小草;深秋山林里的一樹楓色,夏夜荷塘里的一縷清風,飽經風霜的一座古橋,充滿歡聲笑語的一個窗口;陌路人的一個微笑,鄰里間的一句問候,歡笑與眼淚中的一次感悟……城市處處有美的細節等待你的發現、感知、抒寫。
請以「城市細節」為話題自由作文,選取一個精巧而細小的角度自主表達,抒寫真情實感。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2.第二階段:設置情境,當場作文。(當場作文題附後)
三、對象
低年級組(小學一、二年級學生)
中年級組(小學三、四年級學生)
高年級組(小學五、六年級學生)
初中組(初中一、二年級學生)
四、組成評委會
聘請顧問:
庄之明(原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國家級專家)
袁浩(江蘇省小學語文學會會長)
由下列人員組成評委會:
孫駿毅(作家、作文教學專家)
劉苗虎(兒童文學作家)
蘇 梅(兒童文學作家)
奚曉平(《城市商報》編輯部主任)
汪 敏(金閶區少年宮主任)
張 瑋(金閶區教師研訓中心主任)
楊建英(金閶實驗小學校長、特級語文教師)
潘建萍(金閶外國語學校校長)
范 疇(陽光城實驗小學校長)
包迎艷(金閶區語文教研員)
宗 黎(金閶區少年宮教務主任)
五、階段性工作
1.組委會和評委會首次會議,商定全部方案;
2.印發新蕾作文真情秀啟事(發《城市商報》、印發區內各小學);
3.印製第一階段賽題,予報名時發放;
4.由孫駿毅代表評委會寫第一階段指導文章,在《城市商報》刊登;
5.統一收稿後分組初評,評出參加當場作文大賽選手;
6.選拔5——7名高年級和初中學生參與初評,與評委一起談初評佳作,在《城市商報》刊登(由孫駿毅老師組織,1天),題目《全城作文,師生同評》;
學生評委名單(頒發評委聘書):
趙唯安(星海中學初一,首屆「新蕾」特等獎獲獎者)
俞禕琦(立達中學初二,新蕾班學生)
郭笑涵(星海中學初一,首屆「新蕾」特等獎獲獎者)
7.通知參加當場作文大賽;
8.討論商定四個組別的當場作文競賽題;
9.安排當場作文賽事;
10.當場作文的評選工作;
11.由蘇梅老師代表評委會寫出決賽評點文章。
12.在《城市商報》刊登獲獎佳作及一、二等獎獲獎者名單。
13.通知獲獎;召開頒獎大會,選擇部分獲獎者感言及大會照片發《城市商報》;
14.印發《第二屆新蕾真情作文秀獲獎佳作選》;
15.總結。(全城作文,是否開設專門的網頁或博客,以便跟帖